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上海「05後」少年盛曉涵在網上刷屏了,因為「教科書式」搭救路邊暈倒老人,贏得了網友紛紛點讚,還獲得了人民日報的報導!
全網「刷屏」點讚
不過口袋君還關注到,這位少年英雄還引來了高校對他的關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招生辦主任高海峰,特別前往了格致中學拜訪這位05後少年。高海峰說,「畢竟盛曉涵才高一,所以今天我也想先來看一看,堅定一下他學醫的志向」。
盛曉涵坦言,報考醫科專業要理化同加,身為物理課代表,他對自己的化學成績還不太放心,不過,他也堅定地告訴高老師,雖然還沒有完全確定今後的職業方向,但學醫絕對是最高選擇之一。
盛曉涵的事情,其實提示了很重要的一個點,那就是「新高考」不再是「一考定終身了」。它有別於我們這代人所認知中的高考,已經完全大變樣了!
事實上,在新高考的變革之下,對家長為孩子做更長遠的學習規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麼,今天就跟隨口袋君一起了解下,新高考的具體變革有哪些,需要提前做哪些準備。
新高考改革帶來了哪些變化?
主要帶來兩大變化:
1
文理分科變成「3+3」或者「3+1+2」模式
2020年,全國共有14個省市實施了高考綜合改革,實施「3+1+2」或者「3+3」的選科模式。
其中,上海就是採用「3+3」模式。
「3」為全國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所有學生必考,各科滿分均為150分,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1」為首選科目,考生須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物理、歷史科目中選擇一科滿分100分,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2」為再選科目,考生可在化學、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個科目中任選2科,每科滿分均為100分,以等級賦分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新高考和傳統高考最大的不同就是取消了文理分科,這意味著,徹底地與文理分科時代告別,不再分「文綜」、「理綜」。新高考改革後,考試科目組合不分文理科,增加到12種。
2
試卷命題、考場安排、考試時間的變化
試卷命題:
改革後將變為全國統考+省統考。語文、數學、英語將不分文理科,均由教育部考試院中心統一命題。物理、歷史、政治、地理、化學、生物6門由各省自行命題,自行組織考試。
考場安排:
選考科目考試時間不同,選考人數不等,考場安排上也會有變化。
從目前採用「3+3」模式的各省情況來看,語文、數學、英語這三科考試和過去一樣,同一考生在同一考場、同一座位(號)上考試;後兩天,考生自選科目,每一科考試考場號、座位號都有可能不同。
當然,也可能「3+1+2」各省會將同一選考組合的考生安排在同一考點和考場完成全部考試,畢竟跟「3+3」模式有20種組合相比,「3+1+2」選考組合相對較少。
不過具體還是要以各省文件公布為準。
考試時間:
總科目由5科增加到9科,考試時間自然會調整。
參考「3+3」各省的考試時間安排,預計「3+1+2」高考會考4天,
具體時間安排預測如下:
另外,2021年新高考後,所有本科批次都將合併為一個「本科批」。
新高考變革下,機遇與挑戰是什麼?
機遇:
1.擴寬了選科的範圍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對高校和專業的規劃,結合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選擇適合自己的三門科目,擺脫了以往只能純文或純理的痛苦和糾結。
2.擺脫一考定終生的困局
多元的錄取升學方式,擺脫一考定終生的困局。
挑戰:
1.提高綜合素質
多元的錄取升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以外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是未來高校錄取人才的新標準。
2.提前做好規劃
新高考對學生的自我認知和對未來的規劃提出來很高的要求,由於選的科目決定了能報什麼大學專業,因此需要需用長遠的眼光來審視目前的決定,設立目標,做好規劃。
對於家長來說,也要有意識地幫助孩子去做好規劃:不僅要關注當下的成績,也要關注未來的目標院校和發展方向;平時也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興趣愛好,孩子喜歡什麼學科,通常也能學的更好,幫助孩子培養特長學科。
在新高考中,對沒有優勢學科的學生是不大友好的,這個可以詳細了解下賦分計算原則。
3.儘早考慮選科
在選科上,值得強調的是,提前考慮必不可少,除了考生自己需要儘早了解自己的興趣以及擅長科目,早早開始規劃之外,家長培養孩子的過程中,也要有意識地幫助孩子儘早發現自己的興趣科目。有言論強調,高考的準備戰,已經從高二提前到了初二。
那麼選科的方向是什麼呢?
1.先參考優勢科目,再結合興趣
首先,擅長哪個科目就選哪個科目,以高分科目為首選。
其次,再借鑑學生的興趣方向,如果孩子還是沒有明確的興趣方向,可以藉助性格、職業發展測評等工具,來了解孩子大致興趣和未來就業方向。
第三,高一高二期間,建議引導孩子多參加社會實踐或職業體驗等,增進對職業的了解,經過高一的適應和學習,會知道自己的特長,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2. 高二先考一門,減輕高三負擔
高二課程壓力非常重,很多學校會在高二階段提升大三門的課程進度,這樣高三階段就會有大量時間用於多輪複習。
在此期間,如果能先考出來一門,將使高二、高三的學習時間相對均勻調配,高三學習時間的運用比較充足。
3.提前關注大學專業組要求
因為大學專業會對你高考所選學科有一定要求。有的專業要求你必須選擇物理學科,有的專業要求你必須選擇物理+化學學科,比如高一的盛曉涵意向的醫學專業,當然也有專業對選科沒有限制。所以,大學發布的專業選科目錄,建議學生和家長要提前了解。
如果徹底的偏文科,可以選擇歷史、政治、地理,這個選擇組合可以覆蓋約70%的專業;
如果徹底的偏理科,可以選擇物理、生物、化學,這個組合可以覆蓋超過90%的專業;
如果沒有明顯的偏文或偏理,建議文理科搭配選科;
一般建議,如果你歷史、政治差不多,建議選歷史。如果你物理、化學差不多的話,建議選物理。
據測算,如果同時選了物理、歷史兩個科目,幾乎能覆蓋到100%專業。如果成績比較好,希望衝一衝復旦、交大、同濟的理工科,最好選物理。另有跡象表明,未來提出單科物理的院校專業組的數量或將增加。
比如,今年上海高考綜合評價較大的一個變化是,必須選物理才能報考的專業有83個,涉及招生計劃1292人,佔比達到了五成。
如果沒有任何的職業傾向,在能力所及時,可以儘量選擇物理,畢竟純文或偏文組合可報考的專業較少。
總的來說,選科要儘早!雖然我們的孩子目前裡高考還有時日,但提前了解起來,用變化的眼光去提前做好教育方向的規劃,一定也能在將來為孩子帶來更多的機會與選擇!
本期問題:
你覺得「新高考」相對舊高考更好了嗎?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
留言、轉發+點「在看」鼓勵一下吧
版權歸家長口袋所有
家長口袋作為家長教育路上的必備智囊,幫助您緩解升學焦慮,坐覽全球領先教育理念與方法。歡迎關注家長口袋(ID:jiazhangkoud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