連發Science、Nature Physics:谷歌展示量子霸權實現藍圖

2021-01-11 機器之心Pro

今年 3 月,谷歌曾在洛杉磯舉辦的美國物理學會年會上推出了 72-qubit 超導量子處理器 Bristlecone。與此同時,這家科技巨頭宣稱將要在今年實現「量子霸權」。在硬體之外,谷歌在量子計算理論方面的研究最近也在持續推進,本文將簡要介紹其在四月份分別發表於 Nature Physics 和 Science 的兩篇論文,其中詳細描述了實現量子霸權的計劃藍圖。

量子計算結合了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兩個最大的技術變革:信息技術和量子力學。如果我們使用量子力學的規則替換二進位邏輯來計算,某些難以攻克的計算任務將得到解決。追求通用量子計算機的一個重要目標是確定當前經典計算機無法承載的最小複雜度的計算任務。該交叉點被稱為「量子霸權」邊界,是在通向更強大和有用的計算技術的關鍵一步。

在 4 月底 Nature Physics 上發表的文章《Characterizing quantum supremacy in near-term devices》中,谷歌介紹了在近期設備中實際展示量子霸權的理論基礎。它提出了從隨機量子線路的輸出中採樣比特串的任務,可被看成是量子計算的「hello world」程序。爭論的結果是,隨機混沌系統(參見「蝴蝶效應」)運行的時間越長,這些系統輸出變得難以預測的速度就越快。構建一個隨機、混沌的量子比特系統,並測試經典系統模擬前者所需的時間,就可以獲得量子計算機何時超越經典計算機的良好度量。可以說,這是證明經典和量子計算機之間的計算能力的指數式分離(exponential separation)的最強理論方案。

在隨機量子線路中確定量子霸權邊界迅速成為了一個令人激動的研究領域。一方面,通過優化經典算法來模擬量子線路的方案的目的是增加要達到量子霸權的量子線路的規模。這迫使實驗的量子設備需要足夠多的量子比特數、足夠低的誤差率來實現足夠深度(即線路中量子門的層數)的線路,才能達到量子霸權。另一方面,我們現在更加理解用於構建隨機量子線路的量子門的特定選擇如何影響模擬成本,從而得到近期的量子霸權的優化基準(https://github.com/sboixo/GRCS),在某些情況下用經典計算機模擬的成本是該方案成本的二次方。

從隨機量子線路採樣是量子計算機的優秀校正基準,稱為交叉熵基準測試。成功地利用隨機線路的量子霸權實驗將能展示大規模容錯量子計算機的基礎構建模塊。此外,量子物理學中目前仍未測試過如此高度複雜的量子態。

量子電路計算的空間時間體積。量子模擬的計算成本隨著量子電路體積的增加而增加,並且通常隨著量子比特數量和電路深度的增加而呈指數增長。在量子比特的非對稱網格中,計算空間-時間體積隨深度的增長速度比對稱網格慢,隨電路呈現的指數級增長也更容易模擬。

在最近的 Science 文章《A blueprint for demonstrating quantum supremacy with superconducting qubits》中,來自 UCSB、谷歌、NASA 等研究機構的學者們展示了實現量子霸權的藍圖,並首次通過實驗演示了其原理證明過程。本文討論了量子霸權的兩個關鍵因素:指數複雜性和精確計算。研究者首先在裝置的 5~9 個量子比特的子部分上運行算法,發現經典的模擬成本隨著量子比特數的增加呈指數增長。這些結果旨在提供這些裝置指數冪的清晰示例。接下來,他們使用交叉熵基準來比較該結果與普通計算機的結果,結果表明,他們的計算是高度精確的。事實上,如果使用較大的量子處理器,誤差率可以低到實現量子霸權。

在實現量子霸權的更高層面,量子平臺還應提供明確的應用。在本文中,谷歌將算法應用於使用複雜的多量子比特門(相對於為具有表面代碼糾錯算法的數字量子處理器設計的兩量子比特門)的量子統計力學中的計算問題。結果表明,該裝置可以用來研究材料的基本特性,例如金屬和絕緣體之間的微觀差異。通過將這些結果擴展到具有大約 50 個比特的下一代設備,谷歌希望能夠解決任何其他計算平臺都無法解決的科學問題。

Charles Neill 和 Pedram Roushan 開發的兩個 gmon 超導量子比特及其可調耦合器。

兩篇文章介紹了近期量子霸權的現實提議,並首次展示了其原則證明過程。谷歌將探索繼續降低誤差率,增加量子處理器中量子比特的數量,以實現量子霸權,並為短期實用的應用開發量子算法。

Nature Physics 論文:Characterizing quantum supremacy in near-term devices

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7-018-0124-x

arXiv 連結:https://arxiv.org/abs/1608.00263

摘要:在近期內關於量子計算的一個關鍵問題是,沒有誤差校正的量子設備是否可以在執行良好定義的計算任務上超越超級計算機的能力。這樣的展示被稱為量子霸權,其需要對用經典方法求解的任務所需的資源進行可靠的評估。這裡,我們提出了從隨機量子線路的輸出分布中採樣的任務,作為量子霸權的展示。我們擴展了在計算複雜度上的之前的結果,以證明該採樣任務在經典計算機中必然需要指數量級的時間複雜度。我們引入了交叉熵基準測試來獲得複雜多比特動力學的實驗保真度。其可被評估和推斷來為量子霸權展示給出成功的指標。我們研究的相關經典算法的計算成本,並得出結論:量子霸權可以在 7×7 個量子比特和 40 個時鐘周期的二維點陣線路上達到量子霸權。這需要兩比特量子門的大約 0.5% 誤差率(單比特量子門的 0.05% 誤差率),並且它將展示容錯量子計算機的基礎構建模塊。

Science 論文:A blueprint for demonstrating quantum supremacy with superconducting qubits

論文連結: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0/6385/195

arXiv 連結:https://arxiv.org/abs/1709.06678

量子信息科學家距離構建量子計算機的夢想越來越近,它可以執行經典計算機無法完成的計算。據估計,這樣一臺計算機將需要大約 50 個量子比特,但是將現有的體系結構擴展到這個數字是很困難的。Neill 等人嘗試將量子比特的數量從 5 個增加到 9 個,探索這種做法對超導量子比特設備輸出質量的影響。隨著量子比特數量進一步增加,如果誤差繼續以相同的速率增加,則利用當前技術打造具有約 60 個量子比特和合理精確度的量子計算機將成為可能。

摘要:證明量子系統能夠解決物理、化學難題的關鍵一步是進行超越任何經典計算機能力的計算,從而實現所謂的量子霸權。在這項研究中,我們使用了九個超導量子比特展示了一條通往量子霸權的可行路徑。通過單獨調整量子比特參數,我們能夠生成數千個不同的 Hamiltonian 演化,並探測輸出概率。所測量的概率服從一種普遍分布,與均勻採樣整個 Hilbert 空間的結果一致。隨著量子比特數量的增加,系統繼續探索數量呈指數增長的狀態。將這些結果擴展到一個具有 50 個量子比特的系統,有可能解決超出任何經典計算機能力的科學問題。

相關焦點

  • 「深度」谷歌再次聲明實現量子霸權,IBM:我不服!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們近日,兩個科技界大佬在量子計算領域的爭論成為熱門話題。谷歌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發表論文,正式聲明自己以實現量子霸權。而 IBM 連發駁斥,認為谷歌這是在炒作。誰能夠證明這種能力,誰就能號稱實現量子霸權。而實現量子霸權,將代表超越經典的量子計算能力從理論走進實驗,標誌著一個新的計算能力飛躍時代的開始。當前實現量子霸權絕非易事,而且,實現量子霸權也只是一個開始,離實現實際的量子計算機尚有很大距離。
  • 谷歌實現「量子霸權」意味和不意味著什麼
    ——這是在計算機界被稱為「量子霸權」的裡程碑。這一消息已經引發了一些古怪的頭條新聞,比如Infowars網站上的一條驚呼:谷歌的「量子霸權」使得所有密碼和軍事機密都是可以破解的。公眾人物也陷入了表示擔憂:美國總統候選人安德魯·楊(Andrew Yang)在twitter上寫道:「谷歌實現量子霸權是一件大事。這意味著,以後沒有什麼代碼是不可破解的。」無稽之談。
  • 谷歌正式宣布量子霸權實現!獨家專訪谷歌CEO:意義堪比萊特兄弟發明...
    與此同時,谷歌 AI 量子團隊也發布了一條視頻,講述其如何實現了「量子霸權(Quantum Supremacy)」。從論文刊登的時間線上來看,谷歌於今年 7 月 22 日遞交了論文,而被 NASA 發表的那天正是它被正式接受的時間。谷歌在媒體發布會上表示,NASA在內部審核時出現了失誤,錯把已經接受但還不應該顯示的文章發布了出來,而且是初版。
  • 中國實現100萬倍谷歌量子霸權了?還是媒體集體誤讀?
    由於IBM的倡導,量子霸權在中文翻譯中更多被譯為量子優越性。也即是說,量子霸權並不是指擁有了某種先進量子技術後,在國際上實現的獨裁霸權,這個「霸權」對象主要是針對傳統電子計算機。但是在眾多文章語境中,傳播者有意構造出了一種國與國之間的技術威懾力,尤其一句「美國實現量子霸權」,讓人誤以為,美國擁有某種技術後,開始霸權全球,以此吸睛。
  • 中國實現100萬倍谷歌量子霸權,部分報導有誤
    也即是說,量子霸權並不是指擁有了某種先進量子技術後,在國際上實現的獨裁霸權,這個「霸權」對象主要是針對傳統電子計算機。但是在眾多文章語境中,傳播者有意構造出了一種國與國之間的技術威懾力,尤其一句「美國實現量子霸權」,讓人誤以為,美國擁有某種技術後,開始霸權全球,以此吸睛。
  • 量子計算為何又被稱為量子霸權,實現量子霸權對未來產生哪些影響
    什麼是「量子霸權」,為何要用霸權二字來形容計算機,量子霸權真有比核武器還大的制霸和威懾能力嗎,誰又能在這場事關國家命運的生死時速中率先實現真正實用化的「量子霸權」?2019年,谷歌在實驗室實現了53個量子比特的操控,宣布率先實現「量子霸權」。
  • 谷歌實現量子霸權是什麼意思?谷歌實現量子霸權意味著什麼?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日前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谷歌研究人員聲稱首次獲得了「量子優勢」(也被稱為「量子霸權」)。他們的53位量子計算機(名為Sycamore)花了200秒來完成一項計算任務,根據谷歌的說法,這項計算任務將花費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10000年的時間。
  • 中國團隊率先實現量子霸權?比谷歌還要快100萬倍
    ,其性能超過谷歌 53 比特量子計算機的100 萬倍。*IBM 50 qubit 量子計算機因為誰先實現量子霸權,誰就有可能佔據未來世界的頂點。*谷歌的 sycamore 量子計算機並聲稱這是全球首次實現「量子霸權」!
  • 量子計算理論專家Scott Aaronson解讀「谷歌實現量子霸權」,你看懂了嗎? | 新智元
    今天,著名理論計算機科學家Scott Aaronson就谷歌的「量子霸權」研究進行了FAQ解答,Scott曾是「D-Wave 首席懷疑官」,但他十分肯定谷歌的量子霸權研究。註:風雲之聲內容可以通過語音播放啦!
  • Science封面:谷歌實現量子化學模擬,迄今為止全球首例
    量子計算模擬化學反應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谷歌第二次因量子研究登上《自然》雜誌封面了。第一次是在去年10月,谷歌重磅發布量子優越性研究成果。量子計算中的誤差是由於量子電路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即使很小的溫差也可能導致量子比特誤差)。而無論是在量子比特還是其他方面產生的誤差,在模擬化學反應時,量子算法必須以較低的成本解決掉這些誤差。就像實現量子糾錯碼。解決誤差最流行的方法是使用VQE。
  • Science封面:谷歌實現量子化學模擬,迄今為止全球首例!
    量子計算發現了新大陸!8月27日,谷歌量子計算研究團隊宣布其使用量子計算機對化學反應路徑進行建模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是迄今為止首次,也是最大規模的化學量子計算。量子計算模擬化學反應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谷歌第二次因量子研究登上《自然》雜誌封面了。第一次是在去年10月,谷歌重磅發布量子優越性研究成果。
  • 量子計算機200秒完成的運算,最強超算需1萬年,谷歌實現量子霸權
    邊策 慄子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出品 | 公眾號 QbitAI量子計算機用3分20秒完成的一項計算,全球最強大的超算Summit要花1萬年。這個成果,來自谷歌最新的量子計算研究,發表在NASA官網上。論文宣布,「量子霸權」實現了。
  • 中科大「九章」歷史性突破,但實現真正的量子霸權還有多遠?
    「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光路系統原理圖如下:一年之前谷歌的量子計算機懸鈴木發布,美國總統川普的女兒伊萬卡就曾經官宣聲稱這項成果使美國實際擁有了量子霸權,其成就堪與萊特兄弟在1903年的飛機首秀相媲美。文中谷歌宣稱他們研製的53位量子比特計算機,僅僅花了100秒就跑完了傳統超級計算機需要1萬年才能完成的計算任務。這也使量子霸權的概念瞬間完成了國民級的傳播普及。
  • 谷歌聲稱的「量子霸權」到底是什麼東西?
    谷歌科學家今天正式宣布已經實現量子霸權,這項研究發表在 10 月 23 日的《自然》雜誌上。雖然更早之前,論文已經被友軍NASA偷跑,並引起同行質疑,對,就是超級計算機的巨頭IBM,但是當時谷歌沒有作出任何回應。 而現在正式宣布實現量子霸權的谷歌,也引起不明真相的群眾的擔憂。
  • 中國實現量子計算第一個裡程碑:原型機「九章」比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
    根據現有理論,該量子計算系統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九章」一分鐘完成的任務,超級計算機需要一億年)。這一成果使得我國達到了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裡程碑:量子計算優越性,即量子霸權。與傳統的CPU不同,由於量子的特性多一個量子比特其整體的表示能力將翻倍。量子霸權是量子計算機能夠解決經典計算機實際上無法解決的問題的潛在能力。
  • 我國科學家實現光量子計算新進展,打破谷歌「量子霸權」地位?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創校校董潘建偉教授西湖大學首場公開課演講上向公眾透露光量子計算最新進展:他帶領的研究團隊已經實現了光量子計算性能超過谷歌53 比特量子計算機的 100 萬倍。
  • 我國量子計算機實現量子霸權,計算速度比谷歌快了100億倍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我國新構建的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機實現了量子霸權。在5000萬個樣本的高斯玻色取樣實驗中,「九章」量子計算機僅用了200秒就完成了,如果使用世界第三的超級計算機進行實驗,它也要將近20億年才能完成。
  • 超越美國谷歌,中國科學家取得裡程碑式突破,實現"量子霸權"
    據觀察者網12月4日報導,中國數名精英科學家們共同構建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正式問世。這標誌著中國取得了裡程碑式突破,實現真正的"量子霸權"。"九章"量子計算機的算力全球領先,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世界第一超算提升了一百萬億倍,與谷歌的"懸鈴木"量子計算原型機相比也更勝一籌。
  • 「九章」問世,超越谷歌「量子霸權」!潘建偉攜90後上Science
    【新智元導讀】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即量子霸權),中國科學家取得裡程碑式進展——成功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根據現有理論,其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比去年穀歌發布的53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量子霸權」再次被實現了嗎?
  • 量子霸權到底是什麼?
    3、量子霸權到底是啥2012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普雷斯基爾教授首次提出了「量子霸權」的概念,這個詞就是說,當一個量子計算機做到了傳統計算機根本做不到的事,就是實現了「量子霸權」。 谷歌公司的量子計算機而谷歌公司聲稱實現的「量子霸權」,就是用一臺量子計算機在200秒內,從一個量子電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