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江蘇的高考一直以超級難的狀態示人,從11年前江蘇實行了480分考試制度以來,如今的江蘇高考模式已經完全印在了家長和考生心中。
提到現在的高考模式其實不同人持有不同的看法,但普遍認為當下的高考模式已經改變了江蘇的高考狀態,僅有語數外算分的模式之下,讓很多拔尖的理科生最終無緣名校或者讓重點大學選拔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生,比如從清華北大招生辦的反饋信息來看,如今考入清北的江蘇考生實力和曾經改革以前相比整體素質較差,甚至讓清北等重點985名校為此還對江蘇高考進行了減招計劃。
而距離2021年高考還只有不到2年的時間,如今的江蘇高二學子已經進行了分科,和全國很多地區一樣江蘇也將加入到「3+1+2」模式當中,屆時江蘇的三門主科語數外將採用全國卷,而剩下的科目依然為江蘇自主命題,同時「2」中的兩個科目進行排名賦分。
對此有人認為江蘇語數外加入到全國卷後會大大降低考生的複習壓力,畢竟從江蘇自主命題來看,語數外的難度一直都很大,比如英語的難度水平放在全國來看數一數二甚至被人調侃為高考版的英語四六級。
而面對在科目選擇上面江蘇的「1」將採取選擇物理或歷史中的一科,而且為必選科目,剩下則是從化學生物等學科中隨意選擇兩門。
也正是這樣導致了前段時間在網絡上出現了一篇《新高考方案下,江蘇高中集體避開化學?》文章,一時間沸沸揚揚,甚至還傳聞說從江蘇已經分科的考生情況來看,僅有3萬人左右選擇了化學,而選擇地理學科的考生卻是化學的十倍達到了30萬之眾。
雖然這個數據和內容的真實性有待商榷,但也反映出了在新高考模式之下,大眾普遍對化學學科的冷落。
而之所以會導致這樣現象的出現其實無外乎下面幾點原因,但這樣選課真的合理嗎?
1、化學難學
化學難學一直以來是公認的事實,其實在理科當中,雖然化學和物理相比容易一些,但是化學學習當中需要牽涉很多的公式,特別是化學反應原理的應用往往需要理解性記憶,對於全國卷考生來講其實化學難度還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江蘇高考從08年以前算分的物理化成績來看,化學物理的難度往往比較高。
2、化學難考
說到2年後的江蘇高考,化學等科目依然是江蘇考試院自主命題,那麼問題就來了,江蘇高考一直是煉獄模式出現,從3+2和3+綜合的年份來看,江蘇的化學試題難度不僅是試題量大,而且深度廣度難度比全國卷都要高出很多,因此想在高考中考個好分數特別是高分除非是學霸外,一般考生依然是很困難的事情。
3、大眾對賦分的誤解
說到新高考,其實最終「2」這個選科當中分數都是賦分制,賦分的話則是不會根據你在高考中實際考分多少來算,比方說高考的某個選科實際分數可能只有50分,但若是整體考生少,加上成績分布都不高的情況下,實考50分可能最終可以被賦予90分的成績,而在高考中化學因為考生少,按照整體比例來講其實容易被賦予高分。
而像地理因為有幾十萬考生,若是試卷難度小就算是高考中實考了80-90分,可能最終因為高分段人數太多,按照比例最終只能賦分為50分左右。
因此在江蘇新高考的探索過程當中,到底什麼樣的選科模式更合理至今依然在嘗試當中,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