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專家解讀江蘇新高考選科: 不選化學≠不學化學

2020-12-01 新華教育

  11月13日,本報《新高考方案下,江蘇高中生集體避開化學?》的報導引發社會熱議,部分四星級高中的確存在不選化學的情況,那麼高中學校應該如何尊重和保障學生選考化學的權利?化學之於高中生,重要性在哪裡?為此,記者專門走訪了教育科研機構和教育考試機構的有關教育專家和教育行政官員,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專家和官員對這些問題的看法。

  高中生不選考化學,就不學化學了嗎?

  普高學生必須參加化學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

  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專家指出,高中化學是重要的基礎學科。普通高中化學課程由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三類課程構成。對高中學生而言,化學必修課程是每個高中生必須學習的化學課程內容,化學選擇性必修課程是高考選考化學的高中生學習的內容,化學選修課程是對化學有特別興趣和更高需要的高中生學習的內容。

  化學必修課程是指每個普通高中學生必須修習的課程,4個學分,內容包括「化學科學與實驗探究」、「常見的無機物及其應用」、「物質結構基礎與化學反應規律」、「簡單的有機化合物及其應用」、「化學與社會發展」等5個主題。根據教育部2017年頒發的《新修訂的普通高中課程實施方案》規定,必修課程安排在高一年級的兩個學期組織實施,一般每周上2-3節課。

  不僅如此,國家新修訂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及實施方案和《江蘇省普通高考綜合改革方案》還規定,每個普通高中學生不僅要學習化學必修課程內容,而且必須參加由省教育考試院組織的普通高中化學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其考試成績是高中生畢業和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所以說,每一個高中學生都需要學習化學,「不選考化學,就不學化學」是錯誤的認識。

  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專家說,化學選擇性必修課程是學生根據個人需求與升學考試要求選擇修習的課程,培養學生深入學習與探索化學的志向,引導學生更深入地認識化學科學,了解化學研究的內容與方法,提升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水平。化學選擇性必修課程是學生高考選考化學必須要學習的,包括「化學反應原理」、「物質結構與性質」、「有機化學基礎」等3個模塊。化學選修課程是學生自主選擇修習的課程,內容包含「實驗化學」「化學與社會」「發展中的化學科學」等3個系列,是面向對化學學科有特殊興趣和更高需要的學生,拓展化學視野,深化對化學科學及其價值的認識。選修課程是根據學生興趣和學校情況自主開設。

  學習化學有什麼用處?

  讓學生深刻認識世界、理性改造世界

  化學學科在高中學習中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創造物質的一門基礎學科。它不僅與經濟發展、社會文明的關係密切,也是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能源科學和信息科學等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要基礎。

  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專家說,學習化學對於學生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世界。通過學習化學,打通宏觀與微觀的「開關」,認識世界本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二是讓學生更理性地參與改造世界,比如形成正確的環保意識、可持續發展意識等。三是讓學生更智慧地認識化學創造世界,如人類的衣食住行、科技發展、生命健康無不與化學相關。

  化學不是一切,但是沒有化學,就沒有現在便捷生活的一切。

  如何看待「高中學校不讓學生選化學」現象?

  教育主管部門:目前尚無嚴重偏科情況,歡迎大家監督

  「普通高中學校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選課權利,不得強制代替學生確定選考科目。」關於當前網傳個別普通高中限制學生選擇高考科目的現象,江蘇有著明確的規定。

  江蘇省教育廳在今年8月下發的《關於高考綜合改革背景下加強普通高中教學組織管理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普通高中學校要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志向、學習優勢和職業傾向,結合《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3+1+2模式)》,理性確定選擇性考試科目。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選課權利,淡化選考組合,積極引導學生自主、理性選科,不得強制代替學生確定選考科目,也儘量避免出現嚴重的偏科現象。要幫助學生科學合理確定選考科目,要避免單純用考試成績作為指導學生選課的依據,減少盲目性和功利性。

  今年8月省教育廳舉辦普通高中校長培訓會,對我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進行專門部署,強調了高中學校指導學生選科的具體要求,進一步明確提出高中學校和老師要加強和規範選科指導工作,充分尊重學生個人的興趣和愛好、選擇與意願,任何學校和老師不得強迫限制或誤導誘導學生選科。據了解,絕大部分學校都按照要求對高中生選科進行指導,並無出現嚴重偏科的情況。

  「對於這種不該出現的情況,希望大家都來監督。」省教育廳有關部門負責人強調。

  圍繞新高考方案,江蘇一直在研製細化配套方案

  記者了解到,針對個別普通高中限制學生選擇高考科目,省教育廳將進一步採取相應舉措。

  我省將研究提出高中選科更加嚴格而規範的剛性量化要求。結合籌備召開全省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研究制訂進一步改革高中育人方式、加強普通高中選科指導的具體意見;並把選科類型的豐富程度作為普通高中星級評估以及高品質示範高中遴選認定的重要依據。如對高品質示範高中,則要求其提供全部的12種選科類型滿足每一個學生的選科要求,都要開設豐富的課程滿足每一個學生選課走班學習的要求,真正尊重學生選科的自由與權利,而絕不強迫和限制甚至代替學生選科。

  另一方面,我省將切實加強對學生的生涯規劃教育和選科指導。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於加強普通高中學生發展指導的文件要求,廣泛組織各高中學校開展學業發展指導和生涯規劃指導,引導高中學生遵循人才培養與成長規律,深入了解社會職業要求、高校專業培養和高中選考科目的相關性和匹配度,提高學生依據自己的志向、興趣和學業等自主選擇科目的能力,減少選科的盲目性,淡化選科的功利性,增強選科的自主性和堅定性。近期將組織有關高校和中學的生涯規劃教育專家到一些高中學校針對性開展巡迴演講和專題報告。

  此外,我省還將加大對違規問題的督查通報和問責處罰力度。加大對學校正確引導學生選課的指導,對強制代替或有意誤導學生選科的現象進行問責,形成鮮明導向。

  圍繞新高考方案,省教育廳一直在研製細化配套方案,切實保障高考綜合改革系列舉措平穩落地,達成預期效果,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王贇)

相關焦點

  • 江蘇個別高中不學化學?新高考"等級賦分"被誤解
    「江蘇選擇化學的考生和家長都要瘋了!」最近,一條網上信息引發了高中學生和家長的熱議。網傳消息稱,為了迎戰2021江蘇新高考,保證升學率,全省幾乎所有的普通高中乾脆不開設化學學科,有的重點高中為了保證本科率在學生選科時刻意提醒學生要避開化學。「化學」一下子被推上風口浪尖,事實真的像網傳的那樣誇張嗎?揚子晚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 熱捧生物、逃避化學?新高考7省市選科情況竟如此相似!
    奇特的選科趨勢,根本原因出在「棄化學」? 江蘇選科情況較其他省市差異大,單科選考數據佔比不均衡,導致了連選科組合趨勢都變得清奇起來。 每年都會出現高中沒有選化學,但大學專業需要學化學,導致學習跟不上的情況。 選科建議 針對江蘇大量「棄化學」的特殊情況,這裡建議家長和學生,選科首先結合實際情況,同時要把眼光放長遠。
  • 棄完物理棄化學,新高考選科最佳正解攻略
    隨著2020年高考的臨近,近期北京、江蘇、天津等省市選科數據曝光,引起廣泛討論。 高中生選科對高考成績、專業報考甚至未來職業都有影響,導致目前先有「棄物理」後有「棄化學」的情況出現,在高考改革推進過程中似乎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是為什麼呢?
  • 江蘇新高考,為何「棄化學」現象明顯?
    在近期一份江蘇省新高考的選考數據中,江蘇37萬考生中,選考化學僅3.5萬左右,「棄化學」現象明顯。對於學生來說,所選科目決定了將來能上的專業和學校,與未來職業前途緊密相關。化學很重要,「棄化學」後果很嚴重,考生、家長自然知道這個道理。
  • 新高考選科,選了化學、政治後會怎麼樣?
    今天有學生諮詢:馬上就要選科了,我想知道化學政治會怎麼樣,會不會很難學?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作為高中教師,最近一直在回答關於新高考選科的問題,對這個問題我的看法如下。在3+1+2模式下,如果選擇化學和政治,那這個模式基本上就是物化政了。
  • 不選化學能報醫學專業嗎
    在新高考模式下,選擇物化生可以報考全國所有的醫學院,但是如果不選生物或者化學,報考的醫學院校就有所限制,甚至只能報考很多二本的醫學院,這對於學霸來說打擊太大,當然如果想報考少量的二本醫學院的話,可以不選生物。
  • 「3+1+2」選科人數暴驚天秘密:新高考選科難出天際,最受歡迎的竟是...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動,第三批八省市採取「3+1+2」的選科模式。那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 小編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並給出一些單科學習及選科的建議,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
  • 高考秘笈|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高曉生
    湖南、湖北、江蘇、福建、廣東、重慶、遼寧、河北8個省市高考改革方案已經落地。從2021年開始,高考總成績的組成科目由「語數外+文綜/理綜」變成「3+1+2」。以人為本、學其所好、考其所長,高考不分文理科,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孩子偏科的痛點!
  • 福建2021屆新高考選科數據出爐!最多人選生物,最少人選政治
    來看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  全國新高考選考現狀  在目前實施新高考的14個省份中,存在三種選科模式。  自從江蘇新高考選科以來,很多考生或是家長為了在賦分制度下平衡分差,在選擇化學時普遍比較謹慎,甚至在網絡有流傳江蘇重點中學為了保證升學率而不開設化學學科。
  • 新高考選科你選的哪幾科?物理+化學+地理這個組合怎麼樣?
    新高考選科你選的哪幾科?物理+化學+地理這個組合怎麼樣?可以報考哪些專業?一起來看詳細內容! 「物化地」選科組合 專業覆蓋率:95.84% (數據測算來源於部分第三批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考生選考數據,供參考) 科目關聯度:地理又被稱為文科中的理科,物化地的組合方式背誦內容較少,符合理科學習「少背誦、多理解」的特點,該組合的學習科目之間關聯度較高。
  • 新高考化學、生物選考情況如何?選考化學有哪些專業可選?
    就目前已經實行選課走班的情況來看,實行3+3地區,化學和生物兩個學科在與其它各科都有組合,在物化生組合當中比例更大一些。不同地區在這兩個學科選考方面有差別。比如第二批新高考改革地區的山東省在2017年的數據如下,2018年數據暫時沒有。
  • 新高考3+1+2你了解嗎?怎麼選科才是最科學的?
    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印發新高考改革,選科是爭議和焦點所在。目前,高考改革後的科目設置已基本穩定,為「3門固定科目+3門選考科目」,不分文理,其中,固定科目為語文、數學和外語,而選考科目則由考生在6門(即政治、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浙江加技術為7門)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中,選擇3門作為選考科目。
  • 史上最全新高考選科攻略!新高考選科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985高校...
    新高考選科有哪些「潛規則」提前了解,避開這些坑! 新高考選科 01 新高考,你了解嗎? 沒開始的話,什麼時候開始執行 新高考有哪些模式?選科有什麼組合? 雖然新高考已經提了好幾年了,但不得不說這些問題,還是有不少人不了解。
  • 新高考模式 學生如何科學選科
    □本報記者 安迪  2021年高考,是「3+1+2」模式(俗稱「新高考」)在我省落地實施的第一年。12月29日,《河北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出臺,《實施方案》不僅為2021屆高三考生、家長詳細解讀了「新高考」怎麼考、志願怎麼填報等問題,也為高一學生即將面臨的科目選擇提供借鑑。高一學生選科在即,究竟如何科學選科?
  • 江蘇新高考賦分學科,化學被無情「拋棄」?這個學科30萬人選擇?
    對此有人認為江蘇語數外加入到全國卷後會大大降低考生的複習壓力,畢竟從江蘇自主命題來看,語數外的難度一直都很大,比如英語的難度水平放在全國來看數一數二甚至被人調侃為高考版的英語四六級。 而面對在科目選擇上面江蘇的「1」將採取選擇物理或歷史中的一科,而且為必選科目,剩下則是從化學生物等學科中隨意選擇兩門。
  • 新高考:6選3的模式下,選物理、化學、生物有什麼利弊?
    新高考:6選3的模式下,選物理、化學、生物有什麼利弊?新一輪高考已經在全國8省市啟動實施,新高考主要體現在學生的選科和錄取形式上,不再分文理科,語數外3科必考科目,其它科目實行6選3模式。一、6選3選科問題成為學生首當其衝的問題,學科組合有20種選擇方案,如何最大程度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將來專業發展方向以及充分保障選科之後的生涯規劃和參加高考競爭力。
  • 山東高考實行3+3,2020年高考生想學醫,選不選物理值得深思
    提及新高考改革的內容,總少不了物理這個「小夥子」,在上海、浙江等地區實行新高考制度時,物理這個「小夥子」就遭到了嫌棄,很多高考生都棄選物理,進而選擇其他科目參加高考。山東實行新高考是在浙江、上海等地實行新高考之後,算是吸取到了「教訓」,很多科目上面都做了要求,物理屬於必選,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山東高考生想學醫,選不選物理值得深思。
  • 想當醫生,新高考如何選科?兩種選科模式對待物理的態度千差萬別
    今天一位山東家長諮詢選科問題,夫妻倆都是醫院工作人員,想讓孩子以後學醫,可是目前物理實在不擅長,如果選科物理,會很拉分,擔心去不了更好的學校了,問高考科代表怎麼辦?其實,這位家長應該很慶幸,畢竟在山東,為什麼這麼說呢?
  • 選科面臨困難,賦分遭遇質疑:新高考改革爭議中前行
    新高考改革自2014年在浙江、上海啟動首輪以來,全國各地分階段分地域穩步推進中。2017年,京津魯瓊作為第二批試點省市開始高考綜合改革,並在2020年迎來了首批「3+3」新高考考生。2019年,廣東、江蘇、河北、重慶、遼寧、福建、湖南、湖北8省份作為第三批新高考改革試點省市,採用了「3+1+2」方案,在2021年也將迎來新高考「首秀」。
  • 江蘇新高考推出再選科目保障機制!化學交白卷能得65分?
    江蘇省教育廳今日發布《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做好深化高考綜合改革相關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就江蘇省新高考改革工作提出一系列要求。其中,在高考選科保障機制方面的新政策,非常值得關注。根據通知要求,江蘇省根據中學生選科實際情況,在新高考改革選科制度框架內,建立4門再選科目保障機制:任何再選科目出現考生選考比例明顯偏低、嚴重失衡的情況,可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研究確定保障比例,用於計算該再選科目考生等級賦分的基數,以滿足國家對該學科的人才需求,保證高考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