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性能越強的手機價格會越高,包括屏幕在內的硬體用料品質也會越好,但這個規律放在iPhone身上就不適用了。
目前市面上的手機屏幕材質主要分為LCD、OLED和AMOLED三大類,而價格高昂的蘋果機反倒用著成本最低廉的LCD屏。
就比如當下正在熱賣的iPhone11新機和iPhoneXR,用的都是LCD屏幕,就連解析度也僅有1792*828(約等於720P),這未免也太沒誠意了吧?那既然如此,為啥這兩款機型還賣得這麼好呢?
1.手機屏幕哪家強
目前手機業界流行三種材質的屏幕,分別是LCD、OLED和AMOLED屏,它們本無質量高低之分,但它們都要各自的優點與缺點,而且成本差距也比較大。
安卓陣營2K-4K價位的次旗艦機經常用的是AMOLED屏,它的厚度較薄且色域更廣,但造價也比較高。OLED屏誕生時間較晚,它的優點在於可視角度大且功耗低,可塑性遠超其它兩種類型的屏幕,因此常常被應用於曲面屏的製造,比如我們今天所看到的華為Mate30系列、三星Note10系列和iPhone11 Pro Max都用的是OLED屏。
這麼說吧,假如一款旗艦機屏幕長得特別花裡胡哨,那麼它很有可能用的就是OLED屏。單論畫面顯示效果和造價成本,我們一般認為OLED屏≥AMOLED屏>LCD屏(不絕對,OLED屏也有貓膩)。
在清晰度方面,主流安卓機型的屏幕解析度均為1080P,2015年之前則流行720P解析度的屏幕。解析度越高意味著單位面積內的像素點越密集,圖像顯示自然也就越清晰,細節更加分明。前段時間一加發布的新機一加7TPro用的就是2K解析度的超清屏幕,畫面觀感極佳。
2.iPhone11屏幕到底有多差
從剛才的介紹中相信大家已經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配備720P解析度+LCD材質屏幕的iPhone11似乎處於所有智慧型手機屏幕「歧視鏈」的低端,規格甚至比很多千元機都要低,但事實真是如此麼?
iPhone11所採用的LCD屏經過嚴格的色彩調校,雖然解析度略差,但整體觀感更顯柔和,在日光下仍能保持較好的觀感,色彩對比度也沒有OLED屏那麼刺眼。326的ppi對於這個尺寸的手機來說已經妥妥夠用了。這也就是說:iPhone11的屏幕硬體規格低,但最終的觀感卻不算太差,與720P解析度的LCD屏安卓機相比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倘若你用習慣了旗艦級1080P或2K解析度的手機,看到iPhone11時會感覺有些異樣,但很快就能適應得過來;倘若你是從千元級1080P安卓機轉投過來的用戶,其實很難察覺得到iPhone11在屏幕上的劣勢。從這個角度上來說,iPhone11的屏幕確實差,但差得讓人可以接受。
3.iPhone11高銷量的原因
iPhone11的銷量高主要還是因為它的性價比較高且購買難度減小。雖然縱向對比iPhone11的性價比可能還沒有iPhone XR或者上一代旗艦iPhoneXS Max高,但消費者選購手機時大多還是願意優先選擇剛發布的新機。而在這一批蘋果新機中Pro/Max版售價又太過高昂,所以iPhone11就會顯得特別划算。
另外據不完全統計,有65%以上的年輕用戶是通過花唄等渠道分期付款來購入iPhone11的,按24期來算,每個月的還款金額僅僅只有兩三百塊錢,哪怕是個普通學生也買得起。購機門檻的放低意味著會有更多的消費者將其放入自己的購物車中,至於屏幕質量?其實並沒有多少人去關注。
無論是LCD、OLED還是1080P、720P,這些看似很瑣碎的手機參數小知識很少有人會去鑽研,每10個蘋果用戶裡有2個聽說過這些詞彙就不錯了。再加上iPhone11的屏幕顯示效果也不算糟心,所以多數消費者並不在乎這塊6.1英寸的玻璃到底是咋回事。
不過話說回來,相較於屏幕上的瑕疵,iPhone11所搭載的A13處理器+iOS系統或許會更吸引人們的注意力,這也是它的主要賣點。對於電子消費品來說,足夠多的優點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其缺點所帶來的遺憾。屏幕差又如何?手機性能強不卡頓就好,畢竟iPhone11擁有安卓機所無法媲美的耐用度、流暢度以及完備的軟體生態,相信這也是很多果粉們的心聲。
綜上所述,iPhone11的屏幕規格確實不高,但由於有其它先進技術的支撐與優化,這款手機的畫面顯示效果其實並不算太差。這雖然是iPhone11的缺陷和槽點,但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還在多數用戶可接受的範圍之內。出色的性價比和強悍的性能才是iPhone11能取得高銷量的真正原因,再加上蘋果超強的品牌影響力,就算它的屏幕質量低一些又如何?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