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高考選考,他們為何選擇物理?總有一個原因適合你

2020-12-01 陽光高考

4月7日至9日,浙江學子參加2018年4月學考選考,接受國家選才。物理是理工科的一大基礎,是否選考物理,不光是教育專家,連普通家長和學子都很關注。

記者分別蹲守杭州學軍中學、杭州高級中學、杭州十四中學、浙江大學附屬中學等處,聽一聽學子聲音,看看他們為什麼選考物理。

理由一:讓文科和理性思維均衡發展

浙大附中高三年級的羅同學,喜歡政法類學科,夢想成為律師,在法庭上舌戰群儒。她媽媽徐女士是文科女,現在在中學教英語,但心中總有一個小小的缺憾,有時候覺得自己思維跑得太快,別人跟不上。作為家長,希望女兒吸取她的「教訓」,別只讀文科,文理兼修,讓文科和理性思維均衡發展。於是,在文科之外,又選修物理,選考科目成了歷史、政治和物理。

當然,從現實的角度出發,徐女士覺得報志願時,文科類學校會要求考政史,理工類學校會要求考物理,「歷史+政治+物理」的「混搭」,會讓孩子以後的選擇面更廣。

文理兼修,不至於白白錯失選擇好專業的良機。比如想當臨床醫生,如果選的科目都是文科,醫學院又怎麼會向你伸出橄欖枝呢?

理由二:以後大學專業好選一點

人活一輩子,專業很重要。正所謂「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其實,無論男女,入錯行同樣很糾結。

杭高一位家長滿心希望女兒進入清華、北大或者上海交大,理工科學生當然要選考物理。進名校學習信息學,清華大學是一種理想的選擇。

的確,信息學令人神往,而且風頭正健,跟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都有關係,代表先進生產力。君不見,杭師大驕子馬雲發達於阿里巴巴;清華大學姚期智院士的得意門生樓天城,研發無人駕駛,已有眉目;摩拜單車的創始人兼總裁、浙江東陽80後姑娘胡瑋煒,短短幾年,因為網際網路+自行車賺得盆滿缽滿,不都是因為他們坐上了網際網路的風口嗎?學習信息學,或許就有機會飛上天呢。

杭十四中考點,一位姓崔的同學選擇混搭科目組合:歷史、政治+物理,其動因也是為了大學讀個好專業。他說:「有些專業對物理這一科有要求。物理雖然難一點,但是選考物理,以後大學專業好選一點。」

理由三:為了進名校

有人選考物理,是為了進「985」、「211」、雙一流名校。

家住杭州餘杭好運街的石先生,特意從家開車過來,給兒子送水餃。石先生說,兒子的選考科目是歷史、地理和物理,上次物理和地理考了80多分,不夠理想,「希望他這次可以考到97分,衝一下浙江大學。」

學軍中學高三朱同學同樣瞄準名校。「我選考物化生,物理和化學考了100,不用再考。生物只有97,再考一次,爭取100分。」朱同學說,自己的目標是清華大學,班裡幾個同學第一次選考就考了滿分300分,自己很有緊迫感,為了3分,只有拼了。

有些名校的確有選考物理的要求。就拿浙大2018年自主招生來說吧,考物理已是慣例。以往考試科目為數學、語文、外語、物理,今年新增一門化學。「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似乎又回來了。

浙大為什麼這麼重視物理和化學呢?相關負責人表示,物理與化學不僅對大學學習知識儲備非常重要,而且是考察學生基本素質與能力的測量工具。物理和化學作為自然科學的基礎,將化學列入考試科目,體現出未來選課的引導。

理由四:因為熱愛

我選考物理,因為我熱愛,杭十四中高三學生徐同學就是這麼想的。

「因為我是男孩,熱愛物理,覺得物理特別有意思,對於培養思維很有幫助。」學習物理的過程中,自己懂了很多,對於生活中很多看似高深莫測的現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識來解釋。

實際,文科生也該學點物理,不然考試也會捉襟見肘。例如,本次歷史選考,問1905年,愛因斯坦取得了什麼成就以及論述他的科學精神。

不懂物理,還真不知道說點什麼。1905年,愛因斯坦幹了什麼事情呢?原來,1905年是又一個宇宙「奇蹟年」,是物理史上最偉大的年份之一,也是愛因斯坦一生中最光輝的時刻。愛因斯坦在當年橫空出世,作為專利局小職員的他連續發表幾篇論文,包括現代物理學中三項偉大的成就:分子運動論、狹義相對論和光量子假說,徹底地改變了現代物理學的面貌(請以課本論述為準)。這道愛因斯坦的題,竟然佔了6分分值,你看,不學物理,考歷史都要吃虧呢。

理由五:出於國家需要、政策引導

選考物理,還是因為國家需要。

去年和今年,進行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浙江和上海相繼完善政策,建立保障機制,促使學生選考情況與國家專業人才選拔培養要求相統一。

浙江去年底發布完善學考選考工作的通知,當物理選考某次考試賦分人數少於保障數量時,以保障數量為基數從高到低進行等級賦分,從今年4月選考起實施。

根據新華社報導,就在今年4月4日,上海公布《關於進一步深化本市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建立引導機制,引導促進高校精準合理提出選考科目要求;建立保障機制,促使學生選考情況與國家專業人才選拔培養要求相統一。

意見明確,引導在滬招生院校按照國家要求,根據專業人才培養對學生學科專業基礎的需要,科學合理設置選考科目要求。對於確需物理學科基礎的理工類專業,在滬招生院校須體現引導考生選考物理科目的明確要求。

為使學生選學選考情況與國家專業人才選拔培養需求更加匹配,意見明確,建立選考科目保障機製作為「調節槓桿」。基本規則是:當特定選考科目考試賦分人數少於保障基數時,以保障基數為準,從高到低進行等級賦分;當特定選考科目考試賦分人數多於保障基數時,以實際參加該選考科目考試的人數為準,從高到低進行等級賦分。保障基數按照國家相關學科人才培養需求確定。根據學生選考科目實際情況,目前先建立物理選考科目保障機制,自2018年高考招生錄取時實施。

可以看出,政策調整,都是為了順應國家專業人才選拔培養需求,滿足招生院校選拔培養理工類專業人才最基本生源所需。

(浙江在線記者 李應全 紀馭亞 見習記者 黃慧仙 童健)

相關焦點

  • 浙江高考新舉措,物理選考6.5萬人保底的背後……
    浙江新高考新舉措出臺 不過,距11月的選考已快過去一個月了。因此,新規破天荒地允許2016級考生可以重新考慮選考科目,即若干意見出臺後,如有考生覺得自己之前的選擇不滿意,允許重新選擇學考和選考的科目。
  • 高考選考要不要選物理? 聽聽他們怎麼說!
    記者從我市部分高中了解到,此番選考物理的考生較往年有所減少,尤其是在一些普通高中,學生棄考物理的現象較為普遍。事實上,物理學科「遇冷」,並非一朝一夕。此前就有媒體報導,從往年的報考統計數據來看,在實行新高考改革的上海,選擇物理科目的考生僅佔總數的30%;浙江的近30萬考生中,選考物理的也只有8萬人。
  • 浙江高考選考科目如何賦分
    浙江是最先是實行新高考的地區,打破了常規將原來的文理分科變成了七選三(歷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中選3門)自由組合。高考再不是數語外加文綜的形式,而是數語外加三個組合的選考分數。選考科目按等級賦分,每門滿分100分,以高中學考成績合格為賦分前提,根據事先公布的比例確定等級,每個等級分差為3分,起點賦分40分。浙江等級賦分共計21個等級,人數比例就是1%、2%、3%、4%、5%、6%、7%、8%、7%、7%、7%、7%、7%、7%、6%、5%、4%、3%、2%、1%、不超過1%。
  • 再強調一次,新高考模式下這14個省份的考生,選考物理真的重要
    想想就因為選考了物理的考生,279分不到300分就能讀本科,而沒選物理的考生520隻能讀專科。 可見,新高考模式下,選考物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01.2021年14個省份採用新高考模式 按教育部的規定,在2020年部分省份實施新高考基礎上,2021年新高考地區再增加8個省份。
  • 浙江新高考第二次學考、選考:技術成最不受待見科目
    按照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統一高考招生,將按照3+3計分方式,即語文、數學、外語3門為統一必考科目,3門為選考科目,考生可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7門科中任選3門為選考科目。除語文數學外,其他科目都有兩次考試機會,成績兩年有效。  招生高校確定至多3門選考科目範圍,考生1門符合即可報考。
  • 新高考模式下,選擇物理最好「搭配」化學?哪些學生適合選擇化學
    文/大樹說教育 隨著我們國家對教育的不斷重視,中考和高考也都迎來了改革,尤其是高考,明年很多省份將會迎來了新高考模式,其中有8個省份,將會採用3+1+2的模式進行考試,這對於很多的學生來說,既是一次挑戰又是一次機會。
  • 新高考「棄物理」成趨勢 物理學界很心塞
    他說:「同學們,希望你們選擇物理,愛上物理。」  然而,現實情況與方忠的期望背道而馳。浙、滬兩地新高考物理學科「遇冷」已是事實。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29.13萬考生,但是選考物理的只有8萬人。在上海,實行新高考改革第一年,選擇物理科目的考生也僅佔總人數的30%。
  • 浙江新高考制度調整 物理選考最低保障人數為6.5萬
    浙江省新高考制度出現調整,特別針對物理選考人數下降出臺了解決辦法。昨晚八點半,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省教育廳發布了《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深化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若干意見》,針對物理選考人數下降的問題,實行最低人數保障機制。
  • 新高考改革中的物理科目究竟怎麼辦
    這不僅對上海、浙江的高考改革深入推進有重要意義,也有利於其他省份在推進高考改革時有更完善的頂層設計。不能讓上海和浙江已出現的問題在其他省市繼續發生:對上海和浙江來說,在改革推進過程中修改相關措施,確實存在著「打補丁」、引發新的不可預料的後果的問題;但是在其他省市,在剛啟動改革時,就根據浙江和上海已發現的問題設計本省的高考改革方案,是對高考改革應有的負責任態度。
  • 浙江新高考即將一個周期,「流浪學生」和「師資潮汐」成難題
    ,一篇《浙江高考改革是一場鬧劇》將剛剛進行完學考選考的浙江新高考推向輿論的浪口。學考、選考成績的公布引起考生、家長乃至老師們的一陣躁動。新高考反映在考試變化上的初次試水就遭遇輿論的圍攻。 爭議始自10月份高三進行的學考和選考考試,並公布成績。這意味著學生高考成績的一部分已經出來。按照浙江省2014年9月份公布的新高考方案,語數外三門為統一的必考科目,考生另外從理化生、政史地及技術7門中自由選擇3門作為選考科目,計入高考總分。
  • 新高考選考科目化學下水,物理上岸,還有兩門站在山頂,人數眾多
    2021年已經到來,這個月馬上就要迎來目前規模最大的8省新高考聯考了。第一次八省模擬新高考,考試時間是三天,科目安排考試的時間是和高考一模一樣的標準。對於首次參加新高考的考生,此次聯考是非常重要的演練機會。
  • 新高考化學、生物選考情況如何?選考化學有哪些專業可選?
    就目前已經實行選課走班的情況來看,實行3+3地區,化學和生物兩個學科在與其它各科都有組合,在物化生組合當中比例更大一些。不同地區在這兩個學科選考方面有差別。比如第二批新高考改革地區的山東省在2017年的數據如下,2018年數據暫時沒有。
  • 今年要求選考物理的大學專業增加對考生意味著什麼?
    今年葉軍特別提醒考生,2020年高考考生填報志願有新變化,考生面臨全新挑戰。要求選考物理的專業今年增多葉軍說,這一變化,來源於教育部在2018年5月份出臺的關於高校專業選考科目設置的指導意見,規定19個門類專業,考生必須選考物理。新規定今年開始生效,產生很大影響。
  • 2020屆浙江選考物理考生將迎重大利好
    那麼,這樣一份2年前的指南,對今年浙江考生們填報志願會有哪些影響呢?  2020屆選考物理的學生數顯得「不夠用了」  浙江省2020屆選考物理學生(簡稱物選生)數量官方並沒公布,不過從今年賦分數據推算,跟去年相比是有所增加的。那為什麼說,今年的物選生數量還會顯得「不夠用了」呢?
  • 新高考:物理是名校「試金石」
    在考試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浙江、上海已率先實行了新高考,2017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也正式在新高一開始實施。  根據新高考改革方案,高校將對招生專業確定選科要求。
  • 浙江教育考試院權威解答新學考、選考的25個問題
    選考科目100分的試卷是一個整體,不能分割開來交叉計算等級。  13. 語文、數學2科的學考和高考是怎麼安排的?馬上要面臨選擇選考科目了,我現在還想不好怎麼選,確定選考科目要考慮哪些因素呀?  答:確定選考科目要考慮多種因素,有兩種因素是你必須考慮的:(1)你的興趣、愛好、特長和專業性向;(2)你準備報考的學校、專業對選考科目的要求。
  • 新高考選考科目計分方式探討
    圖片來源:攝圖網摘要:在新高考綜合改革中,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考成績作為高考成績的組成部分。高考選考科目由於考生能力和題目難易度不同,原始分無法進行比較。關鍵詞:高考;高考改革;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學業水平標準;校準分2017年新高考改革率先在上海市和浙江省實施,亮點之一是文理不分科「3+3」考試科目設置:統考科目3門(語文、數學、外語),選考科目3門(上海市6選3,浙江省7選3)。在計分方式上,統考科目使用原始分,每科滿分150分。
  • 江蘇2021年新高考:物化生政史地,六科選考人數排名
    8省新高考聯考在即,新高考再次成為了大家熱議的話題, 面對新高考,大家都準備好了嗎? 說到新高考,最重要的就是選科了,選科與你以後選大學有非常大的關係。很多人都覺得可以自己選擇科目,感覺不要太好,直接選自己最擅長的三門科目不就好了嗎?
  • 浙江2020年學考選考人數是多少
    1月6日至8日,2020年浙江省首場「高考」將拉開序幕,共有52.6萬人參加。本次學考和選考共設10個科目,歷時3天。  1浙江學考選考人數  2020年浙江首場學考選考開考。
  • 擔心物理賦分低不敢選物理?新高考的這些規則你也許不是很清楚
    因為物理在選考6科中是難度最大的學科,所以成績差的不會選物理;因為物理實行等級賦分,所以成績中等的不敢選物理。最後很可能出現「尖子生互掐」的現象。即便你的成績比較靠前,有很可能會出現賦分更低的結果。二、為何高考會出現理科比文科分數線低幾十分的現象?那麼是不是就應該棄物理呢?並不是,因為新高考並不是完全按照分數錄取的!因為很多理工科專業,都要求必選物理,如果你不選物理,你成績再高也無法報考。這就如同我們去銀行辦理業務,雖然你排隊在前面,但是後面有人是VIP,所以人家可以通過VIP通道之間去辦理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