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新高考託底政策,化學考零分也能賦分得70分?

2020-12-06 家長通常州升學

說到選科,想必讓各位爸爸媽媽娃兒們甚是頭疼。

選物理還是選歷史?選了科之後還能再換麼?賦分制到底是怎麼回事?這些,都是同學們在選科之前就要慎重思考的問題。

2021首屆參加新高考的同學們也完成了選科,有一門學科的選科率卻是奇葩的很,那就是化學

就以江蘇省的化學單科選科比例來說,第一屆新高考學生的選課比例,成為了新高考改革7個省裡最低的,連15%都不到。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我們先來看一位江蘇家長的心聲:

在08模式下,無論化學考99分還是90分,都是A等級,高校最後錄取時也是根據等級來錄取。而新高考採用的錄取方式是「院校專業組」投檔。

舉個例子:

同學A和同學B的志願都是南京大學的計算機專業,南大的計算機專業首選科目必須是物理,其他選考科目不做要求。

同學A的選科組合是「物理+化學+生物」,同學B的選科組合是「物理+地理+生物」,由於化學選科基數少,90分的原始分數,賦完分之後只有80分,相差10分,那就是幾萬名的位次。這種情況下,同學B就順理成章的進了南京大學。

有老師解釋說,對於考生和家長而言,性價比」永遠是他們的選科策略。什麼容易學,什麼科目在賦分之後,分數高,就選哪個。

如今物理已經成了理工科專業的必選項,那麼再多選一門化學,無疑是給自己開啟了「艱難」模式。

賦分制對其他幾門課沒有什麼影響,但對選科人數少的化學來說,影響可不是看一星半點,在同學們看來,選化學的都是尖子生,成績中等的學生又不敢直接與學霸「硬碰硬」,這就產生了江蘇學生大面積棄考化學的現象。

在高校報考專業中,化學也是四門選考科目中要求必選佔比最多的學科。如果考生選學化學,可以報考的專業達到近3萬個,幾乎囊括了雙一流高校的所有專業。

有的同學喜歡化學,選科時也想化學,但看到賦分之後的分數,猶豫了。在這種情況下,江蘇省《關於進一步深化高考綜合改革的若干意見》就應運而生。

什麼是「再選保障機制」?

再選保障機制是此次《意見》裡的重中之重。

是指,在實施新高考方案(「3+1+2」模式)過程中,經充分論證,確定再選科目的保障比例。當某一再選科目考生實考人數佔總實考人數的比例低於保障比例時,啟動再選科目保障機制,依照保障比例計算該科目的保障基數進行賦分。

也就是說,對原來深受詬病的「賦分制」,實行了「兜底」政策。

再選科目保障機制針對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等全部4門科目。針對現在的實際情況,主要是針對化學。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過化學的尷尬地位。戳我看原文(新高考改革之殤,化學還有救嗎?)無人選,害怕選,賦分之後分數變低,原來的理科王者-化學卻成為同學們現在的「避之不及」。

化學作為重要的基礎學科;上至航空航天衛星,集成電路工業各種高新材料行業;下至百姓生活必不可缺,國家需要化學高端人才。如果是這樣,逼著優秀的學生棄考化學,背離了黨中央「科技強國」和高考選拔人才的初衷,那才是得不償失。

保障比例的測算依據和方法是什麼?

上面說到,保障機制就是針對「賦分制」而生的。

等級賦分最終分數的高低區域的排名和所選科目的人數息息相關,排名固定時,考生基數越大,賦高分的機會就越多。賦分制也就成為了選擇同一科目的考生之間的競爭。那對選考比例低的學科來說,那就不是很公平了。

保障比例的測算主要依據國家人才宏觀需求和高校人才選拔現實要求

以化學為例,根據國家人才需要,依據相關學科對化學科目選考要求和全國高校近 5 年面向江蘇的招生計劃數進行測算,化學科目保障比例為當年高考總實考人數的 25%。

當化學科目實考人數佔當年高考總實考人數的比例低於 25%,啟動化學科目保障機制。考生原始分轉換等級時,將以保障比例(25%)對應的考生數作為等級賦分基數;當化學科目實考人數佔當年高考總實考人數的比例等於或高於 25%時,以實際參加化學科目考試的人數為等級賦分基數。

在這裡為大家舉個例子:

整個江蘇高二這一屆參加高考的人數,約為33w人,那保障基數25%也就是8.5w人,但實際這一屆選化學只有4萬人,假設第4w名為C,那他實際賦分的分數就會比本來考的分數低很多,那如果使用保障機制的話,就不在實際人數中進行排名,而是在8.5w人中排名,C大概排名在前30%這樣,那在整個選科人數中的分數也會較之前高。

對選科人數少的學科實行再選保障機制,也是為了在賦分制中保證相對的公平。

簡單來說,就是讓同學們在選科時不走捷徑,之前不少的同學在選科時,趨利避害,避難求易,選擇自己把握大的學科,因為選考基數越大,在之後的賦分制中就越有利。保障機制的出現,而能讓更多的同學們選擇自己真正喜歡的專業,為之後的職業發展做考慮,而不是在選科中帶著些許「功利性」。

還到底應不應該選化學?

總的來說,這個保障機制,對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來說,是沒有什麼影響的,第一屆江蘇省選科人數是33萬人左右,化學人數的選科比例不滿25%,所以,2021屆考生會率先使用這個「託底」政策,可以預見,使用保障機制的後的賦分會比之前的分數高上許多。

對成績中等和其他四門選考成績都不是很理想的同學來說,化學不失為一個較好的選擇。

這邊為大家簡單解釋一下:

以前,一般高中的同學不敢選化學,是避免與名校的同學們直接競爭,而去選擇競爭更加激烈但容易學的地理、生物,整個江蘇省選擇地理、生物人數在27萬人左右,也就是說,在成績不是拔尖的情況下,去和全省27萬人競爭,那你的等級只能靠後,賦完分的成績自然不會很高。

但你如果選擇化學,在當年選考人數不滿25%的情況下,那就是和幾萬人競爭,同時還能保障在25%的人數基數上去賦分。經過賦分之後,分數可能比選擇地理、生物還要高。

不管如何,關於選科,還是應該多綜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從興趣、成績、職業發展多方面進行考量,才能選擇最適合的選科組合。

化學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它和醫學、科技水平發展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一個國家科技要發展,不可能離開化學,如果都投機取巧、趨利避害而丟棄化學,那長此以往,我們中國的科技水平,將會受到長遠的負面影響,我想,這就是這次「託底政策」發布的初衷吧。

相關焦點

  • 江蘇新高考等級賦分制折算表
    2019年4月23日陽光高考江蘇站公布《江蘇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方案》指出江蘇省2018年啟動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2021年整體實施。新高考政策《方案》公布江蘇新高考採取3+1+2形式,高考總分值設置為750分。考生總分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成績和學業水平考試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以每門150分計入總分,其中外語科目含聽力考試30分。選擇性考試科目每門均為100分。
  • 江蘇新高考推出再選科目保障機制!化學交白卷能得65分?
    江蘇省教育廳今日發布《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做好深化高考綜合改革相關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就江蘇省新高考改革工作提出一系列要求。其中,在高考選科保障機制方面的新政策,非常值得關注。針對目前江蘇省內「逃離化學」現象,保障機制第一階段將針對化學學科展開,保障比例為25%,也就是說:當化學學科選考人數低於總人數25%時,啟動保障機制。江蘇省2018年啟動新高考改革,2021年為江蘇新高考「首秀」,在這樣一個時間點上,江蘇省推出這樣一個保障機制,會對學生選科、高考賦分以至於高校招生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選考科目保障機制」為何物?
  • 新高考賦分,選擇人多的學科好,還是人少的好?網友解釋很通俗
    賦分制度,簡單說就是根據試卷的難度來考查學生水平的一種制度,一個學生物理考了70分,政治考了80分,他的政治就學得比物理好嗎?顯然不是,因為影響分數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題目的難度。為了彌補這個缺陷,新高考採取「等級賦分」:學生考試時會有一個原始的卷面分數,根據這一分數,進行由高到低的排序,分出A、B、C、D、E五個等級(不同省份不一樣),再把等級轉化為具體的分數。二、為什麼要實行「等級賦分」?
  • 江蘇新高考賦分學科,化學被無情「拋棄」?這個學科30萬人選擇?
    說到江蘇的高考一直以超級難的狀態示人,從11年前江蘇實行了480分考試制度以來,如今的江蘇高考模式已經完全印在了家長和考生心中。 提到現在的高考模式其實不同人持有不同的看法,但普遍認為當下的高考模式已經改變了江蘇的高考狀態,僅有語數外算分的模式之下,讓很多拔尖的理科生最終無緣名校或者讓重點大學選拔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生,比如從清華北大招生辦的反饋信息來看,如今考入清北的江蘇考生實力和曾經改革以前相比整體素質較差,甚至讓清北等重點985名校為此還對江蘇高考進行了減招計劃。
  • 高考因「找手機」遲到,想進考場被拒英語給零分,規則該打破嗎?
    高考失利可以重來,但有些裹挾在高考裡的事兒,比如孩子的心態、品格、意志品質,弄丟了卻可能後悔終生。高考是一塊敲門磚,也是一面「梳洗鏡」,照鏡正衣冠,考試亦如此。如此重要的考試,反映出來的不僅是成績而已,我們追求的也遠不止是成績而已……考生因「找手機」遲到,被拒絕進入考場,英語零分每一年高考前,都是學校和家長最緊張的時刻。老師反覆提醒家長和學生,不要遲到,一定不要遲到,切記不要遲到!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江蘇新高考,為何「棄化學」現象明顯?
    在近期一份江蘇省新高考的選考數據中,江蘇37萬考生中,選考化學僅3.5萬左右,「棄化學」現象明顯。對於學生來說,所選科目決定了將來能上的專業和學校,與未來職業前途緊密相關。化學很重要,「棄化學」後果很嚴重,考生、家長自然知道這個道理。
  • 上海新高考改革的三個悖論
    這些都會給教育政策調整帶來許多困難,上海的新高考改革就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在回應多元主體複雜甚至衝突的訴求過程中,上海新高考改革解決了一些問題,也製造了新的問題。2014年9月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的頒布與浙江、上海兩地考試招生綜合改革試點方案的公布,標誌著我國新一輪高考改革大幕的拉開。
  • 第一講:新高考改革政策解讀
    從浙江、上海兩地區開啟新高考改革後,到目前為止(2020年),已經有六個省份(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在實行新高考。明年(2021年)將會有 8 個省份(廣東、湖南、湖北、河北、遼寧、江蘇、福建、重慶)也進入新高考模式。
  • 新高考方案下,620分會賦分變成600分嗎?看完這張表格一目了然
    說到新高考對於很多朋友來講還是蠻陌生的,畢竟在當下的高考背景之下,750分文理分科考試已經實行了近20年時間,從全國大範圍來看,這種模式也已經深入人心,所以被視為一種非常經典的高考模式。其實在我國近15年的高考中,除了有750分制的考試模式外,像海南、上海和江蘇分別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與不同的考試方式,比如江蘇從12年前使用了480分總分制,而海南的總分超過了750分,上海的總分則也只有660分等等。不過隨著新高考的即將開始,我們可以看到江蘇即將加入到750分制陣營,同時語數外加入全國統考範圍,高考模式也將會採用賦分制度,回歸全國大局當中來。
  • 盤點北大歷史上怪才:數學考零分的當了清華校長(圖)
    對於通過校長實名推薦參加自主招生的同學,不需參加筆試,直接進行嚴格的面試,面試通過者即可享受降分錄取的優惠政策。  然而,對應試教育的弊端早有不滿的國人,對北大的這次嘗試,卻並未表現得歡欣鼓舞,質疑和反對倒成了幾乎壓倒性的態度。人們將懷疑的目光投射到首批90個被推薦學生身上——北大要破格錄取的是「創造性人才」,還是「關係學生」?
  • 新高考政策「等級賦分」詳解!
    2019年4月23日下午湖南新高考方案公布後,改革力度空前。在新高考政策裡與考生關係最密切的部分就是等級賦分,在大多數已經實施新高考政策的省份都是實施等級賦分。什麼是「等級賦分」?為什麼要「等級賦分」?「等級賦分」有什麼辦法?等級賦分制優勢何在?接下來學馬君就以上幾個問題一一解答。
  • 高考改革研究報告:新高考如何融匯中西
    江蘇實行2003高考方案時有棄考物理現象,實行2008高考方案時有棄考化學現象,從2018級開始實行高考3+1+2方案,現在出現了嚴重的棄考化學現象,為維護高考的公平,江蘇制定了化學賦分基數。 江蘇2018級學生總數約為36萬,江蘇化學賦分基數為當年高考總實考人數的25%,這樣江蘇化學賦分基數約為9萬。
  • 江蘇個別高中不學化學?新高考"等級賦分"被誤解
    「江蘇選擇化學的考生和家長都要瘋了!」最近,一條網上信息引發了高中學生和家長的熱議。網傳消息稱,為了迎戰2021江蘇新高考,保證升學率,全省幾乎所有的普通高中乾脆不開設化學學科,有的重點高中為了保證本科率在學生選科時刻意提醒學生要避開化學。「化學」一下子被推上風口浪尖,事實真的像網傳的那樣誇張嗎?揚子晚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 成績中上遊的高中生,新高考賦分模式下,選地理好還是生物好?
    在實施新高考的地區中,生物和地理算是學生們「最願意選的學科」,文理科中這兩個都是相對簡單點,而且這兩個骨子裡就是文理並舉「中性」的那種,擴大志願報考範圍,所以如果在這兩科中只能選一科,對於中上遊的同學那個更划算。
  • 新高考3+1+2,父母眼中第一選擇「物化政」非良配,選的人後悔了
    新高考3+1+2模式下選課要考慮的問題    新高考模式看似不分文理了,但是卻也暗暗分出了小文小理,歷史和物理任選其一,選了歷史其實說白了就是偏文科  新高考模式和以前的文理分科不同,是進入高一就必須做選擇,因為還沒有學過所以學生也是一團漿糊不知道該怎麼選,這時候多是聽父母的意見,而物化政也成為了父母眼中的第一選擇。
  • 福建省新高考方案:選擇性考試科目等級轉換分這樣計算
    今年年初,教育部發布了關於新高考改革推進的工作動態,確定福建、河北、遼寧、江蘇、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等8省市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至此就有14個省市加入到高考的改革大軍中來。日前,福建省公布了高考改革的具體方案。
  • 2019江蘇高考分數線新鮮出爐,這個理科本一線比去年高9分!
    各大省份早已經紛紛公布分數,江蘇卻遲遲未公布。好消息是,江蘇省教育廳剛剛公布了2019年江蘇高考的分數線,一起來瞧一瞧吧!2018江蘇高考分數線:其中文史類:第一批337分,第二批281分;理工類:第一批336分,第二批285分。
  • 「3+1+2」江蘇高考新政策正式出爐,附新高考指南!
    最新消息,昨天下午4點,「江蘇省普通高考綜合改革新聞發布會」在省政府新聞發布廳召開」,經過大半年的等待,江蘇省2021新高考改革方案終於面世!   也就是說,新高考方案確定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2021年參加高考的江蘇考生滿分為
  • 家長發現新高考賦分漏洞喜不自勝,異想天開大夢方醒羞得滿臉通紅
    新高考來了,無論是3+3還是3+1+2模式,家長為了給孩子選科,都操碎了心。如今還有六個月山東新高考3+3模式第一屆考生就要正式參加高考了。所以又有家長費盡心機,想鑽漏洞,呼籲大家高考報名時以社會考生報名,從而讓物理化學等科目實現保底賦分,可謂費盡心機!家長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什麼是社會考生?什麼是保底賦分?這種操作可行嗎?
  • 山東高考英語作文平均21分 尚未出現滿分作文
    水母網6月18日訊(YMG記者李鳳)昨天,記者探訪位於山師的高考英語閱卷點。有閱卷老師表示,目前閱卷量在半數左右,英語作文尚未出現滿分,最高分28分,考生平均得分在21分左右。風格延續得分較容易高考英語作文實行雙評,如果分數差距太大將由第三方重新批閱,確保考生能得到公平的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