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1分無緣北大,選擇北師大,新高考選擇「純文」組合最吃虧?

2020-12-02 騰訊網

新高考打破文理分科,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進行選課,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些組合中,哪些組合好,哪些組合不好?我想並沒有固定答案,一句話說「適合的就是最好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對老師、學生和家長的要求都比較高,在不了解孩子學習能力、學科難度、競爭對手和大學要求的前提下,選擇一個適合的組合,並不容易。

在所有組合中,最不被大家看好的組合是哪個呢?很多人都認為是政史地組合。而實際上,無論「3+3」模式還是「3+1+2」模式下,選擇政史地組合的學生,都是排名前幾位的。政史地組合,為什麼不被看好呢?選擇這個組合到底好不好呢?哪些學生適合選擇這個組合?我下面就對這個問題進行一一分析。

一、「賽道」被搶佔,「文科生」更吃虧了!

有位家長在網上說:「山東實行新高考第一年,政史地組合吃了大虧!」,原來,他的孩子今年高考成績非常優秀,考了681分,但是只能上北京師範大學,按照往年,這個分數妥妥地上北京大學。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主要是因為新高考打破文理分科後,所有學生都是一起排名的,這個分數雖然看上去很高,但是其實留給「純文科」的專業並不多,而且這些專業,還會被理科生搶佔。比如有個選擇化學生物歷史的學生,雖然是偏理科,如果考出了690分以上的高分,為了能上北京大學,他也可能會選擇歷史專業,而不是理工科專業。

今年山東省高考情況看,選擇政史地純文科組合的學生,最高分排名到了1000名左右了,這個分數和北大清華這樣的名校,早已無緣了。

而在老高考文理分科時,有文理科兩個狀元,文科狀元一般在660分左右,而理科狀元,一般都要超過700分,所以文科650分以上,就有機會上北大清華了。

二、賦分模式下,分數的「水分」增加了!

那麼,這個學生真的吃虧了嗎?這倒未必!因為這個分數看起來雖然很高,但是其實和「賦分」有很大關係,這也讓這個分數,出現了很多「水分」。

在老高考時代,實行的是原始分,想文科的文綜,由於主觀性強,能考到240分左右就是「狀元級別」的學生了,也就是說各科平均在80分左右。但是,這些成績優秀的學生,如果在新高考賦分模式下,政史地三科的平均分都會超過90分,所以每一科都會提升10幾分,那麼,這個681分的成績,如果按原始分看,其實也就是在650分左右,這個分數上北師大,也算正常了。

三、報考志願更難了,滑檔的學生更多了!

也正是因為上面的兩個原因,高考填報志願時,最難的就是「政史地」組合的學生和家長了,因為留給他們的選擇本來就不多,他們還不清楚自己的目標大學,是不是被其他學生搶佔了,自己的分數,看上去還行,但是到底縮水多少,自己都沒有數。

今年山東省本科線上,有4萬多學生滑檔,無緣本科,其中滑檔最多的,就是這個政史地組合的學生。

四、數學文理一張卷,對「文科生」的要求更高了!

其實,挑戰不只有這些!因為很多學生,因為理科學不了了,才選擇了政史地組合,這些學生的理性思維相對比較弱,數學自然也不是很好,只是沒辦法「扔掉」而已。

但是, 取消文理分科之後,所有學生使用數學一張卷,這樣不僅增加了數學的學習內容,而且提升了數學考試的難度,以前文科生,可以憑藉文科數學考出不錯的分數,而現在這個「待遇」取消了,很多學生的數學成績更差了,也嚴重製約了其他科目的發展。

五、哪些學生,適合選擇政史地組合?

說了這麼多,是不是要勸退學生選擇這個組合呢?並不是!每一個學生,都有適合自己的組合,只要能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規劃未來,正確認識學科,就可以選,那麼,哪些學生適合選擇這個組合呢?

我的建議:中等生,如果對於文史類專業或者師範類專業比較感興趣,那麼可以優先考慮這個組合。

為什麼這麼建議呢?其實,對於喜歡文史類專業的學生而言,考上一個好大學更重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211、985大學,進入這些大學,就業的競爭力才能增強。所以,在專業優勢不大或者處於劣勢的情況下,考一個好分數,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的分數在550分到600分之間,學習能力自然是沒有問題的,語數外三科也不會差,這樣的情況下,選擇賦分科目,由於你的競爭對手比較弱,所以賦分就會更高,尤其是突破「肚子」,賦分到80+或者90+,都是有可能的,這樣你的分數可能會進一步提升,從一本院校,提升到211大學甚至985大學,這樣的選擇就是對的。

下面這兩類學生,不建議選擇政史地「純文科」組合:如果你的成績很好,必然超過600分,儘量選擇一門物理,這樣可以拓寬你的「賽道」,保證你大學的質量;如果你的分數在本科線之上,在550分之下,儘量選擇一門偏理科的專業,比如化學或者生物,這樣可以讓你更有機會上本科,如果選擇純文,即便分數到了500分,以很可能滑檔。況且生物和地理的難度相當,選擇生物,可以拓展「賽道」,避開純文科的學生。

相關焦點

  • 680分無緣北大,新高考模式「政史地」不能選?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新高考模式下,680分無緣北大山東2020年也是第一次施行新高考模式,一名學生也是根據往年的文理分科經驗,選擇了純文科「政史地」組合,該學生學習成績非常好,高考的時候不負眾望,考出了680分成績,在往年這個成績完全是可以去北大的,但新高考模式政史地組合形勢下,680分卻只能去北京師範大學。
  • 新高考「3+1+2」模式下,選擇了物理,選政治和地理可行嗎?
    在多次傳出高考改革的消息後,今年有8個省份正式確定了將採用「3+1+2」模式進行高考改革試點。新的模式打破了原有的文理分科模式。根據方案,3是語文、數學、外語為高考的必考科目,2是從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門作為考試科目,2則是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選擇兩門科目作為最後的高考科目。
  • 高考模式新組合,「物化地」和「物生政」,這倆組合更適合哪些人
    高考新組合模式已經實行一段時間了,其中在高考時選擇最多的組合為「物化生」,但是因為該組合的難度較高,並不適合班級中所有學生學習,基本上只有班級中的「學霸」,才能駕馭得住這個科目組合。當然,高考新組合併非只有物化生面向多,雖然選擇略微少一點,但是也完全夠用的物化地和物生政,也備受學生們喜愛。因為這兩個科目組合不像物化生那樣難,物化地和物生政更適合學習中等的學生選擇。
  • 新高考「物理+生物+政治」的組合,學生為什麼選擇的少,有何優勢
    無論是6選3中,還是「3+1+2」新高考選科制度中,選擇「物理+生物+政治」雖然選大學專業時並不受限,基本可選專業高達99%,但是在高中學習中選這個組合的並不會很多。政治是文科科目中最難得分的一科,政治考查的知識面較廣,而且題目靈活,除了要熟練課本知識外,還要掌握足夠的實事政治,有較深厚的知識面和較強的理解能力,如果知識面不夠寬,思考問題的高度、廣度和深度不夠的話,即使背過再多的知識,在材料分析等大題中也不會得到高分。由此看來,如果物理和政治學不好的話,那麼在等級賦分中是很吃虧的,所以很少有學生將物理和政治同時選入同一組合。
  • 江蘇新高考賦分學科,化學被無情「拋棄」?這個學科30萬人選擇?
    說到江蘇的高考一直以超級難的狀態示人,從11年前江蘇實行了480分考試制度以來,如今的江蘇高考模式已經完全印在了家長和考生心中。 提到現在的高考模式其實不同人持有不同的看法,但普遍認為當下的高考模式已經改變了江蘇的高考狀態,僅有語數外算分的模式之下,讓很多拔尖的理科生最終無緣名校或者讓重點大學選拔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生,比如從清華北大招生辦的反饋信息來看,如今考入清北的江蘇考生實力和曾經改革以前相比整體素質較差,甚至讓清北等重點985名校為此還對江蘇高考進行了減招計劃。
  • 事關高考錄取:不同選科組合可報專業相差巨大!如何選擇不吃虧?
    該組合專業選擇廣,學科比較相近,跨度不大,學習中能分配更多精力在物理和化學上。 劣勢:選地理的人數在各省市相對較多,該組合也是偏理學生最喜歡的組合之一,報考人數多,競爭壓力大。物理、政治高考不易拿高分,選擇人數少,有的學校開班不多,配備的師資力量也可能較弱。 推薦人群: 物理、化學成績比較好; 對於背誦較為擅長,兼具較好的文科思維能力; 對未來步入大學有著明確的計劃,有考研準備。
  • 新高考「3+1+2」模式一改革,物理成了寵兒,這門學科卻遭冷落
    新高考改革正逐漸覆蓋各省各地,越來越多考生即將加入「3+1+2」模式的隊伍中來。而「最優學科選擇和組合」等相關話題的熱度越來越高,如何選科,成為家長考生最頭疼的問題。
  • 北大文科專業被理科生佔據?新高考最荒誕的一幕,終於可以結束了
    新高考模式下,傳統文科生的日子越來越難了,我們看一眼北京大學2020年在山東省的各專業選科要求,再看一看山東2020年的高考成績一分一檔表,就知道了過去的傳統文科生,在新高考裡到底有多難!你能想像北大的歷史系,竟然可以招收新高考選科沒選歷史,卻選擇了物理、化學的學生嗎?
  •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一個學科最吃香一個學科易吃虧!
    目前,全國共有14個省市實施了高考綜合改革,新高考模式下,考生首先要面臨的就是科目的選擇,在「3+1+2」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組合共有12種。 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選科難題,這裡對12種各組合的優劣勢及各學科對應專業做以下分析,供各位考生和家長參考。
  • 新高考選科物化地組合分析,新高考學霸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新學期開始,新高一、高二馬上面臨選科規劃和決策問題。應廣大考生、家長需求,自主選拔在線微信公眾平臺特開通【新高考選科指導】系列文章,以期為大家提供有效的幫助。第02期,我們為帶大家一起了解下物化地組合。
  • 一文帶你看懂新高考等級賦分規則,選考不吃虧
    2021年,河北、河南、廣東、遼寧、江蘇、四川等18個省、市、自治區將全面推行新高考制度,下面將為大家詳細解析新高考制度下的等級賦分制,以供高考改革地區的考生及家長參考。
  • 新高實考94賦分成了82,選擇物理化學吃虧,這些數據說明你錯了
    >選物理化學的學生吃虧了,並質疑新高考為什麼要採用賦分方式? 新高考對選科和分數有什麼影響 採用選科賦分後,與傳統文理方式相比,有如下一些新態勢。 3、棄選物理等科目 浙滬實施選科賦分新高考改革後,選擇物理的學生連續三年大幅減少,從最初的7萬下降到2萬,物理被棄選,是選科賦分新高考制度面對的第一個挑戰,也是所有當事方始料未及的。
  • 高考報考:北大PK清華,你會如何選擇
    2013年高考的步伐越來越近,家長和考生此時,最為焦慮的就是高考志願填報問題。尤其是在院校選擇上,總會很糾結。對於有實力衝擊北大清華的考生和家長來說,總是在問:北大PK清華,你會選擇誰?   北大和清華,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的兩顆奪目的明珠,猶如並蒂蓮花,都位於風景如畫的北京西郊。
  •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一個學科最吃香一個學科易吃虧!你知道嗎?
    目前,全國共有14個省市實施了高考綜合改革,新高考模式下,考生首先要面臨的就是科目的選擇,在「3+2+1」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組合共有12種。 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選科難題,對12種各組合的優劣勢及各學科對應專業做以下分析,供各位考生和家長參考。
  • 新高考選擇歷史和生物、地理怎樣?兩點詳細講解這種組合利與弊
    2019年教育部公布了全國8個省市進行高考改革,江蘇省在2021年將實行「3+1+2」高考模式,屆時江蘇高考480分將成為歷史,用「3+1+2」高考新模式,滿分750分;對家長和孩子來說,高考改革不可怕,可怕的是高考改革後我們得面臨著選科問題!
  • 新高考「6選3」模式中,共計有20種組合,你會選擇哪一組合?
    新高考「6選3」模式中,共有20種組合,你會選擇哪一組合?自2014起,我國的高考改革一直在穩步推行,新高考模式與傳統的高考相比,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取消了文科、理科之分,除了語文、數學、外語必修之外,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六門課程任選三科,俗稱新高考「6選3」模式,很明顯,這種新模式將帶來多種不同的組合,共計20種,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一種組合?提前替參加新高考模式的考生做做參考。
  • 新高考暴露新問題,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學渣最好這樣選
    新高考從啟動到現在一共有6年了,今年採取新高考模式的山東省,出現了大面積滑檔情況,可以看出新高考暴露出了很多新問題,模式新並且還是第一次採取,大家對新高考都不了解,而2020高考結束之後,新增了8個省市地區採用新高考模式,那麼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呢,學渣又要怎麼選科呢?
  • 等級賦分、選科組合!山東新高考變化大,填好志願先掌握這些規則
    2020年夏季高考考試階段已經結束,接下來將是查分填報志願環節。今年是山東新高考改革第一年,與往年有很大不同。打破文理科報考後,有些考生和家長對成績構成和等級賦分規則還缺乏科學系統的認識,對新的志願填報規則下該如何科學填報志願缺乏科學理性的思路和方法。
  • 她是北京高考狀元,清華北大都來搶她,最終還是選擇去姚班
    2019年高考,黃子晴沒有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最終以總分721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得2019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狀元,其中黃子晴的語文考了128分、數學考了148分、英語考了141分、理綜考了294分。高考的成績剛出來,清華、北大都表示要來搶她,而且黃子晴很快就相繼接到清華、北大的來電,兩個學校都希望黃子晴能報考他們學校,並承諾只要黃子晴願意報考他們學校,專業隨便挑,除此之外,各大高校以及記者都不斷跟黃子晴聯繫,這樣的電話讓黃子晴應接不暇。
  • 新高考模式下,資深教師給出建議,選擇物理最好「搭配」化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變化,在教育方面一直也在逐漸的完善,高考模式也在慢慢的變化,所以學生在面對新高考的模式下,學生要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組合。但是有人說,選擇物理最好「搭配」化學,選擇歷史最好不要選擇化學,這到底是為什麼,資深老師幫助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