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物生地及物生政選科分析,實用派和實力派的選擇

2020-12-08 自主招生在線

導讀:近期,自主選拔在線推出新高考選科模型解讀的系列文章收到了廣大家長和考生的反饋,表示對其他選科組合系列文章的期待。

繼物化政、物化生、物化地選科分析後,這期就物生地和物生政兩個組合進行分析,就組合的優劣勢、適合考生人群以及可選的院校和專業進行推薦,供家長和考生參考。

一、組合特點分析

物生地和物生政均為偏理科組合,由於兩種組合的大多特性及專業覆蓋較為相似,所以本文把這倆個組合一起詳細分析。

學科特性分析:

我們將物理和歷史看成是強理科和強文科,其他四科標記為偏弱理/文科,並分別標記為藍色和紅色,藉此觀察組合屬性。

選科對比模型圖

由上圖可知,物生地和物生政所連成的三角形面積中,藍色區域佔比較多,所以兩者都是偏理科的組合。

二、優劣分析

(一)兩個組合優勢

1、偏理科組合,可選專業範圍大。兩個組合均有物理、生物,理科可選專業範圍大,且要求地理或政治的專業具有較強的關聯性,兩個組合可報考專業比例趨同,達80%以上,接近90%。

2、思考和背誦兼顧,利於時間分配。在平常學習時,物理需要大量刷題,生物重課本知識,地理偏思維理解,政治則需要背誦。兩種學科組合都有益於考生學習的勞逸結合。

3、兩個組合各有所長,頗具實用性。物生地選科中的地理科目注重理解和思維能力、記憶量小。雖然中學地理屬於傳統文科,但大學地理科目更偏重理科思維,所以物生地選科的理科思維有利於以後進入高校專業學習。物生地選科中的政治科目則是考生未來選擇考研和考公務員的基礎。

解讀:物生地和物生政兩個選科組合避開了學習難度較大的化學科目,是物理成績不錯,但不喜歡化學科目考生的首選。另外,選擇了生物科目可以選報半數醫學類相關專業,為目標報考醫學類專業的考生留有餘地。

(二)兩個組合劣勢

1、學習難度大。兩個選科組合整體偏理科,物生地要求考生的理科思維強,物生政要求考生能夠文理科思維自由切換。

2、部分專業受到限制,如要求化學的化學、化工、製藥類專業和部分高校醫學選科不能報考等。

3、據目前各省選科數據來看,生物、地理選科人數較多,中等考生賦分不佔優勢;政治科目本身很難得到高分,不利於考生在高水平層次競爭。

三、適合哪些考生

1、物理成績不錯,理科思維較好

2、有往醫科方向深造想法的考生

3、目標理工類專業考生,物理成績不錯,但化學成績不佳

4、(選物生政)有規劃考研或公務員的考生

整體來說,選擇物生地和物生政的考生是考慮「實力+興趣」的群體,需要擅長物理學科,會基於學習興趣和未來專業、職業方向進行選擇。

四、專業覆蓋

根據河北、湖南、湖北、江蘇、遼寧等第三批新高考改革五個省份發布的2021專業選科要求來看,物生地和物生政兩個選科的專業覆蓋率較高且比例相似。

1、物生地組合專業覆蓋率達89%,不能選擇的專業基本為歷史類、語言類、政治學類專業。除此外,絕大部分專業均可報考。

可選科目列舉:大部分理科類專業,醫學、生物相關的專業,水利水電、測繪類專業均可選擇。

限選科目: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學、外國語言文學等

2、物生政組合專業覆蓋率與物生地類似,大學可選專業很多。

可選科目列舉:法學,教育學類,數學,物理學,地質學,生物學,統計學,工學(如機械、水利、計算機、礦業類、建築類等),醫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心理學,工學(生物工程、食品工程),農學,醫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體育類,藝術類,新聞傳播等。

限選科目:漢語言文學、歷史學類等。

五、熱門專業推薦

以下推薦的院校均為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對應學科達到A及A+的重點大學!

1、物理學類:物理學是基礎類學科,具體包括物理學、核物理、聲學等專業。畢業生主要在物理學或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中從事科研、教學、技術開發和相關的管理工作。

院校推薦: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

2、計算機學類:計算機類專業應用性廣、交叉面多,覆蓋社會各行各業,這就決定了就業領域非常廣泛。

院校推薦: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

3、經濟學類:經濟學是關乎國民經濟的學科,開設包括經濟學、經濟統計學等專業。畢業生可進入銀行、證券、企業、政府等各個部門從事相關工作。

院校推薦: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廈門大學

4、生物學類:生物學大類專業主要包括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態學等專業。畢業生可在各級生物信息學的研究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以及在研究和成果產業化過程中涉及到生物信息學的相關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和管理工作。

院校推薦: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

5、法學:法學是以法律、法律現象以及其規律性為研究內容的科學。法學類專業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的相關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從事法律工作的專門人才。

院校推薦: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

6、機械類:機械類主要是研究機械設計理論與技術、製造理論與技術、機器人自動化技術等,包含的專業有機械工程、車輛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能源與動力工程、工業工程等專業。

院校推薦: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

7、測繪科學與技術:測繪科學主要內容是對地理表面、空間距離以及海洋深度與闊度進行測量描繪、數據收集與信息整理。

院校推薦:武漢大學、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8、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一般分為生物醫學 、電子信息、臨床工程、影像工程等方面,每個學校都有各自的培養重點,我們熟知的心臟搭橋、人造機械心臟就是生學醫學工程的產物。

院校推薦:東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聲明:本文由自主招生在線原創。

相關焦點

  • 「3+1+2」選科人數暴驚天秘密:新高考選科難出天際,最受歡迎的竟是...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動,第三批八省市採取「3+1+2」的選科模式。那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 小編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並給出一些單科學習及選科的建議,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
  • 新高考7省市選科情況竟如此相似!
    目前,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8省市(福建、廣東、河北、湖北、湖南、江蘇、重慶)考生已經在著手進行選科。 為了避免「3+3」模式下棄物理現象,8省市採用了「3+1+2」的選科模式,其中「1」指的是考生必須從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門。
  • 高考秘笈|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高曉生
    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並給出一些單科學習及選科的建議,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 自從江蘇新高考選科以來,很多考生或是家長為了在賦分制度下平衡分差,在選擇化學時普遍比較謹慎,甚至在網絡有流傳江蘇重點中學為了保證升學率而不開設化學學科。很多人都認為選化學的基本上都是學習高手,在新高考實行賦分制政策下,和優秀學生PK要吃虧的。
  • 高考模式新組合,「物化地」和「物生政」,這倆組合更適合哪些人
    高考新組合模式已經實行一段時間了,其中在高考時選擇最多的組合為「物化生」,但是因為該組合的難度較高,並不適合班級中所有學生學習,基本上只有班級中的「學霸」,才能駕馭得住這個科目組合。當然,高考新組合併非只有物化生面向多,雖然選擇略微少一點,但是也完全夠用的物化地和物生政,也備受學生們喜愛。因為這兩個科目組合不像物化生那樣難,物化地和物生政更適合學習中等的學生選擇。
  • 福建2021屆新高考選科數據出爐!最多人選生物,最少人選政治
    對於參加新高考的學生來說,新高考選科對高考成績、專業報考甚至未來職業都有影響。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動,第三批八省市採取「3+1+2」的選科模式,其中包括福建省。  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對未來有哪些啟發?
  • 山東新高考如何選科?看看這些科目組合哪個適合你?
    新高考選科學霸扎堆現象嚴重,到底該怎麼選才能更容易上名校?下面看一下20種選科詳細分析。 二、適合的考生 物理成績不錯,理科思維較好有往醫科方向深造想法的考生目標理工類專業考生,物理成績不錯,但化學成績不佳 選擇物生地和物生政的考生大多是考慮「實力+興趣」的群體,需要擅長物理學科,會基於學習興趣和未來專業、職業方向進行選擇。
  • 高中選科為什麼選生物?因為這個三大院士齊點讚,女神教授這樣說
    說起新冠病毒,高中學科當中有一門學科與之密切相關,那就是生物。目前很多地區都在積極推行新高考模式,各種組合可供選擇,選擇物化生的比較多,但是物化生當中,物理和化學兩門學科比較難學,生物相對簡單,所以程度一般的同學可以搭配著選擇生物。
  • 史上最全新高考選科攻略!新高考選科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985高校...
    新高考選科有哪些「潛規則」提前了解,避開這些坑! 新高考選科 01 新高考,你了解嗎?新高考區別於傳統高考有以下幾個特點: 1、取消文理分科,實行選科 2、選科目前有兩個模式:3+3模式和3+2+1模式 3、實行「走班制」教學和特色化辦學
  • 高中選課寒假延長正當時,物理和化學比較差可以選什麼組合?
    一、3+1+2地區的考生對於高考實行3+1+2地區的考生來說,選課一共有12種組合可供選擇, 首先是以物理學科打頭的組合,如物化政,物化生,物化地,物生地,物政地,物生政,其次是以歷史學科打頭的組合,如史政地,史政生,史化生,史政化,史地化,史生地。
  • 新高考3+1+2你了解嗎?怎麼選科才是最科學的?
    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印發新高考改革,選科是爭議和焦點所在。目前,高考改革後的科目設置已基本穩定,為「3門固定科目+3門選考科目」,不分文理,其中,固定科目為語文、數學和外語,而選考科目則由考生在6門(即政治、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浙江加技術為7門)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中,選擇3門作為選考科目。
  • 新高考「物理+生物+政治」的組合,學生為什麼選擇的少,有何優勢
    無論是6選3中,還是「3+1+2」新高考選科制度中,選擇「物理+生物+政治」雖然選大學專業時並不受限,基本可選專業高達99%,但是在高中學習中選這個組合的並不會很多。原因如下:一、從各科的學習難度來看物理是理科科目中最難學的一科,不僅需要較強的邏輯分析能力,還要有強大的知識儲備和知識貫通能力,物理幾乎成為學霸們角逐的專場,很多學生為了規避物理學習帶來的風險,而選擇放棄物理。
  •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一個學科最吃香一個學科易吃虧!
    目前,全國共有14個省市實施了高考綜合改革,新高考模式下,考生首先要面臨的就是科目的選擇,在「3+1+2」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組合共有12種。 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選科難題,這裡對12種各組合的優劣勢及各學科對應專業做以下分析,供各位考生和家長參考。
  •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一個學科最吃香一個學科易吃虧!你知道嗎?
    目前,全國共有14個省市實施了高考綜合改革,新高考模式下,考生首先要面臨的就是科目的選擇,在「3+2+1」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組合共有12種。 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選科難題,對12種各組合的優劣勢及各學科對應專業做以下分析,供各位考生和家長參考。
  •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選科要參考哪些指標,「賦分」才能更高?
    文|小玉說「高考」,對於高中生而言,是關乎前程、未來發展的重要考試,所以到了高三,大家都在全力以赴,但是隨著新高考的到來,考生不僅要做到「成績」優異,在「選科」上還要下功夫,不然在賦分制度下報考難佔優勢。
  • 實行「3+1+2」模式下,物化地組合和物生地組合,哪個更好?
    新高考下,最好的組合是物化生組合,但是很多學生學不了這個組合。另外兩個組合也可以推薦:一個是物化地組合,一個是物生地組合。這兩個組合哪個更好?但是,從總體難度上來說,生物和地理是屬於偏「中性」的學科,既需要文科生的記憶,又需要理科生理解,正因為如此,二者學習的深度和考試的難度都不是很大,學生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得分的。在山東省2017年第一批選課數據中,選擇地理和生物的人數排名前2位,也間接說明了這個問題。所以,選擇物地生比物化地難度要降低一些。
  • 新高考選科物化地組合分析,新高考學霸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新學期開始,新高一、高二馬上面臨選科規劃和決策問題。應廣大考生、家長需求,自主選拔在線微信公眾平臺特開通【新高考選科指導】系列文章,以期為大家提供有效的幫助。第02期,我們為帶大家一起了解下物化地組合。
  • 選物政地、物政生、物生地,有什麼優缺點?哪種容易高分?
    地理和生物都是屬於「中性」學科,比物理化學和理解,比歷史和政治背誦少。對於成績好的學生來說,這兩科難度不大,而且比較有把握得分,所以,理科生很少有人去輔導生物的。對於成績不好的學生來說,地理又是文科中最難的學科,所以文科生中輔導地理的比歷史和政治的多。所以,對於理科成績較好的學生來說,可以考慮選擇生物和地理。二、政治、生物、地理哪門學科容易賦高分?
  • 新高考選科【政治+地理+生物】組合怎麼樣?
    2020年起北京開始實施「新高考選科」模式,不同的選科組合適合哪類考生?有哪些優劣?文新學堂整理新高考選科政治+地理+生物組合分析,一起來看! 一、選考政策科普 新高考和傳統高考最大的不同就是取消了文理分科,實施「3+1+2」或者「3+3」的選科模式。
  • 新高考「3+1+2」模式一改革,物理成了寵兒,這門學科卻遭冷落
    新高考改革正逐漸覆蓋各省各地,越來越多考生即將加入「3+1+2」模式的隊伍中來。而「最優學科選擇和組合」等相關話題的熱度越來越高,如何選科,成為家長考生最頭疼的問題。
  • 淺談新高考選科之職業生涯規劃
    目前河北各高中新高一的孩子已經陸續開啟新高考選科,面對選科家長和考生內心都有很多糾結,今天我就在這裡談一下我的看法,僅供大家參考。新高考改革的目的什麼?2014年國務院發布了《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 意見》,在意見中強調堅持以人為本,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就確定了新高考改革的方向,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以人為本是考試和招生選拔的本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