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建工學生擺出二氧化碳分子式宣傳「減碳」
本報倡議的「地球燈籠」活動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響應,有老師打來電話表示,將組織孩子們「全員」參與。大學生們也行動起來,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倡導「低碳生活」。
離哥本哈根峰會開幕的時間越來越近了,「地球燈籠」要在會前亮相該城。本月30日19時前,您的燈籠一定要送到本報,否則,就會失去被選送的機會。
做燈籠
組織600多孩子全員參與
瑞思學科英語長春中心的張老師昨天打來電話表示,將組織在中心參加學習的所有孩子參與「地球燈籠」的製作。張老師說,現在中心裡有600多個孩子,平常在課堂上,老師就經常用英語講有關環保的小故事,中心的教材、教輔用品,也都採用環保用品。
張老師說,中心的所有老師準備特別開一堂課,教孩子們製作「地球燈籠」。
班會課上就開始動手製作
東北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小學部五年級班主任高老師說,她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環保課,主題就是製作「地球燈籠」。昨天下午,高老師利用班會時間,將自己在網站上學到的燈籠製作方法教給孩子們,讓孩子們把自己心中的地球,畫在燈籠上。高老師說,她希望全班45個孩子製作的燈籠都能被選送到到哥本哈根。
擺POSE
食堂門前宣傳「減碳」
昨日中午,吉林建築工程學院食堂門前很熱鬧,該校青年社的同學們擺起了宣傳展位,一個大大的「二氧化碳天秤」吸引了很多同學的眼球。
這架天秤是用廢舊物品製作的,一端放著「地球」,一端放著代表二氧化碳的氣球。他們用這架天秤比喻二氧化碳對地球的壓力,告訴大家「減碳」已經迫在眉睫。他們還寫下對地球環保的美好願望,投進箱子裡,表達自己為地球「減碳」的決心。
百人圍出「CO2」圖案
校園的另一角,一面牆壁上貼了一張大大的地球平面圖,同學們將籤了自己名字的綠色樹葉貼在地球上。他們表示,要注意生活細節,過「低碳生活」才能讓地球更綠。
100多名同學戴著紅色的帽子,統一服裝,圍出「CO2」圖案,高喊著「減碳」口號,擺成了POSE。為了組織這次活動,他們準備了一周的時間,聽說是為地球環保宣傳,同學們踴躍報名參與,熱情特別高。
塗畫布
為地球重著綠色
「藍色的是海洋,綠色的是陸地……」昨天中午,吉林大學南校區體育館北門前,20多名大學生手拿畫筆,在一張長2米多的畫布上,為只有簡單線條勾勒出的地球輪廓著色。
這是該校環境保護協會舉辦的「我為哥本哈根減斤碳」活動,倡導「低碳生活」,希望同學們都能加入到環保的隊伍裡。
他們拿著畫筆,將陸地塗成了生機勃勃的綠色,其餘的部分塗上了純淨的藍色。一些經過此地的同學們,也紛紛拿起畫筆,給「地球」著色。有些同學還在畫布上籤上自己的名字,寫下支持「低碳生活」的承諾。
演短劇宣傳「低碳生活」
同學們還現場表演了一個短劇,表現氣候變化對地球帶來的危害,並向在場的同學們介紹日常生活中應注意的細節。
活動的最後,同學們將這幅重新著色的地球畫布高高舉起,畫布中地球上,綠色的陸地,蔚藍色的海洋,在白雪中更加鮮亮。
世界自然基金會對外聯絡官員蔡濤——
中國政府的承諾是個好的開始
「今天或者明天,我們會在官方網站上發一個相關聲明。」針對記者提出的關於「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相關問題,世界自然基金會對外聯絡官員蔡濤說,這是個好的開始。
蔡濤說,政府公布的這個數字,有很大希望能夠實現。「比如說,以前生產某種產品,需要排放10噸二氧化碳,未來達成這一目標後,可能只需要排放5噸或低於10噸的二氧化碳。隨著經濟的增長,如果不對二氧化碳排放量加以控制,後果會很嚴重。」蔡濤說,「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下降,必定會帶來產業結構的調整,增加新能源的使用比例,是個好的開始。」
「提倡環保將是個長期的過程,這種意識需要長期的滲透。現在年輕人接受和參與環保活動的更多一些,等到10年或者更多年後,參與環保的人會越來越多,環境也會越來越好。」蔡濤說。
徵集啟事
「地球燈籠」的製作方法很簡單,只要您登錄本報網站:標題為「選擇地球」——製作自己的地球燈籠。就可以輕鬆下載製作地球燈籠的模板,也可以看到製作的全過程。
為未來的地球「投票」,這一票就是親手製作的紙燈籠。為此,本報邀請孩子們手工製作「地球燈籠」,表達長春人對地球的美好祝願!
報名條件:中小學校學生、幼兒園小朋友。可以個人報名,也可以集體報名。報名電話:0431-96618。
如果你的燈籠做好了,可以第一時間將燈籠送到本報。本報歡迎各中小學、幼兒園集體報名,歡迎老師們通過這次活動,給孩子們上一堂環保課。
記者馮豔李爽
(來源:華商網-新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