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穎媽聊教育
高考作為選拔人才的考試,在國內很有權威性,不管是教育部門還是學生對待高考的態度都十分認真。
從前的高考模式不管學生如何,考試的科目是固定的,這也導致很多偏科的學生會被薄弱科目拖後腿,影響報考自己心儀的學校。
不過隨著人才多樣,國家對高考也有了新的改革,考試科目也變成了「3+1+2」,除了固定的語文數學英語外,在剩下的科目中學生可以自由選擇3科進行考試,這樣的新模式對更多學生來說反而是提高高考成績的好機會。
新高考模式下應該怎樣「選科」?
選己所長、選己所喜
參加高考的學生都知道一分能甩掉很多競爭對手,不管是優等生還是差等生,都希望自己能多考一分就多考一分,所以在自由選科的情況下,考生們自然是要繞過自己不擅長的科目,選擇自己成績最好的學科來學習。
這裡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有些學生喜歡某一科目,但是這科卻不是自己擅長的科目。
面對這樣的情況其實學生們也可以選擇,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個人對自己感興趣的事都會願意花精力的,即便喜歡的科目不是自己最擅長的,但只要自己願意學習,相信高考時的成績也不會太差。
結合對未來的規劃選科
無論是從參加高考還是上大學,最終都是為了大學畢業後能有一份好的工作,所以一開始的學習也就決定了未來的就業和生活,所以高一新生在選科的時候也應該考慮自己對未來的規劃。
在這一方面高一新生可能不太了解,不過可以找來值得信任的學長或者老師,跟家人一起研究未來要從事哪些行業領域的工作,那麼這些工作又有什麼樣的特性和專業要求,自己再根據大學相關專業對於選科的要求來決定自己的所選科目。
成績普通的學生儘量選文科
除了偏科的學生外,還有一部分學生屬於沒有擅長的科目,每一科成績都差不多,以前的高考模式還不用糾結,但是在「3+1+2」模式下,學生必須要在6科中做出選擇,這對不偏科成績又一般的學生來說很難。
如果是這樣的學生想要上一所好的大學,最好還是選擇偏文科的內容,因為不偏科說明沒有太強的邏輯思維去學習整理,那麼可能就不太適合理科的學習。
相比之下,文科有很大一部分知識都是背誦記憶的,就算邏輯性再差,但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也能掌握一些知識,還是有提分的可能性的。
選科對未來上大學的影響
從科目特點上說
物理:物理雖然以前被劃分為理科學習科目,其實物理也考驗記憶能力,在這一點上文科生還是有優勢的。
地理:地理其實是所有學生都比較適合學的科目,在上大學選擇專業上也是有幫助的,人文地理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文科素養,而自然地理則更加偏向鍛鍊理科思維。
從大學專業角度講
根據全國多所大學提供的不同專業更傾向於哪些科目的數據上來看,不同專業都會在科目上有自己的傾向。
比如醫學類專業對於首選科目大多是沒有要求的,只有少數要求必須選擇物理,那麼如果高中時期選擇了物理就會在大學選專業上比別人多了一點選擇專業的機會。
科目組合
大學的很多不同專業設定其實關於文理分科是沒有明顯的區分的,有些專業是限定文科生,有些專業是限定理科生,那高考模式改革後,學校就不能再以文理來界定了。
這也意味著高中選科可能會影響到大學的專業選擇,建議偏理科思維的學生儘可能還是在首選科目中選物理,在次選科目中一科選擇比較偏向文科思維,另一科選擇文理都可以的科目,增加自己選專業的範圍。
既然選科對高考成績影響很重要,那怎樣選科更容易上985?
物理+化學+政治
新高考模式下語文數學英語3科是固定的必考科目,另外首選科目要在物理和歷史中選擇1科,然後在剩下的4門學科中再選2科,這就是新的「3++1+2」。
那麼對於首科的選擇,當然是建議選物理的,前面我們也講到物理的綜合性是很強的,既需要理科的邏輯和計算能力,又需要一定的計算能力,如果日後想上985大學,那麼物理還是很重要的。
物理+生物+政治
在理想的第二種科目組合中,重要要講一下生物,在高考明確分文理的時候,生物是被劃分到了理科生必學科目中的。
但實際上生物這門學科對邏輯、計算等偏向理科能力的要求很少,相反學習生物更多還是需要記憶,所以在新模式下,無論文理生都可以選擇生物作為自己必學科目。
歷史+化學+政治
前面介紹的兩種科目組合,大多數是為理科生考慮(不過也存在綜合的情況),最後一個科目組合可能就更適合文科生了,歷史和政治更多的知識和內容需要記憶,化學雖然屬於理科,但是也有很多背誦的內容,文科生會更加擅長。
政治成為「必選」科目?
我們觀察上面提供的3種不同科目組合發現,政治的「出鏡率」特別高,難道這暗示著在新高考模式下,政治可能是「必考」科目嗎?
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既然讓學生自由選擇就沒有所謂的必考科目,只是儘可能組合一些科目讓學生在上大學選專業的時候多一點選擇。
之所以每一種組合中都出現政治,其實也是為了學生將來就業考慮的,因為現在很多大學生畢業後都走上了「考公」的道路,參加公務員考試對學生的思想政治要求是很高的,到那時候選擇政治作為考試科目的優勢就會顯現出來了。
和舊高考模式比起來,新高考模式的實行也得到了很多支持,國家需要高素質人才,同樣每一個人也想發揮自己的長處,不管在科目上作何選擇,想要贏得高考的勝利,還是要腳踏實地的學習,只有自己付出了才能獲得相應的匯報。
今日話題:如果是你,你會如何進行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