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3+1+2你了解嗎?怎麼選科才是最科學的?

2021-01-15 chemistry001

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印發

新高考改革,選科是爭議和焦點所在。目前,高考改革後的科目設置已基本穩定,為「3門固定科目+3門選考科目」,不分文理,其中,固定科目為語文、數學和外語,而選考科目則由考生在6門(即政治、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浙江加技術為7門)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中,選擇3門作為選考科目。高校需要按專業對考生的3門選考科目提出相應要求,因此,在高考改革中,高校保有一定招生自主權,並將以此倒逼,加強專業建設。為此,教育部於2018年初下發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給出了12個門類下的92個專業類(其中藥學類又分為2個子類,因此可視為共93個專業類)的可選科目和選考要求,為高校專業選科給出了「官方指南」。並已專門下發通知,要求計劃於2020年在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6個高考改革試點省市招生的所有本科院校,在規定時間內按照《指引》要求編報選考科目要求。

《指引》的精神包括:

允許高校指定一門、兩門或三門科目必考。在93個專業類中,僅有31.2%(29個)的專業類允許「不提科目要求」。

除人文、社科專業一般會將6個選考科目都列入可選科目外,不少理工科專業都只有1-3個可選科目,對應的選考要求可選範圍也不盡相同,需要具體專業具體分析,高校則需要在《指引》提供的《選考科目填報表》中塗填。那高校是怎麼設定每個專業需要選什麼科目呢?下面咱們一起看看《選考科目填報表》。

《指引》大體上提出了如下指導意見:

1.專業培養與某一選考科目關聯度高的,應在《指引》「可選科目」中明確1個選考科目,考生必須選考該科目方可報考。

2.專業培養與多個選考科目關聯度高的,應在《指引》「可選科目」中指定2個或3個選考科目,同時要明確選考要求為考生「均須選考」。

3.專業培養與多個選考科目有一定關聯度的,應在《指引》「可選科目」中指定2個或3個選考科目,同時要明確選考要求為考生「選考其中1門即可」。

4.專業培養對學生學科基礎要求相對較寬的,可以不提科目要求,考生選擇任意3門選考科目組合均可報考。

5.各專業選考科目要求均須在《指引》範圍內確定,如需突破《指引》範圍,須作專門說明。

教育部允許高校提出2至3個考生「均須選考」的科目,這樣做,可以說是總結了浙江、上海試點的經驗教訓,有助於避免和克服高校在提出選考科目要求時招生需求和目標生源不匹配、為擴大生源而盲目不設置選考科目限制導致選考科目要求不科學等問題。

要求19個專業類必考物理

在《指引》中,共有19個專業類必考物理,佔總專業類數的20.4%。必考物理的19個專業類分別來自理學(5個)、工學(13個)、管理學(1個)。後續文章中我會把每個專業類都大家分析一下!這19個專業還只是《指引》劃定的一條底線,各高校在制定選考科目要求時,將有更多的專業類被限定為必考物理,尤其是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專業。

93個專業類的選考要求中,提及最多的是科目是物理,共被60個專業類提及(不含允許無要求的專業類),佔專業類總數的64.5%;其次是化學,被58個專業類提及,佔62.4%;再次是生物,被29個專業類提及,佔31.2%;至於政、史、地三科,只被3-5個專業類提及,僅佔3.2%-5.4%。

特別提醒考生、家長和老師注意的是,具體的選科要求,一定要以所在省份的官方機構以及選報的大學公布的選考科目為準。如,下表所示的兩所高校A和B,都是「製藥工程」專業,選考科目範圍也都是「物理和化學」,但是因為要求不同,所以小明、小剛、小紅、小梅四人是否可以報考就不太一樣了。

首選科目要求是什麼?(3+1+2)

首選科目指的是物理或者歷史,高校各專業在招生時,可以根據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對於考生的首選科目提出要求。

「僅物理」表示首選科目為物理的考生才可報考,且相關專業只在物理類別下安排招生計劃;「僅歷史」表示首選科目為歷史的考生才可報考,且相關專業只在歷史 類別下安排招生計劃;「物理或歷史均可」表示首選科目為物理或歷史的考生均可報考,且高校要統籌相關專業在物理、歷史類別下安排招生計劃。

首選科目要求僅選物理的45個專業,雖然選擇物理作為首選科目,專業的選擇面會更廣泛,但是相對來說,競爭也會更激烈。

再選科目選考要求又是什麼?

再選科目指的是政治、地理、化學、生物這四門科目中任選兩門。同首選科目要求一致,高校各專業可以根據具體要求,從再選科目 中選擇1科、2科或「不提再選科目要求」。選擇2科的,再選科目 要求分為「考生均須選考方可報考」以及「考生選考其中I門即可 報考」。選擇「不提再選科目要求」的,不能同時再提1科或2科 要求,考生選考科目符合高校提出的首選科目要求即可報考。

經過統計,在92個專業的再選科目中,84個專業(91.3%)都招收或者只招收化學考生。

一:再選科目只招化學的26個專業

二、再選科目只招化學和/或生物的26個專業

下面看看清華北大的大學專業對選考科目的要求

「3+1+2」的選科模式,相當於對「3+3」模式的優化。

因為在進行「3+3」選科時,由於不強制選擇物理,導致很多考生因為物理太難而避選。雖說物理不是選科倒數第一,但是相比其他科目還是人數少的。物理這門科目雖然學習難度較大,很多考生不太願意學,但物理卻是科技之本,強國之本。如果高考生在高中升學時,或者大學裡,學物理的人越來越少,對大學基礎教育是一個嚴重的傷害,物理人才出現斷層,對我國的工業發展也會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所以部分省市(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的新高考選科變為3+1+2,背後也是有一定考量的。

我的個人理解就是原來理科是物化生,我們姑且叫傳統理科,而 「3+物理+2」是新理科。傳統理科沒得選,只能是物化生,而新理科有4種選擇:物化生,物化,物生,物,讓學生能更客觀和理性的去選擇自己以後的人生方向!

河北省為第三批啟動高考改革的省份,採取3+1+2模式,此份數據對同期啟動改革的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等省份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各省市高考改革進程

新高考選科模式

「3+1+2」

「3」

為全國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所有學生必考。每科滿分均為150分,總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1」

為首選科目,考生須在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的物理、歷史科目中選擇1科。滿分為100分,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將按選考物理、選考歷史兩個類別分別公布招生計劃、分別劃線、分別進行投檔錄取。

「2」

為再選科目,考生可在化學、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個科目中選擇2科。每科滿分均為100分,以等級賦分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本次公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供學生選科時參考,各院校具體招生專業以實際招生年份最終公布為準。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屬地普通高中開展宣傳培訓工作,對學生和家長做好政策解讀,科學引導學生合理選擇學習科目。要進一步加強對高中學校開展選科走班教學的基礎條件保障,努力擴充教學資源,合理安排學校師資,確保高中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順利進行。

首選科目要求

高校各專業根據本校培養實際對考生的物理或歷史科目提出要求,

「僅物理」表示首選科目為物理的考生才可報考,且相關專業只在物理類別下安排招生計劃;

「僅歷史」表示首選科目為歷史的考生才可報考,且相關專業只在歷史類別下安排招生計劃;

「物理或歷史均可」表示首選科目為物理或歷史的考生均可報考,且高校要統籌相關專業在物理、歷史類別下安排招生計劃。

再選科目及要求

高校各專業根據實際從再選科目中選擇1科、2科或「不提科目要求」。

選擇2科的,再選科目要求分為「考生均須選考方可報考」以及「考生選考其中1門即可報考」。

選擇「不提科目要求」的,考生選考科目符合高校提出的首選科目要求即可報考。

首選科目要求物理、歷史差別巨大

在整理各高考選科要求時,首選科目物理、歷史差別巨大,在總計30559個可報院校專業中。

如果選擇歷史,共有52.47%的專業可選;如果選擇物理,共有97.17%的專業可選!

把物理學好,選什麼專業都不怕!

鎖定未來專業

選科前必然要考慮未來就讀的專業。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選科其實就是把高三的高考志願選擇提前到高一來考慮了。因為高校錄取專業將與選考科目密切相關,現在選科就需要考慮未來就讀的專業。

選科並不是任意選擇的,因為高校在錄取不同的專業時,是有專業必選的科目要求的。選擇科目要注意目標大學的目標專業類對高中所選科目的具體要求,這種要求大概分為下面幾種:有3 門科目要求、有2 門科目要求、有1 門科目要求、不限制選考科目。

」3+1+2「選科模式下的12種組合

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實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屆學生的各科選考數據,從整體來看各省選科佔比相對比較均衡。1、物理由於是首選,所以整體選考數高,理所應當,相對於往年偏文科(歷史)人數有所上漲。 2、從平均佔比看,生物,地理成為熱門,化學,政治受冷落。3、江蘇出現「棄化學」「棄政治」現象。網絡流傳江蘇重點中學為了保證升學率而不開設化學學科,很多考生或家長認為選化學的基本上都是學習高手,在新高考實行賦分制政策下,和優秀學生PK要吃虧的。2014,2017年高考改革的選科模式都是3+3,但問題出現了,出現大面積的「棄物理」的考生,作為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和帶頭學科的物理卻遭遇冷,這讓很多物理學界人士「心塞」。

物理教育的缺失會帶來許多惡果,對國家來說,物理人才出現斷層將導致工業發展後繼乏力;而在個體層面,沒有物理知識做基礎,進入大學階段進一步研究將遇到阻力 ,導致18年選科模式改革變成3+2+1,「3+1+2」選科模式保護了物理和歷史,促使化學成為棄考對象,就出現了江蘇的「棄化學」的現象。江蘇省作為一個教育強省,在第三批啟動新高改革的8個省份中,江蘇省一直倍受關注。但就是這樣的教育強省卻爆出了棄考化學的情況。從專業選角度來看,雖然選擇了物理,能夠選擇90%以上的專業,但是大學也有不少專業要求是要求物理和化學必選的;化學已成為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能源科學、醫藥學、食品工程等領域的重要基礎。若出現大量的學生棄考化學,這類棄考的學生將來在醫學、環境科學、食品工程領域競爭力將會極度低下,也會造成行業人才短缺,不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3+1+2"模式,違背了新高考改革的初衷。不比「3+3」方案更優。下次改革會不會是3+2+1呢?

從這張圖中,我們看到平均佔比中:

首選物理的前3個組合是物化生,物生地,物化地,無疑這3種選法是熱門的。但我想吐槽的是,個人不建議只選生物不選化學,如果不打算把生物當作以後的發展方向就可以,學起來不會太累,也很好拿分,生物學科的師資差距也小。但是大學學生物相關專業90%左右都需要學化學,難道考生們去了大學,發現化學不會,去補課班再學一次還是馬上轉專業?

首選歷史的前3個組合是史地政,史生政,史化生,無疑這3種選法是熱門的。

70%以上的考生選了這6種組合, 所以我推薦這6種組合,存在就有它的道理,咱們繼續分析一下這6種組合!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如果您有什麼需要幫助的,請在文章下方留言!拜拜!

相關焦點

  • 新高考:3+1+2選科問題總讓人燒腦?最強圖解重磅出爐!
    高考綜合改革從2014年就開始試點了,直到現在2019年大部分省份都已經加入了改革中來,改革後,教育部門必須建立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制度。從改革開始,考生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為750分。即通常所說的「3+1+2」模式。
  • 新高考模式 學生如何科學選科
    □本報記者 安迪  2021年高考,是「3+1+2」模式(俗稱「新高考」)在我省落地實施的第一年。12月29日,《河北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出臺,《實施方案》不僅為2021屆高三考生、家長詳細解讀了「新高考」怎麼考、志願怎麼填報等問題,也為高一學生即將面臨的科目選擇提供借鑑。高一學生選科在即,究竟如何科學選科?
  • 史上最全新高考選科攻略!新高考選科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985高校...
    新高考從2014年開始啟動到現在,已經有6個省(市)實行了新高考,而今年是實行新高考省份最多的一次,尤其是山東省高分滑檔的情況,對於今年即將進入新高考的同學們也是很重要的警示。 新高考選科學霸扎堆現象嚴重,到底該怎麼選才能更容易上名校?
  • 高考秘笈|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高曉生
    上期我們說了2021年湖南新高考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今天我們來了解在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 物理、歷史最終還是分道揚鑣了…// 那麼面對新高考「3+1+2」該怎樣選科?
  • 「3+1+2」選科人數暴驚天秘密:新高考選科難出天際,最受歡迎的竟是...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動,第三批八省市採取「3+1+2」的選科模式。那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 小編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並給出一些單科學習及選科的建議,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
  • 新高考「3+1+2」模式下,這樣選科有望985,政治成為不可或缺?
    文/彩玉說教育新高考模式的實行,給大多數高中生帶來了學習上的優勢,因為和以往的高考模式下相比,同學們選擇的範圍更加寬廣,以前那種文理科形式,無論是選擇文科還是選擇理科,基本上都會有一科是自己的弱項。但是在這種新高考模式下,同學們會有很多種選擇,不過面對3+1+2的高考選科模式,難免會有同學感覺到手忙腳亂,選擇的方式多了,自然也會出現猶豫不決的情況,那麼在這種模式下,同學們應該怎麼做呢?新高考模式應該如何進行「選科」?
  • 新高考3+1+2,父母眼中第一選擇「物化政」非良配,選的人後悔了
    3+1+2,在此之前還沒有考生用過3+1+2模式,所以並沒有參考數據,不知道新模式下成績如何。  因為是第一年,很多人其實還不太了解這個新的高考模式,其實所謂3+1+2就是為了給學生更多地選擇。  新高考3+1+2模式下選課要考慮的問題    新高考模式看似不分文理了,但是卻也暗暗分出了小文小理,歷史和物理任選其一,選了歷史其實說白了就是偏文科
  • 疫情過後,新高考「3+1+2」選科選物理、生物科目人數會上漲麼?
    而此時,不少家長和教育從事者想到新高考的改革,大家對「物理、化學、生物」3門學科是否應該重視引起大家討論!近年部分省份推出新高考「3+3」模式和「3+1+2」模式,打斷了傳統文理分科模式,未來高中學習更有可能趨向於「3+1+2」模式,面對歷史和物理二選一,很多人選擇了歷史而放棄了物理,選擇政治、化學、生物、地理學科時,更是不少學子放棄了化學和生物,在部分省份高一選科,棄物理、棄化學成了常見現象,主要因為物理、化學這兩門學科基礎知識較多,公式較為複雜,再加上計算比較多
  • 高考新模式「3+1+2」,全國有8個省市開始實施,怎麼選科很重要
    高考對於考生來說至關重要,特別是家庭條件一般的孩子,更是希望能通過高考扭轉自己的命運。從今年開始我國已經有8個省市開始實施了高考的新模式,如果您家孩子已經開始讀高中或者即將讀高中,需要提前了解下,做足準備。「3+1+2」的高考新模式,改變了原來所有科目學生都必須學的情況,不能針對個人的能力來選擇課程的問題,更有針對性,對於學生的能力也能更大的發揮出來。
  • 廣東新高考方案確定了!改革:3+1+2選考模式,四大變化你知道嗎
    今天,溪歡就在這裡和大家一起聊聊廣東新高考方案的一些事兒!看看四大變化你知道多少呢?2021年實行「3+1+2」選考模式:我們都知道,目前來說,廣東高考主要採取文理分科形式參加高考。而廣東新高考方案將實行「3+1+2」模式。對於此模式,很多學生及家長可能會有些概念模糊。
  • 「3+1+2」江蘇高考新政策正式出爐,附新高考指南!
    「3」指的是語文、數學、英語,每科150分,共450分;   「1」指的是在物理和歷史中選一門,每科總分100分,以原始分計入;   「2」指的是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中選擇2門,採取等級賦分,滿分100分,計入總分。
  • 3+1+2新高考模式到底怎麼選?6所985高校告訴你答案
    各省份,以及直轄市陸續在改革高考模式,未來一定是3+1+2新高考模式。語數外+其他任選兩科(化學,生物,地理,政治)+任選一(歷史,物理)。很多人不明就裡的認為這樣對偏科生有一定的利處,比如物理化學好,地理歷史比較差,我選擇物理化學考的分數高,自然可以上個好大學。
  • 高考改革:北京大學「3+1+2」專業選科要求,考生及家長請收藏!
    導讀:高考改革:北京大學「3+1+2」專業選科要求,考生及家長請收藏!北京大學,中國頂級高校之一,無數學子心儀的高校。2021年新高考改革方案出爐,河北、遼寧、湖北、湖南、重慶、江蘇、福建、廣東8個省份將推行的「3+1+2」高考模式。「3+1+2」高考模式下北京大學各專業對選科有什麼要求,今天小編就大家帶來北京大學各專業選科要求,供2021年高考考生參考。
  • 7省新高考選科統計出爐!學科難度係數爆冷
    高一上學期即將結束,很多家長希望小德能夠多分享一些選科方面的數據和內容指導。本文,小德梳理了新高考省份選科數據對選科中的方法及問題,後期將對各省份新高考選科數據進行詳細解讀,大家可持續保持關注。  多年以來,中國實行的高考政策普遍是3+X模式,即3大學科:數學、英語、語文,X則指的是理科或者文科。
  • 新高考下,選科不知道如何選,主要原因是對專業的不了解
    如今新高考改革正逐漸在各省市進行,無論學生還是家長都能感受到周圍的變化:政策規則、選考機制、升學途徑等等...而應對這些變化,勢必需要提前做好生涯規劃的準備。「新高考」中,專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將來想要選擇什麼樣的專業會對學生的高考選科以及志願填報產生更加重要的影響。
  • 新高考3+1+2選科究竟怎麼選才划算,21個等級賦分制度詳細刨析
    成績使用符合高考報考條件的學生,在有效期內自主確定所選科目的一次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選考科不使用卷面得分,主要原因如下:(1)不同科目的卷面得分缺乏可比性。新高考「3+1+2」可選擇12種選考組合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8省(市)發布高考綜合改革方案,自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已經開始實施。
  • 淺談新高考選科之職業生涯規劃
    目前河北各高中新高一的孩子已經陸續開啟新高考選科,面對選科家長和考生內心都有很多糾結,今天我就在這裡談一下我的看法,僅供大家參考。新高考改革的目的什麼?2)這些軟體大多數依據全國新高考選科要求做出來的,缺乏真正的針對性指導,也不可能精準對應各個大學的專業對於選科組合的要求,這是致命傷,只考慮了學生的一兩次考試成績更是無稽之談,人是有個性化的生命,具有很大的排他性,而軟體簡單的把人歸為幾類是不精確的,也是不負責的。
  • 新高考改革,應該如何科學選科?新高考選科測評系統來助力!
    2020年是北京實施新高考的第一年,比如:新的選科模式、新的錄取模式等,面對這些變化,很多家長和高中學生還是處於迷茫狀態,這時,小編提醒各位考生及家長一定要注意: 選科的4個關鍵點/Attention/ 1
  • 新高考「3+1+2」模式下,選擇了物理,選政治和地理可行嗎?
    在多次傳出高考改革的消息後,今年有8個省份正式確定了將採用「3+1+2」模式進行高考改革試點。新的模式打破了原有的文理分科模式。根據方案,3是語文、數學、外語為高考的必考科目,2是從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門作為考試科目,2則是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選擇兩門科目作為最後的高考科目。
  • 「3+1+2」新高考模式下,考生不選這一科目,會失去很多機會
    文/琳妹說 在2021年高考中,宣布推行採用「3+1+2」新高考模式的省份也變得越來越多了。 在2020年的高考中,31省市的高考模式也是不一樣的,有的省市還是採用傳統的「3+3」文理分科高考模式,有的省市是採用推行了「3+1+2」新高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