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省將試行的新高考一直是社會關注的話題,近日,在青島大學舉辦的青島大學高中校長論壇就該話題做了探討分析。記者從與會專業人士的報告中發現,全面應對好新高考,除了需要學生努力學習外,學校和家長還應了解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做好後勤保障工作:新老高考區別、選科選課技巧、大學專業選科要求、適合的升學路徑、報考政策(含國家政策、本省政策、高校政策)、大學專業和院校分類知識、大學錄取近三年錄取投檔線(專業投檔線)及位次、志願填報技巧。
新高考模式有7大變化
相對於老的高考模式,新高考變化項較多,總體來說可以分為7大方面:老高考分文理(文科:語數外+政史地 理科:語數外+理化生),新高考不分科,改為「3+3」(語數外+任選三科);高考一考定終身,新高考英語考兩次,選一次成績;老高考數學分文理科,新高考數學一張卷;計分方式有變(老高考計原始分,新高考選考科目計等級分);投檔方式有變(老高考主要看院校,一校一線,新高考直接錄取到專業,一校N線);錄取要求有變(老高考只看分數,新高考高校提出科目要求,且高職單獨錄);新高考綜合素質評價(三位一體)對高分考生錄取影響較大,老高考基本不用。
使用三種方法來選科選課
對於首批參加新高考的考生來說,自選科選課開始便已經進入了高考預熱模式,如何選科選課呢?專家給出三種方法,考生和家長可以借鑑。
其一是生涯規劃選擇法,認為找準專業很重要。物、化、生三科對應的專業一般是理工農醫經,政、史、地三科對應的一般是文史哲管法。新高考下,高校一般有六種限科要求:三選一,如某高校工科專業要求「理/化/生」中一科,其他兩科任意;二選一,如某高校生物專業要求「物理/化學」中一科,其他任意;限一門,如某高校工科類專業要求「物理」必選,其他任意;限兩門,如某高校遙感專業要求「物理+地理」,其他一科任意;限三門,如某高校臨床醫學,要求「物理+化學+生物」;不限,絕大多數文學、哲學、經濟、管理等學科,不限高中選科。
其二是優勢學科選擇法,認為學業成績是基礎,主要有偏文選擇法、偏理選擇法。
其三是競爭式選科法,認為找準競爭對手很有必要。據統計,新高考地區難度係數最高的選科組合分別為:歷史+政治+地理(傳統的三門純文科組合,專業選擇嚴重受限);物理+化學+歷史(20種選擇裡難度最大,偏理科,競爭太激烈);地理+生物+政治(大學難以銜接)。考生可以根據自己情況酌情選擇。
選考地理的最多
記者了解到,據統計,首批將迎接新高考的2017年級學生總數為54萬多人,目前已選科學生數53萬多人,其中地理選考人數為361975人,佔比67.86%,其他依次為生物、化學、歷史、物理、政治。 (註:基數為已選考學生總數)
對物理有要求的高校專業最多
另一方面,對物理有要求的高校專業最多。據統計,針對高中2017級學生,高校發布專業總數為24056個,高校專業選考科目對2017年級學生要求情況統計顯示,對物理有要求的可報學校專業數為11212個,佔比46.61%,其他依次為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 (註:基數為高校提供的專業總數)
選考政+地+史組合的人數最多
就科目組合而言,選考政+地+史組合的人數最多。 2017年級學生科目選考分組結果統計顯示:政治+歷史+地理組合89067人,佔比16.70%,其他依次為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生物、地理+化學+生物、地理+物理+化學、地理+物理+生物、歷史+地理+化學、歷史+地理+物理、政治+化學+生物、歷史+化學+生物、政治+地理+生物、政治+歷史+生物、歷史+物理+化學、政治+地理+化學、政治+歷史+化學、政治+物理+化學、歷史+物理+生物、政治+物理+生物、政治+地理+物理、政治+歷史+物理。 (註:基數為已選考學生總數)
物理+化學+歷史組合需求最大
而2017年級學生科目組合可報考高校專業情況統計顯示,物理+化學+歷史組合需求最大。物理+化學+歷史組合,可報考本科專業數23358個,佔比97.12%,其他依次為物理+化學+政治、物理+化學+生物、物理+化學+地理、物理+生物+歷史、物理+生物+政治、物理+歷史+政治、物理+生物+地理、物理+地理+政治、物理+歷史+地理、歷史+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化學、政治+化學+生物、地理+化學+生物、政治+地理+化學、歷史+地理+化學、政治+地理+生物、歷史+地理+生物、歷史+政治+生物、歷史+政治+地理。 (註:基數為高校提供的專業總數)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