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兩天的一則新聞讓我很困惑,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近日江西教育廳發布了關於中考改革的通知:江西中考的總分從原來的800分提高到860分,增加了60分,而物理和化學的總分從原來200分降低到了160分,其中化學從100分下降到75分,物理從100分下降到85分。物理化學所佔中考總分比例也從原來的25%下降到約18%,所佔比重大幅下降。
其實,2019年的時候,安徽合肥公布的2020年中考改革也出現了類似情況,將英語從150分降低為120分,物理從90分降低為70分,化學從60分降低為40分。
高考和中考是指揮部,政策的調整將直接影響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物理和化學分數的降低,勢必會導致學生在這兩門學科上重視程度下降。初中不重視,底子薄,高中怎麼能學好呢?
學好數理化,從大的方面說,它關乎國家科技的發展和未來,沒有科技的教育,如何興國呢?美國將18所高校列入所謂的「實體清單「,核心對準的還不是理工科人才嗎?
從學生個人角度來說,學好物理,將來高考填報志願更吃香。新高考之後,不再分文理科,採取3+3或3+1+2的考試模式,除了語數外必考外,3+3考試模式是指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生物、化學六門中自選三科作為選考科目,3+1+2的考試模式中的1是指從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科,然後從剩下的4科中選擇2科。
如何選科,將直接關係著考生填報志願,在《2018教育部指引》的93個專業類的選考要求中,提及最多的科目就是物理,佔專業類總數的64.5%;其次是化學,佔62.4%;再次是生物,佔31.2%。至於政史地三科,僅佔3.2%-5.4%。
如果考生選考了物理,不僅可以報考「要求選考物理」的60個專業類,也可以報考不設選考要求的29個專業類,這樣一來,可以報考的89個專業類就佔到了專業類總數的95.7%。
從這兩張表中,我們可以看出選考物理的考生在填報高考志願的時候會有更多的選擇。但是很多考生卻棄考物理。我們以2017年的山東、上海、浙江考生為例。
山東省選擇物理的考生為38.54%,上海市選擇物理的考生約30%,浙江省則更低,約為27.5%。
棄考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物理這門學科學好的難度較大,讓不少學生望而卻步,其次採取賦分制之後,物理的賦分低,想拿到高分不容易。若不是物理成績特別好的學生,一般不敢輕易選擇物理,成績中等或者中等偏上的考生都會因為擔心無法取得好的位次而放棄物理。
未來會不會有更多的考生棄考物理,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說,物理、化學還是需要重視的學科,所以實在想不明白為什麼要降低這兩門的中考分數,大家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