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下,放棄「化學」聲音大?盲目跟隨,是要吃大虧的

2021-01-10 騰訊網

文/星主 本文為星主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與分享。

新高考模式下,放棄「化學」聲音大?盲目跟隨,是要吃大虧的。

近日,有報導稱江蘇高中生在新高考方案下出現集體放棄「化學」的現象。為了確認是否實情,揚子晚報的記者調查採訪了該省多所普通高中的選科情況。

結果發現,真實情況並未如同網絡傳言一般。據統計,在南京、無錫等地的多所普通高中,選擇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組合的學生佔總人數的五成以上。

至於為何會出現這種傳聞,更大的可能是以偏概全。據悉,一些生源質量中下、辦學質量偏差的學校會存在不開設「化學」科目的情況。其中,一所普通高中的負責人還稱「開設化學學科意義不大」。甚至出現全校只有十幾位學生報考化學,結果被學校說服修改分科志願,理由是先考進本科院校要緊。

對此,不知道各位家長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這裡,星主想說的是,新高考模式下,盲目跟隨,是要吃大虧的。

首先,放棄「化學」,會帶來什麼影響?

在討論之前,大家先來看看以下這張圖。

這張圖是之前針對學生高二分科後所對應的上海高校專業報考範圍情況的統計。從圖中我們不難看出,選擇化學相關的組合,可報考專業的比例最低也達到了87.40%。可見,化學學科在高考過後選擇專業上所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覷。如果上圖表中的數據還不夠直觀,那麼星主可以告訴大家,選擇化學學科,可報考的專業涵蓋了985/211院校的所有專業。

因此,學生在選科時,不能因為人人都在喊「化學」難學,「化學」沒意義而盲目聽從。而要針對自己本身所感興趣的專業性質來選擇。否則,屆時考上了本科,可卻發現自己所喜愛的專業報考受限,也會產生一系列的麻煩。

其次,為什麼「棄考化學」的個別現象會被謠傳成集體棄考?

其實,網絡上以偏概全從而製造「棄考化學」假象之所以能被傳播甚廣,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很多人覺得化學學習難度過大。那麼,它真的很難學嗎?這裡,星主不敢說化學不難,但要說它最難,卻也不見得。

要知道,在「3+3」高考模式下,有些省份是將其拆解成了「3+1+2」模式。而中間那個「1」是為物理學科保駕護航。原因是在2017年開始執行選科開始,上海出現了70%學生棄考物理的現象。浙江也同樣只有27%的人選擇了物理。可見,物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才是真的難。

因此,這裡必須提醒學生們,在面對棄考化學這件事上,要保持應有的理智,結合自身的情況來報考,不能因為所謂的大環境如此,就盲目跟隨。更何況,這個所謂大環境還是假象。

再次,學校該不該幹涉學生選科志願?

從揚子晚報報導的《新高考方案下,江蘇高中生集體避開化學?》一文中,我們得知,一些生源質量中下的學校會幹涉學生分科志願填報。可是,學校該不該幹涉學生選課志願?

這裡,星主認為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可最終結果要尊重學生的選擇。比如,學生本身化學成績一般,學校所能提供的化學學習教師資源和教學設備都有限,甚至不足。那麼,就可以說服學生修改分科志願,使學習成效最大化。

不過,如果學生本身化學成績尚可,且目標專業明確,對化學有濃厚興趣。那麼這種情況下,學校就不能過於功利,因為不想為個別學生開課,一味只看學生整體成績而剝奪學生選科學習的自由和權利。

最後,再次強調,各省情況有所差異,學生應當結合自己省份來抉擇。

前文已經強調學生要根據自身情況來選科。而通過上述情況,這裡星主要再次提醒,由於各省目前所採取的新高考模式有稍微差異,比如有的地方採用賦分制,有的採用原始分,甚至兩者結合等。賦分制,即學生考97分,會被賦分100分,劃為一等級。而這個制度意味著,報考的學科選的人越多,這個數據越合理。至於原始分,則學生考多少算多少。

因此,各省情況有所差異,學生要根據自己所在省份地區的情況來抉擇。

綜上,是面對「新考高模式下,放棄化學聲音大」的假象情況下,星主要和所有學生、家長、學校所討論的問題。總而言之,學生要避免選科上吃虧,一定要了解多種影響因素,掌握更多的有效信息。而學校在面對學生的選科志願,則要以學生為本來思考,畢竟,教育這件事,關係孩子的未來和發展,我們不僅要對其負責,更要懂得成全。

————————

作者簡介:我是星主,專研教育,堅信教育是人生幸福的傳遞。教育成長路上,有困惑來諮詢。公眾號:星主歐尼醬(ID:woshixingzhu)

相關焦點

  • 新高考模式下,「棄化學」現象很明顯,高中生如何正確選擇
    在這次的「新高考模式」中,是需要學生組合選科的,而且考生們除了語數外是必須要選擇的之外,是可以在物理學科與歷史學科之間選擇一個學科進行考試的,剩下的學科中,學生還要在選擇兩科進行考試。但是在新高考模式中,有很多的學生選擇「放棄」的化學這門學科,因為學生們都覺得化學這門學科太難了,學生們是想要將自己的總分做到最大化,非常明顯的是,化學這一門學科是完全做不到這樣的效果的,甚至還有可能會拉低自己的分數。
  • 新高考模式下,選擇物理最好「搭配」化學?哪些學生適合選擇化學
    文/大樹說教育 隨著我們國家對教育的不斷重視,中考和高考也都迎來了改革,尤其是高考,明年很多省份將會迎來了新高考模式,其中有8個省份,將會採用3+1+2的模式進行考試,這對於很多的學生來說,既是一次挑戰又是一次機會。
  •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選科要參考哪些指標,「賦分」才能更高?
    文|小玉說「高考」,對於高中生而言,是關乎前程、未來發展的重要考試,所以到了高三,大家都在全力以赴,但是隨著新高考的到來,考生不僅要做到「成績」優異,在「選科」上還要下功夫,不然在賦分制度下報考難佔優勢。
  • 新高考模式下,資深教師給出建議,選擇物理最好「搭配」化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變化,在教育方面一直也在逐漸的完善,高考模式也在慢慢的變化,所以學生在面對新高考的模式下,學生要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組合。但是有人說,選擇物理最好「搭配」化學,選擇歷史最好不要選擇化學,這到底是為什麼,資深老師幫助得出結論?
  • 高中科目難度係數排行榜出爐,在新高考模式下,應該如何選科?
    高中科目難度係數排行榜出爐 在多數省市實行的3+1+2新高考模式之下,考生們也不再只能選擇文理兩個綜合科目進行考試了,而是要選擇出自己擅長的科目進行考試。
  • 新高考:6選3的模式下,選物理、化學、生物有什麼利弊?
    新高考:6選3的模式下,選物理、化學、生物有什麼利弊?新一輪高考已經在全國8省市啟動實施,新高考主要體現在學生的選科和錄取形式上,不再分文理科,語數外3科必考科目,其它科目實行6選3模式。從以上選科組合與分析來看,物理+化學+歷史模式的選科組合可以填報的志願專業數量比例最多,物理+化學+地理模式次之;而物理+生物+歷史模式志願填報過程中可以選擇報考的專業數量比例為99.3%,也是相當比較高的,物理+生物+政治模式可以選擇的專業比例為99%,物理+生物+地理模式可以選擇報考專業數量比例也為99%。
  • 新高考3+1+2模式下,為啥老師推薦難度大學科,「物化地」成首推
    後一些省市進行高考改革,實施新的高考模式3+2賦分模式,這種模式下,三大主科得到了無限大的重視,但是選科卻被忽略,尤其是物理這一學科,因其難度大,在可以放棄的前提下, 沒有幾個學生願意選。所以3+2賦分的高考模式下,很多省市出現了「棄物理」的現象,而這與「科技興國」的理念背道而馳,所以不得不再次進行高考改革。
  • 江蘇新高考,為何「棄化學」現象明顯?
    如,南京大學44個專業大類中,11個「化學必考」;2個專業要求「化學、生物2選1」。東南大學20個專業大類,只有3個專業要求「化學、生物2選1」。三、江蘇考生乃資深小白鼠 有人奇怪,為什麼那麼多省份實行新高考,就只有江蘇出現」棄化學「的現象最明顯?江蘇2021年實施新高考。
  • 最新高考模式下,選擇物理生物和化學,能報考什麼大學和專業?
    今年,8個省份公布了最新高考方案,均採用「3+1+2」模式。而這個高考方案,對於學生來說,既要努力學習,同時,更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選擇好高考科目。我們常說,選擇有時候更重要,對於高考來說,同樣如此。
  • 遼寧省3+1+2選科模式下,新高考志願填報遵循哪些招生錄取規則?
    首先,對於2021即將落地的3+1+2選科模式下的新高考的所有政策的最終解讀,還是要由各省市的招生主管部門來解讀。本文主要是以遼寧為例,簡單的聊聊新高考,主要從新老高考對比的角度做個比較。傳統高考,多數省份採取的都是3+「X」,語數外3門主科(每科原始分150分),「X」為理綜或文綜(原始分300分,其中物化生各科佔比分數各省有所不同)新高考「3+1+2」模式,「3」為語數外主科(每科原始分150分),「1」為物理或歷史中2選1(每科原始分100分),「
  • 「3+1+2」新高考模式下,考生不選這一科目,會失去很多機會
    2020年的註定是不平凡的,不光推遲了一個之久才登場和各位考生見面,2020年高考也是一個重要的承前啟後的轉變節點,出現了不少高考新變化,比如強基計劃的試點推行和新高考模式的範圍不斷擴大等。
  • 新高考「3+1+2」模式下,選擇了物理,選政治和地理可行嗎?
    新的高考模式下,共有12個組合可供學生選擇。過去的理科學生中,有不少學生的理科成績吃虧在物理上。按理說根據新的高考模式,準高一學生可以避開物理的選擇。但是根據教育部的《選科指引》,物理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有著大量高校的專業是要求必須選擇物理作為考試科目的。因而,為了能讓自己在將來的高考中,有著更大的專業選擇面,物理還是會成為很多學生避不開的「陰影」。
  • 新高考「3+1+2」模式下,這樣選科有望985,政治成為不可或缺?
    文/彩玉說教育新高考模式的實行,給大多數高中生帶來了學習上的優勢,因為和以往的高考模式下相比,同學們選擇的範圍更加寬廣,以前那種文理科形式,無論是選擇文科還是選擇理科,基本上都會有一科是自己的弱項。但是在這種新高考模式下,同學們會有很多種選擇,不過面對3+1+2的高考選科模式,難免會有同學感覺到手忙腳亂,選擇的方式多了,自然也會出現猶豫不決的情況,那麼在這種模式下,同學們應該怎麼做呢?新高考模式應該如何進行「選科」?
  • 2019年新高考模式,孩子學醫選化學、生物、歷史科目組合可以嗎?
    孩子學醫選化學和生物,歷史可以嗎?可以!要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從大學醫學專業的主要課程來考慮高中新高考選科模式的最優組合。生物化學、醫學免疫學、病理學、藥理學、醫學生物學實驗、醫學機能學實驗、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診斷學、衛生法學、化學等主幹學科與高中化學知識密切相關。高中化學知識是上述幾門學科的基礎知識。醫患溝通與技巧、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養這幾門課程與高中歷史有一定的相關性,但是相關性不強。為什麼要選高中歷史呢?
  • 在「3+1+2」的新高考模式下,學生各科要考多少分,才能上985?
    1.2021年,全國17個省份實行「3+1+2」的高考模式 高考作為國家選拔人才的考試,選拔模式當然不可能一塵不變,到目前為止,高考的最新模式就是
  • 馬上要選課了3+1+2,選了化學和地理,物理歷史如何選擇?
    有網友諮詢:馬上要選課了3+1+2,物理和歷史都還不錯,喜歡歷史,加化學和地理,物理歷史不知道選什麼?根據題主的描述,我建議選物理!新高考為什麼實行「3+1+2」模式,為什麼要把物理和歷史設為必選?這是因為物理是理工科的基礎,而歷史是文史類專業的基礎。到了大學,假如學習理工科專業,沒有物理的基礎,是很難學好的,甚至可以說寸步難行。從題主選擇的另外兩科化學和地理看,以後學習理工科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建議選擇物理。
  • 新高考模式下,語數外需要考多少分?才能有機會進985
    新高考模式下,語數外需要考多少分?才能有機會進985 按照往年的分數線來說,平均需要達到670分以上才有機會考進985高校,那麼語數外三大主科也要380分以上,也就是每科要達到130以上才有機會。
  • 被稱為高中「最難」學科,超一半學生想放棄,但高考選報時很重要
    不過,其實在今年高考中,就已經有6個省市,採用新高考模式進行考試了,並且效果也是比較好的。新高考模式的出現,主要是為了緩解應試教育下,學生偏科十分嚴重的問題,新高考區別於傳統模式的高考,不再真正意義上的區分文科和理科。
  • 棄完物理棄化學,新高考選科最佳正解攻略
    ,採用「1+2」模式,偏理科考生在選考物理的同時再選考化學,高考難度將比較大。而考生規避化學學科,並不是在新高考方案後。只是新高考方案下的「物理」被託底「上岸」以後,化學的尷尬處境才被凸顯了。 於是有人這樣說:「3+1+2」的模式,把物理救上了岸,卻又把化學推下了水!
  • 新高考模式下,怎樣選科更容易上985,政治成為「必選」科目?
    不過隨著人才多樣,國家對高考也有了新的改革,考試科目也變成了「3+1+2」,除了固定的語文數學英語外,在剩下的科目中學生可以自由選擇3科進行考試,這樣的新模式對更多學生來說反而是提高高考成績的好機會。新高考模式下應該怎樣「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