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益老師帶你解密新高考賦分制

2020-12-06 趙益講高考升學規劃

今天給大家講解新高考的賦分制度,以前老高考,比方說物理考了80分,這80分計入高考總成績算就可以了,但是新高考不是,我們還是以物理舉例,物理考了80分,首先要將物理單科成績做一個全省排名,看你的80分在全省的排名的名次是多少。然後相應的劃分等級,正常有21個等級。(如下圖)

舉個例子,比方說今年的題比較難,你物理考了80分,排名一看,全省排到了百分之一以內,也就是頭部選手最高分就是你了。那這樣賦分,可以給你賦到滿分100分,雖然說你卷面分是80分,但真正算總成績的時候,能給你賦到100分;第二個例子呢,今年物理題比較簡單,你物理依舊考了80分,但是周圍同學都已經90分,甚至是滿分,這樣的話,整個省內物理80分的排名是多少,你已經排到了後部的選手,那你的賦分就有可能給你賦到60分左右。

所以說,賦分是這樣的計算方式,這樣就導致,提高一分,超過千人,不僅僅是一個口號了,而是你物理這個科目,可能真的會因為一分,給你排到千人之外,這就要求我們孩子千萬不能偏科,(對於全體高考考生來說)這種賦分制相對公平,比方說,你物理好,化學和生物不好的,老高考是可以平均一下(不至於排名太靠後)。但現在不行了,你物理好,你佔優勢,但是化學和生物不好,一賦分,一下子就賦到後面的名次了,所以,這就要求我們高一或初中的家長,提前做好準備,儘量選好科目,每一科目都不要出現偏科嚴重的情況。

賦分等級呈正態分布

那麼,各省陸續實行的新高考賦分制到底是什麼意思?先看看你所在的省份屬於哪個模式,以及執行時間。新高考模式有3+3模式,還有3+1+2模式。先說數字代表什麼,3+3模式第一個三代表三大主科-語數外,屬於必考科目,第二個三是史地政物化生六門課當中任選三門做考試科目,而3+1+2模式當中呢,三代表語數外,屬於必考科目;一代表物理歷史,任選一門,二代表地政化生,四門課當中任選兩門參加考試。也就是說實行新高考之後呢,就不存在文理之分了,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來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去應對考試。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新高考等級賦分制,為何要實施等級賦分,賦分制公平嗎?
    關於新高考模式「賦分」制,不用說不在教育崗位的家長,哪怕是在職老師,很多人都不清不楚,甚至是高三的老師,一些人也稀裡糊塗。很多人只是清楚是賦分模式不看原始分,要看排名,但具體檔次劃分,根本記不住,其實賦分制規則並不難理解。
  • 帶你了解賦分制
    對此有困惑的同學很多,所以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賦分制到底是怎樣的。在文理分科的年代,高考成績是文理科分別排名,大家考的是相同的科目、相同的試卷難度,所以各科分數簡單相加然後排名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在新高考的模式下,考生自己選擇科目,最多可以有20種不同的組合,科目不同、難度不同,如果再把卷面分數簡單相加顯然是不合理的。舉個例子,大家就能更好地理解了。孫悟空的棍法表演考了70分,白骨精的妖術表演考了80分,到底誰更優秀應該怎麼比較呢?合理的比較方式是要看參加棍法表演和妖術表演的人數分別是多少?
  • 通俗易懂話山東新高考「賦分制」
    有些家長朋友留言說不太明白山東的「賦分制」,尤其是孩子剛上高一的學生和家長。今天再單獨說一說山東的「賦分制」。賦分的意思就是相關學科的成績不是把你的實際得分(原始分)計入高考總成績,而是經過一定轉換和計算後得出一個分數計入你的高考總成績。
  • 2020年北京高考採取賦分制的特點分析及應對策略
    賦分制是按照你分數排名的百分比而不是卷面分數來計算成績的一種方法,用於選考科目的成績統計。例如: 1)卷面滿分為100分; 2)成績分為21個檔位。
  • 山東新高考!選科採用賦分制,賦分制如何估算自己的成績呢?
    今年是山東省實行新高考的第1年,選科的理化生政史地,實行的是賦分制。那麼對於賦分制如何估算自己的成績呢?例如,小明同學需要根據自己的成績在山東省的排名比例,確定自己的等級及所在的賦分區間。假設小明同學在經過等級賦分換算後的最終成績為X,那麼山東等級賦分計算公式如下:(該區間高考最高分-原始分)÷(原始分-該區間高考最低分)=(等級賦分區間最高分-x)÷(x-等級賦分區間最低分)然後小明將這些數據套用在以上計算公式中,便可以算出自己的最終成績
  • 2020年高考錄取方案改革!賦分制改革!
    2020年對於這屆高三學生來說真的是不平凡的一年,很有意義的一次高考!但是這屆高三很多省份也迎來了新高考,北京市教委很早之前已公布了2020年高考改革方案。其中,關於綜合評價錄取試點方面的方案指出,原則上高考成績佔比不低於學生總成績的60%。
  • 觀察者網:又是一年高考時,我們找一線老師聊聊新高考
    但是,第一次新高考結束後面臨了一系列問題,如高考賦分制的客觀缺憾,物理選科人數下降, 「走班制」管理問題,學生自由選科使師資、硬體難以均衡、綜合素質評價爭議大,高校招錄挑戰大等等,將高考改革推上輿論風口浪尖。 2018年,原定秋季啟動的新高考改革試點省份從18個減至8個,原本試點地區也已陸續針對細節進行局部微調。
  • 新高考賦分,如何分析,才能利益最大化
    等級賦分的基本思路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以最近幾年高考成績數據為基礎,反覆測算確定以30分為等級賦分的起始分,100分為滿分,劃分為五個等級,各等級的人數比例賦分區間分別如下表所示:
  • 新高考賦分,選擇人多的學科好,還是人少的好?網友解釋很通俗
    新高考採取賦分制度,很多人對於賦分並不了解,再加上各省賦分模式不一樣,選科數據難公開等因素的影響,讓賦分制度變得非常神秘,一般家長和學生也不太懂。今天,「贏在高三」老師給大家解釋一下賦分制度。一、什麼是「等級賦分」?
  • 新高考下的賦分制,你知道多少?
    新高考政策發布已不是一兩天了,與新高考相關的種種政策也相繼出臺,在此之後「3+3」和「3+2+1」政策的發布,也是家長和學生們需要關注的話題,除了走班、排課、選課等話題,自然跟此相關的「賦分制」也就被提了出來,這才是核心。那麼什麼才是賦分制呢?
  • 新高考第一屆畢業生,復盤選科賦分走班,過來人分享3點經驗
    本人山東省新高考改革第一年考生,也就是2020年高考畢業生,我選的組合是物理、化學、政治。在賦分制下,我物理估分裸分60多,賦分後73分,化學估分裸分75左右吧,賦分後81分,政治估分裸分也70左右吧,賦分後76。個人體驗政治這學科一般裸分70以上差距越拉越大,政治在60到70這塊人太多了。
  • 新高考方案下,620分會賦分變成600分嗎?看完這張表格一目了然
    說到新高考對於很多朋友來講還是蠻陌生的,畢竟在當下的高考背景之下,750分文理分科考試已經實行了近20年時間,從全國大範圍來看,這種模式也已經深入人心,所以被視為一種非常經典的高考模式。其實在我國近15年的高考中,除了有750分制的考試模式外,像海南、上海和江蘇分別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與不同的考試方式,比如江蘇從12年前使用了480分總分制,而海南的總分超過了750分,上海的總分則也只有660分等等。不過隨著新高考的即將開始,我們可以看到江蘇即將加入到750分制陣營,同時語數外加入全國統考範圍,高考模式也將會採用賦分制度,回歸全國大局當中來。
  • 2019年株洲中考招生新引用「賦分制」
    株洲中考招生新引用「賦分制」     株洲中考改革後普通高中常規招生採用「學業等第入圍,綜合成績錄取」的辦法。     △綜合Ⅰ和綜合Ⅱ,採用賦分制,以實得原始總分進行排序,分別分成26等賦分。綜合Ⅰ最高賦分為200分,最低賦分為100分;綜合Ⅱ最高賦分為150分,最低賦分為50分。     △株洲中考體育與健康原始分為50分,以實得原始分計入。
  • 聽趙益老師乾貨解讀
    如果你還不了解強基計劃,不要擔心,我上一篇文章有提到,您可以點擊右側連結了解。2020高考強基計劃三所高校簡章公布,趙益老師一時間「強擊解讀」本文為趙益老師本人原創,碼字不易,轉載請通知。有的學校會側重古文字釋讀,注重文字本體;有的學校側重上古史研究,還有的學校偏向考古學中遺址文明古文字研究等方向,所以趙益老師提醒2020年的考生在報考時應該多加注意。
  •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選科要參考哪些指標,「賦分」才能更高?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新高考3+2+1模式下,考生選科要參考哪些指標,賦分才能更高,並且做到在志願填報中選擇專業最大化,我們首選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賦分制」。什麼是賦分制?簡單來講賦分制就是新高考規定的,除了語數外三門主科以外,其他副科,也就是物理、歷史生物、地理等科目同時設等級性的考試,按成績的等級進行賦分,我們也可以認為是把考生這些科目的卷面分劃分成幾個等級,根據這些的等級區間進行排名,賦予對應的分數。當然部分省份還會要求考生必須要通過「高中學考」達到合格的成績,如果不合格是不可以賦分的,什麼是「高中學考」?
  • 江蘇新高考託底政策,化學考零分也能賦分得70分?
    賦分制到底是怎麼回事?這些,都是同學們在選科之前就要慎重思考的問題。 2021首屆參加新高考的同學們也完成了選科,有一門學科的選科率卻是奇葩的很,那就是化學!就以江蘇省的化學單科選科比例來說,第一屆新高考學生的選課比例,成為了新高考改革7個省裡最低的,連15%都不到。
  • 新高考3+3,一直被詬病,如果把英語變動一下,很可能會大獲成功
    新高考3+3政策出臺以來,由於設計者對實際情況估計出現了較大偏差,加上先天存在一定的缺陷,一直在被各界詬病。 首先是賦分制的出現,雖然能夠平衡各科目試卷難度差異帶來的不公平,但由於賦分制本身的特點,會無形中拉大或者縮小考生之間的成績差異。
  • 高考改革研究報告:新高考如何融匯中西
    本文分四部分 一、部分國家或地區「高考」簡介 二、四十年高考改革回顧 三、新高考的五種賦分制比較 三、新高考的五種賦分制比較 上海實行5等11級賦分制 浙江、北京、天津實行5等21級賦分制 山東實行5等8級賦分制 廣東、福建、湖南、湖北、重慶、江蘇、河北、遼寧實行5等級賦分制
  • 也談海南新高考的標準分轉換及計算方式
    新高考給考生帶來的衝擊首先就是選科。對於實施選科的小三門,目前已經實施新高考的三批省市中,絕大部分採取賦分制。但有一個省份是例外——這就是海南省。在4月7日剛剛發布的文章——《賦分制—新高考最大的BUG(深度長文)!》中,筆者指出了賦分制帶來的缺陷和困境,其中提及海南省採取的標準分轉換方法。
  • 2021高考改革丨選科對新高考的"蝴蝶效應"之生物篇
    隨著高一第一學期馬上接近尾聲,新高考如何選科也成為同學們一大難題。除三大主科外,「選項」學科有哪些學習痛點和誤區,哪個是「賦分制」下的最優解,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組合等等,任何一個細枝末節都可能對高考產生意想不到的「蝴蝶效應」。今天我們討論新高考下生物學科如何選擇和備考。選生物的報考專業你可能想像不到2020年以來,受特殊時期影響,醫藥健康產業的地位和價值被重新審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