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新高考推出再選科目保障機制!化學交白卷能得65分?

2021-01-10 騰訊網

江蘇省教育廳今日發布《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做好深化高考綜合改革相關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就江蘇省新高考改革工作提出一系列要求。其中,在高考選科保障機制方面的新政策,非常值得關注。

根據通知要求,江蘇省根據中學生選科實際情況,在新高考改革選科制度框架內,建立4門再選科目保障機制:

任何再選科目出現考生選考比例明顯偏低、嚴重失衡的情況,可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研究確定保障比例,用於計算該再選科目考生等級賦分的基數,以滿足國家對該學科的人才需求,保證高考公平公正。

針對目前江蘇省內「逃離化學」現象,保障機制第一階段將針對化學學科展開,保障比例為25%,也就是說:當化學學科選考人數低於總人數25%時,啟動保障機制。

江蘇省2018年啟動新高考改革,2021年為江蘇新高考「首秀」,在這樣一個時間點上,江蘇省推出這樣一個保障機制,會對學生選科、高考賦分以至於高校招生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選考科目保障機制」為何物?

實際上,所謂的「再選科目保障機制」並非江蘇省首創,早在2017和2018年,浙江和上海就分別推出過選科保障機制。

浙江和上海作為首批開展新高考改革的省市,選科方面實行「3+3」模式,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發現,一大批學生由於物理學科學習難度高、學霸集中,從而產生了比較明顯的功利化選科傾向,出現了明顯的「逃離物理」現象。

為解決學生選科失衡問題,浙江和上海推出了保障機制,並率先從物理科目實施,對於引導學生理性選科起到了一定的引導作用。

江蘇在新高考改革選科中採取「3+1+2」方案,雖然強化了物理、歷史學科的地位,但在具體推進過程中發現,再選科目(即「3+1+2」中的「2」)也遭到一些學生和家長的功利化應對。

由於再選科目為等級賦分制,再加上化學在這4個科目中相對難度較高,所以江蘇省選科一度出現「逃離化學」的現象。

根據一份網傳的2019年7省市選科數據來看,江蘇省內化學選考的比例為再選科目中最低的,僅有14.83%的學生選考。

所以江蘇省此次推出再選科目保障機制,並允許學生根據這一保障機制,重新選擇再選科目,有助於扭轉應試化選科傾向,有利於新高考改革推進。

那麼所謂的「再選科目保障機制」是如何保障的呢?對於選考了化學的江蘇省同學來說,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保障機制確保選了化學「不吃虧」

要理解保障機制如何保障選了化學的同學「不吃虧」,就要先了解「等級賦分」制度。

以江蘇省為例:

4門選考科目按照考生原始分從高到低劃定 A、B、C、D、E共五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佔比例分別約為 15%、35%、35%、13%和 2%,從而將考生的原始分轉換成了等級。第二步,將 A至 E 五個等級內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轉換法則,分別對應轉換到 100~86、85~71、70~56、55~41 和 40~30 五個分數段,得到考生的轉換分,從而將考生的等級轉換成了等級分。

舉個例子來看:

假設今年江蘇省今年化學題目較為簡單,很多同學都考了高分,

高三學生小優同學化學考了85分,在省內排名大概為前10%左右,根據轉換公式計算後,賦分後的等級分大概為90分

小愛同學考了70分,在省內選考化學的同學中大致排在前60%左右,等級賦分大致為66分左右;

小培同學考了50分,但因為今年大量學生集中在高分段,所以他在省內排名僅為95%左右,經過賦分之後,小培同學最終成績僅為44分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等級賦分制中,學生最終得分與卷面分關係並不大,而與學生在參加考試總人數中的排名有直接關係。

同時,因為物理、化學等科目具有抽象概念多、難以消化理解,知識結構性強,需要投入更大精力學習等特點,使得物理、化學逐漸成為「學霸的主場」,成績一般的同學,即使選考了物理、化學,最終也只會成為墊底的「分母」。這種情況一旦持續發生,最終就會演變成「逃離」現象。

而江蘇此次推行的再選科目保障機制為:當某一再選科目考生實考人數佔總實考人數的比例低於保障比例時,啟動再選科目保障機制,依照保障比例計算該科目的保障基數進行賦分。即:當江蘇省化學選考人數不足省總高考人數的25%時,化學賦分人數基數將按照總高考人數的25%計算。

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結合前面提到的網傳數據來看:

如果江蘇省只有14.83%的學生選考了化學,那麼啟動保障機制後,賦分人數的基數將變成25%,相當於「分母」人數憑空翻了將近一倍。理論上講,這14.83%的學生中最後一名,即使選考交白卷,在等級賦分中也可以排到59.32%,拿到65分的等級分。

當然,這只是基於模擬選科數據的假定情況,實際高考時,化學選科人數可能會發生變化,從而使得賦分也產生變化。而且我們並不是鼓勵大家交白卷,只是想向大家說明,再選科目保障機制能最大限度保證學生選科自由,而不用過多受成績和排名、升學等功利性因素影響。

同時,聰明的同學也許已經發現了:在這種情況下,化學選考比例越接近25%,保障機制的效果越不明顯,也就是說,如果最終化學選考比例非常接近25%,那麼最終即使保障機制啟動,對最後賦分的影響也微乎其微。

那麼為何此次江蘇省將化學首先納入保障機制中呢?

建立保障機制為引導科學理性選科

江蘇省將化學納入首批保障機制中,就是為了促進科學理性選科,扭轉「逃離化學」的現狀,那麼為何化學這麼重要?不選考化學會對大家產生什麼影響?

首先,從人才選拔培養的角度來看,化學學科在高中生中受重視程度下降,不利於理工科拔尖創新人才的選拔和培養,最終導致理科人才流失。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老師就曾表示:

如果因為招生考試制度改革而影響到江蘇學生對數、理、化等基礎學科的興趣並進而削弱其能力,這對於中國未來長遠發展將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

根據《通知》,此次實施的選科保障機制正是為了解決某些科目選考比例明顯偏低、嚴重失衡的問題,以滿足國家對該學科人才選拔培養需求,保證高考公平公正。

其次,從考生的角度來看,在4門再選科目中,化學的地位是尤為重要的:根據江蘇省教育廳2019年8月發布的《2021年擬在江蘇招生的普通高校本科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匯總表》來看,2021年全國共有1082所本科院校在江蘇招生,招生專業共有27751個,其中2463個專業要求必須選考化學,佔總專業數的8.8%,遠高於生物274個(佔比0.9%)、地理87個(佔比0.3%)、政治353個(佔比1.2%)。

同時,再選科目中選擇化學後,可報專業高達27733個,佔比超過99.9%!

再選科目保障機制有助於為國家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提供穩定生源,又有利於給相關考生提供穩定預期,解除功利性因素影響選考科目的問題。

不過,單純依靠保障機制,並不足以完全扭轉選科功利化、應試化傾向,這還需要學校通過多種途徑開展學業規劃教育,正確處理興趣特長、潛能傾向、職業發展與國家需要、社會需求、高校要求的關係,引導學生理性選擇適合個人未來發展的科目並對個人的選擇行為負責。

本文由公眾號「名校升學圈」團隊創作,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江蘇省教育廳高考改革新變化,啟動化學科目保障機制
    今年3月,江蘇省教育廳發布進一步做好深化我省高考綜合改革的相關政策,明確提出了啟動化學科目保障機制。政策出臺前後,我市有部分學生改選了化學學科,這些學生即將迎來2021年高考。針對這部分學生的複習迎戰,本報邀請專家給出建議。
  • 江蘇新高考託底政策,化學考零分也能賦分得70分?
    我們先來看一位江蘇家長的心聲:在08模式下,無論化學考99分還是90分,都是A等級,高校最後錄取時也是根據等級來錄取。而新高考採用的錄取方式是「院校專業組」投檔。再選保障機制是此次《意見》裡的重中之重。是指,在實施新高考方案(「3+1+2」模式)過程中,經充分論證,確定再選科目的保障比例。
  • 2021年遼寧新高考分數咋折算?全交白卷也有60分是真的嗎?
    別擔心,今天小編就帶你整明白遼寧新高考總成績構成遼寧新高考考生高考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成績和選擇性考試的首選考試科目和再選考試科目成績構成,也就是所謂的「3+1+2」模式,總分為750分。其中:
  • ...中省級特級教師徐濤支招新高考選科 注意再選科目的「相對位置」
    「新高考模式,總分還和原來一樣是750分,但構成發生了一點改變。」7月26日下午,在一場新高考選科公益講座上,來自武漢市第六中學的省級特級教師徐濤針對新高考選科為新高一學生和家長支招。他提醒,新高考的課程和分值統計方式都發生了變化,結合自身情況合理選科很重要。尤其要注意再選科目的「相對位置」,再選科目以等級制賦分計入高考總分,「卷面成績不等於賦分成績」。
  • 江蘇新高考,為何「棄化學」現象明顯?
    在近期一份江蘇省新高考的選考數據中,江蘇37萬考生中,選考化學僅3.5萬左右,「棄化學」現象明顯。對於學生來說,所選科目決定了將來能上的專業和學校,與未來職業前途緊密相關。化學很重要,「棄化學」後果很嚴重,考生、家長自然知道這個道理。
  • 江蘇個別高中不學化學?新高考"等級賦分"被誤解
    「江蘇選擇化學的考生和家長都要瘋了!」最近,一條網上信息引發了高中學生和家長的熱議。網傳消息稱,為了迎戰2021江蘇新高考,保證升學率,全省幾乎所有的普通高中乾脆不開設化學學科,有的重點高中為了保證本科率在學生選科時刻意提醒學生要避開化學。「化學」一下子被推上風口浪尖,事實真的像網傳的那樣誇張嗎?揚子晚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 新高考政策「等級賦分」詳解!
    舉個例子:假設在新高考中,A和B高考都選考了物理和化學,而且在高考中兩個人的語文、數學、外語和物理、化學的成績之和相同;B另外選考了生物,成績是90分,最終以優異成績順利進入了北京大學;但A另外選考的地理只考了65分,最終只能進入一所獨立學院。
  • 棄完物理棄化學,新高考選科最佳正解攻略
    一種是浙江「7選3」模式,一種是上海、山東、北京等省市的「6選3」模式,一種是江蘇、河北等8省市的「1+2」模式。 浙江、上海在高考改革之初,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棄物理」現象。兩省市紛紛發布物理最低保障基數來保障物理科目賦分公正,高校也對招生專業選科要求進行調整,來調節物理選考人數。
  • 江蘇新高考賦分學科,化學被無情「拋棄」?這個學科30萬人選擇?
    說到江蘇的高考一直以超級難的狀態示人,從11年前江蘇實行了480分考試制度以來,如今的江蘇高考模式已經完全印在了家長和考生心中。 而距離2021年高考還只有不到2年的時間,如今的江蘇高二學子已經進行了分科,和全國很多地區一樣江蘇也將加入到「3+1+2」模式當中,屆時江蘇的三門主科語數外將採用全國卷,而剩下的科目依然為江蘇自主命題,同時「2」中的兩個科目進行排名賦分。
  • 新高考3+1+2再選科目,等級轉換分暗含兩個玄機,感覺高分更吃虧
    2021年正式實施新高考3+1+2模式的8個省市,已經公布了《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及錄取政策實施方案》,其中2門再選科目以等級轉換分的方式來計分。一、什麼是轉換分轉換分是按統一規則,由原始分進行等級劃定後,再由等級轉換而來的分數。再選科目成績轉換時,每科賦分起點均為30分,滿分為100分。
  • 江蘇新高考等級賦分制折算表
    2019年4月23日陽光高考江蘇站公布《江蘇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方案》指出江蘇省2018年啟動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2021年整體實施。新高考政策《方案》公布江蘇新高考採取3+1+2形式,高考總分值設置為750分。考生總分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成績和學業水平考試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以每門150分計入總分,其中外語科目含聽力考試30分。選擇性考試科目每門均為100分。
  • 2021新高考文化課八省聯考震撼來襲|內容要點、考點變化分析表……
    2021年1月23—25日,新高考八省或將進行第一次高考前模擬考試聯考,這也是新高考在考試、錄取等方面進行首輪「預演」。這八個省是:廣東、江蘇、河北、湖南、遼寧、湖北、重慶、福建,將採用「3+1+2」模式的新高考。即語語數英三門必考,首選物理或歷史,生物、地理、化學和政治四個為再選科目。
  • 新高考3+1+2你了解嗎?怎麼選科才是最科學的?
    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印發新高考改革,選科是爭議和焦點所在。目前,高考改革後的科目設置已基本穩定,為「3門固定科目+3門選考科目」,不分文理,其中,固定科目為語文、數學和外語,而選考科目則由考生在6門(即政治、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浙江加技術為7門)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中,選擇3門作為選考科目。
  • 新高考選考科目化學下水,物理上岸,還有兩門站在山頂,人數眾多
    2021年已經到來,這個月馬上就要迎來目前規模最大的8省新高考聯考了。第一次八省模擬新高考,考試時間是三天,科目安排考試的時間是和高考一模一樣的標準。對於首次參加新高考的考生,此次聯考是非常重要的演練機會。
  • 新高考相關問題的重點答疑
    對於新高考的頒布,相信大家一定會有很多疑問吧?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常見問題,一起來看看吧。1、新高考改革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答:取消文理分科,採取「3+1+2」或「3+3」的模式。目前確定實施「3+1+2」的地區有 河北、江蘇、湖北、廣東、遼寧、福建、湖南、重慶8個省市。高考總成績為750分。
  • 福建省新高考方案:選擇性考試科目等級轉換分這樣計算
    今年年初,教育部發布了關於新高考改革推進的工作動態,確定福建、河北、遼寧、江蘇、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等8省市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至此就有14個省市加入到高考的改革大軍中來。日前,福建省公布了高考改革的具體方案。
  • 新高考出現原始分?賦分制?公平但不合理
    高考人數一年比一年的增多,考生與考生之間的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在高考的考場上每一分都極其的重要,有的時候丟失一分你就會與你理想中的大學失之交臂。隨著新高考的機制的實施,原始分差一分,賦分之後你就會差十分,這個機制到底公不公平呢。
  • 家長發現新高考賦分漏洞喜不自勝,異想天開大夢方醒羞得滿臉通紅
    新高考來了,無論是3+3還是3+1+2模式,家長為了給孩子選科,都操碎了心。如今還有六個月山東新高考3+3模式第一屆考生就要正式參加高考了。所以又有家長費盡心機,想鑽漏洞,呼籲大家高考報名時以社會考生報名,從而讓物理化學等科目實現保底賦分,可謂費盡心機!家長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什麼是社會考生?什麼是保底賦分?這種操作可行嗎?
  • 高考,一個英語交白卷,一個作文只寫28字,校長看後破格錄取
    高考但這「一線生機」古人之所以用一個「遁」字形容,就是因為太過罕有極少能被抓住,所以,高考史數十年來能享有這「一線生機在文化藝術界裡就有兩個這樣的天選之子,他們一個在高考的時候英語只寫了十二個漢字交了張白卷,一個作文也只寫出來二十八個字,本以為都只能去面對落榜的苦楚,卻沒想到校長看過之後拍板破格錄取了他們,最後這兩個學生都成了文藝界的翹楚。
  • 權威專家解讀江蘇新高考選科: 不選化學≠不學化學
    11月13日,本報《新高考方案下,江蘇高中生集體避開化學?》  不僅如此,國家新修訂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及實施方案和《江蘇省普通高考綜合改革方案》還規定,每個普通高中學生不僅要學習化學必修課程內容,而且必須參加由省教育考試院組織的普通高中化學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其考試成績是高中生畢業和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所以說,每一個高中學生都需要學習化學,「不選考化學,就不學化學」是錯誤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