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正在進行改革,實行新高考的地方將越來越多。但是不管怎麼改,其中語文,數學,英語三大主科的地位都沒有發生任何的改變。改變的就是其他六科如何組合的問題。
新高考模式下的科目組合
新高考一開始實行的是3+3,第一個3是語文,數學,外語三大主科。後一個3是從六種副科中任選3科來考。實行之後,曾出現棄物理的現象。物理在初中的時候還比較簡單,但是到了高中難度一下子增加不少,很多學生聽物理課就像在聽天書。考試100分也就考個二三十分或者四五十分。以前文理分科,選理必須學物理,沒辦法。現在有了自由選擇的權力,乾脆就不選物理了。而物理這科有比較重要,為了糾正這種現象,就開始實行3+1+2.
3+1+2模式中,語數外必考,物理或歷史任選其一必考,其他四科任選。這就把物理與歷史的地位提高,也成為學生必選的科目了。
英語,數學將為副科?
自從新高考改革以來,一直有一種聲音,建議將英語將為副科。因為英語對很多人來說根本就用不到,而且全民學英語有點兒浪費資源。
其實數學對於很多高中生來說也是一個難啃的骨頭。特別是對對於學文科的學生來說,考上大學之後,數學壓根就用不到。
看看高中數學的課程知識:集合與函數、指數與對數函數、函數的應用、平面幾何體、空間關係、直線方程、圓方程、算法、統計、概率、三角函數、平面向量、三角恆等變換、解三角形、數列、不等式。
這些知識如果做深入的研究的話,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用不到。高中時期費了那麼大的勁學習,只是為了應付一下高考的試卷。在這一點上,數學和英語有點兒類似。
從實用的角度看,數學和英語都可以將為副科,因為高中生學習都是為了考試,而且對於有些學生來說,考試結束之後就再也用不到。這一點和六種副科的地位類似。
哪一科可以升為主科?物理或者歷史?
這樣的話就剩下語文一個主科了,那麼其他的理化生政史地有沒有一科可以升為為主科呢?
有人說物理可以,物理是理工科的基礎,任何的理工科都需要用到物理的知識。物理對於科技的進步也具有非常大的意義。
有人說歷史也可以。歷史可以讓你明智,可以讓你了解過去,可以為你未來的發展提供借鑑。一個具有歷史思維的人,往往可以避免更多的錯誤。
其實從對個人發展的影響來看,六小科都替代不了英語與數學。隨著我國國家化的程度越來越高,使用英語的場景將會越來越多。數學更是隨處可見,隨時用得著。
你認為呢?你覺得當前這種科目格局有必要改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