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8省市(福建、廣東、河北、湖北、湖南、江蘇、重慶)考生已經在著手進行選科。
為了避免「3+3」模式下棄物理現象,8省市採用了「3+1+2」的選科模式,其中「1」指的是考生必須從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門。
那麼,這種選科模式結果如何呢?
01
新高考七省選科數據統計
下表為新高考實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屆學生(高二)的選科數據。
整體來看,物理成為考生中選取做多的科目。
1. 傳統理綜(物化生)、文綜(史地政)組合仍是熱門。
本文梳理各省份選科組合的平均佔比(除江蘇外)情況如圖:
從以上數據來看:
物化生這個純理科組合更受歡迎,這可能與其專業覆蓋率廣及就業熱度高有關;
緊隨其後的就是史政地和物生地選擇人數最多,這兩個科目一個偏文一個偏理;
而史地生及史化政選考人數最少,從學科特點來說,原因可能在於學科之間學習關聯度很弱,很難兼顧。
2. 奇特的選科趨勢,根本原因出在「棄化學」?
江蘇選科情況較其他省市差異大,單科選考數據佔比不均衡,導致了連選科組合趨勢都變得清奇起來。
下面我們看下江蘇2021屆新高考各選科組合的佔比情況:
從上述數據來看,江蘇省選考物生地和史生地人數最多,而只有極少部分人選考了歷化地、歷化生和物生政三個組合。
甚至歷化政、物化政出現了無人選考的情況。
江蘇會出現這種情況,根本原因還在「棄化學」現象。
其實不止江蘇,其餘省份的家長和考生都會有這種的矛盾心理:
選擇化學,就意味著競爭會異常激烈;
而不選,還要考慮院校選科要求和日後的專業學習。
每年都會出現高中沒有選化學,但大學專業需要學化學,導致學習跟不上的情況。
選科建議
針對江蘇大量「棄化學」的特殊情況,這裡建議家長和學生,選科首先結合實際情況,同時要把眼光放長遠。
平衡學科難度、院校選科要求以及日後的職業規劃等因素,千萬不要有博弈心理,要不然早晚會吃虧。
家長不要對孩子進行絕對導向,要給出客觀、正確的分析與引導,最終選擇權交給孩子自己。
讓孩子為自己選擇,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為自己而努力才是最好的結果!
02
新高考單科選考分析
以下為新高考實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屆學生(高二)的單科選考數據。
從整體來看,各省選科佔比相對比較均衡,最受歡迎的科目是生物。
1. 兩個首選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數較往年有所上漲。
首先從首選的物理、歷史兩個科目來看,總體來說選考兩科的比例很接近。
首選歷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
我們通過對比2019年其中六個省份的文科生佔比情況(見下表)發現,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漲。
說明:表中2019文科佔比數據是基於2019年各省發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數計算而來,藝術類考生暫未計入。
2. 生物成熱門,政治受冷落。
為方便大家直觀的看出各科目選考比例,我們將2020屆七省選考數據轉換成柱狀圖:
從上述圖表中可以看出:
生物的選考比例高居首位;
緊接著就是物理和地理兩門科目選考人數最多;
其次是歷史、化學;
政治科目選考人數最少。
大多數人認為,這可能與政治這門學科背誦內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關。
3. 江蘇出現「棄化學」現象。
江蘇選科數據與其他幾省相比,顯得比較獨特,結合數據具體分析:
單從這批數據來看,江蘇選考地理和生物選考人數最多,但選科人數最少的卻不是政治,而是化學。
江蘇為什麼會出現「棄化學」現象?
自從江蘇新高考選科以來,很多考生或是家長為了在賦分制度下平衡分差,在選擇化學時普遍比較謹慎。
甚至網上流傳江蘇重點中學為了保證升學率而不開設化學學科。
很多人都認為選化學的基本上都是學習高手,在新高考實行賦分制政策下,和優秀學生PK要吃虧。
03
選科特性及單科解讀
1. 各選科組合特點
2. 各選考科目解讀
選考科目與學科本身的特性是分不開的,下面列舉各學科學習難度及選科情況,供今後參加新高考的學生參考。
生物
生物的整體難度在數理化生中最低,更易學習,性價比較高。
注重基礎知識的考察以及信息的提取能力。
學科社會價值越來越高,未來前景很好,也是理科能力較弱的考生的首選科目。
物理
物理學科相對來說難度較高,注重邏輯思維的培養,對現在和將來的理科學習都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地理
地理科目文理兼備,學習難度低於理化生,背誦內容少於歷史政治,考題客觀但答案明確,相對比較容易拿高分。
對於選擇物理的偏理科生而言,大部分人選擇偏理科的地理,顯然要比政治容易得多。
歷史
純文科科目,知識面要求廣,但相較地理、政治等文科科目更容易理解,拿分比較簡單。
由於是首選科目之一,很多物理弱的人都會選擇這個科目。
化學
化學難度低於物理,高於生物,要求擁有較高的識記能力的同時還要充分理解。
政治
政治學科記憶內容多且與時俱進,每年試題變化大,所學內容可能和要考的內容有差距,得高分不容易,分數浮動可能會較大。所以,選考政治的人數相對較少。
但政治是大學考研必修科目,如果高中未選,造成長時間的知識斷檔,對今後的考研之路會有一定影響。
本文來源於自主選拔在線(ID:zizzsw),名校綜合評價(ID:mxzhpj)經授權轉載發布,如需轉載請直接聯繫原平臺。
BLA BLA TIME
( 互 · 動 · 時 · 間 )
新高考選考物理、歷史二選一後
生物被追捧,化學遭冷落
你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