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高考制度出現調整,特別針對物理選考人數下降出臺了解決辦法。昨晚八點半,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省教育廳發布了《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深化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若干意見》,針對物理選考人數下降的問題,實行最低人數保障機制。
《意見》明確了物理選考的最低保障人數為6.5萬人,也就是說,如果物理選考科目某次考試賦分人數多於6.5萬,將繼續以實際人數為基數,按規定比例、規定辦法賦分。當物理選考科目某次考試賦分人數少於6.5萬,將以6.5萬為基數,按規定比例計算各等級人數,從高到低進行等級賦分。
為何要設定最低保障人數
實行選考後出現部分科目選考人數下降、部分科目上升是正常現象。在「語、數、外必考、其他三門選考」框架下,理科類科目報考數下降、文科類科目報考數增加是必然的。
其中,物理選考人數偏少也是國內外普遍現象,也與有關各方的功利性考量有關。
從前兩屆學生選考情況看,各科目選考人數基本平衡。社會最關注的物理,2014級選考人數為8.9萬,佔比36%;2015級學生選考科目已基本確定,物理人數不少於7.4萬,佔比近30%。2017年招生中,選考物理的考生具有明顯優勢。
從可報計劃看,選考物理的考生可報考的高校專業範圍最廣,達到91%以上,可報總計劃佔比為83%左右,可報本科計劃佔比為87%左右,遠高於排第二的學科。
從實際錄取看,第一段錄取考生中,選考物理的考生佔59%。在原985、211高校錄取考生中,選考物理的人數達到74%。選考物理考生本科錄取率為72%,比不選考物理考生高21個百分點;總錄取率比不選考物理考生高2個百分點。
總體來說,各科目人數都能滿足高校相關專業的選拔要求。
但從發展趨勢看,物理科目人數確實在下降。
如何健全科目保障機制
對此,《意見》綜合施策,提出了解決對策,進一步健全選考機制。政策對科學合理設置高校選考科目和保障機製作重點說明:
首先,科學合理設置高校選考科目。從2019年招生起,高校根據指引,結合專業培養實際,科學合理設置選考科目,以此改變高校對選考科目要求過寬的問題,尤其會引導理工科相關專業把物理作為選考科目。
其次,建立選考科目保障機制。
《意見》從三個層次對選考科目保障機製作了規定。
一是確定基本目標。當選考科目人數不能滿足國家人才培養需要時,必須採取調控措施,保障已選考考生利益,同時又引導學生選考,從而確保學生專業學習基礎要求和國家人才培養需要相適應。
二是保障數量確定的基本依據。保障數量按國家相關學科人才培養需求確定。當選考某科目某次考試賦分人數少於保障數量時,以保障數量為基數從高到低進行等級賦分。
三是物理選考科目保障機制。針對目前的選考實際情況,率先建立物理選考科目保障機制。
最低保障6.5萬是怎麼出來的
政策首先明確了物理選考科目保障人數為6.5萬。
《意見》規定,物理選考保障數量「按高校授理學、工學學位專業近五年在全省高考錄取考生的平均人數確定」。按高校統計2013—2017年授理學、工學學位專業在全省高考錄取考生人數,物理科目保障數量為6.5萬。
這是滿足省內外高校在全省選拔培養理工科類專業人才最基本的生源所需。同時,根據統計學專家測算分析,前3次大規模選考成績分布情況總體保持正常,但如果繼續下降到6.5萬左右時,考生群體結構發生變化,成績分布將會有所變化,建議予以適當調控。
其次,6.5萬是按某次考試賦分人數計算,而不是按某屆考生數計算。
第三,實行選考科目保障機制後的賦分辦法。
如果物理選考科目某次考試賦分人數多於6.5萬,將繼續以實際人數為基數,按規定比例、規定辦法賦分。當物理選考科目某次考試賦分人數少於6.5萬,將以6.5萬為基數,按規定比例計算各等級人數,從高到低進行等級賦分。
第四,保障機制適用於各年級段學生的保障措施。如果某次考試出現保障機制啟動的情況,其賦分辦法都適用。保障機制主要針對物理科目制定,當其他科目出現類似情況,可參照物理辦法建立並執行保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