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國內的平板電視領域裡,要說最火爆的事件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會給全高清等離子電視的上市投上一票。的確,對於很多了解平板電視、喜歡AV設備的朋友來說,等離子一直以來就是看電視、看大片的最佳選擇,特別是隨著松下、日立全高清等離子的陸續上市,有的人甚至到了非全高清等離子不看,非1080p等離子不談的地步,似乎「全高清」就是一臺等離子電視機的全部。
以松下的42吋等離子電視為例,現在市面上能見到的有1366×768的高清機型42PV70C和1920×1080的全高清機型42PZ700C。目前42PV70C的實際售價在12000元附近,而同等尺寸的全高清42PZ700C售價卻要高出近7000多元,在1萬9千元附近徘徊,兩者之間的價差將近40%,對用戶而言非常巨大。雖然全高清等離子電視有著解析度高的先天優勢,但是 對於廣大普通的國內用戶來說,電視機的最主要功能還是集中在有看有線電視上。況且國內的絕大多數有線電視信號並沒有實現高畫質化,更談不上全高畫質化,用全高清的等離子去看解析度比VCD處於同一數量級的有線電視,真的是個好選擇嗎?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通過實際的對比測試,來看看在有線電視應用方面全高清等離子到底能比高清等離子強多少;以看有線為主的用戶是否有必要去購買價格高出一大截的全高清等離子。如果你對這個話題有興趣,就一起往下看吧。
為了避免心理暗示對最終判斷的影響,我們在下面的評測中採用匿名的方法,用A、B組表示不同的型號。結果保留到最後再公布。
下面我們先來看看A等離子的播放畫面:
我們對A等離子的效果總體還是比較滿意的,畫面清晰、文字穩定,滾動的字母沒有任何拖尾(由於相機快門因素,照片上的字幕是有拖尾的),你覺得應該是哪款機型呢?先別急,我們繼續往下看。
我們再來看看B電視機在播放有線電視時的效果:
看起來這B等離子播放有線電視的效果也還可以,就是感覺亮度要稍微差一些。不過總是這麼分開看並不能很直觀的發現兩者之間的區別,那麼我們再看看同屏顯示狀況下又是如何。
如果以上兩頁對比還不是很明顯的話,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同屏對比的效果,下面左邊所有的圖片都是A組,右邊的圖片來自B組電視:
(點擊看大圖)
(點擊看大圖)
(點擊看大圖)
(點擊看大圖)
(點擊看大圖)
(點擊看大圖)
即便在同屏AB對比的狀況下,我們依然不能非常直觀的發現這兩款等離子在播放有線電視時的區別,這點可真是讓人著急,到底A是誰,B又是誰呢?答案就在下頁揭曉。
圖片都看過了,現在謎題揭曉的時刻也到了。其實A組就是解析度為1366×768的42PV70C的效果, B組是1920×1080全高清的42PZ700C的效果。
通過上面的對比測試,我們發現這兩組電視在播放有線電視信號時的表現,並沒有出現非常顯著的差異。特別是在色彩、畫面細節的表現和圖像的層次感這幾個關鍵點上,都非常接近。而從整體的清晰感上看,42PV70C的表現甚至要稍稍優於42PZ700C,全高清的42PZ700C並沒有體現出明顯的性能優勢,而且整體的畫面亮度也稍低於42PV70C,讓人大跌眼鏡。
數位電視不等於高畫質電視,這個概念很多人並不清楚
分析這種現象的產生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和有線電視信號的質量密切相關。由於目前國內有線電視節目無論是從前端的拍攝,還是到後期編輯、儲存、播放,絕大多數都採用的是模擬設備,清晰度也都局限於標清格式以下。這就導致解析度越高的電視,播放時的效果越差。和「用越大的放大鏡看缺點越明顯」的道理是相通的。
總 結
對於那些絕大多數時間都是看有線電視的用戶,多花6-7千元去選擇同尺寸的1080p等離子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1366×768解析度的高清等離子在這收看有線電視方面絲毫不比那些頂級機型遜色,即便是將來都變成數位訊號,1366×768的解析度依然能保證720p的清晰度,符合國際上對高畫質電視的標準。所以我們認為用等離子看有線電視,全高清絕對是一種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