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宣布發現宜居星球!星際移民是否有希望?

2020-12-03 芋珖學菌

2020年1月6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稱TESS發現了一顆和地球差不多大的行星TOI-700d,而且這個行星處於其所在恆星系的宜居帶中,也就是說這個行星上的溫度允許有液態水的出現。它距地球有100光年(一光年的距離就是光移動一整年的距離),現階段我們根本不可能到達,不過它卻為人類提供了一個可能。

宜居行星構想圖

我們人類出現至今將近一二百萬年間,地球一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孕育了世間萬物,也包括我們的一切。不過人類社會是不停發展的,我們不可能就老老實實的一直處在地球和太陽系的庇護當中的。

蘇聯科學家——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曾經說過:「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能一直生活在搖籃裡。

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

銀河系是一個棒旋星系,直徑大約10萬光年,而太陽系位於銀河系一個分支懸臂——獵戶臂上。我們太陽系的位置距離銀河系中心大約有2.61萬光年,整個銀河系中有著一千億到四千億個恆星,太陽只是它們中個頭很小的一個。

銀河系

即使銀河系如此之大,人類現在已經能夠觀測到的像銀河系一樣大的星系就有1250億個,而且這個數字還在增長之中。

宇宙如此廣袤,都在等著我們的探索!

50億年之後,太陽現有的氫聚燃料幾乎燃燒殆盡,繼而太陽中相對56個質子以下的重核元素的聚變會使太陽變成一顆非常巨大的紅巨星,此時膨脹的太陽會將水星、金星、地球等許多行星吞入其中,地球甚至可能會被直接氣化。

太陽變為紅巨星吞噬地球

所以我們如果想延續我們的人類文明,就必須要在太陽變成紅巨星之前逃離太陽系,尋找一顆星球作為新家園。(當然像流浪地球樣子的計劃也是一個可能的選項)

可能到那個時候,人類所發現的像TOI-700d、克卜勒-22b、格利澤-581g等初步被確定的宜居行星就是我們新的家園。

克卜勒-22b假想圖

想要出航發現新大陸,就要有船用以跨越汪洋大海。現在局限人類最大的因素就是現有的太空飛行器不足以快速的將人或者物資搬運到那個遙遠的星系。就算我們造出了能夠無限接近光速的飛船(光速是目前理論所認為的物理速度極限,不可能達到,只可能無限接近),到達TOI-700d也要飛行100年之久。這100年裡,人類該怎樣生活?怎樣保持健康?怎麼保證食物供應?能夠接近光速的飛船能否大到支撐起一個完整的生態鏈嗎?

系列電影《星球大戰》中的飛船千年隼號

而且根據狹義相對論,以光速飛行的人的相對時間會變慢,等到一百年過去後,外部宇宙已經過去了千萬年甚至上億年,我們該怎樣確定我們的目的地是否還完好無損的在那裡呢?

所以說,我們面前的徵途還長,為我們人類自己找個新家園是我們不變的使命,雖然不得不做,但是時間還長,我相信以人類現有的」技術爆炸「式的科技成長,遲早會有一個比較完美的解決辦法。甚至我們可以做出戴森球!或者有能力控制太陽使其脫離紅巨星期直接進入塌縮期。

今後隨著各型望遠鏡技術的發展,我們能夠找到的宜居行星會越來越多,日益擴大的能源需求也會讓人類不自覺的望向宇宙。

」天眼「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

我相信肯定會有許許多多的人認為這樣的世界註定會與自己無關,這樣的技術還太遠太長,這是未來幾千年後的人類所操心的問題。我要提醒大家的一點是,1957年人類才發射了第一個入軌的人造衛星——前蘇聯斯普特尼克一號。而只過了12年的1969年,人類就完成了第一次載人登月!

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

世界是發展的,很多航天強國現在都有了登陸火星的計劃,甚至spaceX公司已經有了2025年開始發射」饕餮雲箭「的載人火星飛行。雖然說不知道其是否可行,但是我們可以大膽預測:按照spaceX公司的計劃,這個世紀我們就能實現在火星上的殖民。屆時將有一百萬人常駐火星,構建城市,組建文明。

spaceX公司星際飛船」饕餮雲箭「
火星基地xiang'xiang示意圖

我國的航天事業發展也日益強大,逐步穩健。我們國家同樣有著像探月計劃,火星計劃等許多深空探測計劃,為的就是未來能有一天在太空競賽中我們能夠取得優勢不被列強欺凌。而且,星際移民是人類未來的必然,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夠支持航天,助力航天!

中國的火星車

所以最後的結論是,我們這些年所發現的宜居行星對我們並不是沒有意義的,而且根據合理的科學推測,我們終將有一天能夠到達,甚至於定居

相關焦點

  • 人類星際移民的目標,十大最宜居星球。
    於是乎,各國心有靈犀的開始了史無前例的造火箭運動,中國的長徵九號,俄羅斯的安加拉火箭,nasa的sls火箭,spacex的bfr重型火箭,這些火箭的推力足以把人類送往火星乃至於更遙遠的深空。很多人覺得光年不可跨越,太陽系移民2030年代就將上演,但是太陽系外是出不去的,我不這麼認為。
  • 氣候條件符合人類,星際移民有希望了
    世界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快,但是另一方面,地球的生態也已經太不如前了,相比以前,現在地球真的已經岌岌可危了,所以人類都在尋找其他的宜居的星球,就光是近幾年,世界上很多的科學家就已經將目光瞄準了火星,想將火星培養成另一個宜居星球。
  • 星際移民有希望了!「第二地球」氣候條件符合人類
    近年來,世界上許多科學家將目光投向了火星,並希望將火星培育成另一個宜居的星球。但畢竟火星仍然相對貧瘠。即使將來有足夠的技術支持,顯然也遠不能用於在火星上生活,而且生態環境確實很糟糕。但是最近,一些科學家說他們已經發現了「第二地球」,而且氣候條件與人類相符,只要技術不斷發展,就有可能實現星際遷移!
  • 24顆更宜居星球被發現,如果星際移民實現,你會選擇離開嗎?
    近日,有研究團隊在《天體生物學》雜誌發表文章,稱發現了24顆距離地球超過100光年的「超宜居」星球。其中一些甚至比地球更古老、更溼潤。生命體因而可能更容易在這些星球生長。那麼怎麼才算是「超宜居」呢?科學家也給出了評判標準,包括行星的質量、體積、表面溫度、年齡、是否含水、與恆星距離等,在一系列嚴格的標準篩選下,24顆「超宜居」星球脫穎而出。那麼是否意味著人類真的要完成「星際移民」的夢想了?
  • 科學家發現24顆宜居星球,星際移民將成為現實
    近日,天文學家發現24顆行星,完全有能力維持人類的生命根據華盛頓州立大學地球生物學家Dirk Schulze-Makuch發表在《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的研究證明,這些超級宜居的世界比地球更古老,更大,更溫暖,有更多的水分。
  • 銀河系內或遍布宜居行星,人類能否實現星際移民?沒這麼容易!
    霍金曾經預言過,在銀河系內和地球環境相似的星球實在是太多了,這些星球上是否誕生了和人類同樣的高級文明呢?會加快消耗地球上的資源,這樣一來會讓地球上的資源面臨枯竭的情況,一旦地球的資源枯竭後,會威脅地球上人類文明,這時候霍金想到了,銀河系內很有可能存在像地球一樣的星球,所以星際移民成為了人類主要目標。
  • 宇宙中發現首個太陽系外適合宜居星球,太空移民不是夢想
    ,TESS望遠鏡發現了第一顆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TOI700d事實上在對系外行星多年的觀測中,人類已經發現了多個宜居星球,但TOI700d,卻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僅有100光年這代表著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有極大的希望,移居此星球那人類究竟是如何發現它的呢,這還要從TESS
  • 「光年」之外,每個宜居星球的發現,都能牽動地球的神經,值得嗎
    而地球人類群體,也害怕人類是宇宙的唯一,一直在尋找,證明人類不孤獨的證據,在這一過程中,人類內心矛盾的,既想證明宇宙有其他文明的存在,又怕一但真的存在,遭受毀滅的打擊如果一個星球被證明適合宜居,那麼只要時間足夠,那個星球上很大概率會誕生生命,以至於進化出高級智慧生命,誕生出文明。
  • 星際移民的可能性有多大?醒醒吧人類
    希望有朝一日地球在被他們搞壞之後還有生存的地方,於是乎各種星際移民的問題便被提上了行程。那星際移民的可能性有多大呢?讓我們來看看。科學家及天文學家們一直在尋找距離太陽系最近的,並能滿足人類生存的宜居星球。還不負眾望,被他們尋找到了,在距離地球42光年外的一個星系中發現了一顆宜居星球,名為HD40307g,這顆行星質量為地球的7倍,是一顆名副其實的超級地球。
  • 太陽系外的宜居星球,距地球僅有4光年,我們何時才能前往?
    自從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開始探索宇宙的時候,向外星球移民的夢想就出現了。可能對於普通人來說,是否能夠向外星球移民並不重要,可是在科學家的心裡,人類的未來在宇宙,人類想要延續發展,成為更強大的文明,走向宇宙,殖民外星球是必然要走的一條路。
  • 宜居星球陸續被發現,星球移民計劃或將實現
    逃離地球,前往那片未知的星域一探究竟,或是尋找第二顆宜居星球,拋開在地球上的一切,開展全新的生活,這是20世紀後期鬧得沸沸騰騰的星球移民計劃。在當時,星球移民是一個值得憧憬、帶著人類無限希望的詞語,然而到了今天,這似乎成了人類未來唯一尋求生存的途徑。
  • 國外天文學家:地球已不再重要,發現24顆比地球更宜居星球
    各個國家都在瘋狂的探索太空資源以求發展,火星是最受人關注的一顆星球了,spacex公司更是直接宣布了它們的火星移民計劃。太空深深折吸引著人們,而且由於人類對於地球的過度開發,地球的環境已經越來越不適合人類生存了。一直都有科學家在考慮地球外的星球,這樣方便以後人們移民,不然只能困死在這個慢慢崩壞的星球。國外天文學家:地球已不再重要,發現24顆比地球更宜居星球。
  • 新發現,銀河系類地行星達100億顆,篩選可宜居星球,它將顯神威
    當然,只能發現一些基本的規律,比如說北極星、北鬥七星等。在幾百年前,我們發明瞭望遠鏡,認識到,這些星星其實是一顆顆巨大無比的星球。在進入20世紀以後,各種技術發展更加快,讓我們與宇宙的距離更加近了。特別是航天技術的出現,我們走向了太空中,讓我們認識到,我們人類真的可以離開地球,未來我們是否能夠到達外星球上呢?在這個宇宙中,星球的數量、類型非常多。
  • 假如地球「毀滅」以後,人類進行星際移民,可以移民到哪裡?
    因為地球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所以地球數億年前就出現了生命,並且繁衍至今。地球是一顆近乎完美的天體,如果在太空上看地球的話,就會發現地球其實是一顆藍色星球。如果真的到了地球「毀滅」的時候,人類可以移民到哪個星球呢?如果想要進行星際移民,太陽系可以說是首選。但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除了地球以外,其他行星根本不具備生存的條件。金星被厚重的大氣層包裹著,表面溫度有465度,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水星距離太陽5790萬公裡,而且沒有大氣層的保護。所以水星白天的溫度很高,達到了427℃,晚上的時候會下降到-173℃,這種溫度環境也不適合人類居住。
  • 最讓我沒想到的地外宜居星球,探索星際旅行的更多可能性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我們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顆擁有生命的星球。但其實跟「超宜居」星球相比起來,地球可能還會遜色一番。今年1月美國NASA曾在美國天文學會的第235次會議上宣布一件事,NASA的行星搜尋任務(代號TESS)找到了第一個潛在的可居住系外行星,它的大小與地球相當,圍繞著距離地球約100光年的恆星運行。
  • 諾蘭《星際穿越》成真會怎樣 科學家發現24顆宜居星球
    就像諾蘭的電影《星際穿越》這種超感官刺激,等待著喚醒復甦,可能真的只有來臨的那刻才會感到危機,也許也因為這樣的太空離得太過遙遠。華盛頓州立大學和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的教授德克·舒爾策-馬庫赫牽頭這項研究,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和美國維拉諾瓦大學天文學家合作,確定「超宜居」標準,就行星的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開始判斷。
  • 我們能找到第二個宜居星球嗎
    過去的一百年間,人類利用各種先進的望遠鏡已經幾乎看到了宇宙的爆炸之初,發現了無數令人驚嘆的天體,然而,探測到系外行星卻只是最近20多年的事情。  自從人類誕生於這個藍色星球,就開始用雙眼觀察星空。在長期的觀測中人們發現,除了太陽和月亮之外,有一些天體比較特別。
  • 距地100光年,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類地行星,或為宜居星球
    多年來天文學家尋找地外生命,往往都是以地球為藍本,我們需要氧氣、水和適宜的溫度,於是就理所當然的認為,在宇宙中其它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或許也與地球一樣,具備同樣的宜居環境。不過,近年來天文學家也開始逐漸意識到,生命在宇宙中存在的形式或許也是多種多樣的,一些我們可能認為並不會存在生命的星球,或許往往是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
  • 如果發現一顆有低級生命的宜居外星球,人類會不會去滅掉它們?
    筆者-小文如果人類發現了一顆宜居星球,但這顆星球上又存在著低級生命,那麼人類會不會去消滅它們呢?關於這個問題,不少人都會聯想到卡梅隆的電影《阿凡達》。《阿凡達》講述就是人類和外星人之間的矛盾問題,在一顆名為潘多拉的星球上,這裡生活著和原始時期的人類差不多的種族。
  • 24顆「超宜居」星球被發現,比地球更適宜居住,地球不再完美?
    自從人類航天技術和天文觀測技術的快速發展,人類也開始考慮星際移民的問題。要知道地球這個家園肯定不會是永恆的,總有一天會走向衰敗或者不再適宜人類居住。所以,找到地球以外的家園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一直以來科學家都在找尋適宜居住的系外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