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江西巴夫洛為例,解構田園綜合體的「優」與「憂」

2020-12-01 藍鯨財經

2017年2月5日,「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措施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

原文稱,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範。

2018年1月2日,鄉村振興戰略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這也為田園綜合體項目的落實和推進提供了一份強有力的政策保障。如今已過去近兩年時間,有關田園綜合體的項目建設,也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的開展著。

到目前為止,田園綜合體的進展如何?在發展中又遇到了那些阻力?針對這些問題,藍鯨財經調研了江西宜春高安市的一處名為巴夫洛的田園綜合體,從中解構出田園綜合體的「優」與「憂」。

據了解,田園綜合體是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和鄉村綜合發展模式,是在城鄉一體格局下,順應農村供給側結構改革、新型產業發展,結合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實現中國鄉村現代化、新型城鎮化、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一種可持續性模式。

田園綜合體的「優」

1.基本情況介紹

中國高安·巴夫洛田園綜合體坐落於江西省宜春高安市昌西文化產業園內,距離南昌市市區約三四十公裡,總投資30億元人民幣,規劃面積15平方公裡,是國家首批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家由全民營公司運作的項目。

「巴夫洛」的名字取自英文單詞「水牛」(Buffalo)的音譯,有農耕文化之意。巴夫洛田園綜合體的總體布局為「一谷、一園、一鎮」,即巴夫洛生態谷、巴夫洛農產品電子商務產業園和巴夫洛風情小鎮。以「生態高地、農業慧谷」為主題,總發展目標是建設以農業物聯網技術為核心的現代農業體系,以江西特色農產品加工與配送為支撐的產業體系和以原有12個贛派老村莊及耕讀文化為依託的生態休閒文旅體系,真正實現三次產業融合聯動,並整合原住村民資源,帶動他們共同致富,打造田園化的「美麗中國江西樣板」。

巴夫洛生態谷主要分五大板塊,即現代循環農業示範區、農耕文化體驗區、生態牧場遊憩區、樂齡中醫藥康養區和市民農園。涵蓋智慧農業、花海景區、房車營地、鄉村民宿、科普場館、主題樂園、森林拓展、遊樂互動、農夫市集、有機餐飲、湖泊垂釣、生態養殖、青年旅社、場景婚慶、主題演藝、小動物園、旅遊康養、旅遊地產等多方面。

巴夫洛電子商務產業園主要圍繞高安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主要涵蓋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基地、中央廚房餐飲供應系統、冷鏈倉儲物流中心、農業創業孵化平臺五大產業項目。

巴夫洛風情小鎮是集旅遊綜合服務、新農村及田園城市節點建設示範為一體的特色風情小鎮,是巴夫洛生態農業綜合體的服務中心,形象展示窗口和「公司與村民利益共同體」。

根據規劃,巴夫洛的三期工程2020年竣工後,每年遊客人數將達200萬人次,年收入將達200億元,將為農民提供1萬個就業崗位。直接帶動區域內12個自然村、1000多村民共同富裕;輻射帶動項目周邊29個新型農業主體、265個農業合作社1.5萬戶農民共同發展。

目前,巴夫洛一期工程已竣工並正式投入運營,總投資約10億元。2018年10月,巴夫洛取得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的資質。

與傳統的農家樂不同,田園綜合體做到了一二三產業互融互通。通俗地講就是,在這個佔地2萬3千多畝的土地上,不僅有著智慧農業正在探索的新型農業種植,還擁有配套的農副產品加工廠、倉儲物流及電商專區;旅遊業的融合,包括農林生態體驗、遊樂項目、民宿、特色小鎮等,關注人的全方位需求,讓三產之間的關係聯繫地更加緊密。

舉個例子,在巴夫洛田園綜合體園區內,白天,遊客可以和家人一起體驗騎馬、射箭、繩索挑戰、小火車,在智慧農業園區參與果蔬種植和採摘,在玫瑰園賞花,參觀蝴蝶博物館。到了晚上,燒烤、篝火晚會等活動滿足遊客的夜生活。累了,遊客可以選擇露天野營,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入住青旅、民宿、小木屋或是房車。園內餐飲提供的果蔬肉禽等食材,基本為園內自產。在體驗過「現代化」的田園生活後,遊客還可購買與市價無異的農副產品、手工藝品等。

園區負責人告訴藍鯨,巴夫洛田園綜合體於2018年8月開始試營業,截至目前,不到半年的時間,已接待25萬旅客。來巴夫洛旅遊的遊客,絕大多數集中在周末和節假日,主要為親子遊。另外,中小學學校學生團體和旅行團也佔不小的比例。

2.肖文的「野心」

提到巴夫洛田園綜合體,就不得不提到巴夫洛的創始人肖文。

肖文最初是強烈拒絕搞農業的,而眼下的這一切成果,是場偶然卻也在意料之中。

20世紀90年代,正當深圳的改革開放搞得轟轟烈烈的時候,26歲的肖文剛剛研究生畢業。與當時跳出體制下海創業的人不同的是,肖文選擇了從政的道路,而這一待便是18年。

2009年,上海贛商集團收購了江西電子集團,電子政務開始改制,離開體制的肖文被請到了江西電子集團擔任董事長,兼任聯創光電董事長,並在多家公司擔任董事。這期間,肖文經歷了由政府管理到企業管理再到資本管制的角色變化。

這個過程,肖文感慨自己雖達成了人生目標,但卻為沒能實現自我抱負而感到遺憾,下決心出來創業。在最適合安逸的階段選擇了忙碌,又在最輝煌的時刻選擇了「觸底」般的瘋狂。人到中年,肖文卻閒不住。

2014年6月,一次偶然的機會。肖文去南京參觀一位朋友籌建的1.2萬畝休閒主題園區。就在這個項目幾十公裡半徑範圍內,有一家加工牛羊肉的食品公司和一塊約1000畝的蔬菜種植基地。

一個小的範圍內同時存在著一二三產業,但他們卻是獨立存在的。為什麼不能將它們聚攏在一個區域,搞一個綜合體項目?

「重點盯第一產業不對,變成農民種地了,盯第二產業也不對,變成工業了,只有第三產似乎也不對,就變成圈地活動了,違背了初衷。只有一二三產業有效融合才可以。」肖文在回憶當初的靈光乍現時說道。

自此,農業綜合體的想法誕生。肖文火速註冊了農業綜合體的標誌,並拉來了合作夥伴一起規劃項目的未來。

肖文認為,農業綜合體的目標空間應在2萬畝以上,才有可能形成綜合體模式的內生循環。而在當時,規劃內的2萬多畝土地上12個村莊只通了電沒有通水,村民用水只能打井,生活狀況和居住狀況非常糟糕。

肖文覺得這也是個契機,未來可以將這些村民集中起來,提升他們的基礎設施配套和組織管理水平,改善其居住的環境,從而引導整個生活方式改變。生活質量、生活環境可以提升,組織形式也可以變得更加文明高效,這樣就能實現城鄉一體化交融。

在了解了整個項目的最初雛形後,當地政府的主要領導也表現地很興奮,當即決定全力支持。

但困難也很顯眼的擺在眼前。12個村莊有500戶老百姓,漫山遍野的7000多個墳,還有其他老百姓2萬多畝的土地問題。以以往的經驗來看,肖文認為要做完這三件事沒有三年是不可能完成的。

然而,當地政府僅僅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就將問題全部解決。「當時我在當董事長,拿著高年薪和期權。在那以後我就知道,我已經沒有退路了,因為政府已經力所能及或者說超出他們能力範圍內來完成了這件事情,所以我必須來。」肖文感慨道。

至此,巴夫洛田園綜合體誕生。

3.村落改造到生態牧場,再到一個社區

從2015年創建到現在,巴夫洛也解決了不少農民和農業方面的實際問題。

除了每年會固定支付給被安置的農民合理的土地租金,以解決其最基本的溫飽問題外,巴夫洛還斥資3.5億元建了24萬平米,來解決500戶老百姓的居住問題。這些安置房符合當地家族居住習慣,每戶480多平米,不僅通水電,還覆蓋WIFI網絡。另外,巴夫洛還劃出三塊地,來解決老百姓自給自足的種菜問題。

「我心中就是要打造一個亦城亦鄉的居住社區。」肖文介紹稱。

解決了安置農民的生存問題外,巴夫洛還與400多戶籤訂了勞動合同,為1400多務工人員提供了就業崗位。

農業方面,巴夫洛已是國家級智慧農業示範園。園內不僅有用於監測各種果蔬茶等植被的土壤、溫度等指標的「中央大腦」,還自主研發了水肥一體機、信息採集處理傳感器等農業科技設備。除了技術方面的積極探索,巴夫洛還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後工作站,保證了項目的人才落地。

肖文稱,巴夫洛第一步做村落改造,二期將打造生態牧場,目標一個社區,將其打造成一個可傳承、有度假性和養生性的3萬人左右居住的穩定的社區,成為鄉村振興和農業創新改革先行區。

巴夫洛之「憂」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經過三年多時間的籌建和發展,巴夫洛田園綜合體確實取得了不少傲人的成績。但這個過程所面臨的問題也不少。

1.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和其他田園綜合體所面臨的發展窘境一樣,現階段,巴夫洛也在為基礎設施沒辦法形成資產而感到矛盾。這就使得巴夫洛很難通過傳統途徑完成融資。

對此,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博士、副研究院楊敬華在接受藍鯨採訪時表示,所謂的資產轉化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民營資本所頭痛的問題,雖然政府近幾年也不斷做了各種嘗試和推進,但短期內仍很難解決。政策推進緩慢,就需要金融機構有所突破,在資產認定上做一定的改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刀切。

另外,政府支持資金到位時間的不確定性也讓巴夫洛的項目建設吃緊。

截至目前,在已投入的10億元資金中,有5億元來自與市政府共同發起的項目基金,3億元自有資金。巴夫洛田園綜合體總投資30億元,接下來的二三期項目,仍有20億元的資金缺口。對於這部分資金的融資,肖文稱會通過各類方式來積極解決。

2.盈利能力

盤子越大,成本越高。前三年的項目建設已耗費了巴夫洛不少的人力物力財力,目前正式運營的項目主要以一三產業為主。三產旅遊業剛剛起步,很多盈利模式還未得到探索,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巴夫洛總裁李超然表示,公司初期目標是生存,在收支平衡的情況下保持資產增值,長遠來看通過技術進步以及優質服務來帶動全要素生產效率的提升,從而獲取超額的利潤,這就是公司切實的發展路徑。

而公司一直引以為傲的智慧農業,短期內也很難完成變現。楊敬華告訴藍鯨,智慧農業是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智慧農業目前還處於發展階段,對於大農業成本的降低也很難起到有效的作用。

智慧農業項目能否加快推進,實現盈利也給巴夫洛帶來不小的挑戰。

3.田園綜合體的內嵌模式的不確定性

說到底,田園綜合體是為解決農村問題,而將多種新興產業概念揉搓在一起的集合體,在一定程度上擁有得天獨厚地產業優勢,但也存在不確定性。

有關生態旅遊的方面,在前不久的華僑城策劃規劃聯盟大會上,浙江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人類學研究所副所長,文化人類學博士劉朝暉在分享關於鄉村發展振興的看法中就曾提到,「所有的村落裡都在講一個模式,趕快做旅遊,好像所有的村落都適合做旅遊。但其實只有5%的案例是成功的鄉村旅遊案例,另外的95%都是失敗的。在政府推動下,鄉村領導、幹部領導去參觀,去任何一個地方看仿佛都似曾相識。」

截至目前,全國新增的田園綜合體項目越來越多,能否走出一條差異化路線也成為每個綜合體應該反思的問題。

另一方面,田園綜合體的土地開發等也成為值得政府思量的問題。以特色小鎮為例,華僑城創新研究院院級專家,理學博士,高級規劃師普軍認為,目前特色小鎮的推進情況都不是很理想。如果政府在特色小鎮項目裡不為項目提供住宅用地、建設用地,便會增加企業的投資建設風險。

總結:田園綜合體項目確確實實能夠為政府分擔一部分農村發展方面的問題。但這種新思路、新模式也在實踐中遇到不少的困難和阻力。未來能否將其優勢繼續放大,並逐漸為項目建設排「憂」,值得政府與企業共同努力……(藍鯨產經 賈祺)

相關焦點

  • 高安市巴夫洛生態谷:田園綜合體裡的4A景區(圖)
    近日,在江西新晉國家級4A旅遊景區的名單中,宜春高安市巴夫洛生態谷景區十分引人矚目。巴夫洛生態谷是順應江西綠色崛起戰略,以「生態高地?農業慧谷」為主題,打造的一個田園綜合體項目,它集現代農業、特色農產品加工與配送為支撐的產業體系和生態休閒文旅體系為一體,2017年成功獲批首批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
  • 中國高安巴夫洛田園綜合體案例
    巴夫洛田園綜合體項目順應江西綠色崛起戰略,以「生態高地、農業慧谷」為主題,總發展目標是建設以農業物聯網技術為核心的現代農業體系,以江西特色農產品加工與配送為支撐的產業體系和以原有12個贛派老村莊及耕讀文化為依託的生態休閒文旅體系,真正實現三次產業融合聯動,並整合原住村民資源,帶動他們共同致富,打造田園化的「美麗中國江西樣板」。
  • 江西又一座「網紅打卡地」!為你get田園小鎮新玩法
    1月5日,和風溫煦,雲岫成詩,江西又一座「網紅打卡地」揭開神秘面紗,引發數百人圍觀,熱鬧不啻於一場跨年盛典。活動現場,高安市政府領導、藍城集團、綠城中國和巴夫洛領導、媒體精英、小鎮取經者以及現場遊客等數百人云集一堂,共同見證這一美好時刻。
  • 莒南茶溪川田園綜合體助力北茶闖市場
    原標題:莒南茶溪川田園綜合體助力北茶闖市場   近日,莒南縣茶溪川田園綜合體代表團遠赴福建,參加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年會。
  • 產城融合——多利農莊田園綜合體
    「田園綜合體」是實現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的一種新型可持續發展模式。多利農莊是全國知名的有機農業品牌,已在全國形成十幾個基地,並分別在北京、浙江、成都等地設立分公司。2013年,多利進入成都,展開全國首批「田園綜合體」的項目模式與運營探索。
  • 朱家林田園綜合體,一個空心村莊的蛻變
    如果不是因為有了田園綜合體,朱家林就是沂蒙山區一個非常普通的小山村。但從2016年開始,一場以鄉村振興為目的的實驗在此展開。朱家林田園綜合體面積28.7平方公裡,覆蓋10個行政村,1.6萬人,是山東省首個國家級田園綜合體、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園區以「創新、三美、共享」為發展定位,以「五大振興」為發展目標,建設「脫貧攻堅、新六產融合發展、美麗鄉村供應商、特色小鎮」四個樣板。
  • 心有尹家峪,處處山水間 尹家峪田園綜合體盛大開園
    2021年1月1日上午10時許,一段動感科技的VCR拉開了「鄉村振興 · 齊魯樣板」尹家峪田園綜合體的開園儀式,帶領與會嘉賓共同走進尹家峪田園綜合體,走進了夢裡故鄉。臨沂市政府副市長張玉蘭致辭尹家峪田園綜合體項目由臨沂城發集團投資20億元建設,規劃面積約38平方公裡,一期項目沂蒙花開主題體驗園區,建有五座桃花異型溫室場館,是一個四季恆溫主題樂園,不僅有全國體驗項目最多的航天主題樂園,還有全國首家快樂芒果體驗樂園,專門為兒童打造的橘子布主題兒童樂園、臺灣主題美食樂園,以及魚菜共生農業樂園,帶給市民前所未有的科技感、時尚感和動感。
  • 納什空間的田園辦公綜合體概念要怎樣實現?
    與其他類型的共享辦公空間項目有所不同,納什空間Space中糧生態谷項目定位于田園辦公綜合體,在設計上融合了綠植、紅磚及其他農業元素 不止在空間層面,納什空間與中糧生態谷還會集中雙方優勢資源,為大健康領域的相關企業提供各類企業服務、資金支持和全面的投後服務。同時,納什空間Space 中糧生態谷項目還整合了第三方科研資源共享平臺——人人實驗,以解決入駐企業在儀器設備、實驗設施、試驗場地等科研基礎設施方面的需求。
  • 雲谷田園研產銷農旅雙引擎發展,向一體化「深水區」挺進
    雲谷田園是一個史無前例融合全社會美好想像的田園烏託邦,項目總規劃面積14000畝,總投資約40億。園區立足全球視野,鎖定前沿科技,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打造集精品農業、生態旅遊、文化休閒、商業開發為一體的大型農文旅遊綜合體。
  • 焦作溫縣編寫田園綜合體的公司/可實勘
    焦作溫縣編寫田園綜合體的公司/可實勘ddfn焦作溫縣編寫田園綜合體的公司/可實勘、/編寫公司、專業提供/前期諮詢及報告編寫,金蘭規劃院可提供全國範圍內項目建議書/可行性報告/申報文件/實施方案/發展規劃/節能評估報告/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規劃設計/概念性規劃/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等全過程工程諮詢JIHBGhuidf。
  • 快來泰安看看這家田園綜合體!
    1月5日,記者來到泰安市九女峰旅遊度假區,打卡「樂惠生態農業」,擁抱田園、休閒度假,在鄉村旅遊中感受鄉村文化,在鄉村文化中體驗豁達情懷。「樂惠生態農業」是一處匯集休閒、美食、居住為一體的旅遊勝地。2017年樂惠農業在岱嶽區道朗鎮投資興建樂惠「彩韻田園」農業綜合體項目,項目位於山東省首個鄉村振興示範區的「泰山九女峰鄉村旅遊度假區」,涉及朱家窪村、北張村兩個省級貧困村,總規劃面積3200畝,園區以鄉村環境生態化、農業產業特色化、休閒農業主題化、民宿空間景觀化為發展目標,將產業發展與休閒生態相結合,高效農業與科創平臺相結合,鄉村民俗與主題文化相結合,著力構建特色鮮明、生態優質、效益優先、運行可持續的鄉村振興發展的新典範
  • 萊西市:中建材智慧農業田園綜合體項目智慧玻璃溫室產業園一期投產
    中建材智慧農業田園綜合體項目總投資70億元,致力於打造美麗鄉村和智慧農業國家級樣板,塑造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國家級典型。項目於2019年4月開工建設,目前智慧玻璃溫室產業園一期已投產。項目建成後,將利用農業大數據、智慧水利、電商農業等手段,實現農業的智能化、精準化、定製化。
  • 彩紅楊,落地南昌經濟開發區助力彩化江西
    首批引進到江西的項目主要是:彩紅楊、彩化草、耐陰草、高耐鹽耐寒草坪草以及澳洲茶樹。引進項目均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舉辦的全國林業草原創新創業大賽的優秀項目,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值得信賴。引進此項目的目的是為美化江西、彩化江西、淨化江西,為江西農林健康產業的發展貢獻智慧。
  • 雲谷田園創新與智慧同行,用現代科技解鎖金線蓮的生存之根
    其中上饒首個無人化管理智能景區伴隨時代浪潮而來,它就是--雲谷田園農業生態小鎮綜合體。雲谷田園集合了各種美味餐飲,沿豐溪河和濱河路分布43家各類餐飲精品店,分別由國外各式小吃、國內特色美食及本地土特產集群組成,一部手機便可掌握園區所有美食,隨心選擇自己中意的餐廳!  停車繳費。為優化車輛離場速度,提升遊客滿意度,手機端便可以進行停車繳費,解決景區停車場排隊繳費管理不便難題,為遊客打造了便捷、智能、人性化的交通出行生態圈。  零售商城。
  • 江西鄉村旅遊哪裡最好玩?這份名單告訴你!
    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使農民增收,同時豐富百姓生活江西省農業廳開展了2017年江西省休閒農業品牌創建工作53家江西省星級農家樂江西省十佳休閒農莊江西省休閒農業十大精品線路江西鄉村旅遊江西綠都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九江市江西省瀾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九江綠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 江西初一地理一對一輔導_學優教育
    江西初一地理一對一輔導,學優教育,總部坐落於北京朝陽。江西初一地理一對一輔導, 個」的意思,但意義較弱,可以和一個名詞連用,來表示某個或某些特定的人或東西。特指雙方都明白的人或物。過去分詞,be有人稱、時、數變。done,被動將been加中間。do,被動變do為be done。
  • 九龍湖那些你必須知道的大型綜合體
    南昌綜合體大項目,九龍湖真不少一個融創文旅城,容納幾萬戶業主安居樂業;一個華僑城瑪雅樂園,每天可接納萬名消費者體驗水上消暑;一座萬達廣場、銅鑼灣廣場等大型商業綜合體,則基本可以滿足周邊居民生活需求……(江西日報截屏)在省會南昌,一批已建成運營的城市綜合體,不僅給市民帶來康居休閒生活,也給都市帶來經濟繁華
  • 淮安區深挖資源稟賦打造特色田園鄉村
    原標題:淮安區深挖資源稟賦打造特色田園鄉村   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是淮安區在「三農」領域重點繪就的一幅「美麗畫卷」,該區以「集中+集聚」的推進方式,實施「
  • 成都到2020年建成新農村綜合體400個以上
    我市將成片成帶推進「小組微生」新農村綜合體建設  從今年開始,我市將在城鎮規劃區外的農村地區成片成帶推進「小組微生」新農村綜合體建設,力爭到2020年全市建成「小組微生」新農村綜合體400個以上;到2025年建成「小組微生」新農村綜合體500個以上,這是記者昨日從市統籌委獲悉的。
  • 院士專家為江西航空產業發展把脈
    10月30日晚,「智薈贛鄱——江西航空產業發展院士專家諮詢會」在南昌舉行,會議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彥仲、劉大響、甘曉華、尤政與省市和航空工業洪都領導共聚一堂,謀劃推動江西航空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