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水泛綠要警惕,有的對魚無害,有的對魚無益,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05 養魚老道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飼養觀賞魚的魚缸水經常泛綠,很多魚友或者網上評論說這是好事,本身對於觀賞魚應該是無害的,只是影響了我們的觀賞效果而已,這種情況有可能出現在開缸初期,光照過強的時候,也有可能出現在開缸中後期,尤其是秋天這個季節也很容易出現這個問題。

假如說魚缸裡一旦出現了綠水的情況,很多魚友就會發現,真的是奇怪了,即使我們頻繁去換水,這個綠水的現象好像永遠都存在,怎麼換水都不好用,反反覆覆無法徹底根除,這個東西對於觀賞魚到底有無危害?

綠水不都是小球藻

其實這個問題養魚老道早就說過,魚缸的綠水不一定都是小球藻,有的綠水就是菠菜湯的顏色,水質中並沒有別的其他雜質,這樣的綠水一般的對於觀賞魚是無害的,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況。

有的魚缸並不是說就是純粹的綠水,而是黃綠色的或者褐綠色的,這種水質看上去就會比較的渾濁,其中含有的植物性褐藻或者有機物就會過多,還有一種所謂的綠水,其實是絲藻泛濫,這個東西對於小魚苗或許就是致命的傷害了。

但是最為純正的綠水,我們指的就是魚缸裡的小球藻過多,並無其他雜質,在這種綠水下,很多觀賞魚的小魚苗反而可以在其中攝取充足的營養,對於小魚苗的成長反而有利。

魚缸綠水形成的原因都有哪些?

一、陽光或者燈光照射這個原因跑不了

燈光有的時候還可能強上一點,就怕有的魚友開啟了魚缸燈就忘了關閉,或者以為魚兒需要長期的光照,魚缸燈的照射時間過長,那麼就很容易形成綠水了,因為無論是燈光或者陽光,它們給各種藻類的泛濫提供了條件,所以藻類才會猖獗。

二、水太肥或者有機物過多

無論是魚兒殘留的糞便還是我們投餵的魚飼料過多,以及殘存在魚缸裡的各種有機物雜質,這些都會為各種藻類的生長提供更多的營養成分,所以說它們就會生長旺盛起來。

三、水體中的含氧量並不是很高

因為這些有機物的過量存在,它們會釋放出各種氨氮物質,從而消耗了魚缸裡的氧氣,我們也知道在飼養水草的草缸裡有的需要配備二氧化碳裝置,氧氣一少,二氧化碳就會增多,水草就會更有利於快速生長了。

四、魚缸水質跌酸

大部分的水草都比較適合於在酸性水質中大量繁殖,魚缸的有機物過多和水草生長旺盛,小球藻泛濫等情況,都會反過頭來導致魚缸能夠的水質跌酸,這種水體環境又最適合小球藻的爆發。

五、如果有機物過多,褐藻就會佔了上風

當然了如果魚缸裡的有機物根本不受控制,也不見得就一定出現小球藻,如果配合不太強的光照,還有魚缸裡的障礙物過多,在一些藏匿有機物的陰暗處也會出現大量的褐藻,它們如果佔了上風,小球藻和青苔之類的東西全部不復存在。

魚缸綠水到底有害無害?

上文中我們也說了,魚缸綠水如果指的是小球藻爆發,對於小魚苗是有益的,但是當魚缸裡大量的夾帶有機物的褐藻出現,我們就會聞到魚缸裡或者濾棉上出現一定的黴味,這本身就是魚缸水質惡化的表現,因此說這個褐藻現象也不見得是什麼好事。

再就是如果綠水過量,魚缸的水體又比較小的情況下,那麼過量的小球藻勢必會和觀賞魚爭奪氧氣,這個問題一個是看我們水體的大小,這個很關鍵,另一個就是看小球藻的數量,我們假如說在魚兒的一呼一吸中全部都是小球藻,那麼這個問題對於觀賞魚肯定毫無益處。

再者過量的小球藻還會導致魚缸的水質跌酸,有些喜歡弱鹼性水質的觀賞魚,就會出現呼吸困難,尾巴融鰭,或者紅血絲遍布、全身出現類似白點的打粉病,這個病是可以致命的,很多魚兒根本就受不了。

很多情況下,我們所看到的魚缸綠水,即使完全是純粹的小球藻,魚缸的水質保持也良好,但是其中還是會夾雜其他的藻類成分,我們比如說褐色鞭毛藻、黃色鞭毛藻等之類的藻類,再就是我剛才提到的絲藻,這些藻類它們在水中也是不斷的競爭,此消彼長,很多情況下並不是我們人為所能夠控制。

那麼最終它們會往哪個方向去發展,我們也不得而知,有些就對觀賞魚產生了致命的危害,所以很多魚友一直宣揚的綠水養魚就是好,哪也得看是什麼綠水、魚缸的水體大小和魚兒密度有多大,以及我們對於整個魚缸水質的整體控制,並不是說只要一看到一缸水發綠,那就一定是好水了,有些品種的魚兒對此並不適應。

遇到魚缸水發綠我們應該如何處理?

這個問題我只能說是,大家自己去通過觀察自己觀賞魚的狀態和具體魚缸的水質來定奪了,不同的藻類有不同藻類的處理方法,我們比如說褐藻,一般的通過人工擦拭或者放置工具魚和工具螺就可以很容易的解決。

如果是絲藻類的,直接使用魚網把它們撈取出來即可,最難處理的就是一缸綠水,也就是小球藻,對於這種綠水的出現,如果魚缸水質跌酸,我們必須通過綜合治理來解決。

首先必須注意魚缸的過濾系統和光照等問題,減少魚缸內的各種有機物投放和殘留,必要時候是可以使用到殺菌燈的,假如說我們能夠掌握住其使用方法的話。

最後一點,為什麼寫這篇文章,很多魚友說道,加大濾棉細密度就可以清除綠藻,但是我在物理過濾中添加了細棉之後並沒有起到相應的效果,原因到底在哪裡?

其實很簡單,我們需要的是快速處理這個東西,而不是放上一塊細棉就完事了,必須通過在短期內快速、不斷的洗棉,才能夠把魚缸裡過多的小球藻給濾除出來,快速洗,不間斷洗,直至濾棉上沒有綠色就可以了。

有的魚友把濾棉往濾槽裡一放,溢不溢流也不管,光照過強也不管,魚缸裡的餵食量還在不斷地增加,底部的垃圾也不去清除,這樣的做法,放不放細棉又會有什麼作用呢?即使放塊毛巾我也能夠把魚缸裡的小球藻全部處理掉,關鍵問題在於快速洗棉。

建議

最後,養魚老道還是建議各位新魚友,在我們看不出來這些魚缸藻類和水質還有觀賞魚之間的相互關聯之前,我們想要使用到綠水養魚就一定要謹慎了,這個東西並不一定是我們輕易就能夠操縱了的,而且綠水養魚很不利於我們的觀察,即使魚兒有病了我們也不知道,所以說對於新魚友們來說,我們還是老老實實把魚缸的水質調理的清澈通透為好,按照正常的操作順序來吧。

這裡所說的綠水和青苔水完全是兩個概念。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所有的魚缸都適合放底砂嗎?有的沙子讓觀賞魚變美,有的起反作用
    大部分淡水玩家是以魚為主,而非以造景為核心。可是,總有朋友會覺得自己的魚缸太單調,總想放一些漂亮的底砂做個陪襯。但是市場上的水族底砂有30種左右,哪種才是最明智的選擇呢?或者說,我們到底應不應該在魚缸裡放底砂呢?
  • 養孔雀魚後才有的經歷
    最容易被忽略的硬體裝備 飼主家剛裝修,所以最能體會,要養一缸魚,必須要一個開闊的空間,足夠的光線,足夠的插座! 飼主家把魚缸放在北陽臺,避免陽光太過導致綠水變化快,入夏還沒覺得什麼,入冬發現,牆上的插座不夠用了!
  • 當魚缸裡死了一條魚,我們該如何處置,換水、消毒還是翻缸?
    這事整的,養魚老道剛剛寫完了一篇文章,就在我的魚缸裡發現了一條死魚,是一條特藍斑馬,具體死因雖然不明,但是與魚缸的水質和投餵量都會有密切的關係,昨天我還叫嚷著肯定要換水了,有的魚友還說水質明明很好啊,實際上這也可能是手機像素的差距,魚缸的水色已經開始黯淡了,很多問題具體如何操作,其實只有魚主人自己心裡最為清楚的。
  • 魚缸裡的水不可以隨隨便便拿來澆花,譁仔告訴你原因
    歡迎再次回到譁仔寵魚學院,這是一個專門給新手寵物魚玩家開設的虛擬學院,所有喜歡觀賞魚的朋友都可以來聽課哦~今天譁仔要給大家講解一個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小問題:魚缸裡的水,真的可以用來給花澆水嗎?很多玩魚的朋友家裡都有幾盆花,所以很多魚友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嗯嗯——開講!
  • 10種野生觀賞魚,放進魚缸就是底層魚,有的體色比熱帶魚更好看
    自從對魚缸有分層養魚的概念,底層魚嘗試過三間鼠,黃金鼠,恐龍魚,但總是有一種執念,想養一次中國原產的底層魚,所以開始查找資料,不查不要緊,原來中國原生觀賞魚有這麼多,而且有的花紋比熱帶魚還漂亮。第一個原生觀賞魚就是中華沙鰍,它是中國獨有的物種,作為觀賞魚,在各個方面的表現,都能令魚友滿意,中華沙鰍主要分布在溫州永嘉楠溪江,瀾滄江,四川東部盆地。
  • 地圖魚為什麼會傷痕累累,發誓要血戰到底,我們應該如何處理?
    對於地圖魚的這些外傷,我們需要做何處理?對於這些地圖魚的外傷來說,我們就要依據實際情況而定了,如果是確定了它們差不多勢均力敵,沒有太大的個體差異,偶爾有些小外傷,對於地圖魚來說,純屬正常,它們那可都是身經百戰,從魚店裡一路打過來的。
  • 養魚的魚缸裡褐藻很少,沒有魚的魚缸裡褐藻遍地,這是為何?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今天養魚老道繼續關注我家裡所有魚缸的褐藻情況,竟然有了一個非常令我驚奇的發現:所有飼養有觀賞魚的魚缸裡,只要是水質清澈的、飼養密度低的魚缸,根本看不到褐藻的身影,而所有沒有飼養觀賞魚的魚缸裡,有一個算一個,全部都是魚缸底部褐藻叢生,這不是太奇怪了嗎?
  • 魚缸裡的藍綠藻如何處理?觀賞魚清潔魚缸法門,藻類祛除攻略
    要問什麼藻類最難清除,生命力最強,不是剛毛藻,不是絲藻,也不是褐藻,而是藍綠藻。熟悉藍綠藻的人並不多,熟悉它的人一般魚缸中都出現過,而且每次藍綠藻出現都能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當然這種可怕的印象我也是有的。
  • 如何安置六角龍魚的魚缸?一些經驗分享給大家
    蠑螈類寵物的代表之一便是六角龍魚,也是目前市場上很受歡迎的品種,很多小夥伴也是想要入手六角龍魚進行飼養,那麼缺乏經驗想要入手六角龍魚的小夥伴可以了解下,該如何安置六角龍魚,那麼六角龍魚的居住該如何布置呢,小編簡單為大家總結一些經驗,為大家分享下。
  • 到底是魚好水就好,還是水好魚就好,飼養觀賞魚的重點在哪裡?
    很多魚友會說,這不對,既然我們使用到了玻璃魚缸來飼養觀賞魚,既然我們飼養到了國外的熱帶觀賞魚,就應該學習人家的飼養經驗,認同人家的過濾系統和硝化細菌理論。我們飼養觀賞魚到底是水調理好了,觀賞魚就會更好,還是我們只要選到好魚了,魚缸的水質就會更好?飼養觀賞魚的重點到底在哪裡?更有甚者,在人家那位大咖文章的評論處,有的魚友竟然直接問道:你說你和養魚老道誰更厲害?
  • 飼養的金龍魚需要更換魚缸時我們應該怎麼做?
    那麼如果是自己家裡換缸的話,儘量能夠再把新魚缸適當的消毒和試壓後,魚缸水可以直接採用一半或者三分之二原缸的老水,所有的硬體設備、軟體設施都要配備齊全,濾材和濾棉都可以使用原缸的一部分,這樣子的水質環境就會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變,也省得我們再去培養硝化細菌那麼麻煩。
  • 魚缸長期不換水對觀賞魚危害大,魚缸換水正確操作,及換水量多少
    即使你不養魚,也知道魚缸是需要換水的吧。換水的目的其實有很多,方法也不同。我們先來聊聊為什麼要將魚缸的老水抽出,換成新的水。觀賞魚在生長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很多髒東西。一部分髒東西被過濾吸收,但是多多少少還是有沉澱的,不會被過濾吸收。
  • 這些白化、黃化的觀賞魚,很多都是超級可愛,有的價格也很可愛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在上一篇文章中養魚老道提及了鱷雀鱔的白化品種,這篇文章再給大家介紹一些不太常見的觀賞魚白化或者黃化品種。有些觀賞魚的白化品種確實是超級可愛,養魚老道也很喜歡,但是一看價格,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有的價格簡直是高得離譜,有的還被改了名字,被人們冠以什麼升官發財魚的美名。哈哈,只不過是一條失去了色素的觀賞魚而已,竟然被冠以升官發財的俗氣之稱,本來是些超級可愛的品種,立馬在我眼裡變成了一文不值。
  • 溫度計碎了魚缸水面一層煤油,觀賞魚咋辦?養魚事故要小心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今天養魚老道想要給自己的魚測測水溫,正好家裡有些溫度計是以前別人送的,雖然質量可能不是太好,吸盤也不結實,但我想著放置一會就拿出來,應該也沒有什麼問題,結果從一開始,有的溫度計就三番五次的總往下掉,吸盤吸不住,最終還是跌碎了兩個,整的魚缸裡的水面上全是點點滴滴的煤油,幸虧這些魚缸裡暫時沒有放置觀賞魚,都在養水期。
  • 魚缸裡的怪事:我的魚缸配了增氧泵,為什麼觀賞魚還是缺氧了?
    很多魚友不知道要搞清楚觀賞魚是如何缺氧的,我們就有必要先搞明白觀賞魚是如何呼吸的。譁仔在上個月寫過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觀賞魚的呼吸類型,比如有的觀賞魚是用魚鰾呼吸的,有的觀賞魚是用腸子呼吸的,有的是用迷鰓系統呼吸的,有的是用口咽腔呼吸的,甚至有的觀賞魚是用肺部來呼吸的。不過,最最常見的魚類呼吸方式仍然是「魚鰓呼吸」。
  • 魚缸爆發蛋白蟲怎麼辦?來看看它們是如何產生,對觀賞魚有何影響
    這些白色的小蟲其實就是蛋白蟲,日常清理起來是很麻煩的,還總是清理不乾淨,讓魚友感到十分地煩,讓人頭皮發麻的蛋白蟲究竟該如何清理呢?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聊聊蛋白蟲如何處理吧。從大型的龍魚缸到小型的水草缸,都有它們的身影,對於小型魚來說,它們是天賜的糧食,但對大型魚來說,它們就像我們眼中的蟎蟲,它們會爬在大型魚的體表,使它們感到渾身難受,便會蹭缸、撞缸等症狀發生。
  • 養觀賞魚時魚缸硝化細菌系統崩潰原因解析,以及魚缸渾水解決辦法
    有的魚友跟我說他家魚缸的水突然一夜之間就混了,經過了無數次各種各樣的操作後還是沒有一點好轉,似乎中了邪,水一直那麼混。其實這不是什麼水髒了,只是細菌們突然由於某種因素全部死亡,死亡後就漂浮在水中,形成了水混。細菌是硝化細菌系統的拆分,如果這些拆分都沒了,硝化細菌系統也就沒了,這樣的現象我們一般將其稱之為「硝化系統崩潰」。
  • 清道夫魚皮糙肉厚,哪些觀賞魚是它的死敵?有的可以直接廢了它
    清道夫之類的所謂觀賞魚,雖然可以清理魚缸,但是它們最擅長的就是吸掉其他行動緩慢的觀賞魚體表黏液,導致其他觀賞魚的死亡,因此在我們飼養它們的過程中,也是需要注意觀察的,這其中也牽扯到一個個魚脾氣。 那麼,由此引發了很多魚友對於清道夫天敵的探討,究竟有哪些觀賞魚可以輕易地,把這個皮糙肉厚的東西給置於死地呢?
  • 魚缸底部沒有雜質還需要抽底換水嗎,給魚缸換水是一定要做的!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在上一篇文章中,養魚老道給魚友們說了一些有關於魚缸補水的問題,有的魚友問道,魚缸的底部很乾淨,根本沒有任何的雜質,這樣的水質也需要抽底換水嗎?2、如果魚缸裡的水分蒸發較慢,我們不能夠及時的去補水,那麼我們就應該定期換水,這個主要視觀賞魚的品種而定,大部分魚友的做法都是在一周或者十天左右,適當換水四五分之一。二、為什麼有的魚友可以一兩年不換水,這種情況存在嗎?
  • 魚缸換水只需換底層水嗎?詳解魚缸換水的「三大一小」原則|闢謠
    要搞明白我們有沒有必要針對魚缸底層水進行換水,我們就有必要先把魚缸水裡有什麼搞清楚。魚缸水裡的物質有四大來源——第一,觀賞魚代謝物。比如糞便、體表粘液,雄魚的精液等,這些東西大多是有機物。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硝化作用和礦化作用的共同作用下,不論這些物質的來源如何,我們最終需要通過的換水來處理的都是無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