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為什麼,棄考物理的人那麼多?物理是不是比數學還要難

2021-01-17 小趣說教育

新高考,已經有些省轉向全國,選擇新的高考科目,讓很多人困擾,到底該選哪幾科?但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物理確實被很多學生放棄了,物理學太難了嗎?

1.物理最難

物理可以說是高中最難的科目,我覺得個人比數學難,但是,大學入學考試的大綱每年都會被修改,語文難不比物理低,未來可能是最難的學科,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物理還很難數一數二,同時物理老對手數學難度大大下降,14、15年時數學也是很難的一個學科,優勢是江蘇卷浙江卷湖北卷等省,數學的難度每年在教育部的大綱中明確要求降低難度,高三隻要好好學習腦子正常分數120以上就可以了。

2.物理性價比低

想學好物理,還是需要下工夫,但是物理佔的比例不是很高,只有100分滿分,和生物化學政治歷史等學科的分數一樣,不值得和其他一些學科相比明顯的值,擁有生物和化學,基本上是記憶性的知識,需要計算和導出的題目比較少,思考量也不是很大,這是大家都能學習的幾個學科。

小編讀高中的時候,有幾個學生理科的分數只有190分左右,生物可以得70分以上,化學也可以得50分以上,剩下的物理可以隨著邊緣多取,而且物理每周5天,生物每周上3次課,差距是這麼大。

3.不是所有的專業都需要物理

很多人說選物理的話就不能選擇太多大學的專業,其實不然,選擇物理的話,有能選擇的專業很多,如果選擇物理的話,基本上可以選擇95個以上的專業,不選物理可以選擇80左右的專業,大部分的工科和理科需要物理,不僅如此,基本上每個學校的比較好的專業都有較高的物理要求。

4.尖子生選物理有優勢

物理學需要時間,但是物理學變好了,非常有利,在平分下選擇物理一定有一定的優勢,對於分數不太高的學生,最好選擇已經學習好的學科,有物理,沒有物理也沒關係。

有些地方已經決定實行「3+1+2」政策,這一項是物理,但是,我覺得這樣的效果一定不太好,要提高物理地位,可以提高其他科目的難度,或者降低物理難度,六門課真正難易度相同的位置,學生可以根據興趣選擇,這個選擇方法確實有點不合理。

相關焦點

  • 7成考生棄考物理,意味著什麼?
    為什麼棄考物理如果選考所有科目的學生平均分布,包括考生人數、考生水平,在各個科目的分布差別不大,那麼這種新高考中的賦分制就可以讓考生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科目,最大限度的提升自己的高考分數。按照賦分制的規則,就會出現一種現象:一個考試科目中選考的考生人數多,學習差的考生比例大,那麼就可能獲得一個相對較好的分數。如果一個考試科目選考人數少,還個個都是學霸,那怕個個都是80分以上,但排名就會靠後,選考起來就需要一定勇氣。物理恰好屬於後一類。
  • 棄完物理棄化學,新高考選科最佳正解攻略
    隨著2020年高考的臨近,近期北京、江蘇、天津等省市選科數據曝光,引起廣泛討論。 高中生選科對高考成績、專業報考甚至未來職業都有影響,導致目前先有「棄物理」後有「棄化學」的情況出現,在高考改革推進過程中似乎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是為什麼呢?
  • 新高考為什麼學生熱衷地理和生物而棄選物理?
    經歷過老高考的人都知道,地理和生物曾經長期被排除在高考之外,後來實行「3+x"後,地理和生物才分別作為文科和理科納入高考,而現在的新高考改革下,地理和生物卻意外成為最火的學科了,我們不得不感慨」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一、學生為何熱衷選擇地理和生物?
  • 江蘇新高考,為何「棄化學」現象明顯?
    在近期一份江蘇省新高考的選考數據中,江蘇37萬考生中,選考化學僅3.5萬左右,「棄化學」現象明顯。對於學生來說,所選科目決定了將來能上的專業和學校,與未來職業前途緊密相關。化學很重要,「棄化學」後果很嚴重,考生、家長自然知道這個道理。
  • 高考物理、化學都可以不選,為什麼英語必考?
    除了選擇多樣化外,大家都想棄選物理、化學這種高難度科目,想通過地理、歷史這種科目降低自己考試的難度,以至於逼迫大學在招生時不得不做出限制,即某些專業必須要選考物理。3+1+2模式好了,大家吵一吵鬧一鬧,教育主管部門覺得大家說的也還有點道理,於是又隆重推出了3+1+2的菜單!也就是語數外必考,物理和歷史中選考一門,另外的任選。
  • 新高考最難學的科目是什麼?數學公認第一,第二化學物理不分伯仲
    傳統高考採取3+文理綜的方式,而新高考採取「3+3」模式,而有的地方將後面這個「3」進行了拆分,變為「3+1+2」的模式,其中「1」是物理和歷史,那麼「2」則是化學,生物,地理,政治,4門學科選取兩門進行組合。
  • 新高考「棄物理」成趨勢 物理學界很心塞
    新高考「棄物理」成趨勢 物理學界很心塞  本報記者 李 豔  8月29日,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簡稱「人大附中」)入學第一課,來上課的是中科院物理所所長方忠。方忠是物理學界的「大咖」,在凝聚態物理領域成績斐然。為了這次課,他用大卡車拉來了物理學的科普展臺,甚至把各種有趣的實驗也搬上講臺。
  • 新高考改革中的物理科目究竟怎麼辦
    也就是說,新高考中,選考物理的僅8.9萬人,比例僅佔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的36%。根據上海教育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在2017年5萬名上海高考學生中,相關科目的選考人數如下:政治14834人,歷史20151人,地理29628人,物理19218人,化學22314人,生物24175人。從中可見,物理也排在第5位,低於地理、生物、化學、歷史科目的選考人數。
  • 擔心物理賦分低不敢選物理?新高考的這些規則你也許不是很清楚
    有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困惑:每年高考理科的本科線,都會低於文科幾十分。現在是選科3加3,都採用賦分制統一參與排名,會不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年級前二百的人幾乎都選擇了物理。即使物理年級排在前一百多名,但是會出現只有這二百個孩子選擇了物理,孩子的排名反而倒數了。好迷茫呀!這位學生有三個疑惑,我將一一給予解答:一、選擇物理,成績會不會下降?先說答案:會!
  • 山東2020年新高考模考數據:全省前100名選科組合95%是「老理科」物...
    山東高考模擬考試後,有的學生後悔選物理了! 考這麼難,為了啥? 考完之後,學生普遍感覺到「變化大、考得難」,連一向平穩的語文,這次都變化非常大,出現了很多新題型,數學更是加上了多選題。 除了三大主科之外,物理的考試備受關注!
  • 為什麼物理好的人聰明 物理好的人數學一定好嗎
    為什麼物理好的人聰明 物理好的人數學一定好嗎為什麼說物理好的人都很聰明?物理和數學哪個更難?是不是物理學的好的人數學成績也不會差?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為什麼物理好的人聰明,供參考!
  • 如果數學,英語降為副科,物理,歷史能升為主科?聽聽老師怎麼說
    高考正在進行改革,實行新高考的地方將越來越多。但是不管怎麼改,其中語文,數學,英語三大主科的地位都沒有發生任何的改變。改變的就是其他六科如何組合的問題。新高考模式下的科目組合新高考一開始實行的是3+3,第一個3是語文,數學,外語三大主科。後一個3是從六種副科中任選3科來考。實行之後,曾出現棄物理的現象。物理在初中的時候還比較簡單,但是到了高中難度一下子增加不少,很多學生聽物理課就像在聽天書。考試100分也就考個二三十分或者四五十分。
  • 新高考模式下,選擇物理最好「搭配」化學?哪些學生適合選擇化學
    在新高考的組合選科模式下,學生除了語文數學外語是必須要考的之外,可以在歷史和物理中,選擇一個科目進行考試,之後要在剩下的科目中選擇2個科目進行考試。 但是新高考模式可以選科的情況下,很多的學生都棄考了化學了,因為化學這個科目比較難,很多學生想要將自己的總分最大化
  • 【物理數學】為什麼俄羅斯的數學那麼牛?
    比如在2014年國際數學家大會受邀的美國數學家中,近乎一半的數學家,有著俄羅斯,或者東歐的背景。我們往回看20世紀的數學發展歷史,蘇俄的數學就像是開了掛一樣。一百多年來,出現了一百多位世界一流的數學家。尤其是從莫斯科大學畢業的數學家,不僅數量多,其質量也令人感嘆。但其實在近代以前,俄羅斯一直是個相對落後的國家,數學並不發達。
  • 山東高考物理考完後,「拔火罐」火了!考生:心很涼
    在大多數省份已經結束高考徵程,山東「新高考」仍在進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考生將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科中自主選擇3科應考。7月9日,上午8點至9點半進行的「新高考」物理考試讓考生「炸了鍋」,微博搜索上「山東高考物理」的閱讀量一小時便超過了66萬,大有衝擊熱搜的架勢。不少是剛結束物理考試的學生吐槽難度太大。
  • 他高考時物理考5分,數學和化學加起來20分,後來成了物理學家
    此人高考時物理考了5分,數學和化學加起來才20分。誰能想到他後來竟然成了著名的物理學家,為我國力學、物理學、數學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1912年,錢偉長出生在江蘇無錫一個書香門第。父親在當地很有名望,創辦了幾所學校,叔叔是國學大師錢穆。從小,他受家庭環境的薰陶,成績優異。
  • 新高考賦分,選擇人多的學科好,還是人少的好?網友解釋很通俗
    新高考採取賦分制度,很多人對於賦分並不了解,再加上各省賦分模式不一樣,選科數據難公開等因素的影響,讓賦分制度變得非常神秘,一般家長和學生也不太懂。今天,「贏在高三」老師給大家解釋一下賦分制度。一、什麼是「等級賦分」?
  • 新高考賦分:鼓勵和比自己差的人相比,鼓勵學生學容易學科
    自新高考實行賦分制度以來,對賦分制度的質疑就一直不斷,有人明確指出:這樣的賦分制,不是鼓勵學生和優秀的學生相比,而是鼓勵和比自己差的人相比。不鼓勵學生鑽研艱難的學科,而是鼓勵學生學容易學科。學生的最後成績,主要不取決於自己,而是取決於競爭對手,這樣的話,為了能賦出一個更高的分數,學生不得不進行「功利性」選課:選擇競爭小的,和實力不如自己的學生比較;選擇簡單的學科,比如地理、生物,放棄比較難的學科,比如物理!三、為什麼要實行等級賦分?
  • 歷史考得很細 物理考得很活 選考技術的重高學生越來越多了
    昨天,全省50萬考生參加新高考第四次學考選考。高三學生基本上都是第二次選考,高二學生多數是參加學考,一年多讓考生都淡定下來,家長們也不再緊張。杭州高級中學、杭州第二中學、杭州第十四中學等考點前,沒有以往高考龐大的陪考大軍,考場外很冷清。  上午考的是歷史、物理,下午考的是技術。  同學們說幾門科目,考查內容都比上次更細緻,考查範圍也更全面。
  • 高中生最怕的物理和數學,究竟誰更「難」?
    物理最難數學最抽象,高中生要考重點大學,先拿這兩科「開刀」。 在高中的科目中,每一門都是非常難的,特別是歷年來,主三科中數學最難,小六科中最難的是物理,這幾乎是毋庸置疑的,這二個的難度比較也總是讓人津津樂道的,那麼究竟高中數學和物理哪個更難,很多人認為是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