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李老師說到,新高考選科之後,選擇的3門或2門高考科目,不是按照卷面成績算高考成績,而是按照等級賦分計算高考成績,那麼等級賦分具體是這麼回事?為何要用等級賦分呢?等級賦分到底公不公平?在接下來的內容中,李老師為大家一一揭秘。
一、什麼是等級賦分?
等級賦分,顧名思義,就是按照一定的等級來賦予一定的分值,舉個例子,小王高考政治考的等級是A級,經過等級賦分後就是93分。當然,等級賦分就會帶來系列問題,比如有哪些等級?按照什麼標準來確定等級?每個等級對應多少分?等等。大家不要著急,這些問題李老師會在後面的問題一一給大家解釋。
二、為什麼會有等級賦分?
以前我們都按試卷的原始分數相加來計算高考分數,用了這麼多年了,不都挺好的嗎,為什麼要弄出一個等級賦分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體現——公平。
卷面分數不公平
比如小李語文110分,小王英語120分,那一定能證明小王的成績比小李號碼?顯然不是,因為有可能語文題目難度大,英語題目難度小,不同學科之間就沒有可比性,將幾個學科分數加起來的高考總分自然也沒有可比性,就會導致不公平。
怎麼樣才是公平的?
我們知道,分數不公平,那麼排名和位次是公平的吧,比如小李語文110分,排名第10名;小王英語120分,排30名,那麼可以說小李的語文成績要比小王好。當然,這要是在語文和英語考試總人數相同的情況下才成立。那如果單科考試人數不一致呢?特別是在新高考模式當中,各科選考人數不同,考試人數自然不容,那麼我們就只有參考位次比率了,位次比率就是看考生在所有人中的一個位次水平,比如小李語文110分,排名10名,一共有100人,那麼大的位次比率為10%;同理,比如小王英語120分,排名30名,一共有150人,那麼他的位次比率為20%。顯然,小李的成績就要比小王好,這才是相對公平的比較方法。
三、怎麼等級賦分?
通過上文,我們了解到了等級賦分含義與來歷,接下來我們來仔細講解等級賦分的原理,讓我們每一位家長和同學都能夠搞清楚到底是怎麼等級賦分的。
等級賦分各個省份的賦分原理不盡相同,大致可以分為5種類型,下面我們一一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