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給考生帶來的衝擊首先就是選科。
對於實施選科的小三門,目前已經實施新高考的三批省市中,絕大部分採取賦分制。
但有一個省份是例外——這就是海南省。
在4月7日剛剛發布的文章——《賦分制—新高考最大的BUG(深度長文)!》中,筆者指出了賦分制帶來的缺陷和困境,其中提及海南省採取的標準分轉換方法。
4月8日,海南省考試局發布文件,進一步優化了今年第一次實施的新高考標準分轉換辦法。
保留海南標準分轉換試驗
自1988年以來,海南省一直使用標準分呈現高考成績。
標準分轉換方法參照了現代教育測量理論和統計學原理,其本質是正態分布理論。將原始分數轉換為標準分數,反映了考生成績在考生總體中的位置。
某一種正態分布模型
轉換程序和公式對全體考生一視同仁,就某一具體科目而言,轉換為標準分數後,科目成績的排列順序不會發生變化,但分值佔總分的比例會有調整。
各科目折算為總分時,會設定不同學科的權重地位,以彰顯全面發展的價值導向。
海南省認為,使用標準分報告高考成績,可以細化等級,更好地區分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讓選拔更為公平。
作為我國考試改革的一種探索,教育部支持海南省繼續保留標準分的實踐樣本,供全國參考。
標準分轉換規則
在高考綜合改革背景下,針對考生選考科目不同、群體各異、報考人數不一的新情況,海南省相關部門邀請了國內外多名權威專家組成專家團隊充分論證。
專家認為海南省新高考繼續保持使用標準分報告高考成績,既符合科學性和合理性要求,也切合海南實際(專家總是無比正確)。
為適應高考綜合改革出現的新情況,確保標準分的轉換更加科學合理、公平公正,在基本保持原標準分轉換辦法不變的前提下,海南省對標準分計算辦法進行適當的優化調整。
調整的核心就是優化了各單科標準分的分數轉換區間。
將各單科標準分的分數轉換區間由原來的100—900分優化為60—300,綜合分的標準分分數轉換區間仍然保持100—900分不變。
考生成績發布包括單科標準分、綜合分。轉換後的標準分是普通高等學校擇優錄取的重要依據。
值得注意的是,海南招考部門不公布考生各科目的原始分,也不提供原始分查詢。
單科標準分轉換
海南省的單科標準分包括:語文、數學、英語高考統考科目和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各科目的標準分。
也就是說,大三門和小三門均實施標準分轉換。
將根據標準正態分布常模量表,依照確定的轉換公式(略),建立《標準分與百分等級對照表(單科)分數區間(60—300)》。
海南省原來的高考採用「大文科」、「大理科」的考試模式,文、理科考生人數相對穩定,不會出現單科人數過少的情況。
新高考採用「6選3」選科的考試模式後,有可能會出現單科人數過少的情況。
各單科標準分的分數轉換區間優化為60—300,壓縮了分數間距,有效地解決了新高考選考模式下,選考人數少的科目分數稀疏現象,在保證了考生單科排名不變的前提下,使各單科分數對綜合分的貢獻率更加科學合理。
綜合分轉換
綜合分也就是考生最終呈現的總分,是考生高考統考科目的標準分和選擇性考試科目的標準分根據各自的權重加總後轉換的標準分。
首先按照語文、數學、英語各科權重為1.5,其他各科目權重為1,計算每個考生的合成總分。
也就是說,和其它省市對比,語文、數學、英語大三門相當於150分,而另外小三門相當於每科100分。
合成總分出來後,再對照《標準分與百分等級對照表(綜合分)分數區間(100—900)》,得到每個考生合成總分對應的綜合標準分。
因此,考生最終的綜合分在100—900之間。
海南的標準分計算方式能解決賦分制的問題嗎?
海南省的標準分轉換,不僅計算小三門,也計算了大三門。
對於大三門,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各科難度不均的問題。
比如說江蘇某年高考數學特別難,其成績分布比例和語文、英語肯定不同,按正態分布調整後,可有效校正這種不正常的分布情況。
對於小三門,實施標準分轉換,一方面可以解決各科難度不均、選科人數不等的問題;另一方面採用正態分布原理進行轉換,隱含著默認選考每一科的所有考生,正態分布曲線都是類似的。
這樣一來,一是無法保證各科出題難度的分布相同,也就是說,各科高難度、中等難度、一般難度、基本題的分布無法做到一致。
更為關鍵的是,還是無法保證各選考科目的考生水平分布相同,也就是說,在某些科目中,依據正態分布原理,還會出現學霸互相碾壓的現象——賦分制的最大BUG。
再次回到原點,世界上沒有完美的考試制度,更沒有完美的錄取制度。
還是一句話,家長要深入學習新高考制度設計的內涵,才能做好孩子的參謀,幫助孩子找到最適合自身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