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地球再現?重量是地球的7倍,其優越的環境令專家興奮!

2021-01-13 外星人探秘

2014年天文學家用天文儀器發現了一顆行星的蛛絲馬跡,但是當時卻無人關注,直到天體物理學中心的科學家賈森·迪特曼發現了關於這顆星球的數據記錄,進行分析之後科學界才發現了LHS 1140b的存在,這顆行星被稱為超級地球,有人形象的稱它為圍繞恆星旋轉的「大號地球」。1140b溫度適宜,基本上與地球一樣,而且還存在液態水,2017年被英國雜誌《自然》正式公布,其質量大概是地球的7倍,主要構成成分應該是巖石,其表面可能還存在氧分子,也許上面的居住環境要比地球更優越。

 

「事實證明它一直躲在那裡。」在科學家發現其被觀測的數據之後,採用四臺天文望遠鏡對其進行觀察監測,其中三臺是專業望遠鏡,還有一臺是骨灰級天文愛好者的望遠鏡,負責惡劣天氣在專業望遠鏡受到影響時的觀測,觀測的結果十分令人振奮,他們發現在宇宙中有這麼一個比較暗淡的恆星,躲在黑暗的角落,很難被注意到,而圍繞著它旋轉的,還有一顆矮胖行星,就是LHS 1140b。

LHS 1140b的主要構成成分可能是巖石,質量大概有地球的7倍,而且在其表面很有可能儲存著液態水資源,因為其圍繞的恆星距離太陽很近,一定程度上這顆LHS 1140b上面也受到太陽的照射影響,智利修建的兩座巨型望遠鏡觀測到1140b表層的氧分子,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計劃發射的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也具有觀測到1140b表面的臭氧的能力。科學家們表示,這顆星球相對於其他類地行星來講已經十分友好,而且這幾年變化下來,我們從對此星球一無所知到已經了解很多,是一個重大的進步,他們持有樂觀的觀念,即使很多類地行星隨著深入的研究,已經被打入不適合人類生存的黑名單。

「這種巖石星球比蓬鬆的氣態行星更適合生命存在」英國《自然》雜誌這樣寫道,1140b的發現著實是人類和科學界一大喜訊,而且隨著深入的觀察了解,這顆星球很有可能會成為人們下一個生存的地方,與地球比起來,它50億年的生命也很年輕,其表面溫度的適宜,氧氣的可能存在,液體水的跡象,都是適合誕生並生存生命體的條件,很有可能在這顆星球上已經存在著一種我們不曾發現的文明。

與其他的可能性比起來,這顆1140b星球最大的優越性就在於其實它是一顆距離我們只有39光年的距離,也因此科學家提出「探索小行星的科學意義很大。」的觀點,你認為這顆星球適合人類居住嗎?如果適宜居住,你會不會同意搬過去呢?

相關焦點

  • 另一地球被發現了?星球質量是地球7倍,環境或比地球優越
    宇宙的浩瀚非人類所能想像,只是人類依舊沒有停止對宇宙的探索,並試圖找到一個和地球環境類似的星球,看看是不是有其他的高級文明存在。如今或許真的另一個地球再現,這個星球質量是地球的7倍,環境可能比地球還要優越。
  • 地球「胞弟」終於露面,體積比地球大7倍,或早已存在生命!
    從月球到火星,人類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最終一無所獲,至少知道這兩顆星球的環境惡劣,根本不適宜生物常住。於是專家們將目光轉移到其他星球上,在偌大的太陽系中,與地球相似的星體至少有20多顆,可惜被距離限制了。地球「胞弟」終於露面,體積比地球大7倍,或早已存在生命!
  • 另一個地球?星球質量是地球的7倍,環境或適宜人類居住
    在我們高中的時候,學習地理知識,那時候我們就開始了解到地球為什麼會有生命的存在。是因為地球有合適的大氣層、適宜的溫度、有空氣、有水、有一年四季。曾經的我們不重視環境保護,讓地球母親受傷。近年來,我國有很多科幻題材的電影,假設地球滅亡,人類將何去何從?
  • 另一個地球再現?有水有四季質量是地球7倍,或能容納更多人類
    隨著進入工業時代,人類對地球的消耗是愈發的嚴重了,現在世界各國都開始重視起環境保護。其中有很多環保標語,都是提倡人類保護地球。而這所謂的不是拯救地球,其實是拯救人類自己,因為在廣袤的宇宙當中,能夠適合人類生存的就只有地球,要是地球毀滅了,那麼人類也會消失。
  • 發現「另一個地球」:克卜勒452b
    7月23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對外發布預告,將於北京時間今天(7月24日)0:00對外發布有關係外行星搜尋「令人興奮」的新消息。預告稱「天文學家們已經接近幾千年來我們所夢想的目標——發現另一個地球。」這個預告一下子吸引了全球新聞界特別是科技媒體的關注。
  • 「另一個地球」被發現!氣候宜人並且還有水,體積是地球14倍
    「另一個地球」被發現!氣候宜人並且還有水,體積是地球14倍。根據科學家對於太陽系的預測,太陽將在50億年之後走向死亡,太陽走向死亡的同時,地球很有可能會變成一塊死寂的「大石頭」,那時候的地球是不會具備任何生物。不僅如此,現在的地球也遭遇到不少的破壞,面對生態環境的惡劣,尋找新的地球的計劃早就被提上日程。而這一顆星球的發現,對人類來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消息。
  • 另一個地球在哪裡?
    對新地球Kepler452b的評測結果NASA稱這顆行星的體積是地球的1.6倍,其直徑比地球大60%,屬於「超級地球」類系外行星,距離地球1400光年,繞著一顆與太陽非常相似的行星運行,公轉圈為385天,其所在星系恆星的質量比太陽多4%,亮度要多出10%,而Kepler452b到這顆「類太陽」恆星的距離和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一樣的。
  • 宇宙中存在一顆比地球環境更優越的星球,有可能存在比人類更智慧生命
    科學家發現火星目前的環境並不適合人類生存,這裡只存在著少量的冰層,沒有空氣,也不具備火星磁場,而且土壤也有毒。看來火星並不存在著生命。既然生命存在的重要物質基礎是水,科學家在尋找外星人重要依據是,這個星球是否存在著大量的水,科學家可喜地發現其實宇宙有水的星球著實不少,在太陽系中居然也有星球存在著大量的液態水,它是科學家關注已久的木星的一顆衛星木衛二,雖然木衛二上有著厚厚的冰層,但下面存在著流動的液態水,科學家發現木衛二外表面的裂縫每隔7小時,會噴發出高度超過200公裡的水氣,這可以說明木衛二可能存在著地熱現象。
  • 2020年地球怎麼了?已宣滅絕物種卻頻頻重現,地球環境或在變好?
    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2020年地球到底怎麼了?也許地球的環境在逐漸的變好,或者有很大的事情等待著發生。地球上的生命史是非常漫長的,在地球形成幾億年之後就有原始生命誕生,生命史長達38億年之久。在這漫長的生命演化中,也出現了數百萬個不同的物種,構成了錯綜複雜但又雜中有序的食物鏈、食物網,再加上生態系統構成了生機勃勃的地球。
  • 比地球還適合生存的星球,專家:另一個地球!竟不是火星
    比地球還適合生存的星球,專家:另一個地球!竟不是火星由於全球變暖嚴重,人類一直在尋找太空中的空間,但它們可以取代地球的行星。但人類遷移最重要的是對水的需求,在最近的探索中人們成功地在火星上發現了水,這是一個液體湖。
  • NASA發現「另一個地球」 實在太像了
    美國宇航局在國際標準時間7月23日16時(北京時間7月24日00:00)召開電話會議,對外發布有關太陽系外類地行星搜尋方面「令人興奮」的新消息: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接近「另一個地球」的系外行星——Kepler 452b,它比地球大60%,距離地球1400光年,位於天鵝座,處於「宜居帶」,位置適中,比地球的年齡還要大1.5億年。
  • 科學家發現「第二地球」?環境相似度達98%,專家:怕已經有人!
    即便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放在整個宇宙的大環境中,也只不過是塵埃一般的存在。也正是因為宇宙的浩瀚和地球的渺小,很多科學家才一直堅信,除了地球之外,在這個宇宙中一定存在其他擁有高等文明的星球。只不過以我們目前的科技水平還不足以發現它們而已,但是即便如此,科學家們也未曾停下過尋找地外文明的步伐。
  • 地球上地理環境最優越的國家是中國嗎?
    地理環境最優越的國家有好幾個中國和美國算是兩個,另外兩個就是巴西和印度。甚至巴西和印度的地理環境是優於中國和美國的。 事實上活在地球上的人,追求的不就是衣食無憂嗎?對於人來說能夠有條件養活更多的人,就是地理位置優越的表現。 知道印度為何不到中國的三分之一大,但是,他們能夠養活13億人口嗎,就是糧食收穫的多,不僅僅如此,而且他們還是糧食出口國。每年還可以出口大量的稻米,我們是糧食進口大國!
  • 「另一個地球」到底有幾顆?
    圖片來自:NASA/Ames/JPL-Caltech7月23日下午,各大網站發布了一則消息:「NASA今晚12點將發布重大消息,或稱『發現另一個地球』。」7月24日零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如期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了他們的重大發現。一些天文愛好者、科幻愛好者、文藝青年、好奇心旺盛者,蹲守在電腦旁,期待第一時間得知NASA究竟要放什麼大招。
  • 「另一個地球」的天氣氣候怎麼樣?
    中國氣象報記者段昊書  北京時間7月24日,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舉辦媒體電話會議,宣布克卜勒空間望遠鏡的最新發現。天文學家表示,他們發現了迄今為止最接近「另一個地球」的系外行星。
  • 令500名專家興奮不已,將成人類的希望?
    進入外太空一直是人類嚮往的夢想,自從1969年人類首次進入月球後,隨後科學家們把所有的目光轉移到火星上,今年地球環境發生極為惡劣變化,所以科學家提到未來可以登陸火星,目前火星的大氣層,根本不適合人類生存,馬斯克提到未來可以改變火星環境,這一觀念的發布顛覆了大家的想像,就連500名專家都興奮不已,人類的希望或將出現了?
  • 人類發現「另一個地球」
    北京時間7月24日凌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在恆星克卜勒-452周圍發現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群,本次發現的行星克卜勒-452b是在這一行星群中已知的最小行星。天文學家稱,這是至今為止發現的最接近地球的「孿生星球」,與地球的相似指數為0.98,可能擁有大氣層和流動水。距離地球1400光年,有60億年歷史  克卜勒-452b位於天鵝座,距離地球1400光年,繞著一顆與太陽非常相似的恆星運行。
  • 青海再現「已滅絕」生物,專家嘆息:地球自我修復,人類還繼續嗎
    地球的自然生態本來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我們都知道,一個自然系統中,它包含的物種越多,抵禦衝擊的能力就越強,對自我的恢復能力就越強,這個道理只要我們去看看人工林就知道了,雖然由於追求功能性會有一種主要種植的樹木,但仍然會種植一些其他的樹木來豐富樹林的種類。
  • 科學家發現「第二地球」?誕生50億年環境超越地球,就怕已經有人
    導語:科學家發現「第二地球」?誕生50億年環境超越地球,就怕已經有人!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人類已經將手伸到了遙遠的外太空,以探索更大的未知。雖然我們都知道在這個偌大的宇宙之中,一定不止我們地球文明的存在,但是直到今天,我們對於地外文明的研究也只局限在一些模糊或是虛假的圖片之中。就在前段時間,科學家們的研究終於有了更新的進展。早在2017年的時候,科學家們就發現了一顆名為LHS1140b的行星,根據當時的研究資料現實,這顆行星已經誕生了50億年的時間,或許能夠成為「第二地球」。
  • 木星面積是地球的121倍,如果在木星上買房,是什麼樣的體驗?
    因為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它的體積是地球的1300多倍,質量大約是地球的318倍,巨大的質量令木星在太陽系中生成了舉足輕重的引力場,它甚至讓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圍繞木星旋轉。首先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數據了解一下木星與地球的差異,也就是星球的面積,木星的直徑約為地球的11倍,其面積大約是地球的121倍,若人類能適應木星的環境,如此看來遷移到木星生活的確能讓人類擁有更多活動與發展的空間,遺憾的是往往理想很豐滿,現實卻異常骨感,姑且不看其它因素,僅考慮木星是氣態表面這一困難就已經足夠為難人類了,退一步來說,即便木星不是一顆氣態星體,它與地球一樣擁有巖質表面,儘管如此人類也難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