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高考即將一個周期,「流浪學生」和「師資潮汐」成難題

2020-11-24 芥末堆

浙江新高考即將一個周期,「流浪學生」和「師資潮汐」成難題

作者:寧寧 發布時間:

浙江新高考即將一個周期,「流浪學生」和「師資潮汐」成難題

作者:寧寧 發布時間:

(杭四校門前)

芥末堆 寧寧 5月8日報導

去年10月,浙江教育圈頗不平靜,一篇《浙江高考改革是一場鬧劇》將剛剛進行完學考選考的浙江新高考推向輿論的浪口。學考、選考成績的公布引起考生、家長乃至老師們的一陣躁動。新高考反映在考試變化上的初次試水就遭遇輿論的圍攻。 

爭議始自10月份高三進行的學考和選考考試,並公布成績。這意味著學生高考成績的一部分已經出來。按照浙江省2014年9月份公布的新高考方案,語數外三門為統一的必考科目,考生另外從理化生、政史地及技術7門中自由選擇3門作為選考科目,計入高考總分。這3門選考有兩次考試機會,考試時間設在高三的10月和4月。

從打破傳統的文理分科,可以交叉選擇選考科目,到可以有兩次考試機會,不再一考定終身,這樣的變化從形式上來講不可謂不大。學校面對的問題首先是選課帶來的教學管理和行政管理的變動,不同科目師資需求形成差異,出現潮汐現象。學生要面對更為具體的選擇,選擇哪些科目,什麼時間考試,要不要考兩次?

這些問題在過去的一年裡已經被多次提出,成為討論的焦點。還有一個月就要高考,新高考即將進行一個周期,學校探索出了哪些解決辦法,又有哪些尚未解決? 

選考的矛盾

杭州四中是一所有兩個校區、學生總人數超過4000人的重點中學,校長張偉韜曾在論壇上談及選考引起一些教學矛盾。首先是選考時間與選課時間的矛盾。

根據浙江省新高考方案,學生要在高三的10月和4月進行選考考試,學生可以從中選擇考試時間及次數。實際情況是,不少學生搶跑,在高二就開始了選考考試,這樣就出現高二與高三學生競爭的情況。

郭靜是杭州四中高二的學生,她把理化生三門選為選考科目。她介紹高一結束,學生就要確定選考。 

這就使得高一的課程開設壓力增加。學校要在高一就開滿必考的語數外及另外7門,以便於學生了解這門課的前提下再進行選考科目的選擇。但浙江省教育廳規定高一最多只能開設8門課。按照這項規定,有3門課(技術包含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課)在高一沒辦法開設,這對學生高一結束就要做出選考科目的選擇是不利的。課都沒上過,怎麼選? 

不少學校採取的應對措施是,忽視這項規定,仍然盡力開滿課程,至少讓學生對這門課有感知。也有學校顧不上開設,就在學生選擇科目之前請相應老師簡單介紹下這門課。 

儘管課程能夠在高一勉強開滿,但學生對課程的重視程度出現了迥異。計劃在高二參加選考的學生高一時的重心就放在了選考科目上,張偉韜教數學,以前數學在高一佔有相當重要的分量,但是有了選考後,數學受到冷落。郭靜也坦言,選考的那段時間,語數英就要暫時擱置,精力放在選考科目上。 

選考時間與選課時間過於緊湊,這讓張偉韜擔心學生沒有太多時間真正了解學科,造成選擇的盲目性。高考考試壓力從高三分散到了高一、高二。 

校園裡的「流浪學生」

(杭四校園裡的文化牆)

從現在高二、高三兩屆學生的選擇中,張偉韜發現出現了兩種極端,一種是確定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科目,擅長什麼科目的學生,面對選擇比較有方向性。非常優秀的學生在高三10月份的選考考試中,能夠拿到三門都是滿分的好成績。 

浙江新高考中,選考科目的成績計算是按照賦分制,在學考合格前提下,從起點賦分40分到滿分100分,共分21個等級,每個等級分差為3分。當次考試成績排名在前1%的,賦分都是滿分。

這些拿到滿分的學生從高三上的10月一直到高考這段時間,所學課程就只有語數外,有的外語也在高三上的10月份考過,且成績不錯。課程數量驟然減少,校園裡就會出現一些「流浪學生」。對於學校管理來說,這是一個此前沒有的挑戰。

另外的大部分學生處於茫然狀態,不知道喜歡什麼,不確定選擇什麼。大多人選考會考兩次刷分,這給老師輔導帶來了難題。張偉韜提出疑問,學生考兩次,不等於教兩次,每次考完怎麼安排輔導,時間、地點、輔導老師都成問題。有的學生高二考一門選考科目,到高三下再考一次,中間時間跨度很長,掌握和鞏固的程度不好說。

據此前媒體報導,不少學生在選擇選考科目及考試時間時,採取田忌賽馬式的方式,錯開競爭對手,選擇賦分容易的考試科目。 

張偉韜認為這些茫然的學生,是因為長期缺乏選擇而導致的沒有選擇能力。盲目選擇下儘管高考成績可能理想,但以後能不能跟上存在很大疑問。

師資出現潮汐現象

根據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的數據,浙江省選擇傳統理科的學生由60%下降到17%,傳統文科的由40%下降到10%,更多學生在文理科中交叉選擇三門選考的科目。

這給學校帶來的一個變化是,打破了原先的師資結構。杭州四中的選課表顯示,物理和化學老師開始過剩,政史地老師不足。去年12月,廣東的一位政治老師曾向芥末堆表達另一種擔憂,全面選課走班之後,政治老師可能面臨失業。

選課之後不僅帶來的是師資的潮汐現象,還有走班所帶來的學校行政管理的變動。一年前的學校研討會上,那些尚未開始新高考的校長老師們普遍恐懼選課走班所帶來的教學管理的混亂和無序。 

一年後,那些已經開始選課走班的學校逐漸探索解決辦法。針對師資結構的失衡,杭州四中採取的措施是,老師們跨年級教課,不只局限於同年級。 

對於選課走班的變動,張偉韜的應對思路是,抓住學校的兩個核心,一是考慮學生的核心價值需求。選課走班核心是滿足學生的選擇,走班只是滿足選擇的方式。學校要從學生的需求上研究,學生主要的發展趨向是什麼,達到什麼樣的空間。 

另外一個考慮核心是學校辦學的核心價值追求是什麼。選課走班剛開始會出現老師找不到學生,找不到學生家長的現象,這些在張偉韜看來有解決辦法,轉換思路,讓家長來找老師。同樣地,一開始走班帶來的收發作業的難題可以通過設立專門的區域,老師到這裡去取。思路轉變,解決辦法就可以找到。

這裡的關鍵是把老師動員起來,引導好老師。張偉韜認為,老師的評價方式和績效管理要隨著新高考的變化而變化,只要把老師調動起來,就會有很多辦法。

郭靜進入高二時重新進行了一次分班,她被分到物理班。班級裡所有學生都把物理作為選考科目之一,這也是大家的行政班。物理之外的另外選考科目就走班上課。除此之外,還有化學班、生物班、技術班,政治和地理因為選擇的人數不多就沒有單獨設為行政班。郭靜覺得這和高一不分班時沒什麼太大的區別,要走班的課就走班上。唯一的感覺就是,「現在高一到高三壓力都挺大的。」

張偉韜覺得,沒必要過於擔憂選課走班所帶來的變動,這些外在形式的變化總有應對的辦法。他覺得有些難以解決的矛盾核心在於招生制度方面的變動幅度太小,導致新的課程實施陷入一些困境。

(註:郭靜為化名)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

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芥末堆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教師工作量和難度提升 教師「蓄水池」可應對「潮汐」現象
    廣東新高考進入實操階段。3日,全省普通高中高二學生迎來「3+1+2」新高考模式、實行選課走班的消息,引起了熱議。  學校普遍反映,新高考建立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模式,給予考生更多的選擇自由,但選課走班的形式也給學校的教學安排帶來新挑戰。
  • 新高考「棄物理」成趨勢 物理學界很心塞
    新高考「棄物理」成趨勢 物理學界很心塞  本報記者 李 豔  8月29日,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簡稱「人大附中」)入學第一課,來上課的是中科院物理所所長方忠。方忠是物理學界的「大咖」,在凝聚態物理領域成績斐然。為了這次課,他用大卡車拉來了物理學的科普展臺,甚至把各種有趣的實驗也搬上講臺。
  • 觀察者網:又是一年高考時,我們找一線老師聊聊新高考
    這被外界認為是恢復高考以來最為全面系統的一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意見提出,上海、浙江2014年率先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並於2017年全面推進。 2014年9月19日,上海、浙江公布高考改革方案;2017年6月,兩地迎來試點改革後的第一次「新高考」。
  • 新高考重磅!2020年1月浙江所有選考科目和英語真題答案來了!
    2020浙江1月份的新高考結束了!各位考生經過了三天的辛苦,今天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今年,是浙江新高考學考和選考分開的第一年,因此,在各個科目的難度上面都和以往有一點不同,有些科目變得更加簡單了,有些科目變得更加難了。
  • 南平師資強大的高考數學輔導學費
    南平師資強大的高考數學輔導學費,福建勝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所專注於高中文化課補習的全日制培訓學校。南平師資強大的高考數學輔導學費, 高考中心高考衝刺8大優勢專屬定製為每一位高考生定製一套適合當前學習情況的學習方案並配備專屬班主任和教師;以目為緯,對知識進行系統拉網式複習,掃除學生知識盲點 夯實基礎-構建知識網絡注重基-注重「基」訓練(知識、技能、方法) 專題強化:梳理歸納-梳理、歸納各科各專題 必考考點;基礎強化-注重專題知識的基礎鞏固及運用;綜合提高-教學上強化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 高考地理知識點:月相和潮汐變化
    >   1、月相:月球的各種圓缺形態叫月相  2、月相變化的原因: 月球本身不發光,只是反射太陽光  由於日、地、月的相對運動而造成三者位置的變化  3、月相變化的規律: 新月(初一) 上弦月(初七、初八)  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 滿月(十五、十六)  新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線
  • 新高考中的等級賦分是怎麼回事?浙江和山東的操作方式如何?
    文|劉冷絲欄目|絲說教育改革最近,部分省市宣布暫緩啟動新高考改革,等待一些難題得到徹底解決後再予以實施。其中,很多人不理解高考選考的等級賦分是怎麼回事,我這裡給大家通俗地解釋一下主要內涵。教育部新一輪高考改革方案要求,考生高考總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個必考科目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的考生自主選擇的3個選考科目成績組成,即「3+X」模式,3個選考科目即「X」,這3科成績以等級賦分方式呈現。
  • 浙江大學醫學院和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哪個更好?高考志願怎麼選?
    但從每年高考報考情況來看,醫學類專業仍然是高考志願填報時,最熱門的10個專業之一,而高考前有專業機構進行了抽樣調查,不管是高三學子,還是已經畢業的大學生,最看好的專業中,醫學類專業排名前3名,可見很多人對醫學類專業是非常肯定的。從學醫的角度來看,大家有一個共識,一定要爭取名校的醫學專業,這樣既能學到真正的專業知識,未來也不用擔心就業。
  • 浙江沿海蘊藏全國四成潮汐能
    浙江沿海蘊藏全國四成潮汐能   新華網杭州6月14日電(記者嶽德亮)能源相對緊缺的浙江省有望在海洋經濟中挖掘潛力,開發大量的可用能源。浙江省政府表示要加大海洋能利用區開發力度,幫助解決沿海和島上居民電力需求。
  • 2019高考:《流浪地球》進考題 英語作文寫申請當志願者
    2019高考:《流浪地球》進考題 英語作文寫申請當志願者金羊網  作者:蔣雋、蔣雋、張璐瑤、梁栩豪、譚錚、張曉敏、郭瑾、黃焯楹  2019-06-09 統籌/金羊網記者 蔣雋
  • 學生又遇到「新難題」?8個省份,300多萬考生邁入高考新模式
    「3」指的是語文、數學、英語三個主課科目,單科滿分150分,以原始成績進入到高考總分。 「1」指的是在物理和歷史兩門科目中必須且只能選擇一個科目,單科滿分100分,以院士成績進入到高考分。
  • 從「物理之殤」到「加權賦分」,浙江新高考改革真的失敗了嗎?
    總體來看,這一輪新高考改革,擴大了學生的考試選擇權、學科選擇權、課程選擇權、學校選擇權和專業選擇權。尤其是7+3(浙江)科目選擇,給學生提供了35種科目組合選擇;外語科目給學生兩次考試機會;在全國範圍內率先探索實行專業平行志願,有效規避了專業調劑的問題,更利於學生按專業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專業。
  • 全國只剩浙江2座潮汐電站 成本高昂是主因
    這是現在國內僅存的兩座潮汐電站之一,另一座是浙江溫嶺的江廈電站。1958年,我國就開始利用潮汐能發電,高峰時,全國曾建有40餘座潮汐電站,如今僅存這兩座。緣何潮汐電站紛紛關閉?記者調查發現,舊電站倒閉、新電站的建設陷僵局,原因都指向高昂的發電成本。
  • 浙江除了浙大,還有這幾所好大學可供選擇
    2020年的高考因為疫情緣故推遲了一個月舉行,在這裡提前恭喜大家即將步入大學生活,踏入半個社會了。作為曾經的浙江考生,也曾經為選大學而苦惱,下面讓我為大家推薦一下浙江排名比較靠前的一本院校。以下高考分數線都以浙江高考分數線為例。
  • 高考英語新題型續寫專項練習,別讓浙江高考的南瓜續寫難住了
    浙江高考英語剛剛落下帷幕,新題型續寫就讓大家開鍋了。目前,山東省和浙江省已經採用了這種新題型。想要提高英語成績,我們現在要做的不是糾結「南瓜故事的續寫」,而是抓緊做題,總結技巧,怎麼把「續寫」這塊硬骨頭啃下來。
  • 物理化學含金量升高 浙江高考一段平行投檔線出爐
    8月19日,浙江2020年高考普通一段平行投檔線出爐。今年總體有哪些變化?清華北大等名校在浙江的錄取名次如何?自主招生等特殊類招生合併成「強基計劃」後,高分考生的錄取有何走向?此外,有些省內重點高校的部分專業一段沒招滿,哪些二段生有機會去嘗試?學校還有二段剩餘計劃嗎?
  • 河南2022年起實行新高考?教育部門這樣回答
    對於大部分新高一同學來說,新高考是一個讓人覺得很模糊的問題。到底什麼是新高考,新高考的特點是什麼,如何選科?追根溯源2014年9月發布的《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標誌著新高考改革的開始。
  • 我區雙語師資隊伍現狀分析及對策
    一個少數民族學生,特別是雙語師資班的學生,不加強學習漢語文,就會影響很多知識的獲取,目前的科技知識、最新的學術動態、大量的圖書資料都不是藏文,也不可能把這些都翻譯成藏文,只懂一種語言,不利於其他先進文化的吸收。作為一個民族地區的少數民族教師,若只能用藏語授課,那麼他所發揮的作用是很有限的。  2、錄取雙語師資班的新生時只看重藏文分。
  • 浙江2018年11月高考英語出現重大責任事故,網友:敢於擔當
    近日,新華社權威發布了一條新聞,並公布了浙江省11月份高考英語加權賦分事件的調查結果。浙江省可謂新高考實施的首要陣地,因此,該省的高考措施備受全國各地關注。而在今年的11月24日,浙江省高考英語成績公布後,因成績和加權賦分引起一些學生不滿,最後發酵而被全國各地關注。
  • 浙江欲打造世界最大潮汐能電站·都市快報
    2011年初,浙江躋身中國首個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快報當即推出「走讀海岸線」系列報導。  一晃兩個春秋,這些天,快報記者與省海洋與漁業局專家逐一行走3個示範區。我們還帶上了可以航空拍攝的無人機,呈現鳥類視角的海岸、溼地和島嶼,為你再讀浙江海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