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綜合改革從2014年就開始試點了,直到現在2019年大部分省份都已經加入了改革中來,改革後,教育部門必須建立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制度。從改革開始,考生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為750分。即通常所說的「3+1+2」模式。
「3」即:為全國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所有學生必考。每科滿分均為150分,總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1」即:為首選科目,考生須在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的物理、歷史科目中選擇1科。滿分為100分,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將按選考物理、選考歷史兩個類別分別公布招生計劃、分別劃線、分別進行投檔錄取。
「2」即:為再選科目,考生可在化學、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個科目中選擇2科。每科滿分均為100分,以等級賦分(據全省選該科的所有考生的名次賦分)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以下以河北省為例,其它省份大同小異:
河北省各高中一般在第一學期末就進行選科,選科結果關係孩子將來高考可報那些專業,決定孩子的命運,所有家長要早學習,早打算,早準備。
選科的原則和選科的最佳組合。今天先分享我制的課件的圖片版。若大家看不懂,可留言,有時間我也會給大家解答。
選科的組合一共有12種
一、高考選科變化圖解
語文,數學,外語必考,然後物理、歷史二選一。
首先要遵循選科的原則。
那麼是選物理還是歷史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大學專業設置。
紅色是必選歷史的專業百分比,綠色為物理歷史均可的百分比,藍色為必選物理的專業百分比。
你有答案了嗎?
接下來我們要在,化學、政治、生物、地理4科中選兩科。怎麼選?
各學科對應的主要二級專業
醫學對選科的要求
理學對選科的要求
工學對選科的要求
是時候總結一下了
文學對選科的要求
可見4科中選2科,(化學+政治)組合可報專業最多。
以上就是新高考3+1+2的選科圖解。
二、我們如何應對新高考?
1、對學生的挑戰
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首先給了學生們四條通道:統一招生、提前考試、單獨招生和「三位一體」(建立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和統一選拔考試三位一體的多元化考試招生評價體系)。
在這個新變革裡又有這麼幾個新特點,比如,語文、數學全國統一命題、統一考試,數學不分文理;外語社會化考試,每年考兩次。
另外,一個合格的高中生還必須在完成學業水平考試的基礎上,自選三門作為高考選考科目。
這樣一來,對學生來說,選什麼科目,什麼時候去考,用什麼樣的成績來展示自己的學業狀態,特別是學生的綜合素質等,由過去的被動適應開始變為學生的適度自主,因此學校要給孩子「私人定製」,讓「小鬼當家」。
重要提示:
第一、不管高考怎麼變,上課認認真真的跟著老師的思路走,牢牢的打牢基礎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在學習方面如果有點迷茫,對學過的知識點比較混亂,每次考試同樣的知識點重複的考錯,那麼建議你先要梳理好高考必考知識點後再進行刷題,不然每次刷題都是白用功了,梳理好知識點後你的思路會更加清晰,不會梳理知識點的同學可以去買點書來,搜高考必刷知識點,就有很多這樣的書,最典型的就是衡水中學用的名校周考試題彙編,裡面全部把高中知識點全部梳理清楚了,只要去做題就行。
第三、如果自己偏科請及時糾正,高考還是以總分由高到低進行錄取,所以平均分越高總分才高,如果你已經偏科了,第一步還是梳理知識點,找到薄弱點進行補救。
2、家長的新挑戰
家長應該主動適應「市場」,建議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要從課內到課外。學科和生活是相通的,如果一個學生只拘泥於課堂,那麼他的源頭活水會非常少,思路枯竭。
其次,要從題海到書海。理科刷題相對有效,強調熟練和精確性,但文科類更強調積累,強調思維。
3、教師的新挑戰
教師面臨角色挑戰,開始由原來的「買方市場」進入「賣方市場」。按照以往的制度安排,教師是學科本位,教什麼,教哪個年級、班級,學校往往有統一安排。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發生了悄悄的變化,就是讓學生選老師。這反過來催生了一種新的變革現象,那就是,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站得住腳,還必須有一種厚重的人格魅力,同時要能勝任多角色擔當:既要勝任學科教學工作,還要勝任學生成長導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