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選考科目化學下水,物理上岸,還有兩門站在山頂,人數眾多

2021-01-09 小勤勤老師

2021年已經到來,這個月馬上就要迎來目前規模最大的8省新高考聯考了。

第一次八省模擬新高考,考試時間是三天,科目安排考試的時間是和高考一模一樣的標準。對於首次參加新高考的考生,此次聯考是非常重要的演練機會。

今天老師想跟大家聊一聊的是江蘇2021年新高考選考科目情況,希望通過此次分析,能幫助新高一考生順利選科,衝刺高考。

2021年江蘇新高考選科地理是人數最多的科目,選考人數佔全省的84.17%。排在第二位的選考科目是生物,選考人數佔全省的82.16%。

作為二選一的物理,選科人數也是非常可觀的,選考人數佔全省的63.13%。

二選一另外的一門科目:歷史,選考人數僅佔全省的36.87%,相比物理,這是完敗啊!

地理和生物這兩門學科,可謂是站在「山頂」上了,不僅讓學霸們的壓力非常大,對於成績差的考生來說,高考賦分是更是跌落谷底。歷史科目選考的人數是佔36.87%,考生有可能在賦分時「佔到先機」。

在江蘇的新高考選考科目中,地理和生物選考人數所佔比例太大,化學選考科目佔比僅為14.83%,讓人非常意外!

化學下水,物理終於上岸,地理和生物高高在上,人數眾多,讓人仰望。

這種現象目前就是出現在江蘇,其他6個省份(除遼寧以外,沒有統計到數據)還是比較正常,差不多都是百分之四十左右,僅有江蘇是14.83%。

但是說起「棄化學,選地理生物」,家長和考生也是一肚子苦水。

雖然現在對於大學選專業是有科目要求的,但是對於學霸來說,選擇的基本都是物理加化學的組合,在使用同一張試卷的情況下,他們學霸的優勢顯現的淋漓盡致,而對化學成績很一般的考生來說,賦分很容易掉入C、D級,六十分變成四十分,真的是挺慘的。

所以很明顯,在江蘇的選科中,物理和化學是屬於學霸們之間「自相殘殺」的戰場,場面壯觀,大多數人選生物、地理,只是為了避免在這場戰爭中受傷。

勤勤老師有話說:

既然在化學上拼不過學霸們,與其當炮灰,不如明哲保身,在高考專業上做出取捨,選擇自己的優勢科目。

至於大家為何都選擇生物和地理,大概是因為這兩門科目都是從零開始的,不存在初中打基礎。同一起跑線,只要好好努力,誰都有可能勝出。而且這兩門科目主要是背誦的知識點多,對智商要求較低,選擇它們可以減少其他科目的壓力。

相關焦點

  • 新高考改革中的物理科目究竟怎麼辦
    浙江新高考改革中的物理科選考人數下降問題,正持續引發輿論關注。圖為2017年6月8日,浙江義烏市,在義烏市第四中學考點,考生在結束了最後一門考試後走出考場。我國在向全國推進新高考改革時,需要對陳寶生部長所稱的「一些需要完善的問題」高度重視,採取積極態度進行改革完善。目前,在浙江和上海,都出現了有關高考物理選考科目人數下降的爭議,引起輿論廣泛關注。據報導,針對浙江省高考物理選考人數下降的問題,浙江省教育考試院表示,正在研究學考選考完善辦法。
  • 浙江新高考第二次學考、選考:技術成最不受待見科目
    按照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統一高考招生,將按照3+3計分方式,即語文、數學、外語3門為統一必考科目,3門為選考科目,考生可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7門科中任選3門為選考科目。除語文數學外,其他科目都有兩次考試機會,成績兩年有效。  招生高校確定至多3門選考科目範圍,考生1門符合即可報考。
  • 浙江高考選考科目如何賦分
    浙江是最先是實行新高考的地區,打破了常規將原來的文理分科變成了七選三(歷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中選3門)自由組合。高考再不是數語外加文綜的形式,而是數語外加三個組合的選考分數。選考科目按等級賦分,每門滿分100分,以高中學考成績合格為賦分前提,根據事先公布的比例確定等級,每個等級分差為3分,起點賦分40分。浙江等級賦分共計21個等級,人數比例就是1%、2%、3%、4%、5%、6%、7%、8%、7%、7%、7%、7%、7%、7%、6%、5%、4%、3%、2%、1%、不超過1%。
  • 浙江高考新舉措,物理選考6.5萬人保底的背後……
    之所以說破天荒,因11月的學考選考,實際就是高考的一部分,學考成績對後續參加綜合評價招生等具有重要價值;而選考更不必說,就是選考科目高考成績的一部分,雖然還有第二次選考,但對多數考生,第一次成績也許就是最終成績。 那麼,允許重新選擇,是否意味著高考成績可以作廢?
  • 江蘇2021年新高考:物化生政史地,六科選考人數排名
    8省新高考聯考在即,新高考再次成為了大家熱議的話題, 面對新高考,大家都準備好了嗎? 說到新高考,最重要的就是選科了,選科與你以後選大學有非常大的關係。很多人都覺得可以自己選擇科目,感覺不要太好,直接選自己最擅長的三門科目不就好了嗎?
  • 棄完物理棄化學,新高考選科最佳正解攻略
    浙江、上海在高考改革之初,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棄物理」現象。兩省市紛紛發布物理最低保障基數來保障物理科目賦分公正,高校也對招生專業選科要求進行調整,來調節物理選考人數。 不過從2020年以後,因為報考專業限定必選物理的專業組數量大幅增加,並且還有一些院校專業組要求雙選或三選,所以估計2019年是選物理人數最少的一年,明年開始選物理的人數會增加不少。
  • 浙江新高考制度調整 物理選考最低保障人數為6.5萬
    浙江省新高考制度出現調整,特別針對物理選考人數下降出臺了解決辦法。昨晚八點半,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省教育廳發布了《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深化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若干意見》,針對物理選考人數下降的問題,實行最低人數保障機制。
  • 河北新高考方案「3+1+2」模式怎麼選考科目?錄取方案分數怎麼算
    高考選擇考科目理論上有12種組合,分別為:物理+化學+生物學、物理+化學+思想政治、物理+化學+地理、物理+生物學+思想政治、物理+生物學+地理、物理+思想政治+地理、歷史+思想政治+地理、歷史+思想政治+化學、歷史+生物學+思想政治、歷史+地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學 、歷史+化學+生物學。  如何高效、精準地選出最優組合?
  • 高考「3+3」考生選考地理的最多
    ,一校N線);錄取要求有變(老高考只看分數,新高考高校提出科目要求,且高職單獨錄);新高考綜合素質評價(三位一體)對高分考生錄取影響較大,老高考基本不用。新高考下,高校一般有六種限科要求:三選一,如某高校工科專業要求「理/化/生」中一科,其他兩科任意;二選一,如某高校生物專業要求「物理/化學」中一科,其他任意;限一門,如某高校工科類專業要求「物理」必選,其他任意;限兩門,如某高校遙感專業要求「物理+地理」,其他一科任意;限三門,如某高校臨床醫學,要求「物理+化學+生物」;不限,絕大多數文學、哲學、經濟、管理等學科,不限高中選科。
  • 明年在魯招生高校選考科目要求出爐,山大約三成專業要求必選物理
    山東新高考中,考生不再按傳統文科和理科劃分,而是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和思想政治6科中任選3科參加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的等級考試,以此納入高考成績計算,在這一政策背景下,高校選考科目要求對考生選報等級考試科目和將來填報專業都有較大指導性。
  • 江蘇新高考推出再選科目保障機制!化學交白卷能得65分?
    根據通知要求,江蘇省根據中學生選科實際情況,在新高考改革選科制度框架內,建立4門再選科目保障機制:任何再選科目出現考生選考比例明顯偏低、嚴重失衡的情況,可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研究確定保障比例,用於計算該再選科目考生等級賦分的基數,以滿足國家對該學科的人才需求,保證高考公平公正。
  • 浙江2020年學考選考人數是多少
    1月6日至8日,2020年浙江省首場「高考」將拉開序幕,共有52.6萬人參加。本次學考和選考共設10個科目,歷時3天。  1浙江學考選考人數  2020年浙江首場學考選考開考。
  • 今年要求選考物理的大學專業增加對考生意味著什麼?
    今年葉軍特別提醒考生,2020年高考考生填報志願有新變化,考生面臨全新挑戰。要求選考物理的專業今年增多葉軍說,這一變化,來源於教育部在2018年5月份出臺的關於高校專業選考科目設置的指導意見,規定19個門類專業,考生必須選考物理。新規定今年開始生效,產生很大影響。
  • 中山大學「僅物理」要求佔比超六成,選考科目盤點
    近日,廣東省招生委員會廣東省教育廳發布了《關於公布2021年擬在廣東省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的公告》。2021年擬在粵招生普通高校本科/專科招生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3+1+2模式)正式公布。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學生需要提早制定生涯規劃。怎樣選科才最有利?
  • 新高考選考科目計分方式探討
    圖片來源:攝圖網摘要:在新高考綜合改革中,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考成績作為高考成績的組成部分。高考選考科目由於考生能力和題目難易度不同,原始分無法進行比較。關鍵詞:高考;高考改革;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學業水平標準;校準分2017年新高考改革率先在上海市和浙江省實施,亮點之一是文理不分科「3+3」考試科目設置:統考科目3門(語文、數學、外語),選考科目3門(上海市6選3,浙江省7選3)。在計分方式上,統考科目使用原始分,每科滿分150分。
  • 浙江新高考:選考科目成績按21個等級賦分
    浙江新高考改革實施細則出臺 選考科目成績按21個等級賦分  從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獲悉,考生、家長、學校都十分關注的我省新高考改革細則———《浙江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和《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實施辦法》均已出爐。
  • 浙江30萬高二考生物理選考人數驟降至1.2萬人? 省考試院闢謠:傳言...
    新一輪高考改革,全國各省區市包括2014年第一批試點的上海、浙江和今年新加入試點的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均實行「必考+選考」。實行選考難免會出現學生的「避難選易」和科目之間人數不均衡的情況。  針對當前物理選考人數下降的現象,在教育部統一部署下,我省正在組織專家組就完善高校選考科目要求、完善選考科目成績賦分辦法等,進行深入科學的研究,並將聽取各方面的意見。
  • 2021年新高考「3+1+2」選考科目等級賦分如何換算?
    2021年,福建、河北、遼寧、江蘇、湖北、湖南、廣東、重慶8省市迎來「3+1+2」新高考模式。  「3+1+2」  「3」:語文、數學、外語3科滿分均為150分,總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1」:物理或歷史必選一科,滿分為100分,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2」: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任選2科,每科滿分均為100分,以等級賦分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 福建省新高考方案:選擇性考試科目等級轉換分這樣計算
    今年年初,教育部發布了關於新高考改革推進的工作動態,確定福建、河北、遼寧、江蘇、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等8省市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至此就有14個省市加入到高考的改革大軍中來。日前,福建省公布了高考改革的具體方案。
  • 數據分析:上海高考小三門選考攻略
    自2014年上海高考「3+3」不分文理改革發布至今,已有4屆考生通過新高考完成了畢業升學。對於高考小三門科目的選擇,也從試探博弈逐步過渡到較為科學理性的選擇。高考小三門怎麼選?如何才能優勢最大化?本文將結合近年升學數據、政策趨勢以及作者的一些思考,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輔助大家梳理小三門科目的選考過程,如有其他問題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