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跳跳媽媽談教育
此前高考階段分文科理科班,「政史地」為文科班,「理化生」為理科班,隨著基礎教育的提升,慢慢地開始意識到這種絕對性的文理分科有一些弊端,不利於學生全面發展。
後一些省市進行高考改革,實施新的高考模式3+2賦分模式,這種模式下,三大主科得到了無限大的重視,但是選科卻被忽略,尤其是物理這一學科,因其難度大,在可以放棄的前提下, 沒有幾個學生願意選。
所以3+2賦分的高考模式下,很多省市出現了「棄物理」的現象,而這與「科技興國」的理念背道而馳,所以不得不再次進行高考改革。
2020年8個省市出臺新的高考模式,從2021年開始實施,這八個省包括廣東、福建、河北、江蘇、湖北、重慶、湖南、遼寧。這幾個省市就單拿高考模式來說,可比性不大,畢竟有的省市高考時使用全國一卷,有的省市使用全國二卷。
而為了進一步推進3+1+2高考模式的施行,將舉辦八省聯考,時間就定在本月的23日,八個省市統一進行考試,然後將成績一一對比,誰強誰弱到時候就一目了然了。
不過此次八省聯考排名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和老師都提前適應一下新的3+1+2高考模式。
什麼是「3+1+2」高考模式?
首先「3」值得就是數語外三大主科,「1」是在物理和歷史中任選一個,「2」就是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任選2個,雖然施行3+1+2高考模式後,傳統意義上的文理分科影子已經完全不見了,但其實「物理」和「歷史」比選一個,也是一個小小的文理選擇,畢竟偏向理科的就必須選物理,偏向文科的就必須選歷史了。
高中最難三大學科
要說高中最難的學科是哪一科,很多人的噩夢都是物理,物理是一門非常抽象的學科,不僅要求有邏輯性的大腦,還要有空間想像力和數字敏感能力,這三者缺一不可。
而其次難的學科一定是化學,化學不像是傳統的理科,除了正常的邏輯思維模式外,還需要靈活運用圖像記憶法,通過一個實驗明白其裡面的道理,然後懂得舉一反三,很少有學生有如此全面的能力,所以化學學起來也是蠻難的。
物理、化學是高中第一第二難的學科,那麼除地理外沒人敢排在第三,地理不是傳統的文科,光背一背就能考出好成績,經緯度的計算、複雜的地理構圖都需要你有一定的理科思維模式,還要結合文科的記憶能力,二者缺一不可。
3+1+2高考模式下,為什麼老是首推「物化地」?
那麼既然無力、化學、地理是高中三大最難學科,為什麼在3+1+2新模式前提下,大多數老師還是給家長和學生首推這個組合呢,老師不會明確告訴你原因,但是家長和學生自己要多少了解。
3+1+2模式下,不再像以前的文理分科,上高二後再選擇,是上高一就必須選,這也讓很多學生和家長感到迷茫,還沒學過也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擅長什麼,一臉懵的狀態也只能詢問老師了,而大多數班主任都會推薦物理+化學+地理的組合,難度這麼大學科組合可能也適合學霸了。
首先,物理有利於大學選專業和就業,新高考模式下,很多高校都有明確的學科選擇要求,例如中國公安大學的公安學專業就必須要求學生選物理和政治專業,而96%以上的專業都需要選擇物理才能報考。
以說選擇物理留給學生更多的專業可能性,也利於之後的就業,畢竟像熱門的計算機、軟體、AI智能方面的專業,都需要學物理。
其次,選化學是促進新高考模式平衡,要說選了物理96%的大學專業都可以選,那麼選了化學,也有90%以上的專業可選,即使你沒選物理選歷史和化學,專業選擇性也比選史地政要多。
不過化學作為僅次於物理的第二難學科,很多學生還是打退堂鼓,不會物理化學通選,這就讓化學陷入兩難的境地,很多高中已經出現化學老師沒班可帶的情況了,為了避免再次後出現「棄化學的現象,老師也會極力推薦化學學科的。
最後,地理雖然也很難,但是其相對於生物,更符合理科思維,在學習過程中,一旦思維模式固定,很難有所突破,在選了物理化學的情況下,搭配地理可能學起來更容易些。
最後想對即將選科的學生說:老師會推薦、家長也會推薦,但是怎麼做選擇看是要看自己,如果你就是喜歡政史地,覺得自己可以達到頂尖的水平,將來考上北大或者人大這樣的高水平學校,那麼根本不用擔心專業和就業的選擇。
所以說3+1+2高考模式,選科還是要看學生意願,看起願意學哪科就選哪科。
你覺得3+1+2模式下,「物化地是最佳選擇嗎?
專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分享小、初、高、大學生的日常,解讀教育中遇到的點滴瑣事,如果你也對教育那些事感興趣,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喜歡研究教育的人,一起探索教育的秘密。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