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出現原始分?賦分制?公平但不合理

2020-12-06 陪你看風景www

高考人數一年比一年的增多,考生與考生之間的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在高考的考場上每一分都極其的重要,有的時候丟失一分你就會與你理想中的大學失之交臂。隨著新高考的機制的實施,原始分差一分,賦分之後你就會差十分,這個機制到底公不公平呢。

2020年很多的省份開始實行新高考「3+3」的模式,剛開始使用就出現了一個特別大的現象,物理的賦分極其的低,並且選擇物理的人也沒幾個,今年浙江省出現了一個學生不選物理的問題,這對對物理這門課形成了不好的狀態,為什麼在實施賦分制度後,考生們選擇物理會比較不佔優勢呢?

我們現在要搞清楚新高考制度下的賦分制是什麼,它是怎麼算的?改革後的高考政策,除了在語文、數學、英語這三門從小學到大的科目之外,還要在剩下的6個科目中自己選擇3門,然後在將自己的成績劃分成等級進行賦分制。

新高考再選科目的時候,同時教育部門也設置了等級性考試,最後的成績有關部門會按這個等級來賦分。它是根據考生所在的地區按照考生的試捲成績來劃分,賦予學生相對應的等級分數。每個省份生源地的情況不同,所以賦分的規則也是不同的。

他這個是依據每年考生的選擇科目來分成而是一個等級,然後每個等級之間要差三分,再根據最後的高考成績的排名所佔的比例來給予賦分,就比如說排在前百分之一的考生你就可以得到一百分,就算你考了八十幾分,但你運氣足夠的好你的高考成績那百分之一裡面,你的高考分數最後也會給你算成一百分。但如果你所在的省份排名你不在前面就算你考了滿分,那最後的得到的分數不會是一百。

還是不太懂的話,小編來舉個例子吧,小明選擇了物理這個考試科目,但他的原始分是一百,賦分之後還是一百,小紅的原始分是九十九,賦分之後變成了九十,就這樣小紅原來跟小明相差一分,現在相差十分。這對考生的影響就特別的大,在高考這個重要的場合,一分也相當的重要,小紅她非常後悔選擇了物理做她的高考科目。

現在就有很多人有疑問或者不解,為什麼能出現沒有考生選擇物理,它的主要因素又是什麼呢?

1、考生選擇物理在大多數的學生裡佔少數

在這個賦分的制度下,選擇熱門的高考科目才是對自己有利的,反過來,這個科目沒人選擇最後它的賦分就不是那麼的有優勢。簡單的來說,在同一個學校,選擇的人 越少,對考生的影響就越大。如果把它放在整個省,那麼考生的影響就會降到最小,一多半的考生覺得物理難,不想選擇它,所以才會導致物理這門學科爆冷,而物理在高考改革後的賦分制度下就很吃虧。

2、如果物理的考試題出得很容易,就越不佔優勢

賦分是必須在同一個科目的排名下進行的,如果99分賦分後成90分,就說明你沒有進入前百分之一的排名內,換言之獲得分的考生會很多。所以,這也對高考出題者的要求越來越高,不過,有利也有弊,物理的題目越發的難了,賦分也接近合理,但是選擇的考生也會下降。

3、通常選擇物理的人都不是普通人

在我們的印象裡物理是特別難拿高分的,能夠下定決心選擇它的都是狠人,選這個考試科目的人基本都是學霸。如果題目變得容易了,那麼物理拿滿分的考生就會一大把,賦分也會低到一定的程度,這對於參加高考的考生來說,就會很不公平,到最後,就連學物理好的人都不會再選物理了,那麼出現物理坐冷板凳的現象也理解。

新高考後的這個制度特別好的反映了考生的水準,再加上新高考「3+3」模式,這樣自由組合多變得多了起來,報考同專業的考生就會多,出現一樣分數的考生也就會多,那大學該怎麼選擇優秀的人呢?而賦分就把這一切解決了。

有的省份為了避免出現上述的這種情況,採用「3+1+2」模式。這種新模式影響物理和歷史對的選擇,這對擅長這兩門學科的學生來說太難了。新高考的「3+1+2」模式未來是否會出現還很難說。但評分制度相對公平合理。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做的要分享,你對新高考賦分制度是持有什麼態度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新高考等級賦分制,為何要實施等級賦分,賦分制公平嗎?
    關於新高考模式「賦分」制,不用說不在教育崗位的家長,哪怕是在職老師,很多人都不清不楚,甚至是高三的老師,一些人也稀裡糊塗。很多人只是清楚是賦分模式不看原始分,要看排名,但具體檔次劃分,根本記不住,其實賦分制規則並不難理解。
  • 原始分差1分,賦分後差10分,新高考賦分制度到底公不公平?
    浙江省出現明顯的「棄物理」現象,山東、海南等地,選擇物理的學生並不少,沒有明顯的「棄物理」現象,但是這不代表這個制度沒有問題,因為這些地方第一屆新高考考生明年才參加高考,如果出現物理賦分偏低的情況,很難說會不會對選擇物理產生影響。一、為什麼選物理會比較吃虧?
  • 為了公平,新高考實行賦分制度,但是結果卻不一定是公平的!
    實行新高考改革後,很多人一直對於「賦分制度」耿耿於懷,因為有了賦分,感覺自己的命運已經不掌握在自己手裡了,因為賦分,很多想學的科目,不敢選擇了,因為擔心成為「炮灰」。尤其是那些賦分後,發現自己的分數更少的學生和家長,大呼這種制度不公平,很多人慾廢之而後快!
  • 新高考政策「等級賦分」詳解!
    2019年4月23日下午湖南新高考方案公布後,改革力度空前。在新高考政策裡與考生關係最密切的部分就是等級賦分,在大多數已經實施新高考政策的省份都是實施等級賦分。什麼是「等級賦分」?為什麼要「等級賦分」?「等級賦分」有什麼辦法?等級賦分制優勢何在?接下來學馬君就以上幾個問題一一解答。
  • 解密新高考——等級賦分
    前面李老師說到,新高考選科之後,選擇的3門或2門高考科目,不是按照卷面成績算高考成績,而是按照等級賦分計算高考成績,那麼等級賦分具體是這麼回事?為何要用等級賦分呢?等級賦分到底公不公平?在接下來的內容中,李老師為大家一一揭秘。
  • 化學考了78分,賦分成70分,等級賦分下的犧牲品會有多少?
    關於新高考,網絡上有著很多討論,尤其是新高考中的核心概念等級賦分制更是熱議不斷。為什麼人們會抓住等級賦分不放呢?一面是因為等級賦分制的概念讓家長們過於燒腦,另一方面看似公平的等級賦分,卻有著極其不公平的一面。
  • 一文帶你看懂新高考等級賦分規則,選考不吃虧
    2021年,河北、河南、廣東、遼寧、江蘇、四川等18個省、市、自治區將全面推行新高考制度,下面將為大家詳細解析新高考制度下的等級賦分制,以供高考改革地區的考生及家長參考。
  • 新高考模式帶來了「等級賦分制」,能實現公平嗎?學生選科要注意
    2020年,新高考模式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批試點,這一批施行新模式的省份採用的是「3+3」模式。而2021年將採用「3+1+2」高考模式的省份,是湖南、湖北、福建、廣東、重慶、遼寧、河北和江蘇這8個省。無論是「3+1+2」新模式還是「3+3」新模式,都有一個避不開的共同點—它們都帶來了等級賦分制。何為等級賦分制?
  • 聚焦新高考!等級賦分制度下,學霸也會成炮灰?
    目前新高考改革正在部分省市如火如荼的推行中,浙江、上海是最早進行新高考改革的試點省市,今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省市新高考政策首年落地,2021年將有8省市加入新高考的隊伍當中。眾所周知,新高考最大的不同就是增加了選科與賦分模式,學生的高考成績將不再由單一的原始成績計入。
  • 擔心物理賦分低不敢選物理?新高考的這些規則你也許不是很清楚
    有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困惑:每年高考理科的本科線,都會低於文科幾十分。現在是選科3加3,都採用賦分制統一參與排名,會不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年級前二百的人幾乎都選擇了物理。山東、北京、海南、天津、浙江、上海等省市,實行「3+3」模式,這種模式與「3+1+2」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物理或歷史不是必選,不是以原始分計入總分,而是根據等級進行賦分。這種模式,很容易導致學生出現「棄物理」現象。
  • 江蘇新高考等級賦分制折算表
    新高考政策《方案》公布江蘇新高考採取3+1+2形式,高考總分值設置為750分。考生總分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成績和學業水平考試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以每門150分計入總分,其中外語科目含聽力考試30分。選擇性考試科目每門均為100分。
  • 新高考賦分,選擇人多的學科好,還是人少的好?網友解釋很通俗
    新高考採取賦分制度,很多人對於賦分並不了解,再加上各省賦分模式不一樣,選科數據難公開等因素的影響,讓賦分制度變得非常神秘,一般家長和學生也不太懂。今天,「贏在高三」老師給大家解釋一下賦分制度。一、什麼是「等級賦分」?
  • 浙江新高考卷面分只是賦分依據 關鍵看"排名"
    「孩子剛進高一,屬於新高考的第一屆,聽說新方案選考科目要按照等級來賦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選考科目的卷面分值要換算成實際高考分數,其中的關鍵因素是什麼?」……這幾天,記者接到一些家長的來電,詢問新高考方案中有關「等級賦分」的問題,為此,記者向嘉興市教育考試院作了深入了解。
  • 新高考賦分:鼓勵和比自己差的人相比,鼓勵學生學容易學科
    自新高考實行賦分制度以來,對賦分制度的質疑就一直不斷,有人明確指出:這樣的賦分制,不是鼓勵學生和優秀的學生相比,而是鼓勵和比自己差的人相比。不鼓勵學生鑽研艱難的學科,而是鼓勵學生學容易學科。新高考下,「功利性」選課遠比興趣、愛好甚至特長更重要!一、什麼是等級賦分?
  • 浙江英語高考成績風波 「加權賦分」該如何做到公平
    原標題:浙江英語高考成績風波,「加權賦分」該如何做到公平    ▲圖片來自新華社。24日,考試成績發布,其中的「英語高考成績」受到質疑:很多同學成績與日常成績差距較大,成績較好的同學反而成績下降,成績相對不好的同學成績較高;滿分150,有同學出現152分的情況;作文有出現負分情況;作文分數差距較大,低的達「3-5分」,高的分數達23分左右。
  • 新高考賦分,如何分析,才能利益最大化
    等級賦分的基本思路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以最近幾年高考成績數據為基礎,反覆測算確定以30分為等級賦分的起始分,100分為滿分,劃分為五個等級,各等級的人數比例賦分區間分別如下表所示:
  • 2021年新高考「3+1+2」選考科目等級賦分如何換算?
    2021年,福建、河北、遼寧、江蘇、湖北、湖南、廣東、重慶8省市迎來「3+1+2」新高考模式。  也就是說,涉及到「等級轉換賦分」的科目,是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這4門要以等級賦分後的成績計入總成績。  那麼這個等級賦分到底是什麼呢?  大家首先注意兩點:  1、等級賦分制不是按照考生的卷面分數來計算成績。遵循「原始分數——百分比例——等級——轉化分數」的等級賦分路徑。
  • 新高考方案下,620分會賦分變成600分嗎?看完這張表格一目了然
    其實在我國近15年的高考中,除了有750分制的考試模式外,像海南、上海和江蘇分別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與不同的考試方式,比如江蘇從12年前使用了480分總分制,而海南的總分超過了750分,上海的總分則也只有660分等等。不過隨著新高考的即將開始,我們可以看到江蘇即將加入到750分制陣營,同時語數外加入全國統考範圍,高考模式也將會採用賦分制度,回歸全國大局當中來。
  • 新高考中的等級賦分是怎麼回事?浙江和山東的操作方式如何?
    文|劉冷絲欄目|絲說教育改革最近,部分省市宣布暫緩啟動新高考改革,等待一些難題得到徹底解決後再予以實施。其中,很多人不理解高考選考的等級賦分是怎麼回事,我這裡給大家通俗地解釋一下主要內涵。教育部新一輪高考改革方案要求,考生高考總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個必考科目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的考生自主選擇的3個選考科目成績組成,即「3+X」模式,3個選考科目即「X」,這3科成績以等級賦分方式呈現。
  • 等級賦分是這樣換算的!不明白的一定仔細閱讀!
    今天小編參照今年高考賦分制度,對等級賦分進行解答,供大家參考。2018年3月27日,《山東省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試點方案》公布,其中提到山東省2020年高考等級考試科目要實行等級賦分制:將每門等級考試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績從高到低劃分為A、B+、B、C+、C、D+、D、E共8個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