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生活中仍有很多奇特現象等待著人們去探索。你可曾知道,袋熊的粑粑是方形的?體重大於3公斤的哺乳動物平均排尿時間為21秒?
臺灣科學家楊佩良👇 (現任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教授) 就研究過很多有趣的主題,他研究過的多個主題曾三度入圍「搞笑諾貝爾獎」,其中有兩個項目拿下物理獎的殊榮,獲獎的主題是:袋熊為什麼會排出方形糞便和哺乳動物的平均排尿時間為21秒。
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搞笑諾貝爾獎」👇
根據百度百科稱,搞笑諾貝爾獎 (IgNobel Prizes) 是對諾貝爾獎的有趣模仿。其名稱來自 Ignoble (不名譽的)和 Nobel Prize (諾貝爾獎) 的結合。主辦方為科學幽默雜誌 (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 AIR),評委中有些是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其目的是選出那些 "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 的研究。
2019年,第29屆「搞笑諾貝爾獎」在美國哈佛大學舉行頒獎,來自臺灣的科學家楊佩良和臺裔美籍科學家胡立德聯手,研究袋熊為什麼會排出方形糞便,拿下物理獎的殊榮。雖然研究的主題很搞笑,但由於他們論證的過程十分嚴謹,因此深受科學界肯定。
楊教授表示,自己的很多研究主題都是從生活中得到的靈感。
袋熊為什麼會排出方形糞便?
簡單總結:因為袋熊的腸子形狀特別,又加上其生活的環境十分乾燥,所以糞便成方形。
楊教授另一個獲得搞笑諾貝爾獎 (IgNobel Prizes) 物理獎殊榮的主題:"哺乳動物的平均排尿時間為21秒"。楊教授稱此研究靈感來自給兒子換尿布。
楊教授發現兒子尿的時間很長,於是他量了量兒子尿的時間和自己尿的時間,竟然差不多。於是楊教授前往動物園去觀察其他動物,結果發現從小狗到大象,哺乳動物排尿的平均時長都是21秒,哪怕膀胱的大小差了100倍!
大家有用秒表計算過自己的尿尿時間嗎?(哈哈哈哈,那如果遇見尿急或是其他情況,我猜時間應該有所不同吧...) 大家感興趣可以去測一下自己的尿尿時間。
來看看部分搞笑研究項目的科研經費 (下圖),怎麼樣?和你想像中的經費差多少?
哈哈~ 大家還聽過什麼有趣的研究項目?歡迎留言喔,給大家增加一些新奇知識。
🌟同場加映:咕嚕開 Telegram 啦!請大家關注我們的官方帳號 (點擊這裡教你如何關注,更多驚喜等著你)
©未經允許,請勿隨意轉載或抄襲文章。咕嚕美國通歡迎各種品牌推廣以及戰略合作,請發郵件至BD@guruin.com
噓!悄悄告訴你
我們每天發布的美國頭條只佔咕嚕 APP 裡的 1/10 哦!想獲得更多資訊?長按識別二維碼下載咕嚕美國通 APP。
┇長按識別上方二維碼關注咕嚕美國通 (Guruin)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