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下,選擇物理最好「搭配」化學?哪些學生適合選擇化學

2020-12-01 騰訊網

文/大樹說教育

隨著我們國家對教育的不斷重視,中考和高考也都迎來了改革,尤其是高考,明年很多省份將會迎來了新高考模式,其中有8個省份,將會採用3+1+2的模式進行考試,這對於很多的學生來說,既是一次挑戰又是一次機會。

在新高考的組合選科模式下,學生除了語文數學外語是必須要考的之外,可以在歷史和物理中,選擇一個科目進行考試,之後要在剩下的科目中選擇2個科目進行考試。

但是新高考模式可以選科的情況下,很多的學生都棄考了化學了,因為化學這個科目比較難,很多學生想要將自己的總分最大化,但是顯然化學這個科目起不到這樣的效果,還很有可能會拉低總分。

新高考模式下,選擇物理最好「搭配」化學?哪些學生適合選擇化學

在新高考的模式下,很多想要報考理科專業的學生,最起碼是要選考物理的,但是選擇物理就一定要搭配化學嗎?有哪些專業是必須要選擇物理化學生物才能報考的呢?

第一類:醫學類專業

雖然說不同的大學院校,對於選科的要求也會有所不同,但是在整體上來說,醫學類的專業中,有很多都是要求考生必須選擇物理化學才可以報考的,那麼我們現在以醫學類有名的院校,北京協和醫院和首都醫科大學為例。

北京協和醫學院的臨床醫學專業,首都醫科大學的臨床醫學專業、口腔學專業還有基礎醫學專業等,都是需要學生選考物理和化學才可以報考了。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醫學院校的聯創醫學專業,需要學生選考物理化學和生物,才可以要考。

整體上來看,如果學生選擇物理搭配化學的話,可以報考的專業比例會高達90%以上,所以,如果學生的化學並不差的話,還是建議選擇。

第二類:工科類專業

除了醫學類對於選報的科目有要求之外,工科類的院校也是有一定的要求,比如 說北京化工大學的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北京林業大學的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中國地質大學的土木工程專業等。

這些都是需要學生選考物理+化學的專業,如果學生沒有選擇這兩個科目的話,那麼這這類大學的工科類專業,就沒有辦法報考了,所以學生在報考之前一定要比較慎重,提前了解一下才行。

第三類:化工類專業

除了工科類專業之外,最看重化學的應該就要數化工類的專業了,比如說北京化工大學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化工工程與工藝能源專業、中國地質大學的地球化學專業等,都是需要報考物理+化學科目都有資格報考的。

不過既然學生會對這類化工專業感興趣,那麼對化學的興趣自然會更加高,那麼學生的化學成績也不會太差了。

哪些學生更加適合選擇化學?

第一類學生:對化學感興趣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於化學科目非常的感興趣的話,那麼自然在學習化學的時候,就會比較的上心,也會更加的認真。

這樣的學生就算一開始化學成績不是很高,但是經過不斷認真學習,化學成績自然會有很大的提升,那麼這類學生應該是最適合選擇化學科目的了。

第二類學生:化學成績優異

如果學生本身對於化學並不是很感興趣,但是在化學科目上有著天生的天賦的話,那麼選擇化學科目就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尤其是在新高考模式的等級賦分制度下。

本身選擇化學的學生就不多,等級賦分競爭不會太激烈,學生和可以很輕易的取得前1%的名次,那麼在新高考的模式下,學生單科成績提高,總分自然也會更加高。

第三類學生:想要選擇某些專業的學生

如果學生本身對化學科目不是很感興趣,但是因為有目標的院校和專業,是要求必須選擇化學科目的話,那麼學生也就必須要選擇化學這個科目了。

不過這也是比較正常的現象,畢竟高考填報志願更多的還是希望可以選擇一個好大學和好專業,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更加重要。

寫給高三的學生:

時間過得很快,對於很多的高三學生來說,現在備考的時間已經所剩不多了,這個時候學生難免會覺得比較疲憊或者是焦慮,但是複習進行到了這個階段,更多還是比拼誰可以堅持到最後。

學生一定要放平心態,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壓力,但是也不能鬆懈,一定要堅持到最後,你的付出和回報一定會成正比的。

今日話題:你對於新高考模式的選科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新高考模式下,資深教師給出建議,選擇物理最好「搭配」化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變化,在教育方面一直也在逐漸的完善,高考模式也在慢慢的變化,所以學生在面對新高考的模式下,學生要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組合。但是有人說,選擇物理最好「搭配」化學,選擇歷史最好不要選擇化學,這到底是為什麼,資深老師幫助得出結論?
  • 最新高考模式下,選擇物理生物和化學,能報考什麼大學和專業?
    而之前,以前的高考分文理科的時候,理科學生學物理、化學和生物,文科學生學歷史、政治和地理。所以,在很多人的腦海中,物理化學和生物基本上已經被打上了理科的烙印,歷史政治和地理也無形中印上了文科的痕跡。選擇好高考課目,無非是要考慮自己擅長什麼,同時更重要的是,高考完之後,能夠報考大學裡的哪些專業?
  • 新高考模式下,「棄化學」現象很明顯,高中生如何正確選擇
    在這次的「新高考模式」中,是需要學生組合選科的,而且考生們除了語數外是必須要選擇的之外,是可以在物理學科與歷史學科之間選擇一個學科進行考試的,剩下的學科中,學生還要在選擇兩科進行考試。但是在新高考模式中,有很多的學生選擇「放棄」的化學這門學科,因為學生們都覺得化學這門學科太難了,學生們是想要將自己的總分做到最大化,非常明顯的是,化學這一門學科是完全做不到這樣的效果的,甚至還有可能會拉低自己的分數。
  • 新高考:6選3的模式下,選物理、化學、生物有什麼利弊?
    新高考:6選3的模式下,選物理、化學、生物有什麼利弊?新一輪高考已經在全國8省市啟動實施,新高考主要體現在學生的選科和錄取形式上,不再分文理科,語數外3科必考科目,其它科目實行6選3模式。一、6選3選科問題成為學生首當其衝的問題,學科組合有20種選擇方案,如何最大程度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將來專業發展方向以及充分保障選科之後的生涯規劃和參加高考競爭力。
  • 新高考3+1+2下,化學專業必須選擇物理,物理專業沒必要選擇化學,化學還有出路嗎?
    我們一起來看看:一、理工科需要物理,化學並非必選!在「3+1+2」模式下,物理成為理工科學生必選的學科,而化學則非必選。需要必選物理和化學的學科,基本上集中在化學類、材料類、生物類、醫學類等專業,雖然比較廣泛,但是熱門專業不多,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大。而像計算機、人工智慧這些人們專業,基本上不需要化學。
  • 新高考「3+1+2」模式下,選擇了物理,選政治和地理可行嗎?
    在多次傳出高考改革的消息後,今年有8個省份正式確定了將採用「3+1+2」模式進行高考改革試點。新的模式打破了原有的文理分科模式。根據方案,3是語文、數學、外語為高考的必考科目,2是從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門作為考試科目,2則是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選擇兩門科目作為最後的高考科目。
  •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選科要參考哪些指標,「賦分」才能更高?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新高考3+2+1模式下,考生選科要參考哪些指標,賦分才能更高,並且做到在志願填報中選擇專業最大化,我們首選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賦分制」。什麼是賦分制?所以在選科上也不能盲目,還是要有文、理、工、這類分類的,要找到自己今後的發展方向,如果你想學醫學,那麼「物理」就是首選,如果想學文,歷史就是首選,當然學理科,化學也是不能少的,根據自己的目標去選選科。新高考模式下,哪些組合最受歡迎?既然說到了「專業」,考生和家長最關注的也是如何「選科」這個問題,什麼樣的學科組合更受歡迎呢?
  • 新高考:河北3+3模式中,選擇了化學、生物、地理,能考什麼專業
    新高考:河北3+3模式中,選擇了化學、生物、地理,能考什麼專業?這是一個不錯的組合,如果從專業角度,我首推醫學、製藥類專業,其次是環境科學類。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專業!一、物理化學生物可選專業有哪些?根據相關統計,這一組合的專業可選比例為87.4%,因為沒有物理學科,所以專業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對於很多理科專業,還是可選的。
  • 高考模式新組合,「物化地」和「物生政」,這倆組合更適合哪些人
    高考新組合模式已經實行一段時間了,其中在高考時選擇最多的組合為「物化生」,但是因為該組合的難度較高,並不適合班級中所有學生學習,基本上只有班級中的「學霸」,才能駕馭得住這個科目組合。當然,高考新組合併非只有物化生面向多,雖然選擇略微少一點,但是也完全夠用的物化地和物生政,也備受學生們喜愛。因為這兩個科目組合不像物化生那樣難,物化地和物生政更適合學習中等的學生選擇。
  • 新高考模式下,放棄「化學」聲音大?盲目跟隨,是要吃大虧的
    新高考模式下,放棄「化學」聲音大?盲目跟隨,是要吃大虧的。 近日,有報導稱江蘇高中生在新高考方案下出現集體放棄「化學」的現象。為了確認是否實情,揚子晚報的記者調查採訪了該省多所普通高中的選科情況。 結果發現,真實情況並未如同網絡傳言一般。
  • 江蘇新高考賦分學科,化學被無情「拋棄」?這個學科30萬人選擇?
    提到現在的高考模式其實不同人持有不同的看法,但普遍認為當下的高考模式已經改變了江蘇的高考狀態,僅有語數外算分的模式之下,讓很多拔尖的理科生最終無緣名校或者讓重點大學選拔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生,比如從清華北大招生辦的反饋信息來看,如今考入清北的江蘇考生實力和曾經改革以前相比整體素質較差,甚至讓清北等重點985名校為此還對江蘇高考進行了減招計劃。
  • 681分無緣北大,選擇北師大,新高考選擇「純文」組合最吃虧?
    新高考打破文理分科,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進行選課,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些組合中,哪些組合好,哪些組合不好?我想並沒有固定答案,一句話說「適合的就是最好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對老師、學生和家長的要求都比較高,在不了解孩子學習能力、學科難度、競爭對手和大學要求的前提下,選擇一個適合的組合,並不容易。
  • 新高考模式帶來了「等級賦分制」,能實現公平嗎?學生選科要注意
    2020年,新高考模式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批試點,這一批施行新模式的省份採用的是「3+3」模式。而2021年將採用「3+1+2」高考模式的省份,是湖南、湖北、福建、廣東、重慶、遼寧、河北和江蘇這8個省。此時,在有等級賦分制情況下,我們就不能單純地說這個學生英語學得比數學好。等級賦分制的高考模式下,學生在單科成績方面要注意哪些問題?
  • 新高考模式 學生如何科學選科
    □本報記者 安迪  2021年高考,是「3+1+2」模式(俗稱「新高考」)在我省落地實施的第一年。12月29日,《河北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出臺,《實施方案》不僅為2021屆高三考生、家長詳細解讀了「新高考」怎麼考、志願怎麼填報等問題,也為高一學生即將面臨的科目選擇提供借鑑。高一學生選科在即,究竟如何科學選科?
  • 新高考中,這門「最不受歡迎」的學科,卻非常適合這三類學生
    在新高考中,選擇政治的學生人數並不多,在山東省公布的2017級選科數據中,選擇政治的學生是最少的,佔比35.34%。一、學生為什麼不願意選擇政治?在很多人看來,政治屬於「背背就行」的學科,但是實際上在高中解答,你背背還真不行,即便讓你開卷考試,你也考不好,因為現在的考試,都是「素養立意」,考查學生素養,而不是直接考查知識。
  • 物理和化學成績較差的本市最好中學高一學生,有前途嗎?
    另外,如果孩子確實在這兩門功課上存在較大問題,「補課」也毫無起色與建樹,最起碼也要讓孩子的物理和化學科成績達到合格水平,以便順利通過「合格考」,從而取得高考資格,將來選科時,避開物理和化學,選擇偏文科方向就是了。
  • 新高考模式下,怎樣選科更容易上985,政治成為「必選」科目?
    不過隨著人才多樣,國家對高考也有了新的改革,考試科目也變成了「3+1+2」,除了固定的語文數學英語外,在剩下的科目中學生可以自由選擇3科進行考試,這樣的新模式對更多學生來說反而是提高高考成績的好機會。新高考模式下應該怎樣「選科」?
  • 江蘇新高考,為何「棄化學」現象明顯?
    在近期一份江蘇省新高考的選考數據中,江蘇37萬考生中,選考化學僅3.5萬左右,「棄化學」現象明顯。對於學生來說,所選科目決定了將來能上的專業和學校,與未來職業前途緊密相關。化學很重要,「棄化學」後果很嚴重,考生、家長自然知道這個道理。
  • 新高考3+1+2,父母眼中第一選擇「物化政」非良配,選的人後悔了
    因為是第一年,很多人其實還不太了解這個新的高考模式,其實所謂3+1+2就是為了給學生更多地選擇。  新高考3+1+2模式下選課要考慮的問題    新高考模式看似不分文理了,但是卻也暗暗分出了小文小理,歷史和物理任選其一,選了歷史其實說白了就是偏文科
  • 2019年新高考模式,孩子學醫選化學、生物、歷史科目組合可以嗎?
    孩子學醫選化學和生物,歷史可以嗎?可以!要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從大學醫學專業的主要課程來考慮高中新高考選科模式的最優組合。生物化學、醫學免疫學、病理學、藥理學、醫學生物學實驗、醫學機能學實驗、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診斷學、衛生法學、化學等主幹學科與高中化學知識密切相關。高中化學知識是上述幾門學科的基礎知識。醫患溝通與技巧、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養這幾門課程與高中歷史有一定的相關性,但是相關性不強。為什麼要選高中歷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