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計碎了魚缸水面一層煤油,觀賞魚咋辦?養魚事故要小心

2020-12-05 養魚老道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今天養魚老道想要給自己的魚測測水溫,正好家裡有些溫度計是以前別人送的,雖然質量可能不是太好,吸盤也不結實,但我想著放置一會就拿出來,應該也沒有什麼問題,結果從一開始,有的溫度計就三番五次的總往下掉,吸盤吸不住,最終還是跌碎了兩個,整的魚缸裡的水面上全是點點滴滴的煤油,幸虧這些魚缸裡暫時沒有放置觀賞魚,都在養水期。

所以說,我們飼養觀賞魚,確實要時時刻刻、處處小心。

最後實在沒辦法,這些溫度計全部被我一股腦扔進了暖氣爐裡,我也就沒辦法給大家拍照片了。

本來只想測測水溫,結果碎了兩個溫度計

雖然說現在很少有使用這種劣質的溫度計的,但是在某些魚店裡還會有一定的這類溫度計在售賣,就是上圖的那種,類似於我們過去的體溫表,上部僅有一個小吸盤,下面是純粹的一根玻璃棍的那種水溫計,這種水溫表裡面裝的是染色的煤油,一旦水溫計的吸盤不結實,它們就會跌落到缸底,魚缸水位較高的話、質量不好的就會直接斷裂了。

本來我只是想用它們先來測試一下魚缸的大致水溫,用來決定需不需要使用加熱管的,然後再去購買質量好一點的溫度表,卻沒想到在這裡出現了岔子,一股濃重的煤油味瞬間就從魚缸裡飄了出來。

然後魚缸的水面就出現了星星點點的紅色煤油顆粒。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該如何處理?

那麼,假設我們家裡有這種溫度計的,某一天吸盤脫落了,溫度計爆裂,我們的魚缸裡有魚那可怎麼辦?實質上這樣的問題我以前也是遇到過的。

一般來講,一個溫度計裡面裝的那點煤油,對於整個魚缸的水質汙染並不嚴重,大多數的觀賞魚是都可以耐受的,除非是魚缸太小,不過如果魚缸太小,水位不高,溫度計一般也跌不壞。

假設我們遇到了這種情況有以下幾種方法解決:

一、立刻抽底換水

我剛才也觀察到了,煤油一開始是跌落在缸底的,如果沒有水流的衝擊,它們一時半會浮不上來,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迅速的關閉過濾器、氧氣泵等容易攪動水流的設備,然後找一根小水管,迅速的抽底換水就可以了,只需要把殘落在魚缸底部的點滴煤油抽取乾淨就可以了,這個東西比較聚堆,在水中呈現一滴一滴的,很好抽取。

二、吸油紙吸附

一旦魚缸的水流較大,這些煤油就會被水流攪起,迅速的浮到魚缸的水面,這個時候它們也不會散開,還是一滴滴的在水面上漂浮著,那麼我們就可以使用吸油紙、衛生紙、面巾紙等,直接鋪在水面上,再輕輕拿起來,一般的煤油就會粘附其上了。

再者可以適當的少量換一下水,如果有魚缸蓋的,必須打開蓋子通通風、放放異味,在很短的時間內這些煤油味就可以消除掉了。

最後還有一個辦法,就是使用比較細密的魚網,比如說撈取豐年蝦的魚網,也是可以輕易地把這些煤油滴給撈上來的,我家裡就有一個較密的魚網,夏天是用來撈取小魚蟲餵魚的,今天我就正好用到了它,效果還是很不錯的,水面上的煤油連續幾下就清理完畢了。

最好用的水溫計還是老式水溫計,但是一定要注意吸盤的質量

其實最為準確的水溫計還是這種老式煤油的,如果是質量好的,誤差幾乎很少,就怕質量太差,再者就是儀表式的,還有現在的電子水溫計,基本上就是這三種。

如果我們飼養的是些普通觀賞魚,對於水溫的誤差要求不高,那麼老式的水溫計和儀表式的水溫計都是可以使用的,有些老式水溫計的玻璃質量也很好,不容易輕易地就會跌碎,再一個我們要看好吸盤的質量,不好就隨之更換吸盤就可以了。

如果是飼養是對於水溫誤差要求很高的觀賞魚,我們的魚缸裡,最好是能夠配備兩支溫度計,一支普通的,一支電子的,它們可互相做以對照,特別是電子溫度計,如果使用的時間過長,可能裡面的電池就沒電了,這樣就會影響到我們的判斷。

魚缸的水溫還是要以溫度表為準,不要以加熱管為準

有些加熱管上也會帶有溫度顯示,但是由於加熱管的受熱可能不均勻,以及它不是專業的溫度檢測設備,所以說就會導致加熱管上的顯示溫度極有可能不準,這也是很多的新魚友反應的問題,為什麼加熱管上的溫度和水溫計上的溫度,它們永遠都對不起來,我們到底應該參考哪個數值?

大部分情況下,我們還是要以溫度計為準,畢竟它是專門做這個工作的,相對來講,比較專業,沒有其他附加的功能,所以說都會比較準確。

同時我們去購買溫度計的時候,一定不要去拿起一個就走,一定要當場多挑選幾個,比如說讓店家拿出來五六個、十來個,我們看看其中的誤差到底有多少,一般的最大的可以差到五度以上,我們要在這些溫度計中,找尋出來幾個最為相近的,再在這其中找出來幾個吸盤或者玻璃質量都看起來比較好的。

如果說我們就是隨手拿起一個就走,假設有很大的誤差,我們自己根本也不知道,等到我們回家之後,再去根據這個顯示溫度來調溫,那麼魚缸水溫的誤差極有可能會被進一步的放大,換而言之,和實際水溫相差個十度八度的,那根本不算事,我們這個觀賞魚飼養起來就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包括了我們認為比較好的電子水溫計,都是要如此去挑選,它們之間都會有一定的誤差,我們只能去選擇那個誤差最小的,這樣才比較準確,以後的魚缸標識溫度就以這個溫度計為準。千萬別去相信加熱管上的溫度。

溫度計看似很便宜也不起眼,但是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溫度計可能是飼養所有觀賞魚的重中之重,有的時候會比過濾器還重要,所以說我們一定要仔細挑選,儘量購買質量較好的、價格稍高的水溫計為好。

最後一點,魚缸裡水溫計的放置位置一定要遠離加熱管,以防受熱不均,造成一定的誤差。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魚缸在養魚前要做什麼,怎樣養好新魚?
    養魚說簡單也不簡單,說難也不難,要想養好魚的新手,一般是設備齊全,魚缸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把魚養好,首先在買魚前先打造一個適應魚的生存環境的魚缸,生態魚缸裝備一般由充氧器、過濾器、照明燈、加熱棒與溫度計等配件組成。
  • 魚缸底部沒有雜質還需要抽底換水嗎,給魚缸換水是一定要做的!
    一、可以不抽底但是要定期換水1、如果魚缸的水質看起來保持良好的話,底部並沒有過多的垃圾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沉澱物,這就證明我們的過濾系統和硝化系統都相當的不錯,但是適當的定期加入新水對於觀賞魚還是有很大的幫助。
  • 養魚,先要從魚缸衛生說起,我們該怎麼清潔魚缸?
    【前言】家裡養一些五彩繽紛的魚極為賞心悅目,不過養魚並不像看上去那麼簡單,想要魚漂亮又健康,需要好好下一番功夫。特別對於養魚的新手來說,準備工作至關重要。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養魚,先要從衛生說起。一、養魚要保持魚缸衛生,包括魚缸裡的所有衛生。很多新手會覺得,魚缸從來沒用過,很乾淨,可以直接放入清水養魚,這種想法是錯的。即便是看上去很乾淨的魚缸,也必須徹底清洗一遍。加入小蘇打水浸泡,用乾淨的抹布擦洗。再用自來水清洗,自來水中有漂白粉,可以殺菌消毒。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倒入清水,放置幾天後就可以使用。
  • 扔進魚缸一把鹽,用嘴一嘗比較鹹,缸裡的觀賞魚可咋辦?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看到這個題目不知道各位魚友會作何感想?這可不是開玩笑的,這些都是養魚老道的親身經歷。因為往魚缸裡加鹽這個事情,大部分魚友都有做過,養魚老道也常幹,有的時候,確實把握不住用量,或者說自己根本沒有細算過用量,都是隨便一把抓。即使是所謂的千分之三、千分之五的,感覺自己下鹽憑藉經驗就可以,其實呢?等到閒來無事,偶爾嘗嘗魚缸水,完了,那可是絕對鹹了,怪不得觀賞魚的狀態沒有恢復,自己還是加多了,哈哈。
  • 觀賞魚中的午夜幽靈,大家一定要小心!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很多養殖大型魚的魚友們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魚缸裡的魚經常是白天還好好的,但是一夜之間有的就會受傷嚴重,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你的魚缸裡可能養殖了觀賞魚中的午夜幽靈—夜行魚!在觀賞魚的大家庭中確實存在著這麼一些另類,它們給人們的感覺就是白天在魚缸裡不是很活躍,但是一到了晚上關了燈之後,它們就會變得異常興奮,那是因為它們的本性就該如此。在中大型魚中我們常見的夜行魚有如下幾種:一、招財貓魚為什麼把招財貓提到第一位,因為養魚老道深受其害。
  • 新魚友養魚,最好是選好了想要飼養的觀賞魚品種,再去購買魚缸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前幾天有一位魚友問養魚老道,如果是我的話,想要購買新魚缸,是隨意看好一個魚缸就買,還是首先定好自己想要飼養什麼觀賞魚以後,再去根據觀賞魚的習性和大小,來選擇魚缸呢?
  • 魚缸裡的氣泡是哪裡來的,對觀賞魚有害嗎?看看養魚如何消除氣泡
    之間咱們有一篇文章講了「為什麼水面出現泡沫」的原因以及如何解決這些泡沫的辦法。但是除了水面會出現大量泡沫以外,水裡面的造景,包括魚缸,在剛剛開缸的時候,其實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大顆粒的氣泡。相對於漂浮在水面之上的泡沫,初開缸的魚缸水中有氣泡附著,對魚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情。
  • 養觀賞魚這3種魚缸若用了,註定養不好魚,養魚想養好請用方缸
    容器是養魚的必需品。如果沒有容器,就裝不了水,造不了景,更別提什麼養魚了。市面上大多數用來養魚的都是玻璃魚缸。玻璃缸是透明的,可以從側面觀賞到魚,時候一些魚鰭炫酷的魚類,比如七彩神仙,雷龍魚。而有一些則是陶瓷品瓦盆,他們是不透明的,只能從發上方看魚。
  • 觀賞魚的缸壁上有一層髒東西,它們也是菌膜嗎?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最近有魚友們問道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我們剛開始飼養觀賞魚的魚缸壁上,經常會見到白蒙蒙的一層東西,有些魚友以為這些都是菌膜,所以無需理會,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一、缸壁變得模糊不清,出現大量白點1、正好養魚老道這幾天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由於最近七彩減密之後大量投餵漢堡,就開始導致魚缸壁上的雜物過多,慢慢的魚缸壁變得不透明,並且缸壁上還出現了一些肉眼可見的白點,那麼這些東西都是菌膜嗎?
  • 魚缸水面油膜很煩人,處理技巧在這,另外這幾類觀賞魚是它的剋星
    或者就是生物死亡後,體內的油脂被一下子釋放出來,然後浮到水面上,形成了油膜,這也是原因之一。這是最常見的兩個原因,其他原因形成的油膜案例比較少。但是他們都是油膜,可以使用相同的方法清除。咱們市面上早已經有「除油膜器」這個東西,但是由於各種條件限制,很多魚友家裡不適合用這個機器去清除油膜,就會問:「有沒有生物會吃油膜?」誒,你別說,還真有吃油膜的生物。這期我們主要來講一講,哪些魚類除油膜?
  • 魚缸水面有油膜和在髒東西,哪些魚可以清潔,這3類觀賞魚能勝任
    我們上期講完了底層魚選擇,並且也帶大家認識到了底層魚的重要性。當然上層魚也是極為重要的。如果這個世界上不存在上層魚,那麼或許你在野外見到的水域大多表面都會漂浮一堆雜質,看上去並不美觀。魚缸也是。實際上,在魚缸中適當搭配一些層魚進行飼養,是能夠保證水面處在一個比較潔淨的狀態,還是很有好處的。
  • 家中養魚必備-觀賞魚大全
    注意防暑降溫,用竹簾等遮1/3~1/2的水面,以防"燙尾"事故發生。秋季 管理重點是餵足餵飽。適當增加餌料中脂肪和蛋白質等營養成分的比例。到深秋季節天氣漸涼,投餌應逐漸減少。同時易暴發爛鰓病、白點病、膚黴病等,因而需預防魚病。冬季 管理重點是防寒保溫,適當投餌。
  • 都說魚缸水流大,觀賞魚很容易患病,主要關注哪幾點問題?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昨天,養魚老道在視頻中曾經提到過這個問題,還有很多魚友在不斷詢問,魚缸水流大了怎麼辦?如何判斷魚缸的水流,它就是過大了呢,水流過大是不是一定對於觀賞魚就是壞事,它們一定就會出現問題呢?這個也不一定的。
  • 煮魚事件頻發,購買加熱管要注意,不要全部依靠加熱管的溫度指示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連續幾天,收到了很多新魚友因為使用劣質加熱管,不小心煮魚的消息。因為近期忙於家中暖氣問題,沒有和老鄒大叔聯繫,結果昨天他突然來電,讓我一定要提高警惕。
  • 關於魚缸是否要加蓋的問題,確認魚缸觀賞魚這3點信息,再看加否
    我們在買魚缸的時候總能看見一些魚缸頂上還配著蓋子,有些魚友就猶豫了,到底要不要買魚缸蓋子?買魚缸蓋子又得加一筆錢了,魚缸就一定要加蓋子嗎?如果你是個完美主義者,那麼你肯定會選擇買魚缸蓋子。我們印象中魚缸的蓋子無非就是為了防止觀賞魚跳出來,但是其實加不加魚缸蓋子還需要取決於其他方面的因素。魚缸飼養觀賞魚的品種我們都知道,不同的觀賞魚他們的原產地是不同的,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魚也是如此,他們也許是人工養殖培育的,但是他們已經保留了原始狀態的習性,是改不掉的,我們就來拿雷龍來舉個例子。
  • 給魚缸快速升溫後,水面卻出現了大量的泡沫,這又是怎麼回事?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最近養魚老道給我的迷你鸚鵡魚缸做了升溫的處理,因為如果再不處理它們就要被凍僵了,所以只能使用到加熱棒了,之前的水溫是在16度左右,估計現在的水溫應該在25度上下了,在給魚缸升溫之前我又兌了一部分的熱水在魚缸裡,所以這個魚缸的溫度上升就很快了。
  • 看到魚兒攝食很高興,但也要根據魚缸大小來壓制觀賞魚的成長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細算起來,養魚老道開始做自媒體也有將近兩年的時間了,這其中有很多的魚友也是跟隨者養魚老道的文章一路走過來的,很多魚友在去年購買的觀賞魚,今年已經逐漸的長大,在飼養這些觀賞魚的過程中也得到了諸多的樂趣和經驗。
  • 是不是買回來一條快死的觀賞魚,為什麼在水面一動也不動?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經常遇到一些新魚友,在自己的觀賞魚買回家後,本來想要欣賞一下它們在水中暢遊的畫面,可是結果呢,它們可能待在水面或者水底一動也不動,有的直接側躺,有的是趴缸,有的是漂浮在水面……我們這是買回家一缸死魚嗎,購買的時候看著在人家的魚缸裡活靈活現的,怎麼到了我們自己的魚缸裡立刻就這個德行,再好的心情也立刻變得糟糕起來
  • 可以在水面飛行的、一種遠古觀賞魚,有飼養過它們的魚友嗎?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今天養魚老道給各位魚友分享一種比較古老的小型、另類觀賞魚,它們和龍魚有一定的淵源,也是來自於遠古魚類,並且可以在水面飛翔,只是由於比較小眾,很少有魚友飼養。
  • 從小玻璃魚缸養魚失敗到把觀賞魚養到爆缸,看看這位魚友的經歷!
    一、小圓缸養熱帶魚,死的很慘1、據這位魚友說,一開始自己飼養觀賞魚純屬心血來潮,領著孩子到魚市場上看到了漂亮的孔雀魚,就順手買了幾條,再在魚攤上買個圓形的玻璃魚缸,這就算是下海養魚了。2、自己在網上也學習了一些關於觀賞魚的知識,明白了養魚養水、過溫過水等問題,也知道了合適的飼養密度,所以80釐米的魚缸只是飼養了六條小草金。3、結果這缸小草金期間雖然也有死過,但是只是死了一條,再添加了一條之後,魚兒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問題,這缸草金魚一直養了兩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