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最難學的科目是什麼?數學公認第一,第二化學物理不分伯仲

2020-11-22 騰訊網

從初中到高中是一個較大的變化,不僅僅學科難度提高,學習內容量增加,而且體系和模式上也有一些變化,不少地區在2021年會採用新高考模式,而新高考不同於傳統高考文理分科,更是讓考生能夠自由選擇科目進行組合,把自己的優勢最大化。

什麼是新高考?

傳統高考採取3+文理綜的方式,而新高考採取「3+3」模式,而有的地方將後面這個「3」進行了拆分,變為「3+1+2」的模式,其中「1」是物理和歷史,那麼「2」則是化學,生物,地理,政治,4門學科選取兩門進行組合。

並且分數上會按照等級進行賦分,所以你考試的分數並不是你最終的成績,會按照一定的比例轉化到分數區間進行賦分,賦分後才是你最終的成績,而賦分往往又過於「玄學」。

新高考下物理地位難以撼動

我們觀察一些省份新高考選科,在歷史和物理中,過半考生選擇物理,並且在剩下的兩門選科當中,生物和地理最受歡迎。

為什麼很多考生選擇物理?其實他們並不是真正喜歡物理,物理成績好,而是很多高校專業對新高考選科有著要求,必須要選擇物理,如果不選物理不能填報該專業,而很多熱門專業都要必須選擇物理,有的甚至還要選擇化學,比如口腔醫學,計算機類,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等。

從報考志願角度我麼就可以看出,新高考模式中物理的地位難以撼動,如果不選擇物理,錯失這些熱門專業,自然就會錯過很多高薪機會,錯過很多機遇,所以選科物理佔比高於歷史也並不奇怪。

那新高考模式中什麼學科最難學呢?

數學肯定是最難學的,從小到大一直在學習數學,每個階段學習不同的內容都是在給以後的學習打基礎,初中是給高中打基礎,高中則是給大學高數打基礎,數學學不好,那麼說明邏輯思維,分析能力較差,並且數學不好,那麼物理多半也學不好。

而且在考試的時候數學題目也是靈活多變,稍不注意掉入陷阱那麼會失去很多分數,並且一些大題需要很強的計算能力和分析能力,很多考生往往只能完成一個小問,對於後面的題目只能是望而卻步。

誰是第二?

那除了數學,第二難的科目是什麼呢?有人說是化學,有人說是物理,其實化學和物理差不多的,綜合上來說,物理難度要大於化學,物理比較抽象,很多知識點不容易理解,而化學很多是掌握基礎理論知識,了解其中原理就可以獲得較高的分數,並且物理對計算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但沒有數學那麼高,所以數學好的同學不一定物理好,物理好,那麼數學成績不會太差。所以物理是第二難學的學科也沒有爭議,但是對於有的同學來說,只要學不懂的科目都難學。

最難學的組合機會也最多

那麼在新高考當中,物理+化學+生物這種組合覆蓋了很多熱門專業,並且只要是工科專業都滿足條件,即使是一些文科性質方面的專業,選擇了物理依然可以填報,所以在報考方面上即使很多學霸選擇這種組合,但是在填報志願上可以選擇次一點的專業,然後再爭取轉專業。

選課建議

如果前面那種組合競爭壓力實在太大,那麼物理+化學+地理,這種組合也可以填報很多專業,選擇地理替代生物,在報考組合上有物理和化學,也可以覆蓋眾多專業,整體學習難度稍微低一些,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學習方式

那麼新高考模式下,教學方式相比傳統高考也有一定的變化,採取走班制度,那麼走班制度班級相對來說比較分散,不利於集中管理,所以在學習上想要有一個良好的成績,學習態度至關重要,不想著如何去偷懶,鑽空子,除了老師教學的內容之外,自己也有一本獨立的習題冊,提高自己的學科優勢,這樣在茫茫人海中才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最後,你認為什麼學科最難學?歡迎你的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初中生公認「最難學」的3門課,數學不在其中,學霸:我也盡力了
    初中生公認「最難學」的3門課程 說到初中階段比較難學的學科,可能大多數同學第一反應都是數學 不過初中數學所學習到的知識並不難,一般都是幾何和函數,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的,那麼初中生公認最難學的三門課程是什麼呢?
  • 浙江新高考第二次學考、選考:技術成最不受待見科目
    按照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統一高考招生,將按照3+3計分方式,即語文、數學、外語3門為統一必考科目,3門為選考科目,考生可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7門科中任選3門為選考科目。除語文數學外,其他科目都有兩次考試機會,成績兩年有效。  招生高校確定至多3門選考科目範圍,考生1門符合即可報考。
  • 新高考為什麼,棄考物理的人那麼多?物理是不是比數學還要難
    新高考,已經有些省轉向全國,選擇新的高考科目,讓很多人困擾,到底該選哪幾科?但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物理確實被很多學生放棄了,物理學太難了嗎?1.物理最難物理可以說是高中最難的科目,我覺得個人比數學難,但是,大學入學考試的大綱每年都會被修改,語文難不比物理低,未來可能是最難的學科,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物理還很難數一數二,同時物理老對手數學難度大大下降,14、15年時數學也是很難的一個學科,優勢是江蘇卷浙江卷湖北卷等省,數學的難度每年在教育部的大綱中明確要求降低難度,高三隻要好好學習腦子正常分數120以上就可以了
  • 高考最體現實力的原來是這門科目,只要學好了,上重點不成問題
    不過物理雖然難,但無論是3+3模式,還是3+1+2模式,學生都可以避開物理這門難考的科目,也就是說需要考物理的只是一部分學生,另一部分學生則完全不需要,所以如果說物理是高考中最體現能力的科目的話,未免有失偏頗,高考中最體現能力的科目並不是物理
  • 江蘇個別高中不學化學?新高考"等級賦分"被誤解
    根據新方案,高考總分為750分,科目設置「3+1+2」。其中,統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不分文理,使用全國卷。選擇性考試科目為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學生根據高校的要求,結合自身特長興趣,首先在物理、歷史2門科目中選擇1門,再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科目中選擇2門,其中,物理、歷史科目以原始分計入總分;其餘科目以等級分計入總分。
  • 新高考改革中的物理科目究竟怎麼辦
    我國在向全國推進新高考改革時,需要對陳寶生部長所稱的「一些需要完善的問題」高度重視,採取積極態度進行改革完善。目前,在浙江和上海,都出現了有關高考物理選考科目人數下降的爭議,引起輿論廣泛關注。據報導,針對浙江省高考物理選考人數下降的問題,浙江省教育考試院表示,正在研究學考選考完善辦法。
  • 2019年新高考模式,孩子學醫選化學、生物、歷史科目組合可以嗎?
    孩子學醫選化學和生物,歷史可以嗎?可以!要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從大學醫學專業的主要課程來考慮高中新高考選科模式的最優組合。生物化學、醫學免疫學、病理學、藥理學、醫學生物學實驗、醫學機能學實驗、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診斷學、衛生法學、化學等主幹學科與高中化學知識密切相關。高中化學知識是上述幾門學科的基礎知識。醫患溝通與技巧、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養這幾門課程與高中歷史有一定的相關性,但是相關性不強。為什麼要選高中歷史呢?
  • 江蘇新高考賦分學科,化學被無情「拋棄」?這個學科30萬人選擇?
    說到江蘇的高考一直以超級難的狀態示人,從11年前江蘇實行了480分考試制度以來,如今的江蘇高考模式已經完全印在了家長和考生心中。 而距離2021年高考還只有不到2年的時間,如今的江蘇高二學子已經進行了分科,和全國很多地區一樣江蘇也將加入到「3+1+2」模式當中,屆時江蘇的三門主科語數外將採用全國卷,而剩下的科目依然為江蘇自主命題,同時「2」中的兩個科目進行排名賦分。
  • 高中學科難度係數排名 高考所有科目難度排行
    高中學科難度係數排名 高考所有科目難度排行高中的所有科目中哪一科的難度係數最高?各科難度排名情況如何?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中科目的難度係數排名情況,供參考!
  • 棄完物理棄化學,新高考選科最佳正解攻略
    2008年以來,江蘇高考還是「3+1+1」,但含義變了。3是指語數外,理科數學200分語文160分(文科數學160分語文200分),外語120分,總分480分。一個「1」是在物理、歷史中選一科,另一個「1」是從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中選1科,理論上有8種組合,實際上主要是物理化學、物理生物、歷史政治、歷史地理4種組合。
  • 浙江新高考:選考科目成績按21個等級賦分
    該《方案》對高考的內容、形式、錄取等環節進行多方面的改革,從2014年秋季入學的高中新生開始,至2017年全面實施。其中,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考3個科目成績組成,備受考生和家長還有學校關注。新方案出臺後,高考7門科目選3門怎麼選,如何計分?《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實施辦法》對此進行了明確。
  • 高中數學差生想提高成績,不及格到145分的學習方法,離不開5件事
    文/美美 高中的數學科目到底有多難?早前在網絡上就曾經有過調查,「高考最想要放棄的科目」,超過7成的學生,選擇了數學科目。因為數學科目是三大主科之一,學生們不能棄選,不然可能放棄數學的人數會遠遠超過物理和化學。
  • 江蘇新高考推出再選科目保障機制!化學交白卷能得65分?
    針對目前江蘇省內「逃離化學」現象,保障機制第一階段將針對化學學科展開,保障比例為25%,也就是說:當化學學科選考人數低於總人數25%時,啟動保障機制。江蘇省2018年啟動新高考改革,2021年為江蘇新高考「首秀」,在這樣一個時間點上,江蘇省推出這樣一個保障機制,會對學生選科、高考賦分以至於高校招生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選考科目保障機制」為何物?
  • 武漢大學新高考選科要求,首選物理可讀八成專業,學醫兩科目必選
    從目前各省公布的新高考改革實施方案來看,選科主要有「3+3」和「3+1+2」兩種模式,相較而言,「3+3」組合可能性要更大。但無論是何種模式,如何選科,其目的都在於依託自己所長,考上更好的大學,學到更心儀的專業。尤其是大學所學專業,是與高考選科直接關聯的。
  • 學數學到底有什麼用?為什麼要學好數學
    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不僅僅是對於孩子們,到底學數學有什麼用?最直接,也最淺顯的回答:莫過於回答:數學是基礎學科,是其他幾乎所有自然科學的基礎。一個人如果學不好數學,物理,化學,等等中學的理科知識學不好,直接影響將來高考成績!即使考上了大學,類似於計算機,工程技術等等這些理工科的學科也是學不好的。
  • 高中學科最難榜單,語文高居榜首,數學僅排第三,網友:不可思議
    目前很多省份實行的高考模式為3+X模式,也就是語文、數學、外語再2加上文綜或者理綜。改革後模式變為3+3模式,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高中,不會再在高中階段進行文理科分班,而是在語、數、外三門必修課的基礎上再從歷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這六門科目中選擇3門科目。
  • 新高考選科迷之組合:物理化學政治非良配,越學越難越後悔
    關於新高考選科,其中最差的組合我在上一期文章中已經具體分析過,為「歷史、化學、生物」組合,眾多一線老師都心如明鏡。但是還有一個比較隱蔽的組合,也非常不科學,可它卻不顯山不漏水,只有真正學習之後,尤其到了高三,才會深有體會,進而隱隱作痛,越學越後悔,這個組合就是「物理、化學、政治」組合。
  • 原始分差1分,賦分後差10分,新高考賦分制度到底公不公平?
    文|贏在高三下圖是某校高二期末考試的物理成績,在新高考「3+3」模式下,出現了很多「bug」,其中,物理等級賦分低,選擇人數少,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浙江省出現明顯的「棄物理」現象,山東、海南等地,選擇物理的學生並不少,沒有明顯的「棄物理」現象,但是這不代表這個制度沒有問題,因為這些地方第一屆新高考考生明年才參加高考,如果出現物理賦分偏低的情況,很難說會不會對選擇物理產生影響。一、為什麼選物理會比較吃虧?
  • 「努力也學不好」科目排名:第三名數學、第二名物理、第一名是這科
    數學難,難在內容抽象、概念難理解、公式難背誦、運算易出錯等方面,但是最難的,還是心理上的畏難情緒!很多學生因為數學難,而害怕數學,從而變得不想學數學,讓數學變得更難。但是,在高斯、柯西、傅立葉頻繁出沒於課本之前,真的還沒有到拼智商的地步。換言之,中小學數學,雖然難度逐漸增大,但是如果採取有效的學習方法,數學是可以學好的,智商因素有影響,但是對於多數學生而言,影響不大。
  • 他高考時物理考5分,數學和化學加起來20分,後來成了物理學家
    此人高考時物理考了5分,數學和化學加起來才20分。誰能想到他後來竟然成了著名的物理學家,為我國力學、物理學、數學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1912年,錢偉長出生在江蘇無錫一個書香門第。父親在當地很有名望,創辦了幾所學校,叔叔是國學大師錢穆。從小,他受家庭環境的薰陶,成績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