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化學、生物選考情況如何?選考化學有哪些專業可選?

2021-01-09 教育是一場修行

就目前已經實行選課走班的情況來看,實行3+3地區,化學和生物兩個學科在與其它各科都有組合,在物化生組合當中比例更大一些。

不同地區在這兩個學科選考方面有差別。比如第二批新高考改革地區的山東省在2017年的數據如下,2018年數據暫時沒有。

一、3+3和3+2+1地區選課數據統計

通過上表看出,2017年選課最多的科目是地理,其次是生物,化學排在生物之後,各地市總體有差別,但基本情況差不多。

但是,到了2018年,這種情況發生很大變化,目前選擇最多的是物理學科,這個跟政策的調整有很大關係。

然後,我們看看浙江地區的統計數據情況:

2018年浙江省選課數據如下:

總體來看,浙江省在上一屆「棄物理」現象嚴重,選考物理科的考生人數比例偏低。從全樣本數據看,在參加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考的25.01萬人中,選考思想政治科的佔41.87%,選考歷史科的佔43.48%,選考地理科的佔47.79%,選考物理科的佔35.78%,選考化學科的佔50%,選考生物科的佔50.08%,但是化學和生物還是選課人數最多的學科,選課人數所佔比例都超過50%。

其它地區情況也差不多,但是未來物理學科的比重肯定會大幅度提升,因為高考專業要求的限制決定的。

二、選考化學有哪些專業可以報考?

選課化學可以報考的專業比較多,如化學類(化學、應用化學)、地質學類(地球化學)、生物科學類、材料類(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化學、冶金工程、金屬材料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複合材料與工程)、化工與製藥類(化學工程與工藝、製藥工程)、核工程類(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林業工程類(林產化工)、食品科學與工程類、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糧食工程、乳品工程、釀酒工程)基礎醫學類(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食品衛生與營養學)、醫學技術類(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實驗技術、衛生檢驗與檢疫)都可以。

我們可以看一下圖:

日常生活中的吃喝拉撒其實都離不開化學,日用化工品都跟化學有關,所以,這個學科覆蓋範圍比較慣犯,很多物理,生物相關的領域都需要化學學科支撐。

李老師向您推薦一些高校供您參考: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武漢大學、江南大學、南昌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東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藥科大學、瀋陽藥科大學、江蘇大學、重慶醫科大學、溫州醫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西北大學、吉林大學、中南大學、西南石油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天津大學等。

當然這裡需要注意的情況是化學在高中比較難學,很多孩子不一定學得好,尤其是在高二年級開始,學科涉及到有機化學,化學反應環節會比較難。

相關焦點

  • 新高考選考科目化學下水,物理上岸,還有兩門站在山頂,人數眾多
    今天老師想跟大家聊一聊的是江蘇2021年新高考選考科目情況,希望通過此次分析,能幫助新高一考生順利選科,衝刺高考。2021年江蘇新高考選科地理是人數最多的科目,選考人數佔全省的84.17%。排在第二位的選考科目是生物,選考人數佔全省的82.16%。作為二選一的物理,選科人數也是非常可觀的,選考人數佔全省的63.13%。
  • 高考「3+3」考生選考地理的最多
    新高考下,高校一般有六種限科要求:三選一,如某高校工科專業要求「理/化/生」中一科,其他兩科任意;二選一,如某高校生物專業要求「物理/化學」中一科,其他任意;限一門,如某高校工科類專業要求「物理」必選,其他任意;限兩門,如某高校遙感專業要求「物理+地理」,其他一科任意;限三門,如某高校臨床醫學,要求「物理+化學+生物」;不限,絕大多數文學、哲學、經濟、管理等學科,不限高中選科。
  • 熱捧生物、逃避化學?新高考7省市選科情況竟如此相似!
    那麼,這種選科模式結果如何呢? 01 新高考七省選科數據統計 下表為新高考實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屆學生(高二)的選科數據。
  • 高中不選物理,只選化學和生物,有哪些專業可以填報?
    新高考的實施,讓同學在高一的時候就要考慮將來大學的志願,這對大部分同學來說確實是一件難事,因為不同大學,不同的專業會有不同的要求,那麼如果物理太難了 不選,選擇化學和生物,有哪些大學可以報考,有專業可以填報呢?
  • 今年要求選考物理的大學專業增加對考生意味著什麼?
    今年葉軍特別提醒考生,2020年高考考生填報志願有新變化,考生面臨全新挑戰。要求選考物理的專業今年增多葉軍說,這一變化,來源於教育部在2018年5月份出臺的關於高校專業選考科目設置的指導意見,規定19個門類專業,考生必須選考物理。新規定今年開始生效,產生很大影響。
  • 棄完物理棄化學,新高考選科最佳正解攻略
    隨著2020年高考的臨近,近期北京、江蘇、天津等省市選科數據曝光,引起廣泛討論。 高中生選科對高考成績、專業報考甚至未來職業都有影響,導致目前先有「棄物理」後有「棄化學」的情況出現,在高考改革推進過程中似乎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是為什麼呢?
  • 明年在魯招生高校選考科目要求出爐,山大約三成專業要求必選物理
    山東新高考中,考生不再按傳統文科和理科劃分,而是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和思想政治6科中任選3科參加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的等級考試,以此納入高考成績計算,在這一政策背景下,高校選考科目要求對考生選報等級考試科目和將來填報專業都有較大指導性。
  • 權威專家解讀江蘇新高考選科: 不選化學≠不學化學
    的報導引發社會熱議,部分四星級高中的確存在不選化學的情況,那麼高中學校應該如何尊重和保障學生選考化學的權利?化學之於高中生,重要性在哪裡?為此,記者專門走訪了教育科研機構和教育考試機構的有關教育專家和教育行政官員,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專家和官員對這些問題的看法。  高中生不選考化學,就不學化學了嗎?
  • 浙江高考新舉措,物理選考6.5萬人保底的背後……
    記得剛開始新高考時,有一個宣傳或者叫統計數據,根據各大學專業對科目的限制統計,發現選考物理可以報91%的專業,而化學只有64%,很多人,包括所有媒體都歡呼雀躍,向考生家長中學傳遞一致的信息,選擇物理是最好的,選擇餘地最大。我相信很多人當時都被這個信息誤導甚至蒙蔽過。
  • 江蘇2021年新高考:物化生政史地,六科選考人數排名
    8省新高考聯考在即,新高考再次成為了大家熱議的話題, 面對新高考,大家都準備好了嗎? 說到新高考,最重要的就是選科了,選科與你以後選大學有非常大的關係。很多人都覺得可以自己選擇科目,感覺不要太好,直接選自己最擅長的三門科目不就好了嗎?
  • 新高考選考科目計分方式探討
    關鍵詞:高考;高考改革;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學業水平標準;校準分2017年新高考改革率先在上海市和浙江省實施,亮點之一是文理不分科「3+3」考試科目設置:統考科目3門(語文、數學、外語),選考科目3門(上海市6選3,浙江省7選3)。在計分方式上,統考科目使用原始分,每科滿分150分。
  • 浙江高考選考科目如何賦分
    浙江是最先是實行新高考的地區,打破了常規將原來的文理分科變成了七選三(歷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中選3門)自由組合。高考再不是數語外加文綜的形式,而是數語外加三個組合的選考分數。選考科目按等級賦分,每門滿分100分,以高中學考成績合格為賦分前提,根據事先公布的比例確定等級,每個等級分差為3分,起點賦分40分。浙江等級賦分共計21個等級,人數比例就是1%、2%、3%、4%、5%、6%、7%、8%、7%、7%、7%、7%、7%、7%、6%、5%、4%、3%、2%、1%、不超過1%。
  • 新高考模式 學生如何科學選科
    □本報記者 安迪  2021年高考,是「3+1+2」模式(俗稱「新高考」)在我省落地實施的第一年。12月29日,《河北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出臺,《實施方案》不僅為2021屆高三考生、家長詳細解讀了「新高考」怎麼考、志願怎麼填報等問題,也為高一學生即將面臨的科目選擇提供借鑑。高一學生選科在即,究竟如何科學選科?
  • 新高考模式下,選擇物理最好「搭配」化學?哪些學生適合選擇化學
    文/大樹說教育 隨著我們國家對教育的不斷重視,中考和高考也都迎來了改革,尤其是高考,明年很多省份將會迎來了新高考模式,其中有8個省份,將會採用3+1+2的模式進行考試,這對於很多的學生來說,既是一次挑戰又是一次機會。
  • 浙江教育考試院權威解答新學考、選考的25個問題
    答:這次考試,是我省深化高考綜合改革的首次高中學考,也是由學生從高中學考科目中選定高考選考科目的首次考試。除語文、數學、外語3科外,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7科,同一科目提供學考和選考兩種試卷,學考滿分70分,考「必考題」;選考在學考「必考題」基礎上增加「加試題」(滿分30分),選考滿分100分。
  • 福建2021屆新高考選科數據出爐!最多人選生物,最少人選政治
    對於參加新高考的學生來說,新高考選科對高考成績、專業報考甚至未來職業都有影響。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動,第三批八省市採取「3+1+2」的選科模式,其中包括福建省。  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對未來有哪些啟發?
  • 福建師範大學3+1+2和3+3模式本科專業選考科目要求
    2017年,上海和浙江分別實行「6選3」和「7選3」模式新高考;2020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實行「6選3」模式新高考。「6選3」和「7選3」也可稱為「3+3」。2021年將有河北、遼寧、湖北、湖南、福建、重慶、江蘇、廣東等8省份實行「3+1+2」選考模式的新高考;至此,在2021年高考中有6個省份實行「3+3」的選科模式,8個省份實行「3+1+2」的選科模式。兩種選科方式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就以福建師範大學公布的選科數據做一個對比。總體上,「3+1+2」的方式,還是有些類似文理分科。
  • 浙江:新高考選考,他們為何選擇物理?總有一個原因適合你
    學習信息學,或許就有機會飛上天呢。杭十四中考點,一位姓崔的同學選擇混搭科目組合:歷史、政治+物理,其動因也是為了大學讀個好專業。他說:「有些專業對物理這一科有要求。物理雖然難一點,但是選考物理,以後大學專業好選一點。」理由三:為了進名校有人選考物理,是為了進「985」、「211」、雙一流名校。
  • 浙江新高考第二次學考、選考:技術成最不受待見科目
    按照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統一高考招生,將按照3+3計分方式,即語文、數學、外語3門為統一必考科目,3門為選考科目,考生可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7門科中任選3門為選考科目。除語文數學外,其他科目都有兩次考試機會,成績兩年有效。  招生高校確定至多3門選考科目範圍,考生1門符合即可報考。
  • 河北新高考方案「3+1+2」模式怎麼選考科目?錄取方案分數怎麼算
    4月23日,河北省高考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揭開面紗。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高考命題、招生制度一直在不斷調整、優化,這一次,全新的改革將帶來哪些變化?如何實現在公平之路上科學選才?實施方案起草小組相關負責人進行了深入解讀。「3+1+2」凸顯哪些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