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式新組合,「物化地」和「物生政」,這倆組合更適合哪些人

2021-01-08 天意媽媽談教育

文/天意媽媽談教育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文科理科弊端漸漸出現,於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教育,各地紛紛實行高考新組合「3+1+2」的模式。

高考新組合模式已經實行一段時間了,其中在高考時選擇最多的組合為「物化生」,但是因為該組合的難度較高,並不適合班級中所有學生學習,基本上只有班級中的「學霸」,才能駕馭得住這個科目組合。

當然,高考新組合併非只有物化生面向多,雖然選擇略微少一點,但是也完全夠用的物化地和物生政,也備受學生們喜愛。因為這兩個科目組合不像物化生那樣難,物化地和物生政更適合學習中等的學生選擇。其中物理保證了大學專業的選擇數量,其他兩科則是在成績賦分的時候會比較有優勢。

高考新組合3+1+2是什麼意思?

顧名思義,高考新組合就是替換了傳統只能選擇文理科的局限性,讓學生能按照自身情況有更多的選擇。以往到了高二才開始分文科理科,但是實行高考新組合的地區,都是從高一開始就選科進行學習。

高考新組合3+1+2,其中3代表的是3個必選的主科,1代表的是物理歷史選其一,2是剩餘的4個科目中,選擇其中2個。總體整合之後,就是3+1+2的模式了。雖然沒有了傳統的文科理科,但是從高考模式上不難看出,從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科,也算是對文理科有所保留。

不過在選擇科目上,文科生可不能「一意孤行」全部選擇文科類組合,這樣不僅在賦分時特別沒有優勢,在未來報名專業的時候,選擇也非常少。去年山東省實行新組合後第一次高考,有位女學生原本是北大的分,但是因為組合選擇錯了,最後只去了北京師範大學。

「物化地」和「物生政」,這倆組合更適合哪些人

新組合「物理+化學+地理」

高中最難的科目,要說是物理相信沒有幾個學生會選擇反駁,但是如果說高中最難的科目是化學,那麼很多同學就會抱有異議了。在高中所學的化學,主要的核心是對各類化學元素的反應、配比等相關內容,記憶的部分比較多,但是需要理解的地方比較少。而物化地中的地理,則是十分容易的科目,沒有什麼需要理解的知識點,基本上都是靠記憶。

這次科目不同的是,將物化生的生物更改了地理,倒不是說地理比生物簡單,而是在現在的大環境下,選擇生物的學生十分多,所以在科目賦分的時候,選擇生物對中等生來說並沒有任何優勢,所以退而求其次,選擇地理從整體的難度會減低很多。

新組合「物理+生物+政治」

許多同學為了更好的報考自己心儀的專業,不得不選擇物理開頭的組合,畢竟只要是物理開頭的組合,基本上90%的專業都能選擇,包括熱門的計算機工程、臨床醫學、自動化等等。但是這些學生不太擅長物理,對化學更是一知半解,所以物生政這個組合就被學生們推選出來了。

在所有科目中,生物基本上屬於最好學習的科目,除了生物之外,政治的學習難度也比較低。所以物生政對理科不太感冒的學生更加友好。雖然在報考大學的時候,在專業的選擇上會比較少,但是目前熱門的專業,這個組合都有涉及。

觀點總結:總的來說,這兩個組合在專業的選擇上,物化地要比物生政高很多,但是在學習的難度上也同樣高很多。所以這兩個組合沒有誰更好,只能說更適合哪些學生。我覺得物化地比較適合中上等的學生學習,物生政則比較適合中等和中下等的學生學。

言歸正傳:

許多家長和學生面對高考新組合的時候,總是簡單地認為只要選擇自己喜歡的便可,其實並非如此。除非學生很早就定下心儀的專業,為了專業選擇相應的組合之外,其餘的大部分學生都是到了高三對專業才有了一定的認識。所以在組合選擇上,除了自己的興趣之外,還要選擇未來專業選擇性多的組合才行。

千萬別像我文章開頭說的那個學生,考了600多分,但是因為自己選擇的是純文科的組合,結果在賦分的時候不僅沒有優勢,還十分吃虧,最後與北京大學失之交臂,去了北京師範大學。雖然北京師範大學也是不錯的學校,但是同北大比的話,差距不是一點半點的。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容,「你或者你的孩子選擇了什麼組合呢?」#教育#

專注分享教育那些大事小情!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的話,不妨點擊、關注、分享!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我們下期再見,拜拜~(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新高考物生地及物生政選科分析,實用派和實力派的選擇
    導讀:近期,自主選拔在線推出新高考選科模型解讀的系列文章收到了廣大家長和考生的反饋,表示對其他選科組合系列文章的期待。繼物化政、物化生、物化地選科分析後,這期就物生地和物生政兩個組合進行分析,就組合的優劣勢、適合考生人群以及可選的院校和專業進行推薦,供家長和考生參考。
  • 物地生:新高考「最佳」選科組合,卻不適合「中等生」,為什麼?
    「3+1+2」高考模式共有12中選科組合,對於學生以及家長來說,如何選科是一大難題,除了要考慮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成績和未來的職業規劃以及所在地區同學的選科情況外,還要考慮大學招生專業對於選科的要求,但目前學生和家長對於大學招生專業的選科要求卻知之甚少。
  • 新高考3+1+2模式:「物化地」可以報考哪些專業?
    2021年是新高考「3+1+2」模式正式實行的第一年,在高考志願填報時,很多同學和家長都缺少相應的經驗,對於自己所選的科目組合到底能夠報考大學裡的哪些專業尚不清楚,只是有一個模糊的感覺,例如某某組合可以報考的大學專業最多,某某組合大學專業的覆蓋率不高等等。
  • 高中選課寒假延長正當時,物理和化學比較差可以選什麼組合?
    一、3+1+2地區的考生對於高考實行3+1+2地區的考生來說,選課一共有12種組合可供選擇, 首先是以物理學科打頭的組合,如物化政,物化生,物化地,物生地,物政地,物生政,其次是以歷史學科打頭的組合,如史政地,史政生,史化生,史政化,史地化,史生地。
  • 史上最全新高考選科攻略!新高考選科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985高校...
    沒開始的話,什麼時候開始執行 新高考有哪些模式?選科有什麼組合? 雖然新高考已經提了好幾年了,但不得不說這些問題,還是有不少人不了解。
  • 實行「3+1+2」模式下,物化地組合和物生地組合,哪個更好?
    新高考下,最好的組合是物化生組合,但是很多學生學不了這個組合。另外兩個組合也可以推薦:一個是物化地組合,一個是物生地組合。這兩個組合哪個更好?如果從大學的專業選擇和專業發展看,物化地更好;如果從高中階段的學習看,物地生更好。哪個組合最好?適合孩子的組合最好!一、選擇物地生,學習難度降低!高中選考科目中最難的科目是哪一科?
  • 山東新高考如何選科?看看這些科目組合哪個適合你?
    2、物理+化學+地理 一、組合特點 專業覆蓋率:95.84% 科目關聯度:地理又被稱為文科中的理科,物化地的組合方式背誦內容較少,符合理科學習「少背誦、多理解」的特點,該組合的學習科目之間關聯度較高。
  • 「3+1+2」選科人數暴驚天秘密:新高考選科難出天際,最受歡迎的竟是...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動,第三批八省市採取「3+1+2」的選科模式。那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 小編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並給出一些單科學習及選科的建議,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
  • 新高考3+1+2模式下,為啥老師推薦難度大學科,「物化地」成首推
    2020年8個省市出臺新的高考模式,從2021年開始實施,這八個省包括廣東、福建、河北、江蘇、湖北、重慶、湖南、遼寧。這幾個省市就單拿高考模式來說,可比性不大,畢竟有的省市高考時使用全國一卷,有的省市使用全國二卷。而為了進一步推進3+1+2高考模式的施行,將舉辦八省聯考,時間就定在本月的23日,八個省市統一進行考試,然後將成績一一對比,誰強誰弱到時候就一目了然了。
  • 選物政地、物政生、物生地,有什麼優缺點?哪種容易高分?
    對於題主的這幾個組合,顯然是處於這個考慮。既然除了物理外的兩科都屬於提分的科目,我覺著應該考慮以下幾點:一、政治、生物、地理哪門學科更好學?這個因人而異!因為有的學生擅長記憶,有的學生理性思維更好,所以難易都是相對的。
  • 高考秘笈|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高曉生
    自從江蘇新高考選科以來,很多考生或是家長為了在賦分制度下平衡分差,在選擇化學時普遍比較謹慎,甚至在網絡有流傳江蘇重點中學為了保證升學率而不開設化學學科。很多人都認為選化學的基本上都是學習高手,在新高考實行賦分制政策下,和優秀學生PK要吃虧的。
  • 681分無緣北大,選擇北師大,新高考選擇「純文」組合最吃虧?
    新高考打破文理分科,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進行選課,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些組合中,哪些組合好,哪些組合不好?我想並沒有固定答案,一句話說「適合的就是最好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對老師、學生和家長的要求都比較高,在不了解孩子學習能力、學科難度、競爭對手和大學要求的前提下,選擇一個適合的組合,並不容易。
  • 福建2021屆新高考選科數據出爐!最多人選生物,最少人選政治
    對於參加新高考的學生來說,新高考選科對高考成績、專業報考甚至未來職業都有影響。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動,第三批八省市採取「3+1+2」的選科模式,其中包括福建省。  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對未來有哪些啟發?
  • 新高考選科你選的哪幾科?物理+化學+地理這個組合怎麼樣?
    新高考選科你選的哪幾科?物理+化學+地理這個組合怎麼樣?可以報考哪些專業?一起來看詳細內容! 「物化地」選科組合 專業覆蓋率:95.84% (數據測算來源於部分第三批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考生選考數據,供參考) 科目關聯度:地理又被稱為文科中的理科,物化地的組合方式背誦內容較少,符合理科學習「少背誦、多理解」的特點,該組合的學習科目之間關聯度較高。
  • 新高考「物理+生物+政治」的組合,學生為什麼選擇的少,有何優勢
    無論是6選3中,還是「3+1+2」新高考選科制度中,選擇「物理+生物+政治」雖然選大學專業時並不受限,基本可選專業高達99%,但是在高中學習中選這個組合的並不會很多。政治是文科科目中最難得分的一科,政治考查的知識面較廣,而且題目靈活,除了要熟練課本知識外,還要掌握足夠的實事政治,有較深厚的知識面和較強的理解能力,如果知識面不夠寬,思考問題的高度、廣度和深度不夠的話,即使背過再多的知識,在材料分析等大題中也不會得到高分。由此看來,如果物理和政治學不好的話,那麼在等級賦分中是很吃虧的,所以很少有學生將物理和政治同時選入同一組合。
  • 680分無緣北大,新高考模式「政史地」不能選?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所以說新的高考模式下,一共有12種組合形式,家長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適合和喜愛去選擇,但是新高模式不再是到了高二再選擇了,而是上高一就選,這讓很多家長和學生感到焦慮。新高考模式下,680分無緣北大山東2020年也是第一次施行新高考模式,一名學生也是根據往年的文理分科經驗,選擇了純文科「政史地」組合,該學生學習成績非常好,高考的時候不負眾望,考出了680分成績,在往年這個成績完全是可以去北大的,但新高考模式政史地組合形勢下,680分卻只能去北京師範大學。
  • 新高考6選3聰明組合
    目前實行新高考的省份中除了浙江省是7選3之外,其餘幾省都是6選3模式,其中上海、天津、北京、山東、海南五省採用3+3模式,其餘八省採用3+1+2模式。但是無論是3+3還是3+1+2怎麼選擇組合才是聰明的組合呢?這裡小編給大家支支招。
  •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選科要參考哪些指標,「賦分」才能更高?
    根據專業選科新高考,副科的科目是隨意搭配和組合的,所以會有12種副科模式,這12種模式對應的就是大學專業的選擇,而在這12種模式中,最受歡迎的是對應「理科」的學科模式,因為選擇這個模式,志願填報的時候,大學和專業選擇上會更容易些,同時在就業上也會更有優勢。
  • 新高考選科【政治+地理+生物】組合怎麼樣?
    2020年起北京開始實施「新高考選科」模式,不同的選科組合適合哪類考生?有哪些優劣?文新學堂整理新高考選科政治+地理+生物組合分析,一起來看! 一、選考政策科普 新高考和傳統高考最大的不同就是取消了文理分科,實施「3+1+2」或者「3+3」的選科模式。
  • 新高考模式應該如何選科?老師給出6個組合,分別對應不同等級!
    按照每年的高考形式,同學們都會有文理科之分,除了語、數、外是三本基礎課程之外,文科分為政、史、地;理科分為物、化、生,每位同學的選擇都有所不同,有些同學覺得文科未來的發展不好,而有些同學則認為理科比較難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