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3+3」考生選考地理的最多

2021-01-20 青島晚報電子報

2020年我省將試行的新高考一直是社會關注的話題,近日,在青島大學舉辦的青島大學高中校長論壇就該話題做了探討分析。記者從與會專業人士的報告中發現,全面應對好新高考,除了需要學生努力學習外,學校和家長還應了解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做好後勤保障工作:新老高考區別、選科選課技巧、大學專業選科要求、適合的升學路徑、報考政策(含國家政策、本省政策、高校政策)、大學專業和院校分類知識、大學錄取近三年錄取投檔線(專業投檔線)及位次、志願填報技巧。
新高考模式有7大變化
    相對於老的高考模式,新高考變化項較多,總體來說可以分為7大方面:老高考分文理(文科:語數外+政史地 理科:語數外+理化生),新高考不分科,改為「3+3」(語數外+任選三科);高考一考定終身,新高考英語考兩次,選一次成績;老高考數學分文理科,新高考數學一張卷;計分方式有變(老高考計原始分,新高考選考科目計等級分);投檔方式有變(老高考主要看院校,一校一線,新高考直接錄取到專業,一校N線);錄取要求有變(老高考只看分數,新高考高校提出科目要求,且高職單獨錄);新高考綜合素質評價(三位一體)對高分考生錄取影響較大,老高考基本不用。
使用三種方法來選科選課
    對於首批參加新高考的考生來說,自選科選課開始便已經進入了高考預熱模式,如何選科選課呢?專家給出三種方法,考生和家長可以借鑑。
    其一是生涯規劃選擇法,認為找準專業很重要。物、化、生三科對應的專業一般是理工農醫經,政、史、地三科對應的一般是文史哲管法。新高考下,高校一般有六種限科要求:三選一,如某高校工科專業要求「理/化/生」中一科,其他兩科任意;二選一,如某高校生物專業要求「物理/化學」中一科,其他任意;限一門,如某高校工科類專業要求「物理」必選,其他任意;限兩門,如某高校遙感專業要求「物理+地理」,其他一科任意;限三門,如某高校臨床醫學,要求「物理+化學+生物」;不限,絕大多數文學、哲學、經濟、管理等學科,不限高中選科。
    其二是優勢學科選擇法,認為學業成績是基礎,主要有偏文選擇法、偏理選擇法。
    其三是競爭式選科法,認為找準競爭對手很有必要。據統計,新高考地區難度係數最高的選科組合分別為:歷史+政治+地理(傳統的三門純文科組合,專業選擇嚴重受限);物理+化學+歷史(20種選擇裡難度最大,偏理科,競爭太激烈);地理+生物+政治(大學難以銜接)。考生可以根據自己情況酌情選擇。
選考地理的最多
    記者了解到,據統計,首批將迎接新高考的2017年級學生總數為54萬多人,目前已選科學生數53萬多人,其中地理選考人數為361975人,佔比67.86%,其他依次為生物、化學、歷史、物理、政治。 (註:基數為已選考學生總數)
對物理有要求的高校專業最多
    另一方面,對物理有要求的高校專業最多。據統計,針對高中2017級學生,高校發布專業總數為24056個,高校專業選考科目對2017年級學生要求情況統計顯示,對物理有要求的可報學校專業數為11212個,佔比46.61%,其他依次為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 (註:基數為高校提供的專業總數)
選考政+地+史組合的人數最多
    就科目組合而言,選考政+地+史組合的人數最多。 2017年級學生科目選考分組結果統計顯示:政治+歷史+地理組合89067人,佔比16.70%,其他依次為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生物、地理+化學+生物、地理+物理+化學、地理+物理+生物、歷史+地理+化學、歷史+地理+物理、政治+化學+生物、歷史+化學+生物、政治+地理+生物、政治+歷史+生物、歷史+物理+化學、政治+地理+化學、政治+歷史+化學、政治+物理+化學、歷史+物理+生物、政治+物理+生物、政治+地理+物理、政治+歷史+物理。 (註:基數為已選考學生總數)
物理+化學+歷史組合需求最大
    而2017年級學生科目組合可報考高校專業情況統計顯示,物理+化學+歷史組合需求最大。物理+化學+歷史組合,可報考本科專業數23358個,佔比97.12%,其他依次為物理+化學+政治、物理+化學+生物、物理+化學+地理、物理+生物+歷史、物理+生物+政治、物理+歷史+政治、物理+生物+地理、物理+地理+政治、物理+歷史+地理、歷史+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化學、政治+化學+生物、地理+化學+生物、政治+地理+化學、歷史+地理+化學、政治+地理+生物、歷史+地理+生物、歷史+政治+生物、歷史+政治+地理。 (註:基數為高校提供的專業總數)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楊海濤

相關焦點

  • 福建師範大學3+1+2和3+3模式本科專業選考科目要求
    2017年,上海和浙江分別實行「6選3」和「7選3」模式新高考;2020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實行「6選3」模式新高考。「6選3」和「7選3」也可稱為「3+3」。2021年將有河北、遼寧、湖北、湖南、福建、重慶、江蘇、廣東等8省份實行「3+1+2」選考模式的新高考;至此,在2021年高考中有6個省份實行「3+3」的選科模式,8個省份實行「3+1+2」的選科模式。兩種選科方式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就以福建師範大學公布的選科數據做一個對比。總體上,「3+1+2」的方式,還是有些類似文理分科。
  • 河北新高考方案「3+1+2」模式怎麼選考科目?錄取方案分數怎麼算
    實施方案中,最受關注的是「從2021年起,我省高考考生總成績將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滿分均為150分)和考生選擇的3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為750分。」
  • 「新高考」第一年,57%的北京考生選考物理,歷史、政治較冷
    今年是北京實行「新高考」第一年,在全國出現大規模棄考物理的同時,有57%的北京考生選考了物理學科。與此同時,選擇地理的考生佔到了69%,但僅有3%的高校專業要求選擇地理。中國教育科學院研究院、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秘書長儲朝暉認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在規範和減少加分上獲得社會高度認可,在管辦評分離、深化專業評價上還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北京高考招生改革需要學習各試點省市的經驗,儘量給考生和高校更大的自主選擇機會,周全考慮,穩步推進。
  • 如果高考英語成為選考,這3類考生將會「吃虧」,所以別輕言放棄
    畢竟學了12年的英語,在最終大學畢業進入職場之後,並沒有使用到英語這門語言,所以認為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學習英語就是一種間接的浪費教育資源浙大教授鄭強:英語學習耗費了學生大量的時間在「高考英語是否應該取消」這件事情上,相信網上大部分的言論都是傾向於浙江大學教授鄭強的觀點,他表示:高考應該把英語改為選考科目
  • 2021年新高考「3+1+2」選考科目等級賦分如何換算?
    2021年,福建、河北、遼寧、江蘇、湖北、湖南、廣東、重慶8省市迎來「3+1+2」新高考模式。  「3+1+2」  「3」:語文、數學、外語3科滿分均為150分,總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1」:物理或歷史必選一科,滿分為100分,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2」: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任選2科,每科滿分均為100分,以等級賦分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 新高考化學、生物選考情況如何?選考化學有哪些專業可選?
    就目前已經實行選課走班的情況來看,實行3+3地區,化學和生物兩個學科在與其它各科都有組合,在物化生組合當中比例更大一些。不同地區在這兩個學科選考方面有差別。比如第二批新高考改革地區的山東省在2017年的數據如下,2018年數據暫時沒有。
  • 高考秘笈|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高曉生
    上期我們說了2021年湖南新高考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今天我們來了解在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3」為全國統一高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3門,每科滿分均為150分,總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
  • 江蘇2021年新高考:物化生政史地,六科選考人數排名
    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來看看江蘇的考生都是怎麼選科的,看看他們的6科選考人數排名情況如何。奉上這份數據,助力大家完美選科,衝刺高考。 江蘇省2021單科選考人數排名如下: Top1 地理:佔比84.17% Top2 生物:佔比82.16% Top3 物理:佔比63.13% Top4 歷史:佔比36.87% Top5
  • 浙江新高考第二次學考、選考:技術成最不受待見科目
    按照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統一高考招生,將按照3+3計分方式,即語文、數學、外語3門為統一必考科目,3門為選考科目,考生可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7門科中任選3門為選考科目。除語文數學外,其他科目都有兩次考試機會,成績兩年有效。  招生高校確定至多3門選考科目範圍,考生1門符合即可報考。
  • 新高考選科【政治+地理+生物】組合怎麼樣?
    2020年起北京開始實施「新高考選科」模式,不同的選科組合適合哪類考生?有哪些優劣?文新學堂整理新高考選科政治+地理+生物組合分析,一起來看! 一、選考政策科普 新高考和傳統高考最大的不同就是取消了文理分科,實施「3+1+2」或者「3+3」的選科模式。
  • 浙江高考選考科目如何賦分
    浙江是最先是實行新高考的地區,打破了常規將原來的文理分科變成了七選三(歷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中選3門)自由組合。高考再不是數語外加文綜的形式,而是數語外加三個組合的選考分數。選考科目按等級賦分,每門滿分100分,以高中學考成績合格為賦分前提,根據事先公布的比例確定等級,每個等級分差為3分,起點賦分40分。浙江等級賦分共計21個等級,人數比例就是1%、2%、3%、4%、5%、6%、7%、8%、7%、7%、7%、7%、7%、7%、6%、5%、4%、3%、2%、1%、不超過1%。
  • 『浙江高考選考時間安排』2020浙江高考5月8日起進行信息確認
    4月24日,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公布2020年高考外語、選考科目考試時間表。浙江高考外語、選考於2020年7月8-10日進行。已報考2020年浙江省普通高考的考生可於5月8日9:00至5月15日 17:00進行考試信息確認。
  • 新高考選考科目化學下水,物理上岸,還有兩門站在山頂,人數眾多
    2021年已經到來,這個月馬上就要迎來目前規模最大的8省新高考聯考了。第一次八省模擬新高考,考試時間是三天,科目安排考試的時間是和高考一模一樣的標準。對於首次參加新高考的考生,此次聯考是非常重要的演練機會。
  • 新高考選考科目計分方式探討
    圖片來源:攝圖網摘要:在新高考綜合改革中,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考成績作為高考成績的組成部分。高考選考科目由於考生能力和題目難易度不同,原始分無法進行比較。關鍵詞:高考;高考改革;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學業水平標準;校準分2017年新高考改革率先在上海市和浙江省實施,亮點之一是文理不分科「3+3」考試科目設置:統考科目3門(語文、數學、外語),選考科目3門(上海市6選3,浙江省7選3)。在計分方式上,統考科目使用原始分,每科滿分150分。
  • 福建2021屆新高考選科數據出爐!最多人選生物,最少人選政治
    來看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  全國新高考選考現狀  在目前實施新高考的14個省份中,存在三種選科模式。兩省市紛紛發布物理最低保障基數來保障物理科目賦分公正,高校也對招生專業選科要求進行調整,來調節物理選考人數。  第三批高考改革省市紛紛採用「3+1+2」模式,要求考生在物理、歷史兩個科目中必須選考一門,有效避免了「棄物理」現象再次出現。  吸取滬浙經驗以後,第二批、第三批省市選科情況如何?是否又有新的問題出現?
  • 浙江30萬高二考生物理選考人數驟降至1.2萬人? 省考試院闢謠:傳言...
    據統計,浙江省2016級普通高中(現就讀高二)本次報名25.3萬餘人,與此前的2014級、2015級報名人數基本持平。高二學生本次報名,絕大部分只選擇學考,首次報名選考科目的寥寥無幾,最多的選考科目也只有2000人。目前,尚無最終確定的選考科目人數。
  • 浙江高考新舉措,物理選考6.5萬人保底的背後……
    簡單舉例,如果某考生想考某大學某專業,該專業選考科目要求物理、化學或技術,任何考生家長必然都會掂量考慮,選擇哪一個科目最容易獲得等級賦分。理論上,哪一個選考人數最多和你領先分母基數人群的位次越高,你最終取得的賦分越高。 在這個前提下,物理就成為第一個被遺棄的犧牲品(幸好數學必考),其次可能是化學。
  • 2020以後高考時間變4天?考生們都沸騰了:我真的後悔學地理了!
    2020以後高考時間變4天?考生們都沸騰了:我真的後悔學地理了!每年的6月份,都有一場讓全國人民都矚目的考試――高考!因為高考作為我們國家最公平的人才選拔方式之一,高考成績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一個孩子未來的前途和發展!
  • 再強調一次,新高考模式下這14個省份的考生,選考物理真的重要
    想想就因為選考了物理的考生,279分不到300分就能讀本科,而沒選物理的考生520隻能讀專科。 可見,新高考模式下,選考物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01.2021年14個省份採用新高考模式 按教育部的規定,在2020年部分省份實施新高考基礎上,2021年新高考地區再增加8個省份。
  • 「3+1+2」!8個省份發布高考改革方案 考生須物理歷史二選一
    即「3」為全國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所有學生必考;「1」為首選科目,考生須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物理、歷史科目中選擇一科;「2」為再選科目,考生可在化學、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個科目中選擇兩科。  選考科目每門滿分均為100分  從2021年起,8省市新高考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和學業水平考試選考科目成績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