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3+3,一直被詬病,如果把英語變動一下,很可能會大獲成功

2020-11-30 騰訊網

新高考3+3政策出臺以來,由於設計者對實際情況估計出現了較大偏差,加上先天存在一定的缺陷,一直在被各界詬病。

首先是賦分制的出現,雖然能夠平衡各科目試卷難度差異帶來的不公平,但由於賦分制本身的特點,會無形中拉大或者縮小考生之間的成績差異。

其次,由於各科目的難度不同,導致選擇物理的人數呈現斷崖式下跌,即使降低了物理考試的難度,也無法改變這個趨勢。

於是,在原來的3+3基礎上打了個補丁,改成了3+1+2。這下總算是挽救了物理,但又把化學推下了懸崖。先天設計上的缺陷暴露無遺。

甚至有很多人認為新高考3+3改革,本質上是一個不成熟的東西,如果不做適當的調整,用不了多久,必然會退出歷史舞臺。

客觀的說,新高考3+3的整體思路是沒有問題的。對減輕學生負擔,讓學生擁有自主選擇權,有利於培養學生特長,向素質教育發展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但如果在新高考3+3中,稍稍變動一下,把英語踢出大三門,列為小三門必選項,很大可能就此會獲得極大成功。

事實上,英語的權重過高,也同樣一直在被詬病。英語很重要,尤其是對於未來的科研人員,英語是不可或缺的工具,這個沒人會否認。

但把英語的權重和語文數學並列,同樣佔150分則顯得有點過於誇張。同樣不能否認的是英語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並無太大用處。

由於全國各地教育資源相當不平衡,這種不平衡在英語教學上被放大到了極致,一些邊遠地區的農村,甚至都沒有專職的英語老師,由其他老師代課。這樣的英語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另外,有些偏科的學生,確實缺乏語言才能。雖然在強勢學科上非常有天賦,但被英語拖累,生生地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而把英語從大三門挪到小三門後,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得到解決。

首先,英語的權重被降低了。更匹配其本身在所有學科中應該佔有的地位。

其次,學生之間英語的差距被拉近了。即使對於那些實在沒有語言天賦的學生,至少也能得到一個保底的分數。不至於過於影響大局。

另外,英語被踢出大三門,對於偏重理科的學生來說,為了拉開和其他學生的差距,必然會在大三門中選擇物理或者化學來增加自己的優勢。

這樣,賦分制下的物理或者化學的尷尬局面自然也迎刃而解,不會再成為選擇的障礙。

而偏重文科的學生同樣能夠選擇歷史或者政治等強勢學科充入大三門,一樣可以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一個小小變動,根本就不需要再打什麼3+1+2的補丁。本質上,3+1+2是一種不得已的選擇,其根本思路還是原來的文理分科,甚至還不如過去的文理分科。

總之,如果將英語列入小三門必選項,無論對解決新高考改革的先天缺陷,還是解決長久以來英語權重過高的難題,都有相當的積極意義。

對於這個觀點,各位朋友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如果高考英語成為選考,這3類考生將會「吃虧」,所以別輕言放棄
    文/曉寧說教育英語門科目作為語、數、外三大主科目之一,一直以來都存在著很大的「異議」,每年都會有很多人表示應該「取消」高考中的英語。因為大家普遍的認為英語作為主科目之一,給學生們帶來的壓力是非常大的,也佔據了大家過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並沒有給考生們帶來成正比的「收益」。
  • 「超常男孩」3歲說英語15歲高考 516分考大學
    魏志陽 攝3歲看報說英語,6歲直升小學三年級,15歲高考成績平平「超常男孩」的路,為何越走越窄前天,一位媽媽給本報熱線96068打來電話,希望記者幫她兒子結個對子,讓兒子獲得讀大學的機會。「我兒子瞿瀚盛,15歲,已經參加了今年的高考。
  • 倒計時下的2021高考英語學習對策
    因為2020年的高考時間延期了一個月,所以到現在,依然會給同學們一種時間還多一個月的錯覺。其實,滿打滿算,給自己四個月的時間,已經很了不起了。 這篇文章我將會從考試大綱、英語試卷結構組成、複習技巧三個方面,對接下來的短時段英語強化複習給出分析和建議。
  • 簡單介紹2020北京新高考,3+3模式,賦分方式和4天高考時間
    北京高考時間1月15日,教育部推出了強基計劃,宣布自主招生停止。今天,2020年1月19日,北京市教育考試院發布一條新聞,北京市2020年高考時間改為4天。下圖是北京高考時間,6月7日~8日,是全國統一的高考時間和安排,第一天語文、數學,第二天下午英語。
  • 上海高考3+3模式來了!如何選課與高考錄取息息相關,千萬別大意!
    盛曉涵的事情,其實提示了很重要的一個點,那就是「新高考」不再是「一考定終身了」。它有別於我們這代人所認知中的高考,已經完全大變樣了! 事實上,在新高考的變革之下,對家長為孩子做更長遠的學習規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麼,今天就跟隨口袋君一起了解下,新高考的具體變革有哪些,需要提前做哪些準備。
  • 中考「大變動」,禁止復讀,近一半無緣高中,學生升學出口在哪
    大多數的人,都會高考特別重視,畢竟高考是人生的轉折點,但是「中考」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中考將要有「大變動」,近一半的學生無緣高中。中考「大變動」,禁止復讀,近一半無緣高中1.禁止招收初三復讀生前幾年,有很多的學生都會因為在高考時發揮失常選擇復讀,因為學生想要通過復讀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如果學生在中考時發揮失常,是完全不可以復讀的,這也就是說學生們只有一次中考機會,只有學生們付出自己全部的努力才可以會考上高中。
  • 高喊「把英語踢出高考」的人,如果高考沒有英語,你會更難過!
    憑藉其他科目,他考上了一所省重點,如果英語能考得好一點,能平穩的進入985大學。 畢業後,「雙非」和「雙一流」的差距挺大的。 那些英語差,導致考不上大學人,請思考: 如果把英語踢出高考,你雖然能考上大學了,但是卻躲不過大學英語。 如果把英語踢出高考,你雖然上了本科,但考研時你的英語怎麼辦。
  • 2020年高考英語為什麼不能取消,我總結了3點
    關於高考應不應該取消英語科目這個問題,基本上每年都會受到很多人的議論,尤其每年臨近高考的時候,很多人也對這個高考制度的改革方面進行了很多的反思。但是為什麼不能取消,我總結了一下3點一.不能因為你學不好英語就覺得英語沒有意義從我一個朋友的經歷來看,多年來的學習經歷來看,英語科目對於普通學生的這種升學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英語能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我們受過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成績。一方面對於個人的日常專業學習也好,擇業也好,另一方面對於自己的一種學術事業的開拓或者說對於相關信息的獲取方面也都是非常重要的。
  • 「3+1+2」江蘇高考新政策正式出爐,附新高考指南!
    最新消息,昨天下午4點,「江蘇省普通高考綜合改革新聞發布會」在省政府新聞發布廳召開」,經過大半年的等待,江蘇省2021新高考改革方案終於面世!   也就是說,新高考方案確定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2021年參加高考的江蘇考生滿分為
  • 觀察者網:又是一年高考時,我們找一線老師聊聊新高考
    但是,第一次新高考結束後面臨了一系列問題,如高考賦分制的客觀缺憾,物理選科人數下降, 「走班制」管理問題,學生自由選科使師資、硬體難以均衡、綜合素質評價爭議大,高校招錄挑戰大等等,將高考改革推上輿論風口浪尖。 2018年,原定秋季啟動的新高考改革試點省份從18個減至8個,原本試點地區也已陸續針對細節進行局部微調。
  • 解讀2018高考大綱:語文小題數量 英語詞彙基礎是關鍵
    生活報3月23日訊 2018年高考《考試大綱》已於近日出爐。日前,生活報特邀哈師大附中名師針對《考試大綱》,為考生們進行了解讀。2018年是新課程改革、高考改革的重要拐點,今年的高考很可能起到某種「橋梁」作用。那麼,語文、數學、英語三大學科,今年會有哪些特點和變化?
  • 江蘇新高考英語改革備受矚目 公眾盼藉此撼動應試教育堅冰
    對於2016年江蘇新高考方案究竟如何走向,備受矚目。經過多方打聽獲悉,江蘇新高考方案正在醞釀改革,目前最有可能的模式是高考考語文、數學以及文理「小綜合」,而英語將實行一年兩考,不再計入總分,而是以等級形式計入高考成績,高校在錄取時將對英語等級提出要求。
  • 關注臨沂高考|新高考英語卷難不難?
    2020年是我省新高考的第一年,英語試題使用新高考I卷,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
  • 高考應加大數理化難度,降低語文英語分值,給男生更多機會
    在論壇上看到許多同學和家長,激烈抨擊現行的高考制度,大家甚至提出一個建議: 高考應當加大數理化的難度,降低語文和英語的分值。 為何?
  • 成功家庭英語啟蒙的3個步驟
    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577篇原創文章。每天打開網絡,發現世界一直不平靜,就跟大多數人家的家庭教育一樣,浮躁成了籠罩大家心頭的主旋律。至於英語啟蒙,父母們與其說是浮躁,倒不如說是不知道從何入手。面對不斷變化的世界,有的人選擇靜觀其變,等待「更好的機會」;有的人在不停地改變,生怕錯過孩子學語言的「關鍵期」,留下人生的遺憾。
  • 高考「3+3」考生選考地理的最多
    2020年我省將試行的新高考一直是社會關注的話題,近日,在青島大學舉辦的青島大學高中校長論壇就該話題做了探討分析。記者從與會專業人士的報告中發現,全面應對好新高考,除了需要學生努力學習外,學校和家長還應了解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做好後勤保障工作:新老高考區別、選科選課技巧、大學專業選科要求、適合的升學路徑、報考政策(含國家政策、本省政策、高校政策)、大學專業和院校分類知識、大學錄取近三年錄取投檔線(專業投檔線)及位次、志願填報技巧。
  • 在「3+1+2」的新高考模式下,學生各科要考多少分,才能上985?
    高考是改變命運的考試,要想改變命運成功,就得考上一所有含金量的重點大學,比如985工程大學,許多出身貧寒的優秀學子們,憑藉自己的努力考上了985大學,之後成功地改變了命運。
  • 高考還能考日語?如果英語成績太差了,用其他外語語種替代可行嗎
    近日,各省市正在進行2021年高考報名,【高考日語】經常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不少同學感到疑惑,高考還能考日語?如果英語成績太差了,用其他外語語種替代可行嗎?目前,日語和英語考生人數仍不在一個數量級別,雖說選擇日語高考的人數在逐年增多,但是大部分考生還是會選擇英語。2019年的高考中有超過1000萬的考生報名,而選擇日語的考生約4萬人,日語仍是實實在在的「小」語種,因為確實還有大部分學生英語是從小學到大的,沒有接觸過更沒有考慮過學習小語種來替代英語高考。
  • 2020年上海高考英語備戰
    例如3:2019年1月上海高考英語閱讀理解C篇選自《金融時報》(https://www.ft.com/content/c2bd2f8c-8b67-11e8-b18d-0181731a0340)中核電似乎縮小了走向成功的道路的新能源話題,人類的發展的資源越來越有限,如何利用高效的核能為人類服務是未來科技研發的重點。
  • 大工「超牛」校友:高考英語3分,靠獎學金攻讀加拿大博士!
    他深耕於乾燥技術、新能源與化工新材料、能量轉換與存儲等領域,發表期刊文章245篇,文章被引率超過17500次,不僅在多個專業團體任職,還參與多家國際頂級期刊的編輯工作。他就是大連理工大學傑出校友陳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