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被業內稱為「世界上試題難度最高的物理競賽之一」的第20屆亞洲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長沙市長郡中學高三學生嚴若宇、李駿傑、王昱欽3名同學分別以總分第二(理論分第一)、第十、第二十六的優異成績奪得金牌、銀牌、銅牌!在本屆競賽上,長郡中學入選國家隊人數居全國第一。
「興趣和毅力讓我們走得更遠」
「一直很期待走上世界舞臺,現在算是順利到達終點,非常感謝過去充實的三年!」5月15日晚載譽歸來的嚴若宇面對記者,露出輕鬆的笑容。嚴若宇以理論分第一、總分第二的成績奪得金牌,目前已保送清華大學物理系。
「不僅學習品質好,組織能力也很強!」在教練何杰的眼中,嚴若宇是一個綜合素質很高的學生,作為競賽組的組長,他不僅會定期組織同學們討論和分享物理見解,自己也非常善於研究問題。
對於物理競賽學習,嚴若宇坦言興趣最重要,「只要自己對這個事情感興趣,就會一直堅持。」嚴若宇的父親是中南大學地球物理系的教師,從小家裡豐富的科普書為他營造了一個培養科學素養的良好環境。「我從小喜歡看書,也喜歡玩編程。」這兩個從小培養的愛好為他後來的物理競賽學習打下了堅實的思維基礎。「其實一開始喜歡數學,後來發現物理比數學好玩,可以解決實際問題。」談起競賽學習,嚴若宇認為毅力也是相當重要,「到了競賽學習後階段,不再有新知,更多的是鞏固和重複,因此相對枯燥,只有堅持下去,才能有更大突破。」
「情境想像讓物理學習變得生動」
「儘管有一些不完美,但是非常感激這段經歷!」王昱欽在這次比賽中獲得銅牌,被保送北京大學物理學院。他表示這次國際大賽對自己是一次非常珍貴的磨礪。
談起物理學習的竅門,王昱欽的回答與嚴若宇十分接近,他們都認為物理問題的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比定量更重要。「情境建構,可以化抽象為具體,就像在腦中放電影一樣,把物理圖像清晰地想像出來,對理解問題本身十分有幫助。」同時王昱欽認為,要掌握好物理新知中的概念和定義,這些是物理學習的基礎,必須要了解來龍去脈。「學習過程中,難以理解的東西可能會違反生活直覺,而當遇到這些時,往往會讓自己尋得突破。」這是王昱欽所說的學習「節點」,越過這個「節點」會讓自己豁然開朗,提升到更高的高度。在清華大學參加國家集訓隊培訓時,他有幸聆聽了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的授課,並從中得到啟發。
「物理競賽生最重要的是品行」
長郡中學本屆物理競賽團隊共有28名學生,其中有4人進入國家集訓隊、9人進入省隊,奪得全國金牌6塊、銀牌3塊,20人獲省賽一等獎。競賽教練何杰是長郡中學青年教師,這是他承擔競賽培訓工作帶的第一屆學生。
談到物理競賽生的素養要求,在何杰看來最重要的是學生品行,其次是要注重培養學生優秀的物理學科思維,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勇於鑽研。同時要特別注意學習習慣的培養,打牢物理學科基本功。最後還要具備堅毅的品格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記者 黃京 通訊員 王劍 喬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