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化學都可以不選,為什麼英語必考?

2021-01-09 教育路漫漫

高考始終是人們每年一度的熱門話題,考什麼也一直是高考的焦點之一。

高考考試科目簡史

文科和理科

想當年,簡單粗暴,就兩類:文科和理科,不管你選哪一類考試,每一類都考六門課u程。語數外必考,文科生需要另外考的三門是政治、歷史、地理,簡稱文綜;理科生必須考物理、化學、生物,簡稱理綜。

3+3模式

後來大家覺得這樣考生選擇權太少,於是又有了3+3模式,第一個3,仍然是語數外三門,另外三門大家從六門課中任選3門,這樣,考生門選擇自由度大大提高了,大家可以有20種排列組合方式來參加高考。除了選擇多樣化外,大家都想棄選物理、化學這種高難度科目,想通過地理、歷史這種科目降低自己考試的難度,以至於逼迫大學在招生時不得不做出限制,即某些專業必須要選考物理。

3+1+2模式

好了,大家吵一吵鬧一鬧,教育主管部門覺得大家說的也還有點道理,於是又隆重推出了3+1+2的菜單!

也就是語數外必考,物理和歷史中選考一門,另外的任選。這樣排列組合的選擇少很多了,很多選擇強迫症舒服多了。由於限定了物理、歷史中必選一門,也限制了很多想考個減配版高考的考生的想法。

當然,我沒有全部去調查每個省是不是都改成了3+1+2,這也不是我們在這裡討論的重點。我們討論的重點是,物理、化學都可以選擇的時代,為什麼外語(主要是英語)為什麼不能不考?

不管什麼模式,外語(英語)必考!

當年,高考這之所以改了多次考試科目的選擇方式,是為了讓考生能有自由發展的選擇。但是以不變應萬變的是,不管其他科目怎麼變,外語總是必考的!

由於我們現在的中小學外語教授的絕大部分是英語,因此這個問題也可以說是英語必考!

讓人痛苦的英語

大家會覺得,物理這麼重要都可以選擇不考,為什麼英語必須要考呢?好像我學個十幾年的英語,也沒什麼用啊,純粹就是被折磨了十幾年而已。之所以大家會覺得英語沒必要考,我們可以看一下大部分人的實際情況。

學習過程:背單詞、背語法、背慣用法,十幾年如一日。

實際應用:不認識、不會聽、不開口說,幾十年如一日。

一邊是學英語十幾年如一日,另一邊是上班後幾十年如一日的無實際使用經歷。讓人感覺青春都被英語蹂躪了!考上大學了,大家覺得終於不用那麼努力學英語了,可是接下來還有四六級英語考試,考研英語也是必考,博士也是。天啊,英語在中國人的學習過程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高考為什麼必須考英語

不管大家怎麼想,英語與大學的求學生涯如影相隨,即使你痛苦如斯,它也不離不棄!個人覺得,其實英語之所以必須要考,從宏觀上主要是基於以下考慮的。

國際化進程中人才的必要素質:中國的經濟起飛,可以說進入WTO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這之後,中國經濟突飛猛進,沒有國際化,就沒有中國經濟的今天,而這個過程中,不管是請進來,還是走出去,英語都是一座橋梁。有人說自己又沒有國際化,沒必要學英語。不好意思,國家要國際化,人才是教育的產品,你不學只能說你不是按設計生產的優等品而已(不是說你不是人才,請不要抬槓),國家發展需要優等人才產品,而英語是必備要素。精英教育的必要因素:雖說大學普及了,大家都有的書讀,但不管怎麼說,高考是一種選拔考試,希望從高考對大家做一個篩選,從而可以因材施教。在TOP榜上的大學,教育也開始國際化,很多課程為了跟世界接軌都開始採用英語原版教材;另外研究生如果不懂英語,可以說根本畢不了業;如果要開展研究工作,沒有英語也是寸步難行。客觀上還存在很長一段時間,需要向國外先進科學技術學習:我們進步了,我們厲害了,但在科學技術領域,客觀地講,我們在很廣闊的領域都還存在著繼續向國外學習的需要,所以不懂英語,估計還很難實現跟蹤前沿、先追後超的戰略。其實,從個角度出發,英語也是獲取向上生長空間的重要因素。在求學階段,考研、讀博、看文獻、留學都要英語,所以我們也不要再去痛恨了。

能否讓一部分人不學那麼多英語呢?

其實大家對英語的痛恨來自於自己學了英語根本用不上這種體驗!那麼是不是在我們的教育體系設計時,可以讓一部分人不學英語呢?

我覺得是可以的。至少可以不學十幾年!

搞科研的、外貿的、導遊的都要英語很正常,但去考古、學前教育、師範類的歷史、思想品德這些跟英語沒多大關係的專業,也要英語過六級,就有點過了。這些專業在中學學的那一點點英語基礎就足夠了,如果在工作中有需要可以再學習就是了。

我想之所以出現現在高考大家都要考英語的情況,應該還是思想不夠解放的原因,或者也是教育主管部門圖簡單一刀切的處理方式所造成的。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這個問題啊?

相關焦點

  • 大智高考研究院:2017年高考英語、物理、化學全解讀
    2017年高考新課標全國卷Ⅰ理綜物理試卷評析大智高考物理研究院孫院長2017年高考新課標全國卷Ⅰ理綜-物理,試卷結構基本同《考試說明》呈現的樣式,不再標註「卷Ⅰ」、「卷Ⅱ」。18題以STM顯微鏡模型考查電磁感應的條件和安培力,物理知識簡單,但是看懂裝置、理解工作原理是答對題的關鍵,這些都是物理能力,是個創新性的題目。23題電學實驗的第二問,應用實際伏安曲線解決實際問題,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突出例子,對培養應用型人才有導向性作用。    25題的第一問,可以用動量定理解題,也可以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題,屬於開放性的命題。
  • 高考化學必考基礎知識都有哪些
    高考化學必考基礎知識都有哪些 2019-04-27 19:10:47 來源:網絡資源
  • 新高考:6選3的模式下,選物理、化學、生物有什麼利弊?
    新高考:6選3的模式下,選物理、化學、生物有什麼利弊?新一輪高考已經在全國8省市啟動實施,新高考主要體現在學生的選科和錄取形式上,不再分文理科,語數外3科必考科目,其它科目實行6選3模式。一、6選3選科問題成為學生首當其衝的問題,學科組合有20種選擇方案,如何最大程度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將來專業發展方向以及充分保障選科之後的生涯規劃和參加高考競爭力。
  • 不選化學能報醫學專業嗎
    在新高考模式下,選擇物化生可以報考全國所有的醫學院,但是如果不選生物或者化學,報考的醫學院校就有所限制,甚至只能報考很多二本的醫學院,這對於學霸來說打擊太大,當然如果想報考少量的二本醫學院的話,可以不選生物。
  • 新高考模式下,怎樣選科更容易上985,政治成為「必選」科目?
    不過隨著人才多樣,國家對高考也有了新的改革,考試科目也變成了「3+1+2」,除了固定的語文數學英語外,在剩下的科目中學生可以自由選擇3科進行考試,這樣的新模式對更多學生來說反而是提高高考成績的好機會。新高考模式下應該怎樣「選科」?
  • 新高考時代!哪幾類學生物理必選?這三類,選了物理很有優勢!
    新高考時代!哪幾類學生物理必選?這三類,選了物理很有優勢!今年山東地區首先採用了新高考形勢,語文數學英語必考,然後剩下的六科選三個。經常看教育的新聞的網友,應該都看過因為新高考模式今年山東地區物理考場門可羅雀,報考物理之人屈指可數。那麼什麼情況下物理必選呢?
  • 江蘇新高考,為何「棄化學」現象明顯?
    但為什麼還會「棄化學」呢?那麼多省份實行新高考,為什麼就只有江蘇」棄化學「的現象最明顯?一、化學必考的招生專業並不多 這是復旦大學2021年擬在江蘇省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如「臨床醫學」,選考生物、不選化學,不會影響報考。1個專業,化學必選:自然科學試驗班。二、放棄化學的原因思考 」物理難,化學散「,化學背誦的多,理解的也不少,對於很多學生來說,化學未必比物理簡單。
  • 高考新政策下,想考臨床醫學專業,是不是選擇生物與化學就可以?
    兩種模式的「3」都是確定的,是指「語數外」三門必考科目,而後面的選考科目就不太一樣,「3+3」後面的3大部分省份是6選3,部分省份(浙江)是7選3,除了(物化生,地史政,還多了一門技術(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
  • 高考279分也有機會上本科?「得物理者得天下」,物理選考生優勢來了
    不過前提是,你選考了物理!對於那些沒有選考物理的學生,很多總分更高的學生也都不一定能上本科。選物理和沒選物理,怎麼差距那麼大?以下專業必選物理可以看出,這張表裡幾乎囊括了理工科大部分專業,其中大量熱門專業。但是,在高考新政剛開始實施的前幾年,對招生專業選考科目限制比較寬鬆。以上大部分專業,許多高校前幾年在實際招生中並非「必考」物理,而是「可選」。
  • 棄完物理棄化學,新高考選科最佳正解攻略
    隨著2020年高考的臨近,近期北京、江蘇、天津等省市選科數據曝光,引起廣泛討論。 高中生選科對高考成績、專業報考甚至未來職業都有影響,導致目前先有「棄物理」後有「棄化學」的情況出現,在高考改革推進過程中似乎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是為什麼呢?
  • 俄羅斯「高考」:外語將不再是必考學科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俄羅斯頒布新規,外語考試將不再是國家統一考試(類似於「中國高考」)的必考學科。據俄羅斯《觀點報》4日報導,俄當天在網上發布官方通知,國家統一考試必考學科只有俄語和數學。而此前作為必考學科之一的外語(包括英語、德語、西班牙語、法語、漢語)將不再是必選項。
  • 高考化學必考知識點
    高考化學必考知識點對於高考的化學來說,有哪些常考的知識點呢?掌握這些必考的基礎知識點對於化學成績的提升非常有幫助,有途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必考的化學知識點。
  • 8個省份發布高考改革方案 考生須物理歷史二選一
    即「3」為全國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所有學生必考;「1」為首選科目,考生須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物理、歷史科目中選擇一科;「2」為再選科目,考生可在化學、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個科目中選擇兩科。  比如,考生甲選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選化學,兩人都考了80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選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選考化學考生的第
  • 清北學霸整理化學老師推薦:高中化學常考必考實驗總結,值得收藏
    要學好化學,實驗室必不可少的,從古至今,我們學的每一個化學常識,都要通過化學實驗才能得出結果,就高考理綜來說,化學必考的其中一道大題是化學實驗題,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化學實驗題的考查點、你需要必備的實驗基礎知識,以及答題策略。
  • 高考改革的趨勢應該是把物理列為必修,把英語改為選修!
    一、物理為科技之本,不能不學!科教興國,依靠的是科學和教育,而科學自然少不了物理這門學科,以後中國要成為真正的強國,真正能研製出自己「晶片」的國家,不是依靠英語從國外學,而是通過物理自己研發!然而,浙江省的新高考改革實踐證明,如果把物理列為選考,學生「棄物理」的投機性選課就會存在,而高中這種選課的結果就是理工科專業的學生物理基礎薄弱,甚至只有初中的水平。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陸一老師在《財新網》發文稱:「2017級本科生入學後的大學物理第一次期末統考,上海、浙江生源學生不及格率比過去大幅提升(有的班高達30%)。」
  • 2021年高考物理升為主科?英語將降為副科?
    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這些國家,哪個國家的高科技不比我們發達?哪個國家要求全民學外語了?非英語系國家的英語教育可分為選修選考、必修選考、必修必考三個主要類型。法俄是選修選考,要求更低,也最適合;日德是必修選考,日德英語相當於音樂、美術、生物等學科,沒有考試的強制性;而我國是必修必考。將英語作為高考必考的主科,尤其特定的背景。
  • 《紅樓夢》等六篇名著今年高考必考
    原標題:《紅樓夢》等六篇名著今年高考必考   昨天,2017年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編寫完成,《紅樓夢》《平凡的世界》等6部經典作品納入必考範圍。除英語學科沒有變化外,其他學科考試說明均有變化。
  • 3+1+2新高考模式到底怎麼選?6所985高校告訴你答案
    各省份,以及直轄市陸續在改革高考模式,未來一定是3+1+2新高考模式。語數外+其他任選兩科(化學,生物,地理,政治)+任選一(歷史,物理)。很多人不明就裡的認為這樣對偏科生有一定的利處,比如物理化學好,地理歷史比較差,我選擇物理化學考的分數高,自然可以上個好大學。
  • 中考物理化學該不該降分?物理學不好,高考填報志願會吃虧
    其實,2019年的時候,安徽合肥公布的2020年中考改革也出現了類似情況,將英語從150分降低為120分,物理從90分降低為70分,化學從60分降低為40分。高考和中考是指揮部,政策的調整將直接影響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物理和化學分數的降低,勢必會導致學生在這兩門學科上重視程度下降。初中不重視,底子薄,高中怎麼能學好呢?
  • 新高考「3+1+2」模式下,選擇了物理,選政治和地理可行嗎?
    在多次傳出高考改革的消息後,今年有8個省份正式確定了將採用「3+1+2」模式進行高考改革試點。新的模式打破了原有的文理分科模式。根據方案,3是語文、數學、外語為高考的必考科目,2是從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門作為考試科目,2則是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選擇兩門科目作為最後的高考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