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賦分,如何分析,才能利益最大化

2020-12-08 騰訊網

等級賦分的基本思路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以最近幾年高考成績數據為基礎,反覆測算確定以30分為等級賦分的起始分,100分為滿分,劃分為五個等級,各等級的人數比例賦分區間分別如下表所示:

A等佔15%,賦分區間為100-86分,B等佔35%,賦分區間是85-71分,C等佔比35%,賦分區間為70-56分,D等佔比13%,賦分區間是55到41分,E等佔比2%,賦分區間是40-30分,然後將相應的數據帶入到賦分制等比計算公式即可,下面我們就通過一個具體的案例來分析:

公式:原始分數區間最大值 -- 原始分 == 賦分區間最大值 -- 賦分成績X

原始分 -- 原始分數區間最小值 賦分成績X -- 賦分區間最小值

根據各省公布的賦分制計算公式,我們來看小明最終的分數是多少分,小明是湖北的考生,選考科目是政治,卷面分是85分,全省位次是百分之3的話,所屬等級是A等級,賦分區是100-86分,原始分區間為99-83分,這個是從當年考試成績中查詢A等級的原始分區間得到的一個數值,假設轉化賦分後的成績為x,將這些已知的數據帶到賦分制的公式中可以得到:

99 -- 85 == 100 -- X

85 --83 X -- 86

X≈87.8≈88(四捨五入取整數)

99減去85,除以85減去83分,等於100減去X,除以X減去86,所以小明最終的分數值約等於87.8分,四捨五入取整數的原則是88分,所以小明政治最終成績是88分。

很多家長會問這麼麻煩為什麼還要賦分制,當然是為了公平,給大家舉個例子:在新高考中只有3+1+2中的2是用賦分制去計算的,所以假如一個考生選擇了生物加上化學,另外一個考生選擇了生物加上政治,他的化學考了100分是全省第一名,政治因為當年比較難,他考了80分,然後也是一個第一名,他們都是第一名,但是分數相差20分,如果不用賦分制的情況下,對只因為選科造成的20分的分差是相當不公平的,但是如果用了賦分制之後,他們的成績幾乎都是相等的,所以賦分制主要是為了公平。

新高考如何選科主要從三個維度去分析

第一:數據維度(了解各科專業覆蓋率,及覆蓋率趨勢)

只,有先了解各科目對應專業的覆蓋率,在選科時才能做到不盲目跟風,有所依據,根據2018年教育部指引,93個專業類的選考要求中。提及最多的科目是物理,共被60個專業所提及,佔專業類總數的64.5%,其次是化學被58個專業類提及,佔半分之62.4,再次是生物,被29個專業提及,佔百分之31.2%,至於政史地三科,只被三到五個專業類所提及,佔3.2%、3.2%、5.4%。

如果加上不設專業的29個專業類,數據就是這樣的,物理化學佔比90%以上,政史地佔比僅佔35%左右,這個是2018的數據,現在來說不是特別的準確,因為每年每個院校會涉及到專業的調整,新增合併以及培養方向的改變,但是變化不會特別大。

接下來看一下2017年上海高考數據對比,物理和化學的覆蓋率有所提升,而生物和政史地三科的覆蓋率均有明顯的下降,這也反映了教育部規範選考科目的方向和目標,以上這些數據將在未來選科時,是重要的參考指標。

PS:顏色越深,覆蓋率越大,具體要求以各院校公布數據為準

結論:選課順序為物理 > 化學 > 生物 > 地理 > 歷史 、 政治,最終選擇還需要興趣維度,發展維度考慮。

第二:興趣、特長維度(了解自身真正的優勢學科,特長學科發掘)

第三:發展維度(選科如何將就業方向,考研方向規划進其中)

相關焦點

  •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選科要參考哪些指標,「賦分」才能更高?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新高考3+2+1模式下,考生選科要參考哪些指標,賦分才能更高,並且做到在志願填報中選擇專業最大化,我們首選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賦分制」。什麼是賦分制?簡單來講賦分制就是新高考規定的,除了語數外三門主科以外,其他副科,也就是物理、歷史生物、地理等科目同時設等級性的考試,按成績的等級進行賦分,我們也可以認為是把考生這些科目的卷面分劃分成幾個等級,根據這些的等級區間進行排名,賦予對應的分數。當然部分省份還會要求考生必須要通過「高中學考」達到合格的成績,如果不合格是不可以賦分的,什麼是「高中學考」?
  • 山東新高考!選科採用賦分制,賦分制如何估算自己的成績呢?
    今年是山東省實行新高考的第1年,選科的理化生政史地,實行的是賦分制。那麼對於賦分制如何估算自己的成績呢?例如,小明同學需要根據自己的成績在山東省的排名比例,確定自己的等級及所在的賦分區間。假設小明同學在經過等級賦分換算後的最終成績為X,那麼山東等級賦分計算公式如下:(該區間高考最高分-原始分)÷(原始分-該區間高考最低分)=(等級賦分區間最高分-x)÷(x-等級賦分區間最低分)然後小明將這些數據套用在以上計算公式中,便可以算出自己的最終成績
  • 浙江英語高考成績風波 「加權賦分」該如何做到公平
    原標題:浙江英語高考成績風波,「加權賦分」該如何做到公平    ▲圖片來自新華社。24日,考試成績發布,其中的「英語高考成績」受到質疑:很多同學成績與日常成績差距較大,成績較好的同學反而成績下降,成績相對不好的同學成績較高;滿分150,有同學出現152分的情況;作文有出現負分情況;作文分數差距較大,低的達「3-5分」,高的分數達23分左右。
  • 新高考方案下,620分會賦分變成600分嗎?看完這張表格一目了然
    說到新高考對於很多朋友來講還是蠻陌生的,畢竟在當下的高考背景之下,750分文理分科考試已經實行了近20年時間,從全國大範圍來看,這種模式也已經深入人心,所以被視為一種非常經典的高考模式。其實在我國近15年的高考中,除了有750分制的考試模式外,像海南、上海和江蘇分別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與不同的考試方式,比如江蘇從12年前使用了480分總分制,而海南的總分超過了750分,上海的總分則也只有660分等等。不過隨著新高考的即將開始,我們可以看到江蘇即將加入到750分制陣營,同時語數外加入全國統考範圍,高考模式也將會採用賦分制度,回歸全國大局當中來。
  • 如何利用囚徒困境,讓選擇的利益最大化?
    囚徒困境指出,個人的最佳選擇可能並非團體最佳選擇,或者說,在一個群體中,個人做出理性選擇(個人利益最大化)時,卻可能導致集體的非理性(集體利益非最大化,甚至集體利益最小化)。囚徒困境的故事,可簡述為:警方逮捕了甲、乙兩名嫌犯,但並沒有足夠證據指控二人入罪。
  • 家長發現新高考賦分漏洞喜不自勝,異想天開大夢方醒羞得滿臉通紅
    新高考來了,無論是3+3還是3+1+2模式,家長為了給孩子選科,都操碎了心。如今還有六個月山東新高考3+3模式第一屆考生就要正式參加高考了。所以又有家長費盡心機,想鑽漏洞,呼籲大家高考報名時以社會考生報名,從而讓物理化學等科目實現保底賦分,可謂費盡心機!家長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什麼是社會考生?什麼是保底賦分?這種操作可行嗎?
  • 原始分差1分,賦分後差10分,新高考賦分制度到底公不公平?
    文|贏在高三下圖是某校高二期末考試的物理成績,在新高考「3+3」模式下,出現了很多「bug」,其中,物理等級賦分低,選擇人數少,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浙江省出現明顯的「棄物理」現象,山東、海南等地,選擇物理的學生並不少,沒有明顯的「棄物理」現象,但是這不代表這個制度沒有問題,因為這些地方第一屆新高考考生明年才參加高考,如果出現物理賦分偏低的情況,很難說會不會對選擇物理產生影響。一、為什麼選物理會比較吃虧?
  • 江蘇新高考賦分學科,化學被無情「拋棄」?這個學科30萬人選擇?
    說到江蘇的高考一直以超級難的狀態示人,從11年前江蘇實行了480分考試制度以來,如今的江蘇高考模式已經完全印在了家長和考生心中。 3、大眾對賦分的誤解 說到新高考,其實最終「2」這個選科當中分數都是賦分制
  • 新高考賦分,選擇人多的學科好,還是人少的好?網友解釋很通俗
    新高考採取賦分制度,很多人對於賦分並不了解,再加上各省賦分模式不一樣,選科數據難公開等因素的影響,讓賦分制度變得非常神秘,一般家長和學生也不太懂。今天,「贏在高三」老師給大家解釋一下賦分制度。一、什麼是「等級賦分」?
  • 2020年北京高考採取賦分制的特點分析及應對策略
    本文北京教育網官方公眾號信息整理2020年高考改革,分析基於「百分位等級」的分段成績轉換方案。 賦分制是高考改革中被師生「吐槽」最多的一項政策,其實,這是為了配合其他重要改革的無奈之舉。 某次考試:學生A歷史80分,在全北京市排名1%以內,最後等級賦分變為了100分。學生B物理80分,在全市排名37%—43%以內,最後等級賦分變為了76分。
  • 浙江新高考卷面分只是賦分依據 關鍵看"排名"
    「孩子剛進高一,屬於新高考的第一屆,聽說新方案選考科目要按照等級來賦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選考科目的卷面分值要換算成實際高考分數,其中的關鍵因素是什麼?」……這幾天,記者接到一些家長的來電,詢問新高考方案中有關「等級賦分」的問題,為此,記者向嘉興市教育考試院作了深入了解。
  • 從「物理之殤」到「加權賦分」,浙江新高考改革真的失敗了嗎?
    作為新高考試點省份之一,2019年是浙江省進入高考改革的第三個年頭。本著打破「一考定終身」的美好願景,然而,卻似乎並沒有那麼順利。加權賦分11月初,浙江省進行了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
  • 新高考模式下,語數外需要考多少分?才能有機會進985
    隨著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重視,高考迎來新的改革,在新高考的改革之下,出現了賦分制,學生的成績不再像以往的考試分數,考多少就是多少。 新高考模式下,語數外需要考多少分?才能有機會進985 按照往年的分數線來說,平均需要達到670分以上才有機會考進985高校,那麼語數外三大主科也要380分以上,也就是每科要達到130以上才有機會。
  • 新高考第一屆畢業生,復盤選科賦分走班,過來人分享3點經驗
    本人山東省新高考改革第一年考生,也就是2020年高考畢業生,我選的組合是物理、化學、政治。在賦分制下,我物理估分裸分60多,賦分後73分,化學估分裸分75左右吧,賦分後81分,政治估分裸分也70左右吧,賦分後76。個人體驗政治這學科一般裸分70以上差距越拉越大,政治在60到70這塊人太多了。
  • 簡單介紹2020北京新高考,3+3模式,賦分方式和4天高考時間
    北京高考時間1月15日,教育部推出了強基計劃,宣布自主招生停止。今天,2020年1月19日,北京市教育考試院發布一條新聞,北京市2020年高考時間改為4天。下圖是北京高考時間,6月7日~8日,是全國統一的高考時間和安排,第一天語文、數學,第二天下午英語。
  • 高考改革研究報告:新高考如何融匯中西
    本輪高考改革就學習借鑑了國外「高考」的做法,而為穩妥起見,我們要結合我國國情不斷調整逐步推進。 給學生選擇權是正確的,只有這樣才能改變我們培養的學生「千人一面」,才能有人才的多樣性,才能提高中華民族的創新能力。
  • 新高考賦分:鼓勵和比自己差的人相比,鼓勵學生學容易學科
    自新高考實行賦分制度以來,對賦分制度的質疑就一直不斷,有人明確指出:這樣的賦分制,不是鼓勵學生和優秀的學生相比,而是鼓勵和比自己差的人相比。不鼓勵學生鑽研艱難的學科,而是鼓勵學生學容易學科。新高考下,「功利性」選課遠比興趣、愛好甚至特長更重要!一、什麼是等級賦分?
  • 什麼是新高考等級賦分制,為何要實施等級賦分,賦分制公平嗎?
    關於新高考模式「賦分」制,不用說不在教育崗位的家長,哪怕是在職老師,很多人都不清不楚,甚至是高三的老師,一些人也稀裡糊塗。很多人只是清楚是賦分模式不看原始分,要看排名,但具體檔次劃分,根本記不住,其實賦分制規則並不難理解。
  • 趙益老師帶你解密新高考賦分制
    今天給大家講解新高考的賦分制度,以前老高考,比方說物理考了80分,這80分計入高考總成績算就可以了,但是新高考不是,我們還是以物理舉例,物理考了80分,首先要將物理單科成績做一個全省排名,看你的80分在全省的排名的名次是多少。然後相應的劃分等級,正常有21個等級。
  • 江蘇新高考託底政策,化學考零分也能賦分得70分?
    賦分制到底是怎麼回事?這些,都是同學們在選科之前就要慎重思考的問題。 2021首屆參加新高考的同學們也完成了選科,有一門學科的選科率卻是奇葩的很,那就是化學!就以江蘇省的化學單科選科比例來說,第一屆新高考學生的選課比例,成為了新高考改革7個省裡最低的,連15%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