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3+1+2」模式一改革,物理成了寵兒,這門學科卻遭冷落

2020-11-30 騰訊網

新高考改革正逐漸覆蓋各省各地,越來越多考生即將加入「3+1+2」模式的隊伍中來。而「最優學科選擇和組合」等相關話題的熱度越來越高,如何選科,成為家長考生最頭疼的問題。

新高考改革,在原來的「3+3」基礎上劃出了物理、歷史作為必須二選一的學科,由此很大程度上改變了「3+3」模式中物理一度被棄選的現象。但是,新高考改革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選擇空間,必然意味著學科選擇的不均衡。驅易避難成為考生想要實現分數最大化的理想選科策略,選擇了物理這門難度偏高的學科,自然就會在其他學科選擇上適當做「減法」。

如今,物理地位大大提升,化學卻逐漸陷入了尷尬的境況。不少地區的學生選科結果都表明,化學遭到了不少學生的「棄選」。有江蘇的學生表示,選定物理學科的學生中,選擇地理和化學的比例在11:1左右,相差實在是有些懸殊。而不光是化學,政治學科也呈現出被冷落的跡象。畢竟政治能否取得高分往往不是「難和簡單」的問題,很多學生並不會將其作為首選學科之一。

再說回化學的「失寵」,也是情有可原。本來的「3+3」模式中,物理化學還基本上呈「雙胞胎」式的捆綁狀態。學生想要選擇好的理工專業,一般必選物理化學;但是新高考一改革,學生選擇物理後,再選擇化學的性價比大大降低。因為選擇了物理後,基本上已經可以選擇大部分專業,選不選化學對於理工科專業的選擇影響並不是很大。而化學的學習難度在可供選擇的四門學科中難度最高,學生為了實現分數最大化、減輕一定的學習壓力,如果不是特別擅長化學學科,一般都不會將其作為首選。

選擇了物理學科的學生,在面對化學、生物、地理、政治四選二的選擇時,選擇生物與地理的最多,「物生地」組合成為很多學生的理想組合選擇。物理化學雙選,或是理化生全選的組合模式一般不太適合中等生和差生,因為這樣的組合基本上都是學霸的天下,在這樣的競爭隊伍中很容易成為炮灰。並且對於學霸們而言,化學考出高分不是難事,這就會導致賦分制模式下分數級差更大,對於非尖子生而言風險較高。

很多人都說,化學何其無辜,就這樣被「推下了水」。也有人或許會好奇,選擇了歷史學科的學生為避免純文組合導致專業受限,不是會選擇化學來拓寬自己的專業選擇嗎?但實際上,選擇歷史後再選擇化學性價比依然不高,對於不擅長化學的學生而言更是「把自己逼上絕路」。這樣的組合,不僅依然與大多理工類專業無緣,還增加了學習難度。

因此,相比化學,選擇生物學科來「中和」的學生數量會更多。畢竟對於不太擅長理科的學生而言,生物作為「理科中的文科」難度稍低一些,看起來更有得分優勢。且選擇化學學科,未來更有優勢的專業方向集中在材料類、醫學類、藥學類、化工類、生物類等,但是其中不少都是偏向冷門的專業,因此就使得化學看上去更加沒有「誘惑力」。

我們不得不說,新高考模式中,學生選科更受主觀功利心的影響,綜合多方面因素考量後難免導致較為明顯的「偏心」結果。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考生,選科組合對於高考結果的影響究竟如何,還是很難預測。你們又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

轉載。作者:中國高校在路上。原標題《新高考「3+1+2」模式一改革,物理成了寵兒,這門學科卻遭冷落!》。網絡配圖,與文章內容無關。如有侵權,煩請告知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解析8省高考改革新方案 「3+1+2」模式有何不一樣?
    「3+1+2」模式有何不一樣  只要與高考改革有關,總能引來公眾關注。  4月23日,作為全國第三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8個省市,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發布本省市實施方案,明確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 2021新高考方案!一文徹底理清「3+1+2」模式!
    一、上海市、浙江省將執行新高考政策 1.上海市: (1)實行「3+3」和「6選3」考試模式,即語文、數學、外語三科必考。學生要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等6個學科中,選出3個學科作為高考選考科目。
  • 高考秘笈|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高曉生
    上期我們說了2021年湖南新高考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今天我們來了解在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湖南、湖北、江蘇、福建、廣東、重慶、遼寧、河北8個省市高考改革方案已經落地。從2021年開始,高考總成績的組成科目由「語數外+文綜/理綜」變成「3+1+2」。以人為本、學其所好、考其所長,高考不分文理科,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孩子偏科的痛點!
  • 新高考「3+1+2」模式下,選擇了物理,選政治和地理可行嗎?
    在多次傳出高考改革的消息後,今年有8個省份正式確定了將採用「3+1+2」模式進行高考改革試點。新的模式打破了原有的文理分科模式。根據方案,3是語文、數學、外語為高考的必考科目,2是從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門作為考試科目,2則是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選擇兩門科目作為最後的高考科目。
  • 「3+1+2」!8個省份發布高考改革方案 考生須物理歷史二選一
    「3+1+2」!  8省市均調整為「3+1+2」模式  根據公布的實施方案,8省市將實行「3+1+2」模式。即「3」為全國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所有學生必考;「1」為首選科目,考生須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物理、歷史科目中選擇一科;「2」為再選科目,考生可在化學、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個科目中選擇兩科。
  • 河北新高考方案發布!實行「3+1+2」科目組合模式
    從2021年開始,河北高考實行「3+1+2」模式:「3」是語文、數學、外語,由全國統考;「1+2」為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其中「1」為物理、歷史科目2選1,「2」是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中選擇2科。為增加考生和院校雙向選擇機會,考生志願將採取「專業(類)+學校」的組合方式。
  • 新高考改革中的物理科目究竟怎麼辦
    浙江新高考改革中的物理科選考人數下降問題,正持續引發輿論關注。圖為2017年6月8日,浙江義烏市,在義烏市第四中學考點,考生在結束了最後一門考試後走出考場。在後3門(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技術中自主選擇3門)的選擇中,相關科目排位如下:1.生物12.53萬(50%);2.化學12.5萬(50%);3.地理11.95萬(47.79%);4.歷史10.88萬(43%);5.政治10萬(40%);6.物理8.95萬(35.78%);7.技術7.2萬(29.2%)。
  • 河北新高考方案「3+1+2」模式怎麼選考科目?錄取方案分數怎麼算
    4月23日,河北省高考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揭開面紗。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高考命題、招生制度一直在不斷調整、優化,這一次,全新的改革將帶來哪些變化?如何實現在公平之路上科學選才?實施方案起草小組相關負責人進行了深入解讀。「3+1+2」凸顯哪些優勢?
  • 疫情過後,新高考「3+1+2」選科選物理、生物科目人數會上漲麼?
    而此時,不少家長和教育從事者想到新高考的改革,大家對「物理、化學、生物」3門學科是否應該重視引起大家討論!近年部分省份推出新高考「3+3」模式和「3+1+2」模式,打斷了傳統文理分科模式,未來高中學習更有可能趨向於「3+1+2」模式,面對歷史和物理二選一,很多人選擇了歷史而放棄了物理,選擇政治、化學、生物、地理學科時,更是不少學子放棄了化學和生物,在部分省份高一選科,棄物理、棄化學成了常見現象,主要因為物理、化學這兩門學科基礎知識較多,公式較為複雜,再加上計算比較多
  • 新高考3+1+2你了解嗎?怎麼選科才是最科學的?
    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印發新高考改革,選科是爭議和焦點所在。目前,高考改革後的科目設置已基本穩定,為「3門固定科目+3門選考科目」,不分文理,其中,固定科目為語文、數學和外語,而選考科目則由考生在6門(即政治、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浙江加技術為7門)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中,選擇3門作為選考科目。
  • 新高考模式3+1+2,想學醫的話,選擇哪些科目優勢最大呢
    高考改革一直是大家關注的話題,而且2021年將會有8個省份實行新高考,相信大部分學生和家長都了解,在新高考中,語數外三門課程為國家統考科目,剩餘六門課程為所在省份單獨命題,並且採用的1+2的模式,物理歷史2選一,化學生物地理政治4選2,而且分數計算採取的是賦分制。這也是為了讓考生們有更大的自主選擇權,這其實是一件好事!
  • 江蘇新高考賦分學科,化學被無情「拋棄」?這個學科30萬人選擇?
    提到現在的高考模式其實不同人持有不同的看法,但普遍認為當下的高考模式已經改變了江蘇的高考狀態,僅有語數外算分的模式之下,讓很多拔尖的理科生最終無緣名校或者讓重點大學選拔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生,比如從清華北大招生辦的反饋信息來看,如今考入清北的江蘇考生實力和曾經改革以前相比整體素質較差,甚至讓清北等重點985名校為此還對江蘇高考進行了減招計劃。
  • 新高考3+1+2模式下,為啥老師推薦難度大學科,「物化地」成首推
    後一些省市進行高考改革,實施新的高考模式3+2賦分模式,這種模式下,三大主科得到了無限大的重視,但是選科卻被忽略,尤其是物理這一學科,因其難度大,在可以放棄的前提下, 沒有幾個學生願意選。所以3+2賦分的高考模式下,很多省市出現了「棄物理」的現象,而這與「科技興國」的理念背道而馳,所以不得不再次進行高考改革。
  • 藝考文化課考哪幾科 新高考3+1+2推薦組合
    藝考文化課考哪幾科,一直都是藝考生和學生非常關注的一個話題,新高考的改革模式,高考文化考的科目就得提前選擇,新高考實行3+1+2組合,就是三門全國統考科目加上兩門再選科目加上一門首選科目組成。三門全國統考科目包括語文,數學,外語,二選一的首選科目包括歷史和物理其中一門,兩門再選科目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四選二。「3+2+1」科目組合模式總共可以產生12種組合,同樣的當確定了科目組合和以後大學所選擇的專業也是掛鈎的,那麼對於新高考來說藝考文化課考哪幾科是可以自己選擇的。小編給大家推薦幾個新高考的組合,希望對於藝考文化課考那幾科還沒有方向的同學有所幫助。
  • 從選擇悖論看高考「3+1+2」新模式
    最近,廣東高考綜合改革新方案擬推出「3+1+2」新模式,在網上引發熱烈討論,爭議焦點之一就跟選擇選項多寡問題相關。「3+1+2」新模式是由語文、數學和英語3門必考科目,加上物理、歷史任選1門,以及生物、化學、地理和政治等四門選考科目任選2門構成。與今年正式實施的3門必考科目加上6門任選3門的「3+3」模式相比,新模式比已有模式整整減少了8種選擇組合。
  • 新高考「3+1+2」模式下,這樣選科有望985,政治成為不可或缺?
    但是在這種新高考模式下,同學們會有很多種選擇,不過面對3+1+2的高考選科模式,難免會有同學感覺到手忙腳亂,選擇的方式多了,自然也會出現猶豫不決的情況,那麼在這種模式下,同學們應該怎麼做呢?新高考模式應該如何進行「選科」?
  • 福建高考新方案公布!「3+1+2」到底是啥?等級賦分怎麼算...
    考生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含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3個科目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為750分。即通常所說的「3+1+2」模式。學校要在國家課程方案、課程標準規定的必修課程教學結束前,安排學生、家長進行選擇。
  • 廣東新高考方案確定了!改革:3+1+2選考模式,四大變化你知道嗎
    2019高考一直是學生和家長尤其關注的話題。就在昨天下午,廣東新高考方案確定了,分為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並且夏季高考實行「3+1+2」選考模式。此相關消息一出,迅速引起網友熱議。在廣東新高考方案中,我們還可以得知該方案於2021年實行,並且發生了四大變化。
  •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一個學科最吃香一個學科易吃虧!
    目前,全國共有14個省市實施了高考綜合改革,新高考模式下,考生首先要面臨的就是科目的選擇,在「3+1+2」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組合共有12種。 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選科難題,這裡對12種各組合的優劣勢及各學科對應專業做以下分析,供各位考生和家長參考。
  • 新高考7省市選科情況竟如此相似!
    目前,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8省市(福建、廣東、河北、湖北、湖南、江蘇、重慶)考生已經在著手進行選科。 為了避免「3+3」模式下棄物理現象,8省市採用了「3+1+2」的選科模式,其中「1」指的是考生必須從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