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3+1+2選科究竟怎麼選才划算,21個等級賦分制度詳細刨析

2020-12-06 趙益講高考升學規劃

選考科目按21個等級賦分(以浙江省為例)

學生各科成績按等級賦分,以高中學考合格成績為賦分前提,高中學考不合格不賦分,起點分40分,滿分100分,共分21個等級,每個等級分差為3分。

具體等級比例和賦分值如下:

等級劃定以各科「必考題70分+加試題30分」卷面得分為依據,按最接近的累計比例劃定等級,其中第21等級比例不超過1%。

成績使用

符合高考報考條件的學生,在有效期內自主確定所選科目的一次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

選考科不使用卷面得分,主要原因如下:

(1)不同科目的卷面得分缺乏可比性。選考科目由學生自主選擇,不同科目考試內容和難度不同,把不同科目考試卷面得分機械相加合成總成績給學生排序顯然不夠合理

(2)不同科目實行等級分具有相對可比性。等級分,是根據事先確定並公布的各科相同的比例,先按學生的卷面得分劃定相應等級,再按等級賦分,相同的等級分數相同,進而使不同科目的分數具有相對可比性。

(3)實行等級分在浙江省已有實踐基礎。浙江省在三位一體和高職提前招生中使用等級分已有多年。

另外,學生考什麼科目、什麼時候考試、使用哪次考成績都由自己決定,對於實行等級分來說,學生選擇機會和權力是平等的。

選考科目等級起點賦分設置為40分,主要原因如下:

浙江省高考選考科目以高中學考成績合格為賦分前提,有利於進一步增強高考與高中學習的關聯度,體現高考與學考相結合及高中教學的基本要求,有利於學生為進入高校學習打下更紮實的學科基礎。

選考科目的學考部分為必考題,必考題滿分70分,按佔比60%左右的分數作為考試合格標準,對選考科目採用等級賦分時,設置高中學考成績合格賦分40分,相對比較合理。

新高考「3+1+2」可選擇12種選考組合

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8省(市)發布高考綜合改革方案,自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已經開始實施。根據8省(市)高考綜合改革方案,考生選考實行「3+1+2」模式,即「3」為全國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所有學生必考;「1」為首選科目,考生須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物理、歷史科目中選擇1科;「2」為再選科目,考生可在化學、生物、思想政治(以下簡稱政治)、地理4個科目中選擇2科。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將按選考物理、選考歷史兩個類別分別公布招生計劃並分別進行劃線和投檔錄取。

採用「3+1+2」選考模式,可產生12種選考組合,具體詳見下表:

3+1+2」選考組合利與弊:

(1)語文+數學+外語+物理+生物+化學,這種選考組合是標準、傳統的理科選考方案。經過統計分析,該選考組合可以覆蓋97.4%的專業,不能選擇的2.6%專業基本為哲學類、歷史類專業。這種選考組合方案的優點是記憶背誦方面的知識內容較少,理解方面的知識內容較多。

(2)語文+數學+外語+物理+生物+地理,經過統計分析,這種選考組合可以覆蓋99%的專業,一般適合於具有以下兩個特點的學生:一是物理成績優異,邏輯思維能力強的學生;二是其他科目成績一般,無明確的未來職業規劃發展方向的學生。

(3)語文+數學+外語+物理+生物+政治,這種選考組合比較冷門,物理學習難度較大,政治需要背誦的內容也比較多。另外,由於該種選考組合選擇人數相對較少學生很難跟同校的其他學生進行橫向對比來了解自己的真實排名。

(4)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地理,這種選考組合是以理科的思維方式去學習地理,雖然從理解掌握的角度分析具有優勢,但地理學又是文科中難度最大的一科,若從理科學習的角度來看,記憶背誦方面的知識內容偏少,理解方面的知識內容又偏多了。

(5)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政治,雖然政治與物理、化學的學科關聯性不是很大,學習起來難以起到聯繫、促進的效果,但經過統計分析,這種選考組合可選擇98.9%的專業。另外,目前考研必考科目之一就是政治,如果高中階段未選擇政治,那麼將來會存在2年左右的知識斷檔期,對未來的考研之路影響頗多。

(6)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地理+政治,經過統計分析,這種選考組合可選擇99%的專業。建議物理成績突出、理科偏科(數學、物理較好,化學、生物薄弱)的學生選擇這種選考組合。

(7)語文+數學+外語+歷史+生物+化學,這種選考組合雖然適宜想讀理科,又不想學習物理的學生,但是歷史、生物、化學這3科知識的掌握都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去記憶。

(6)語文+數學+外語+歷史+生物+地理,這種選考組合類似傳統的文科組合,用生物取代了政治。政治和生物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要求背誦的知識點多,但是生物背熟了可以考高分,而政治則不一定,由於主觀性強且更新太快,對於不喜歡政治科目的學生來說,也許生物更容易得分。

(9)語文+數學+外語+歷史+生物+政治,經過統計分析這種選考組合可以選擇75.3%的專業。如果考生生物成績在3門理科當中較為優秀,建議選擇這個選考組合。

(10)語文+數學+外語+歷史+化學+地理,經過統計分析,這種選考組合可報專業比例為88.6%,對物理不感興趣或物理成績不理想,文科成績較優秀的考生來說是最佳選擇。

(11)語文+數學+外語+歷史+化學+政治,這種選考組合適合文科思維能力比較強的同學,以一門化學拓展了專業選擇面,同時學科間沒有太強的割裂感,但是在具體學習過程中學科間差別比較大,需要學生能夠在各種思維中靈活切換。

(12)語文+數學+外語+歷史+地理+政治,這種選考組合是傳統的文科綜合,適合選擇藝術、傳媒、漢語言文學、新聞學、社會學、國際政治等專業的考生。

關注我,每天為你分享最新的升學規劃資訊!

相關焦點

  • 聚焦新高考!等級賦分制度下,學霸也會成炮灰?
    新高考背景下如何選科京譽君將在後續更新,今天京譽君想和大家聊聊新高考改革下的等級賦分模式。那麼,究竟什麼是等級賦分?這種模式下對學生有什麼影響?一起來和京譽君了解下吧! 什麼是等級賦分? 在新高考改革制度下,可分為兩種選考模式,3+3模式和3+1+2模式。
  • 浙江新高考:選考科目成績按21個等級賦分
    浙江新高考改革實施細則出臺 選考科目成績按21個等級賦分  從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獲悉,考生、家長、學校都十分關注的我省新高考改革細則———《浙江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和《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實施辦法》均已出爐。
  • 浙江新高考改革實施細則出臺 選考科目成績按21個等級賦分
    浙江在線·教育新聞網11月15日訊 記者昨天從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獲悉,考生、家長、學校都十分關注的我省新高考改革細則———《浙江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和《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實施辦法》均已出爐。兩《辦法》明確了新高考學業水平考試和選考科目的考試時間,明確了選考科目中的「等級賦分」規則。
  • 2021年新高考「3+1+2」選考科目等級賦分如何換算?
    2021年,福建、河北、遼寧、江蘇、湖北、湖南、廣東、重慶8省市迎來「3+1+2」新高考模式。  「3+1+2」  「3」:語文、數學、外語3科滿分均為150分,總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1」:物理或歷史必選一科,滿分為100分,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2」: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任選2科,每科滿分均為100分,以等級賦分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 福建高考新方案公布!「3+1+2」到底是啥?等級賦分怎麼算...
    考生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含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3個科目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為750分。即通常所說的「3+1+2」模式。學校要在國家課程方案、課程標準規定的必修課程教學結束前,安排學生、家長進行選擇。
  •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選科要參考哪些指標,「賦分」才能更高?
    文|小玉說「高考」,對於高中生而言,是關乎前程、未來發展的重要考試,所以到了高三,大家都在全力以赴,但是隨著新高考的到來,考生不僅要做到「成績」優異,在「選科」上還要下功夫,不然在賦分制度下報考難佔優勢。
  • 新高考模式帶來了「等級賦分制」,能實現公平嗎?學生選科要注意
    2020年,新高考模式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批試點,這一批施行新模式的省份採用的是「3+3」模式。而2021年將採用「3+1+2」高考模式的省份,是湖南、湖北、福建、廣東、重慶、遼寧、河北和江蘇這8個省。所謂的「3+1+2」高考新模式,指的是學生除了要選擇語數外這3門主科,還需在物理歷史中任選1門、在生化地政這四門學科中任選2科,作為自己高考考試科目。而「3+3」則是3門主科外加生化地史政物這6科裡任選3科。
  • 新高考政策「等級賦分」詳解!
    2019年4月23日下午湖南新高考方案公布後,改革力度空前。在新高考政策裡與考生關係最密切的部分就是等級賦分,在大多數已經實施新高考政策的省份都是實施等級賦分。什麼是「等級賦分」?為什麼要「等級賦分」?「等級賦分」有什麼辦法?等級賦分制優勢何在?接下來學馬君就以上幾個問題一一解答。
  • 解密新高考——等級賦分
    前面李老師說到,新高考選科之後,選擇的3門或2門高考科目,不是按照卷面成績算高考成績,而是按照等級賦分計算高考成績,那麼等級賦分具體是這麼回事?為何要用等級賦分呢?等級賦分到底公不公平?在接下來的內容中,李老師為大家一一揭秘。
  • 物理歷史都選,在3+1+2選科中如何賦分?專家:兩科不能同時選擇
    新高考很多省市採用的3+3模式,語數外必選,然後在其他6科中選三種,這是第一批實施新高考的省市使用的模式,在這種情況下,當然有可能出現物理與歷史同時被選中的可能,但由於這種模式導致很多考生不選物理或者歷史,所以很多新高考省市,比如江蘇就出臺了3+1+2的模式,也就是說,語數外必選,
  • 原始分差1分,賦分後差10分,新高考賦分制度到底公不公平?
    你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放在物理上,只要你能處於「分子」上而不是「分母」中,你就是賦分制度的受益者,起碼不會是受害者,就像上面成績單中的同學,如果你考了100分,你就不用擔心賦分制度是否合理了。三、新高考改革,究竟何去何從?
  • 為何物理歷史2選1 為何要實行等級賦分
    廣東高考綜合改革方案昨日發布,為何是物理或歷史2選1門?政治、化學等6門科目等級賦分是什麼?    選擇考科目由學生在高考報名時最終確定。高考報名前都可以更換所選擇的科目,高考報名結束後不可以更改。但在實際操作時,建議慎重考慮。因為無論哪一學科的學習,隨著內容難度的增加,都可能會遇到困難,這屬於正常現象,關鍵是考生要結合自身的優勢綜合考慮,儘早確定,儘量避免更換學科。    「3+1+2」模式和傳統的文理分科有何區別?
  • 等級賦分、選科組合!山東新高考變化大,填好志願先掌握這些規則
    2020年夏季高考考試階段已經結束,接下來將是查分填報志願環節。今年是山東新高考改革第一年,與往年有很大不同。打破文理科報考後,有些考生和家長對成績構成和等級賦分規則還缺乏科學系統的認識,對新的志願填報規則下該如何科學填報志願缺乏科學理性的思路和方法。
  • 新高考中的等級賦分是怎麼回事?浙江和山東的操作方式如何?
    文|劉冷絲欄目|絲說教育改革最近,部分省市宣布暫緩啟動新高考改革,等待一些難題得到徹底解決後再予以實施。其中,很多人不理解高考選考的等級賦分是怎麼回事,我這裡給大家通俗地解釋一下主要內涵。教育部新一輪高考改革方案要求,考生高考總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個必考科目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的考生自主選擇的3個選考科目成績組成,即「3+X」模式,3個選考科目即「X」,這3科成績以等級賦分方式呈現。
  • 新高考等級賦分詳解,看過就全懂
    等級賦分詳解作者:範令一2018年湖南省已經確認啟動新高考,在新高考政策裡與考生關係最密切的部分就是等級賦分,在大多數已經實施新高考政策的省份都是實施等級賦分。不同的等級賦分政策會影響孩子最終的高考分數,卷面得分與高考分數在等級賦分中到底有怎樣的關係呢?
  • 為了公平,新高考實行賦分制度,但是結果卻不一定是公平的!
    那麼,新高考為什麼要實行賦分制度?這種制度到底公平不公平呢?「贏在高三」老師通過一份成績單,給大家解釋一下。一、什麼是賦分制度?新高考在選考科目,同時設等級性考試,成績按等級賦分。等級賦分制簡單來說,就是對考生的卷面成績進行等級劃分,而後依據考生卷面成績排名所在的等級區間,賦予其對應等級的分數。每個省的生源分布情況不一樣,所以賦分的規則也不一樣,比如浙江省的單科最後一名,可以賦分成40分,而山東省的單科最後一名,只能賦分成21分;浙江省的單科前1%的學生,可以賦分成100分,而山東省的單科前3%的學生,賦分成91分——100分。
  • 河北新高考方案「3+1+2」模式怎麼選考科目?錄取方案分數怎麼算
    4月23日,河北省高考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揭開面紗。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高考命題、招生制度一直在不斷調整、優化,這一次,全新的改革將帶來哪些變化?如何實現在公平之路上科學選才?實施方案起草小組相關負責人進行了深入解讀。「3+1+2」凸顯哪些優勢?
  • 一文帶你看懂新高考等級賦分規則,選考不吃虧
    2021年,河北、河南、廣東、遼寧、江蘇、四川等18個省、市、自治區將全面推行新高考制度,下面將為大家詳細解析新高考制度下的等級賦分制,以供高考改革地區的考生及家長參考。
  • 什麼是新高考等級賦分制,為何要實施等級賦分,賦分制公平嗎?
    今天「新高考前沿」就跟大家一起學習一下賦分制,以及探討一下為什麼要實行賦分制,賦分制公平嗎以新高考3+1+2模式為例,賦分模式一共分為A、B、C、D、E五個檔次,賦分起點為30分,每個等級人數所佔比例分別為15%、35%、35%、13%、2%,原始分按照數學公式,轉換到100-86,85-71,
  • 專家解讀高考:選擇性考試科目等級轉換分這樣計算
    詳情請看——「3+1+2」福建新高考實施方案公布! (附權威解讀)本報今天請3位專家權威解讀,一起來看!選擇性考試科目等級轉換分這樣計算!福州一中數學正高級教師 陳德燕24日,我省高考綜合改革方案發布,這個方案符合我省高中教育教學發展的實際和學生多樣化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