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之道
養魚先養水,養水先養缸,買魚先買藥
養魚之道:
養魚說簡單也不簡單,說難也不難,要想養好魚的新手,一般是設備齊全,魚缸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把魚養好,首先在買魚前先打造一個適應魚的生存環境的魚缸,生態魚缸裝備一般由充氧器、過濾器、照明燈、加熱棒與溫度計等配件組成。
魚缸裝置需要什麼?
如何選擇魚缸,是養魚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條件。初學養魚的人,魚缸不能選太小,水族箱養魚由於水體空間狹小,養魚的密度普遍較大,魚缸設備裝置不下,單純依靠個別物理過濾和自身分解很難去除水中殘餌和糞便等雜物,而這些殘渣分解以後非常容易產生阿摩尼亞、硫化氫、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導致水質惡化、魚缸老化、水體渾濁、有害病菌大量滋生,致使魚只死亡。
氧氣泵:這是魚缸非常重要的硬體,提供氧氣給魚呼吸,這是過濾不能代替的,沒有給魚充氧,很容易造成魚缺氧而死。尤其是小缸或養七彩繽紛的高氧魚類。另外要注意冬季的調節氣量,太大會使水溫下降,導致魚兒感冒。
過濾器:過濾器分好幾種,常用上過濾、沉水式、底層和海綿過濾器。上過濾和沉水式的外部過濾最常用;底層過濾比較麻煩,特別是水草魚缸,不宜清洗;海綿式也叫空氣過濾器,附在氣泵上,養七彩魚一定要備齊。
照明燈:魚缸燈的燈具多種多樣,有些是為了增加觀賞性;有些則具有實用性。初學養魚的,用螢光燈較好,最常見也最便宜,魚需要光照,水草也需要利用光照進行光合作用。
加熱棒:給魚缸加溫就要加熱棒。現在常用的是可控溫的加熱棒,非常方便(往期有具體介紹)
溫度計:魚缸中的溫度要靠溫度計衡量。溫度計有液晶、機械和普通的三種,新手用普通的就可以了。
1
魚缸在養魚前要做什麼
魚缸買回來之前,我們要先把魚缸洗乾淨,曬水靜置,養水,建立硝化系統
1.新水:曬好的自來水或新打的井水。這種水看似乾淨,但卻與自然界中魚生活的環境相差很大。由於自來水中沒有硝化細菌群落,魚兒的排洩物、散落的食物殘渣腐敗變質後分解為硫化氫,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魚兒極易中毒。
2.養水:暴曬靜置自來水1-2天去除自來水中含有氯氣和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或者用穩定劑去除,免於曬水,降低暴藻的可能性。
3.建立硝化系統:硝化細菌是水質處理中最常用的,水族箱中添加硝化細菌、光合細菌等有益微生物是營造優良生態水環境,保持水質穩定、清澄透亮,確保觀賞魚健康成長最有效的方法,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養魚先養水。
02
魚缸常見水體及解決方法
對養魚新手來說,魚缸的水很容易渾濁
1.渾濁:過量餵食飼料,餵餌料過多,增加了汙染量,過濾棉老化,很久不換水
處理:
減少餵食量,未吃完的餌料及時撈出;控制魚只密度,適當減少魚的數量;加強過濾,勤洗過濾棉
堅持每周換水並用靜置1天的乾淨水補充,可以根據水質情況每周或者2-3天換水,每次換水量是整體的三分之一即可。
選用過濾棉最好選用優質材料,細膩柔軟,透水性高,不易堵塞,密度高,結實耐洗的;不僅淨化水質,還能很好的改善水質渾濁的問題,讓水變得清澈。
2.老水:呈淺綠色或是淡琥珀色,富含腐殖質和有益的微生物及藻類,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態循環系統;水中含有大量的綠藻可以提供魚兒充足的植物性餌料,養出來的魚兒顏色非常鮮豔,絢麗繽紛,光彩迷人,這種水對魚的生長極為有利。老水中含有大量綠藻在白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大量氧氣,綠藻到了夜間就和白天相反,夜間容易造成缺氧現象;老水換季魚很容易生病感冒;一旦老水水質變質,就會危害魚的生命安全。
處理:
晚上加大氧氣或者爆氧。
季節性建議更換三分之一的新水,溫度不超過2度為宜。
水一旦變質,立馬置入新水用穩定劑+硝化細菌養水,用溫和魚病1號藥劑預防魚病。
3.綠水:主要是水中的小球藻含量過多有機質,於是藍藻、綠藻及褐藻大量繁殖,細菌微生物的含量暴增,對於養魚是不合適的。
處理:
建立完善的過濾系統氨,硝酸鹽消除,加強物理過濾或者放置淨水包。
儘量把食物糞便殘骸過濾掉,定期洗棉。
光照要適當。
調整水質,達到適合魚類蝦類以及水草生存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