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021屆新高考選科數據出爐!最多人選生物,最少人選政治

2021-01-11 網易

  對於參加新高考的學生來說,新高考選科對高考成績、專業報考甚至未來職業都有影響。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動,第三批八省市採取「3+1+2」的選科模式,其中包括福建省。

  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對未來有哪些啟發?來看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

  全國新高考選考現狀

  在目前實施新高考的14個省份中,存在三種選科模式。一種是浙江「7選3」模式,一種是上海、山東、北京等省市的「6選3」模式,一種是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等8省市的「1+2」模式

  浙江、上海在高考改革之初,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棄物理」現象。兩省市紛紛發布物理最低保障基數來保障物理科目賦分公正,高校也對招生專業選科要求進行調整,來調節物理選考人數。

  第三批高考改革省市紛紛採用「3+1+2」模式,要求考生在物理、歷史兩個科目中必須選考一門,有效避免了「棄物理」現象再次出現。

  吸取滬浙經驗以後,第二批、第三批省市選科情況如何?是否又有新的問題出現?來看看數據分析:

  說明:以下數據來源於王學森高中物理,為網絡流傳版本,僅供參考,最終以官方公布數據為準。一、單科選考分析

  以下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實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屆學生(高二)的各科選考數據,從福建省來看,整體上選科佔比相對比較均衡,最受歡迎的科目是生物,最不受歡迎的科目是政治

  

  1、兩個首選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數較往年有所上漲

  從首選的物理、歷史兩個科目來看,總體來說選考兩科的比例很接近。以福建省為例,首選物理的人數佔比為51.88%,首選歷史的人數佔比為48.12%

  首選歷史或物理,從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通過對比2019年六個省份的文科生佔比情況(見下表),可見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漲。也就是說,福建省在高考文理分科的2019年,文科生佔比為35.6%,而2021年首選歷史的人數佔比上漲到48.12%

  

  說明:表中2019文科佔比數據是基於2019年各省發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數計算而來,藝術類考生暫未計入。

  2、生物成熱門,政治受冷落 為方便大家直觀看出各科目選考比例,現將2021屆七省選考單科數據轉換成柱狀圖:

  

  以福建省為例,各科目選考比例相對均衡。從上述圖表中可以看出:1、生物的選考比例高居首位,佔比接近67%。2、緊接著就是地理和物理兩門科目選考人數最多,佔比均超過50%。3、然後是歷史、化學兩門學科,佔比也都超過40%。3、政治科目選考人數最少,僅為32.16%。小新認為,這可能與政治這門學科背誦內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關。

  3、江蘇出現「棄化學」現象

  與其他幾省相比,江蘇省選考數據顯得比較獨特。單從這批數據來看,江蘇2021年選考地理和生物的人數最多,但選考科目人數最少的卻不是政治,而是化學。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自從江蘇新高考選科以來,很多考生或是家長為了在賦分制度下平衡分差,在選擇化學時普遍比較謹慎,甚至在網絡有流傳江蘇重點中學為了保證升學率而不開設化學學科。很多人都認為選化學的基本上都是學習高手,在新高考實行賦分制政策下,和優秀學生PK要吃虧的。二、選科組合分析 以下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實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屆學生(高二)的選考數據,整體來看,首選物理的還是佔多數。 以福建省為例:「物+化+生」純理組合佔比最高,達到15.73%,略高於七省平均水平。而「史+化+政」組合佔比最低,為2.62%,略低於七省平均水平。此外,"史+政+地"純文組合佔比為9.17%,低於七省平均水平。看來福建考生不太熱衷於需要大量背誦識記的純文學科組合

  

  1、傳統理綜、文綜組合仍是熱門

  各省份選科組合的平均佔比(除江蘇外)情況如圖:

  

  從七省考生的選科組合平均數據來看:1、「物化生」這個純理科組合顯然更受歡迎,這可能與其專業覆蓋率廣及就業熱度高有關。2、緊隨其後的就是「史政地」「物生地」選擇人數最多,這兩個科目一個偏文一個偏理。3、「史地生」「史化政」選考人數最少,從學科特點來說,原因可能在於學科之間學習關聯度很弱,很難兼顧。
2、江蘇奇特的選科趨勢,原因出在「棄化學」?由於江蘇省單科選考數據奇特,導致了連選科組合趨勢都變得清奇起來,來看看江蘇2021屆新高考各選科組合的佔比情況:

  

  從上述數據來看,江蘇省選考「物生地」和「史生地」人數最多,只有極少部分人選考了「歷化地」、「歷化生」和「物生政」三個組合。甚至「歷化政」、「物化政」出現了無人選考的情況

  江蘇會出現這種情況,根本原因還在「棄化學」現象。其實不止江蘇,其餘省份的家長和考生都會有這種的矛盾心理:選擇選考,就意味著競爭會異常激烈;而不選考,還要考慮院校選考要求就日後的專業學習,每年都會出現高中沒有選化學但大學專業需要學化學,導致學習跟不上的情況

  小新說

  針對目前江蘇的特殊情況,建議各位家長和考生,新高考選科在結合實際情況的同時,也要把眼光放長遠,綜合學科難度平衡院校選科要求以及日後的職業規劃等因素,千萬不要有博弈心理,要不然早晚會吃過虧。

  家長不要對孩子進行絕對導向,要給出客觀、正確的分析與建議,把選擇權交給考生自己,讓考生為自己選擇,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為自己而努力才是最好的結果!

  三、單科及選科組合特性解讀

  1、各選考科目解讀選考科目與學科本身的特性是分不開的,接下來列舉各科學習難度及選科情況,供考生參考。生物:生物的整體難度在數理化生中最低,更易學習,性價比較高。而且注重基礎知識的考察以及信息的提取能力。就近幾年來說,我國生物技術突飛猛進,學科社會價值越來越高,未來前景很好,也是理科能力較弱的考生的首選科目。物理:物理學科相對來說難度較高,知識之間聯繫很緊密,注重邏輯思維的培養,涉及的場景與實際生活比較貼近,對現在和將來的理科學習都有很好的輔助作用。地理:地理科目文理兼備,學習難度低於理化生,背誦內容少於歷史政治,考題客觀但答案明確,相對比較容易拿高分,對於選擇物理的偏理科生而言,大部分人會選擇偏理科的地理,顯然要比政治容易的多。歷史:純文科的科目,知識面要求廣,但相較地理、政治等文科科目更容易理解,拿分比較簡單。由於是首選科目之一,很多物理弱的這部分人都會選擇這個科目。化學: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難度低於數理,高於生物,要求考生擁有較高的識記能力的同時還要充分理解,這個學科有助於考生的發散思維,使我們今後在繁雜工作中能分析解決問題。政治:政治學科記憶內容多且與時俱進、貼近生活。也正因為此,它每年試題變化大,所學內容可能和要考的內容就會有差距,所以得高分不容易,而且關鍵是沒有把握,浮動可能會較大。所以,導致選考的人數相對較少。但政治是大學考研必修科目,如果高中未選考,造成長時間的知識斷檔,對今後的考研之路是有一定影響的。2、各選科組合特點

  

  各高校在閩選考科目要求公布了

  2021年擬在福建招生的高校本科專業(類)的選考要求,已經公布了。

  識別二維碼

  查詢新高考選課指南

  各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是高校根據自身辦學定位和專業培養目標對學生學習要求自主確定的,因培養要求不同,相同專業在不同高校可能會有不同選考要求。

  0 1按院校(省份)查詢

  同學們可以輸入院校名稱進行查詢,也可以選擇不同省份的院校查詢。如輸入院校名稱,系統就會出現該院校所有專業對首選科目(包括僅物理、僅歷史或物理和歷史均可3種)和再選科目(包括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科)的要求。

  

  

  0 2按選考科目查詢

  也可以根據選考科目進行查詢,例如選擇「僅物理」、「僅歷史」、「物理或歷史均可」,系統也會明確顯示出在這種選科模式下,所有在閩招生院校對應的專業(類)。

  

  

  

  識別二維碼

  查詢新高考選課指南

  End

  本文綜合自主選拔在線(zizzsw),數據來源於王學森高中物理。

  我就知道你「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熱捧生物、逃避化學?新高考7省市選科情況竟如此相似!
    目前,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8省市(福建、廣東、河北、湖北、湖南、江蘇、重慶)考生已經在著手進行選科。 為了避免「3+3」模式下棄物理現象,8省市採用了「3+1+2」的選科模式,其中「1」指的是考生必須從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門。
  • 高考秘笈|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高曉生
    上期我們說了2021年湖南新高考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今天我們來了解在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中生該如何選科?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並給出一些單科學習及選科的建議,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
  • 新高考選科【政治+地理+生物】組合怎麼樣?
    2020年起北京開始實施「新高考選科」模式,不同的選科組合適合哪類考生?有哪些優劣?文新學堂整理新高考選科政治+地理+生物組合分析,一起來看! 一、選考政策科普 新高考和傳統高考最大的不同就是取消了文理分科,實施「3+1+2」或者「3+3」的選科模式。
  • 「3+1+2」選科人數暴驚天秘密:新高考選科難出天際,最受歡迎的竟是...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動,第三批八省市採取「3+1+2」的選科模式。那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 小編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並給出一些單科學習及選科的建議,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
  • 7省新高考選科統計出爐!學科難度係數爆冷
    高一上學期即將結束,很多家長希望小德能夠多分享一些選科方面的數據和內容指導。本文,小德梳理了新高考省份選科數據對選科中的方法及問題,後期將對各省份新高考選科數據進行詳細解讀,大家可持續保持關注。  多年以來,中國實行的高考政策普遍是3+X模式,即3大學科:數學、英語、語文,X則指的是理科或者文科。
  • 棄完物理棄化學,新高考選科最佳正解攻略
    就這一問題,先看看全國新高考選擇現狀再做進一步分析。 全國新高考選考現狀概覽 在目前實施新高考的14個省份中,存在三種選科模式。讓我們看下面的數據分析: 部分省市選考數據分析 1.「棄物理」現象不再 2020年,北京、山東、天津、海南四省市將施行高考改革後的首次新高考,隨著新高考的臨近,各省市選考科目數據相繼公布。
  • 史上最全新高考選科攻略!新高考選科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985高校...
    新高考從2014年開始啟動到現在,已經有6個省(市)實行了新高考,而今年是實行新高考省份最多的一次,尤其是山東省高分滑檔的情況,對於今年即將進入新高考的同學們也是很重要的警示。 新高考選科學霸扎堆現象嚴重,到底該怎麼選才能更容易上名校?
  • 2021年新高考改革全面解讀
    目前新高考改革已成為全民關注的熱門話題!尤其是2021年新高考的8省市及未來即將實施新高考的省市地區。  為助力各地家長、考生更加全面了解和透析新高考報考政策,為大家帶來了《新高考報考進階100問》,研究價值極高,供廣大師生、家長參考學習。
  • 高考改革:北京大學「3+1+2」專業選科要求,考生及家長請收藏!
    導讀:高考改革:北京大學「3+1+2」專業選科要求,考生及家長請收藏!北京大學,中國頂級高校之一,無數學子心儀的高校。2021年新高考改革方案出爐,河北、遼寧、湖北、湖南、重慶、江蘇、福建、廣東8個省份將推行的「3+1+2」高考模式。「3+1+2」高考模式下北京大學各專業對選科有什麼要求,今天小編就大家帶來北京大學各專業選科要求,供2021年高考考生參考。
  • 2021新高考文化課八省聯考震撼來襲|內容要點、考點變化分析表……
    2021年1月23—25日,新高考八省或將進行第一次高考前模擬考試聯考,這也是新高考在考試、錄取等方面進行首輪「預演」。這八個省是:廣東、江蘇、河北、湖南、遼寧、湖北、重慶、福建,將採用「3+1+2」模式的新高考。即語語數英三門必考,首選物理或歷史,生物、地理、化學和政治四個為再選科目。
  • 第十七屆安徽青年五四獎章建議人選公示
    第十七屆安徽青年五四獎章建議人選公示 2014-04-25 15:44:34   來源:安青網
  • 江蘇2021年新高考:物化生政史地,六科選考人數排名
    8省新高考聯考在即,新高考再次成為了大家熱議的話題, 面對新高考,大家都準備好了嗎? 說到新高考,最重要的就是選科了,選科與你以後選大學有非常大的關係。很多人都覺得可以自己選擇科目,感覺不要太好,直接選自己最擅長的三門科目不就好了嗎?
  • 高中科目難度係數排行榜出爐,在新高考模式下,應該如何選科?
    高中科目難度係數排行榜出爐 在多數省市實行的3+1+2新高考模式之下,考生們也不再只能選擇文理兩個綜合科目進行考試了,而是要選擇出自己擅長的科目進行考試。
  • 新高考模式帶來了「等級賦分制」,能實現公平嗎?學生選科要注意
    2020年,新高考模式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批試點,這一批施行新模式的省份採用的是「3+3」模式。而2021年將採用「3+1+2」高考模式的省份,是湖南、湖北、福建、廣東、重慶、遼寧、河北和江蘇這8個省。選課時不要過分注重選擇人數多少很多學生在選課時不太喜歡選擇那種很多人選擇的科目,因為大家都認為,越多人選的科目,競爭壓力越大,排名越難上升到不錯的程度。
  • 山東新高考如何選科?看看這些科目組合哪個適合你?
    從已經公布的數據看,選擇該組合的考生人數較多,而且多為優等生,競爭壓力較大,如果成績一般的考生選擇這個組合,很明顯會處於競爭的劣勢。 三、專業覆蓋 根據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發布的2021專業選科要求來看,物化生選科的專業覆蓋率極高,位居前三。
  • 2021年遼寧新高考分數咋折算?全交白卷也有60分是真的嗎?
    遼寧第一年新高考正在來的路上啦這段時間,家長對新高考的關注程度也越來越高了很多家長反映新高考分數折算太難!簡單地來說,也就是語文、數學、外語、物理/歷史這四科,考了多少分就直接計入多少分,而剩下兩門再選科目,要先把考的分數劃入A、B、C、D、E相應的等級,再折算為等級分數。再選科目等級賦分轉換規則等級賦分使用科目:政治、地理、化學、生物 中考生所選擇的2門。
  • 2017-2020六門選考數據大對比:這樣選科更容易上985!
    目錄:一、上海新高考選考黃金定律二、物理化學選考分析三、地理生物選考分析四、政治歷史選考分析五、地理科目重難點深度解析一、上海新高考選考黃金定律經過對上海市2017~2020連續四年的高考選科情況的對比研究和數據分析,我們在趨勢中發現了上海市小三門的選考黃金定律
  • 附:天津市2020年首屆新高考選科數據
    距離2020年高考只剩下190多天的時間了,身為準高考生的你,準備得怎麼樣了?今天,天津新東方小編帶來的是高考一本分數線的數據分析,希望你看過之後,能知道哪個省份上一本難度最大?(二)選科成為新高考模式下的關鍵天津市新高考「6選3」模式使得高考形勢變得難以預測!想要考出好成績,選科成為關鍵!所以,天津新東方小編又整理了2020年天津高考選科人數匯總表,希望能給同學們一個參考!
  • 福建高考新方案公布!「3+1+2」到底是啥?等級賦分怎麼算...
    「1」是指物理、歷史作為選考科目,考生從中選一科,這是學業水平考試(學考)的選擇性考試,由福建省自己命題。「2」是指考生從四門中選兩門,即從化學、生物、地理和思想政治四科中選兩門,這是學業水平考試(學考)的選擇性考試,由福建省自己命題。
  • 新高考模式下,怎樣選科更容易上985,政治成為「必選」科目?
    不過隨著人才多樣,國家對高考也有了新的改革,考試科目也變成了「3+1+2」,除了固定的語文數學英語外,在剩下的科目中學生可以自由選擇3科進行考試,這樣的新模式對更多學生來說反而是提高高考成績的好機會。新高考模式下應該怎樣「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