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下,怎樣選科更容易上985,政治成為「必選」科目?

2021-01-11 穎媽聊教育

文/穎媽聊教育

高考作為選拔人才的考試,在國內很有權威性,不管是教育部門還是學生對待高考的態度都十分認真。

從前的高考模式不管學生如何,考試的科目是固定的,這也導致很多偏科的學生會被薄弱科目拖後腿,影響報考自己心儀的學校。

不過隨著人才多樣,國家對高考也有了新的改革,考試科目也變成了「3+1+2」,除了固定的語文數學英語外,在剩下的科目中學生可以自由選擇3科進行考試,這樣的新模式對更多學生來說反而是提高高考成績的好機會。

新高考模式下應該怎樣「選科」?

選己所長、選己所喜

參加高考的學生都知道一分能甩掉很多競爭對手,不管是優等生還是差等生,都希望自己能多考一分就多考一分,所以在自由選科的情況下,考生們自然是要繞過自己不擅長的科目,選擇自己成績最好的學科來學習。

這裡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有些學生喜歡某一科目,但是這科卻不是自己擅長的科目。

面對這樣的情況其實學生們也可以選擇,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個人對自己感興趣的事都會願意花精力的,即便喜歡的科目不是自己最擅長的,但只要自己願意學習,相信高考時的成績也不會太差。

結合對未來的規劃選科

無論是從參加高考還是上大學,最終都是為了大學畢業後能有一份好的工作,所以一開始的學習也就決定了未來的就業和生活,所以高一新生在選科的時候也應該考慮自己對未來的規劃。

在這一方面高一新生可能不太了解,不過可以找來值得信任的學長或者老師,跟家人一起研究未來要從事哪些行業領域的工作,那麼這些工作又有什麼樣的特性和專業要求,自己再根據大學相關專業對於選科的要求來決定自己的所選科目。

成績普通的學生儘量選文科

除了偏科的學生外,還有一部分學生屬於沒有擅長的科目,每一科成績都差不多,以前的高考模式還不用糾結,但是在「3+1+2」模式下,學生必須要在6科中做出選擇,這對不偏科成績又一般的學生來說很難。

如果是這樣的學生想要上一所好的大學,最好還是選擇偏文科的內容,因為不偏科說明沒有太強的邏輯思維去學習整理,那麼可能就不太適合理科的學習。

相比之下,文科有很大一部分知識都是背誦記憶的,就算邏輯性再差,但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也能掌握一些知識,還是有提分的可能性的。

選科對未來上大學的影響

從科目特點上說

物理:物理雖然以前被劃分為理科學習科目,其實物理也考驗記憶能力,在這一點上文科生還是有優勢的。

地理:地理其實是所有學生都比較適合學的科目,在上大學選擇專業上也是有幫助的,人文地理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文科素養,而自然地理則更加偏向鍛鍊理科思維。

從大學專業角度講

根據全國多所大學提供的不同專業更傾向於哪些科目的數據上來看,不同專業都會在科目上有自己的傾向。

比如醫學類專業對於首選科目大多是沒有要求的,只有少數要求必須選擇物理,那麼如果高中時期選擇了物理就會在大學選專業上比別人多了一點選擇專業的機會。

科目組合

大學的很多不同專業設定其實關於文理分科是沒有明顯的區分的,有些專業是限定文科生,有些專業是限定理科生,那高考模式改革後,學校就不能再以文理來界定了。

這也意味著高中選科可能會影響到大學的專業選擇,建議偏理科思維的學生儘可能還是在首選科目中選物理,在次選科目中一科選擇比較偏向文科思維,另一科選擇文理都可以的科目,增加自己選專業的範圍。

既然選科對高考成績影響很重要,那怎樣選科更容易上985?

物理+化學+政治

新高考模式下語文數學英語3科是固定的必考科目,另外首選科目要在物理和歷史中選擇1科,然後在剩下的4門學科中再選2科,這就是新的「3++1+2」。

那麼對於首科的選擇,當然是建議選物理的,前面我們也講到物理的綜合性是很強的,既需要理科的邏輯和計算能力,又需要一定的計算能力,如果日後想上985大學,那麼物理還是很重要的。

物理+生物+政治

在理想的第二種科目組合中,重要要講一下生物,在高考明確分文理的時候,生物是被劃分到了理科生必學科目中的。

但實際上生物這門學科對邏輯、計算等偏向理科能力的要求很少,相反學習生物更多還是需要記憶,所以在新模式下,無論文理生都可以選擇生物作為自己必學科目。

歷史+化學+政治

前面介紹的兩種科目組合,大多數是為理科生考慮(不過也存在綜合的情況),最後一個科目組合可能就更適合文科生了,歷史和政治更多的知識和內容需要記憶,化學雖然屬於理科,但是也有很多背誦的內容,文科生會更加擅長。

政治成為「必選」科目?

我們觀察上面提供的3種不同科目組合發現,政治的「出鏡率」特別高,難道這暗示著在新高考模式下,政治可能是「必考」科目嗎?

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既然讓學生自由選擇就沒有所謂的必考科目,只是儘可能組合一些科目讓學生在上大學選專業的時候多一點選擇。

之所以每一種組合中都出現政治,其實也是為了學生將來就業考慮的,因為現在很多大學生畢業後都走上了「考公」的道路,參加公務員考試對學生的思想政治要求是很高的,到那時候選擇政治作為考試科目的優勢就會顯現出來了。

和舊高考模式比起來,新高考模式的實行也得到了很多支持,國家需要高素質人才,同樣每一個人也想發揮自己的長處,不管在科目上作何選擇,想要贏得高考的勝利,還是要腳踏實地的學習,只有自己付出了才能獲得相應的匯報。

今日話題:如果是你,你會如何進行選擇呢?

相關焦點

  • 新高考「3+1+2」模式下,這樣選科有望985,政治成為不可或缺?
    文/彩玉說教育新高考模式的實行,給大多數高中生帶來了學習上的優勢,因為和以往的高考模式下相比,同學們選擇的範圍更加寬廣,以前那種文理科形式,無論是選擇文科還是選擇理科,基本上都會有一科是自己的弱項。但是在這種新高考模式下,同學們會有很多種選擇,不過面對3+1+2的高考選科模式,難免會有同學感覺到手忙腳亂,選擇的方式多了,自然也會出現猶豫不決的情況,那麼在這種模式下,同學們應該怎麼做呢?新高考模式應該如何進行「選科」?
  • 史上最全新高考選科攻略!新高考選科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985高校...
    新高考從2014年開始啟動到現在,已經有6個省(市)實行了新高考,而今年是實行新高考省份最多的一次,尤其是山東省高分滑檔的情況,對於今年即將進入新高考的同學們也是很重要的警示。 新高考選科學霸扎堆現象嚴重,到底該怎麼選才能更容易上名校?
  • 高中科目難度係數排行榜出爐,在新高考模式下,應該如何選科?
    而物理和歷史這是3+1+2中必選的1,相比較而言物理的重視程度還是比較高的。 剩下的就是可以自選的4門課程了,從排行榜當中我們也能夠看出來化學的難度會較高一些,4科的重點程度都是一樣的,受歡迎程度明顯政治要低很多。
  • 新高考暴露新問題,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學渣最好這樣選
    新高考從啟動到現在一共有6年了,今年採取新高考模式的山東省,出現了大面積滑檔情況,可以看出新高考暴露出了很多新問題,模式新並且還是第一次採取,大家對新高考都不了解,而2020高考結束之後,新增了8個省市地區採用新高考模式,那麼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呢,學渣又要怎麼選科呢?
  • 新高考模式 學生如何科學選科
    □本報記者 安迪  2021年高考,是「3+1+2」模式(俗稱「新高考」)在我省落地實施的第一年。12月29日,《河北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出臺,《實施方案》不僅為2021屆高三考生、家長詳細解讀了「新高考」怎麼考、志願怎麼填報等問題,也為高一學生即將面臨的科目選擇提供借鑑。高一學生選科在即,究竟如何科學選科?
  • 2017-2020六門選考數據大對比:這樣選科更容易上985!
    目錄:一、上海新高考選考黃金定律二、物理化學選考分析三、地理生物選考分析四、政治歷史選考分析五、地理科目重難點深度解析一、上海新高考選考黃金定律經過對上海市2017~2020連續四年的高考選科情況的對比研究和數據分析,我們在趨勢中發現了上海市小三門的選考黃金定律
  • 山東新高考如何選科?看看這些科目組合哪個適合你?
    新高考選科學霸扎堆現象嚴重,到底該怎麼選才能更容易上名校?下面看一下20種選科詳細分析。 從整體看,雖然理科優等生較多,競爭壓力較大,但選物化地組合較物化生組合來說,既避免了與學霸們」廝殺「,又能發揮理科思維優勢,是新高考選科的受益者。 三、專業覆蓋 根據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發布的2021專業選科要求來看,物化地選科的專業覆蓋率位居前三。
  • 新高考選科【政治+地理+生物】組合怎麼樣?
    2020年起北京開始實施「新高考選科」模式,不同的選科組合適合哪類考生?有哪些優劣?文新學堂整理新高考選科政治+地理+生物組合分析,一起來看! 一、選考政策科普 新高考和傳統高考最大的不同就是取消了文理分科,實施「3+1+2」或者「3+3」的選科模式。
  • 新高考「3+1+2」模式下,選擇了物理,選政治和地理可行嗎?
    在多次傳出高考改革的消息後,今年有8個省份正式確定了將採用「3+1+2」模式進行高考改革試點。新的模式打破了原有的文理分科模式。根據方案,3是語文、數學、外語為高考的必考科目,2是從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門作為考試科目,2則是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選擇兩門科目作為最後的高考科目。
  • 39所985大學對高考「3+1+2」選科要求,呈現4大特點,考生要關注
    隨著河北、重慶、湖南、湖北、廣東等8地實行新高考,關於新高考「3+1+2」選科問題,一直令家長和學生比較頭疼的一件事,有人說「物理+地理+生物」是最佳選科組合,也有人說「歷史+地理+政治」是最差選科組合,到底哪個組合比較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棄完物理棄化學,新高考選科最佳正解攻略
    就這一問題,先看看全國新高考選擇現狀再做進一步分析。 全國新高考選考現狀概覽 在目前實施新高考的14個省份中,存在三種選科模式。 選考比例靠前的為地理、生物這類相對容易的科目,而政治成為選考人數最少的科目。 2.不同層次考生選科差異大 在數據統計過程中發現,不同層次考生選考傾向差異大。高分段考生選考物理、化學基本成為標配。
  • 武漢大學新高考選科要求,首選物理可讀八成專業,學醫兩科目必選
    ,給大家簡要分析「3+1+2」選科模式下對於的大學能學專業情況。 「3+1+2」新高考模式選科實行兩步走:第一步是在歷史和物理兩科中二選一,第二步是在政治、地理、化學和生物四科中四選二。從武漢大學最新公布的選科要求來看,「首選科目要求」是重中之重,也即考生和家長在歷史和物理的選擇中要格外慎重。
  •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選科要參考哪些指標,「賦分」才能更高?
    文|小玉說「高考」,對於高中生而言,是關乎前程、未來發展的重要考試,所以到了高三,大家都在全力以赴,但是隨著新高考的到來,考生不僅要做到「成績」優異,在「選科」上還要下功夫,不然在賦分制度下報考難佔優勢。
  • 高考秘笈|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高曉生
    上期我們說了2021年湖南新高考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今天我們來了解在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 物理、歷史最終還是分道揚鑣了…// 那麼面對新高考「3+1+2」該怎樣選科?
  • 3+1+2新高考模式到底怎麼選?6所985高校告訴你答案
    各省份,以及直轄市陸續在改革高考模式,未來一定是3+1+2新高考模式。語數外+其他任選兩科(化學,生物,地理,政治)+任選一(歷史,物理)。很多人不明就裡的認為這樣對偏科生有一定的利處,比如物理化學好,地理歷史比較差,我選擇物理化學考的分數高,自然可以上個好大學。
  • 福建2021屆新高考選科數據出爐!最多人選生物,最少人選政治
    對於參加新高考的學生來說,新高考選科對高考成績、專業報考甚至未來職業都有影響。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動,第三批八省市採取「3+1+2」的選科模式,其中包括福建省。  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對未來有哪些啟發?
  • 疫情過後,新高考「3+1+2」選科選物理、生物科目人數會上漲麼?
    近年部分省份推出新高考「3+3」模式和「3+1+2」模式,打斷了傳統文理分科模式,未來高中學習更有可能趨向於「3+1+2」模式,面對歷史和物理二選一,很多人選擇了歷史而放棄了物理,選擇政治、化學、生物、地理學科時,更是不少學子放棄了化學和生物,在部分省份高一選科,棄物理、棄化學成了常見現象,主要因為物理、化學這兩門學科基礎知識較多,公式較為複雜,再加上計算比較多
  • 「3+1+2」新高考模式下,考生不選這一科目,會失去很多機會
    在2020年的高考中,31省市的高考模式也是不一樣的,有的省市還是採用傳統的「3+3」文理分科高考模式,有的省市是採用推行了「3+1+2」新高考模式。2021年高考的倒計時已經到來了,「3+1+2」新高考模式是把原來的文理分科打破了。
  • 想當醫生,新高考如何選科?兩種選科模式對待物理的態度千差萬別
    今天一位山東家長諮詢選科問題,夫妻倆都是醫院工作人員,想讓孩子以後學醫,可是目前物理實在不擅長,如果選科物理,會很拉分,擔心去不了更好的學校了,問高考科代表怎麼辦?其實,這位家長應該很慶幸,畢竟在山東,為什麼這麼說呢?
  • 「3+1+2」選科人數暴驚天秘密:新高考選科難出天際,最受歡迎的竟是...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動,第三批八省市採取「3+1+2」的選科模式。那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 小編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並給出一些單科學習及選科的建議,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