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3+1+2模式下,為啥老師推薦難度大學科,「物化地」成首推

2021-01-08 跳跳媽媽談教育

文/跳跳媽媽談教育

此前高考階段分文科理科班,「政史地」為文科班,「理化生」為理科班,隨著基礎教育的提升,慢慢地開始意識到這種絕對性的文理分科有一些弊端,不利於學生全面發展。

後一些省市進行高考改革,實施新的高考模式3+2賦分模式,這種模式下,三大主科得到了無限大的重視,但是選科卻被忽略,尤其是物理這一學科,因其難度大,在可以放棄的前提下, 沒有幾個學生願意選。

所以3+2賦分的高考模式下,很多省市出現了「棄物理」的現象,而這與「科技興國」的理念背道而馳,所以不得不再次進行高考改革。

2020年8個省市出臺新的高考模式,從2021年開始實施,這八個省包括廣東、福建、河北、江蘇、湖北、重慶、湖南、遼寧。這幾個省市就單拿高考模式來說,可比性不大,畢竟有的省市高考時使用全國一卷,有的省市使用全國二卷。

而為了進一步推進3+1+2高考模式的施行,將舉辦八省聯考,時間就定在本月的23日,八個省市統一進行考試,然後將成績一一對比,誰強誰弱到時候就一目了然了。

不過此次八省聯考排名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和老師都提前適應一下新的3+1+2高考模式。

什麼是「3+1+2」高考模式?

首先「3」值得就是數語外三大主科,「1」是在物理和歷史中任選一個,「2」就是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任選2個,雖然施行3+1+2高考模式後,傳統意義上的文理分科影子已經完全不見了,但其實「物理」和「歷史」比選一個,也是一個小小的文理選擇,畢竟偏向理科的就必須選物理,偏向文科的就必須選歷史了。

高中最難三大學科

要說高中最難的學科是哪一科,很多人的噩夢都是物理,物理是一門非常抽象的學科,不僅要求有邏輯性的大腦,還要有空間想像力和數字敏感能力,這三者缺一不可。

而其次難的學科一定是化學,化學不像是傳統的理科,除了正常的邏輯思維模式外,還需要靈活運用圖像記憶法,通過一個實驗明白其裡面的道理,然後懂得舉一反三,很少有學生有如此全面的能力,所以化學學起來也是蠻難的。

物理、化學是高中第一第二難的學科,那麼除地理外沒人敢排在第三,地理不是傳統的文科,光背一背就能考出好成績,經緯度的計算、複雜的地理構圖都需要你有一定的理科思維模式,還要結合文科的記憶能力,二者缺一不可。

3+1+2高考模式下,為什麼老是首推「物化地」?

那麼既然無力、化學、地理是高中三大最難學科,為什麼在3+1+2新模式前提下,大多數老師還是給家長和學生首推這個組合呢,老師不會明確告訴你原因,但是家長和學生自己要多少了解。

3+1+2模式下,不再像以前的文理分科,上高二後再選擇,是上高一就必須選,這也讓很多學生和家長感到迷茫,還沒學過也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擅長什麼,一臉懵的狀態也只能詢問老師了,而大多數班主任都會推薦物理+化學+地理的組合,難度這麼大學科組合可能也適合學霸了。

首先,物理有利於大學選專業和就業,新高考模式下,很多高校都有明確的學科選擇要求,例如中國公安大學的公安學專業就必須要求學生選物理和政治專業,而96%以上的專業都需要選擇物理才能報考。

以說選擇物理留給學生更多的專業可能性,也利於之後的就業,畢竟像熱門的計算機、軟體、AI智能方面的專業,都需要學物理。

其次,選化學是促進新高考模式平衡,要說選了物理96%的大學專業都可以選,那麼選了化學,也有90%以上的專業可選,即使你沒選物理選歷史和化學,專業選擇性也比選史地政要多。

不過化學作為僅次於物理的第二難學科,很多學生還是打退堂鼓,不會物理化學通選,這就讓化學陷入兩難的境地,很多高中已經出現化學老師沒班可帶的情況了,為了避免再次後出現「棄化學的現象,老師也會極力推薦化學學科的。

最後,地理雖然也很難,但是其相對於生物,更符合理科思維,在學習過程中,一旦思維模式固定,很難有所突破,在選了物理化學的情況下,搭配地理可能學起來更容易些。

最後想對即將選科的學生說:老師會推薦、家長也會推薦,但是怎麼做選擇看是要看自己,如果你就是喜歡政史地,覺得自己可以達到頂尖的水平,將來考上北大或者人大這樣的高水平學校,那麼根本不用擔心專業和就業的選擇。

所以說3+1+2高考模式,選科還是要看學生意願,看起願意學哪科就選哪科。

你覺得3+1+2模式下,「物化地是最佳選擇嗎?

專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分享小、初、高、大學生的日常,解讀教育中遇到的點滴瑣事,如果你也對教育那些事感興趣,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喜歡研究教育的人,一起探索教育的秘密。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新高考3+1+2模式:「物化地」可以報考哪些專業?
    2021年是新高考「3+1+2」模式正式實行的第一年,在高考志願填報時,很多同學和家長都缺少相應的經驗,對於自己所選的科目組合到底能夠報考大學裡的哪些專業尚不清楚,只是有一個模糊的感覺,例如某某組合可以報考的大學專業最多,某某組合大學專業的覆蓋率不高等等。
  • 新高考「3+1+2」模式下,這樣選科有望985,政治成為不可或缺?
    文/彩玉說教育新高考模式的實行,給大多數高中生帶來了學習上的優勢,因為和以往的高考模式下相比,同學們選擇的範圍更加寬廣,以前那種文理科形式,無論是選擇文科還是選擇理科,基本上都會有一科是自己的弱項。但是在這種新高考模式下,同學們會有很多種選擇,不過面對3+1+2的高考選科模式,難免會有同學感覺到手忙腳亂,選擇的方式多了,自然也會出現猶豫不決的情況,那麼在這種模式下,同學們應該怎麼做呢?新高考模式應該如何進行「選科」?
  • 實行「3+1+2」模式下,物化地組合和物生地組合,哪個更好?
    新高考下,最好的組合是物化生組合,但是很多學生學不了這個組合。另外兩個組合也可以推薦:一個是物化地組合,一個是物生地組合。這兩個組合哪個更好?如果從大學的專業選擇和專業發展看,物化地更好;如果從高中階段的學習看,物地生更好。哪個組合最好?適合孩子的組合最好!一、選擇物地生,學習難度降低!高中選考科目中最難的科目是哪一科?
  • 高考秘笈|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高曉生
    上期我們說了2021年湖南新高考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今天我們來了解在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3+1+2」各科選考數據 以下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實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屆學生(高二)的各科選考數據,從整體來看各省選科佔比相對比較均衡,最受歡迎的科目是生物。
  • 高考模式新組合,「物化地」和「物生政」,這倆組合更適合哪些人
    文/天意媽媽談教育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文科理科弊端漸漸出現,於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教育,各地紛紛實行高考新組合「3+1+2」的模式。高考新組合模式已經實行一段時間了,其中在高考時選擇最多的組合為「物化生」,但是因為該組合的難度較高,並不適合班級中所有學生學習,基本上只有班級中的「學霸」,才能駕馭得住這個科目組合。當然,高考新組合併非只有物化生面向多,雖然選擇略微少一點,但是也完全夠用的物化地和物生政,也備受學生們喜愛。因為這兩個科目組合不像物化生那樣難,物化地和物生政更適合學習中等的學生選擇。
  • 藝考文化課考哪幾科 新高考3+1+2推薦組合
    藝考文化課考哪幾科,一直都是藝考生和學生非常關注的一個話題,新高考的改革模式,高考文化考的科目就得提前選擇,新高考實行3+1+2組合,就是三門全國統考科目加上兩門再選科目加上一門首選科目組成。「3+2+1」科目組合模式總共可以產生12種組合,同樣的當確定了科目組合和以後大學所選擇的專業也是掛鈎的,那麼對於新高考來說藝考文化課考哪幾科是可以自己選擇的。小編給大家推薦幾個新高考的組合,希望對於藝考文化課考那幾科還沒有方向的同學有所幫助。
  • 新高考模式下,哪些老師會很吃香?除了物理,還有這兩科
    如果要問「3+2+1」的高考模式下,哪些學科老師會很吃香?該如何回答?我所在的學校在2021年秋季學期實行新高考,目前開始儲備教師。新高考打破傳統文理分科後,每所高中對教師的需求也會有所變化。新高考模式下,哪些老師會很吃香?除了物理,還有這兩科,具體會出現如下情況。
  • 高中科目難度係數排行榜出爐,在新高考模式下,應該如何選科?
    高中科目難度係數排行榜出爐 在多數省市實行的3+1+2新高考模式之下,考生們也不再只能選擇文理兩個綜合科目進行考試了,而是要選擇出自己擅長的科目進行考試。
  • 物地生:新高考「最佳」選科組合,卻不適合「中等生」,為什麼?
    「3+1+2」高考模式共有12中選科組合,對於學生以及家長來說,如何選科是一大難題,除了要考慮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成績和未來的職業規劃以及所在地區同學的選科情況外,還要考慮大學招生專業對於選科的要求,但目前學生和家長對於大學招生專業的選科要求卻知之甚少。
  • 遼寧省3+1+2選科模式下,新高考志願填報遵循哪些招生錄取規則?
    首先,對於2021即將落地的3+1+2選科模式下的新高考的所有政策的最終解讀,還是要由各省市的招生主管部門來解讀。本文主要是以遼寧為例,簡單的聊聊新高考,主要從新老高考對比的角度做個比較。傳統高考,多數省份採取的都是3+「X」,語數外3門主科(每科原始分150分),「X」為理綜或文綜(原始分300分,其中物化生各科佔比分數各省有所不同)新高考「3+1+2」模式,「3」為語數外主科(每科原始分150分),「1」為物理或歷史中2選1(每科原始分100分),「
  • 「3+1+2」選科人數暴驚天秘密:新高考選科難出天際,最受歡迎的竟是...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動,第三批八省市採取「3+1+2」的選科模式。那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 小編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並給出一些單科學習及選科的建議,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
  •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選科要參考哪些指標,「賦分」才能更高?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新高考3+2+1模式下,考生選科要參考哪些指標,賦分才能更高,並且做到在志願填報中選擇專業最大化,我們首選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賦分制」。什麼是賦分制?2. 抓住自己擅長的科目新高考模式下雖然已經取消了文理之分,但是在科目選擇上,很多考生還是有偏文偏理科之分的,抓住自己擅長的科目類別,進行鞏固,在賦分的時候,就會得到更高的等級分值,所以找到自己的優勢科目很關鍵。3.
  • 新高考「3+1+2」模式一改革,物理成了寵兒,這門學科卻遭冷落
    新高考改革正逐漸覆蓋各省各地,越來越多考生即將加入「3+1+2」模式的隊伍中來。而「最優學科選擇和組合」等相關話題的熱度越來越高,如何選科,成為家長考生最頭疼的問題。
  • 新高考模式 學生如何科學選科
    □本報記者 安迪  2021年高考,是「3+1+2」模式(俗稱「新高考」)在我省落地實施的第一年。12月29日,《河北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出臺,《實施方案》不僅為2021屆高三考生、家長詳細解讀了「新高考」怎麼考、志願怎麼填報等問題,也為高一學生即將面臨的科目選擇提供借鑑。高一學生選科在即,究竟如何科學選科?
  • 高考3+1+2選科分析(遼寧省為例)
    隨著越來越多省份開始採用3+1+2高考模式,選科也成為了大家熱議的話題,那我們來討論下如何選科及不同選科帶來的影響。(以下所有數據均基於遼寧省2021年高考招生專業計劃及遼寧省各高中選課情況進行分析)一、選科一定要按照孩子擅長的來選擇,孩子喜歡的學科是最重要的二、結合未來孩子就業選擇,如果孩子未來想當老師,師範類院校對物理和歷史沒有太多的要求,但是如果孩子想原則的是醫生
  • 新高考3+1+2你了解嗎?怎麼選科才是最科學的?
    物理這門科目雖然學習難度較大,很多考生不太願意學,但物理卻是科技之本,強國之本。如果高考生在高中升學時,或者大學裡,學物理的人越來越少,對大學基礎教育是一個嚴重的傷害,物理人才出現斷層,對我國的工業發展也會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所以部分省市(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的新高考選科變為3+1+2,背後也是有一定考量的。
  • 新高考「3+1+2」模式下,選擇了物理,選政治和地理可行嗎?
    在多次傳出高考改革的消息後,今年有8個省份正式確定了將採用「3+1+2」模式進行高考改革試點。新的模式打破了原有的文理分科模式。根據方案,3是語文、數學、外語為高考的必考科目,2是從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門作為考試科目,2則是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選擇兩門科目作為最後的高考科目。
  • 2021新高考方案!一文徹底理清「3+1+2」模式!
    三、河北、遼寧、湖北、湖南、重慶、江蘇、福建、廣東等8個省份將推行「3+1+2」模式 (1)2021年,河北、遼寧、湖北、湖南、重慶、江蘇、福建、廣東等8個省份將作為第三批「新高考」試點省份,將推行新的高考模式,即「3+1+2」模式。
  •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一個學科最吃香一個學科易吃虧!
    目前,全國共有14個省市實施了高考綜合改革,新高考模式下,考生首先要面臨的就是科目的選擇,在「3+1+2」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組合共有12種。 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選科難題,這裡對12種各組合的優劣勢及各學科對應專業做以下分析,供各位考生和家長參考。
  • 觀察者網:又是一年高考時,我們找一線老師聊聊新高考
    今年4月23日,廣東、湖北、江蘇等8省同日發布各省改革方案,與之前新高考改革6省所實行的「3+3」科目組合不同,這次高考改革的8省市將採用「3+1+2」模式。 「3+3」,即語數外加文理六科/七科任選三門;「3+1+2」模式則是,除語、數、外三門全國科目外,必須在物理和歷史中選1門為首選科目,再在思政、地理、化學和生物中選擇兩門為再選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