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寧說教育
英語門科目作為語、數、外三大主科目之一,一直以來都存在著很大的「異議」,每年都會有很多人表示應該「取消」高考中的英語。
因為大家普遍的認為英語作為主科目之一,給學生們帶來的壓力是非常大的,也佔據了大家過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並沒有給考生們帶來成正比的「收益」。
畢竟學了12年的英語,在最終大學畢業進入職場之後,並沒有使用到英語這門語言,所以認為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學習英語就是一種間接的浪費教育資源
浙大教授鄭強:英語學習耗費了學生大量的時間
在「高考英語是否應該取消」這件事情上,相信網上大部分的言論都是傾向於浙江大學教授鄭強的觀點,他表示:高考應該把英語改為選考科目,因為學習英語已經耗費了學生大量的時間。
因為高考生們寒窗苦讀的十餘載中,多數學生都誇大了英語的學習,鄭強教授表示:「這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表現。」
在目前大力支持英語的大環境下,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漢語言的學習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所以更多的人呼籲把高考英語改為選考模式。
但是即便在將來,英語真的改為「選考模式」或者是降低了他在高考中所佔的分值,其實對於一部分考生來說也是吃虧的,所以英語的學習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棄。
若把英語改為「選考科目」,3類考生容易吃虧
第一類:高考中「不選考英語」近幾年來,新高考模式已經在逐步的實行,我們不難看出不管是「3+3模式」還是「3+1+2模式」,考生在選擇高考選考科目時,都是考慮到自己的實力水平,以及將來志願填報、發展方向上做選擇的。
比如今年江蘇高考的文科狀元白湘菱,高考滿分480分她考出了430分的成績,卻不料被清北拒之門外,就連省內的多所名校都表示不滿足學校招生條件。就是因為她在歷史成績上只有B+,所以很多高校的招生條件都沒有達到。
同樣的道理,英語這門學科也是一樣的,現在很多高端的專業以及發展領域都是需要達到一定的英語水平,從報考的方向來說,如果不選擇考英語這門學科,很多專業就沒辦法報考了,這也大大的減少了選擇的機會。
第二類:認為有需要了再學想必會有一部分同學認為,為什麼不能在需要英語的時候再學呢?因為據研究表明,人們對於語言的學習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尤其是初中到大學這段期間,你會發現學習第二語言的難度很大。
如果等到需要了再去學習,比如上了大學之後,你就會發現學習第二語言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情,所以現在國家對於英語的教育,已經提前到了小學甚至是幼兒園。
第三類:本可以學好英語,但不想「吃苦」不知道你的身邊是否有這樣的學生,就是覺得英語的學習太苦、太累了,從而形成了一種逃避、畏懼的心理,比如初中階段英語成績就不好,所以就認為高中再怎麼努力也追趕不上別人的成績。
但其實英語的學習並非大家想像的那麼難,只要你足夠細心就應該能夠發現,在數學、語文、英語這三門學科中,如果三科成績都不怎麼好,那麼大家都會選擇補習英語,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因為英語要想提高分數是更加容易的。
因為同樣的補習,要想把數學成績從90提高120、語文從80提到110、甚至是物理從60提高到90,都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但是英語卻不同。
我還記得的當初我們班級的數學課代表偏科很嚴重,他的理科成績都很好,但唯獨英語這門課,成績一直都是70分左右,然後他就在高考前的3個月進行了「惡補」,最終高考的英語成績考出了121分,可想而知英語成績提高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其實學好英語的基礎就是單詞的積累,推薦大家這套《來川·高考英語單詞詞頻藍寶書》,其中5200個單詞包含了 高考大綱的3500+超綱1700,完全省去了單詞拼寫的背誦,同時1500個自E座單詞,讓英文寫作變得更加簡單,輕鬆寫出精彩文章。
來川老師獨創的3遍成像背詞法,通過3遍成像背誦,基本就可以記住單詞,然後再經過10次反覆的複習,就可以把單詞「刻」在腦海中。
這本《來川·高中通用詞彙輔導書》劃分除了背單詞的範圍,打倒各種題型的「攔路虎」,把各種的詞彙相關聯,逐一擊破聽、讀、寫,讓你在背誦單詞是更加清晰、明了,有效避免耗時、費腦、效率低的問題。
來川單詞背誦法按照高考的英語單詞出現頻率進行背誦,先背誦頻率高的再背誦頻率低的,讓學生們逐層進行覆蓋,簡直事半功倍。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