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英語踢出主科,數學踢出高考?理由雷同,支持率卻反差很大

2021-01-08 慕容老師談教育

英語這門學科,在我國高考中一直佔主科地位。隨著改革開放的加快步伐,英語的應用日漸廣泛,對其熟練需求也逐漸強烈。向西方先進技術學習,向發達國家學習,引進來走出去,作為全世界應用最多的語言——英語,就成為我國經濟迅速發展中必不可缺的基礎工具。把英語納入高考並躋身為高考主科之一,就是要引導大家重視英語,學習英語,並且必須把英語學好。

英語在我國地位日漸上升深受國人追捧和神化,不僅從剛剛牙牙學語的幼兒,還是耋耄之年的老人,都熱衷於學英語,並以學英語引以為傲,就連讀大學也得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才能順利拿到學位證。

英語作為高考主科之一,滿分佔150分的學科, 在我國高考中的弊端日漸凸顯,嚴重影響了高考選拔人才初衷。因為學習英語這門學科,並不需要高智力高水平,需要的是多花時間多投入精力等。擁有優質教育資源,就能學好能考好。多年高考結果顯示,城鄉英語差距非常明顯, 城裡的孩子高考英語過120分比比皆是,可農村的孩子能考到120分,簡直鳳毛麟角。很多時候高考能決一生命運,農村孩子更需要依靠高考實現階層跨越。而高考英語的差距,這不是因為他們不努力,而是從小學開始,他們就缺少這方面的資源,甚至沒有專業的英語教師。

還有,可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語言翻譯交流已經不再是什麼難題,讓所有學生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學習外語,並不可取。

從幼兒園學英語開始到大學英語四級,學英語的時間少說也有20來年,到走向社會參加工作後,大約有95%以上的學生只能說一口「啞巴英語」,中國人聽不懂,外國人也聽不懂。並且,很時間沒與英語打交道,出不了幾年時間,會將辛辛苦苦學了幾十年的英語七七八八還給英語老師。

英語還有沒有必要成為高考的主科?或者國人還有沒有必要學習英語?這個話題被討論了很久,也一直爭論不休。

高考,是當前所有選拔制度中最公平的平臺,也是選拔人才的主要渠道。花太多時間學習一門未來不一定能用得上的工具語言,對高考的公平性來說,確實需要改革,踢出主科改為選修課也許是個方法。對英語有興趣,有條件學習英語,打算將來從事英語相關職業的同學,下功夫學習英語;而對英語不感興趣,或者沒有足夠好條件能學好的,或者將來從事的職業與英語毫無關係的同學,完全可以放棄學習英語。還有一種改革方法,可以降低英語在中考高考中的權重。高考是必須繼續下去的,這種選拔人才的方法,有著比較大的合理和科學性,也是我國精英教育的傳統方式,符合我國文化傳統。

有人以英語用不到建議可以不學,馬上就遭到反駁,按照這個邏輯:數學也只能用加減乘除,至於幾何、導數、函數、解方程類的也用不到,是不是要把數學踢出高考呢?

著名企業家任正非總裁說過:「我們之所以能走得這麼快,其實就是突破了數學。不管是手機、系統,還是通信,說到底都是以數學為中心的。這不僅證實了數學的有用問題,而且更加有力地說明數學太有用了。如果沒有數學,說什麼科技領先都是廢話。華為之所以從2G到3G的突破,擁有領先世界技術,就是因為有很多數學家,不僅有國內的還有國外的。

數學是「科學之母」,是一切自然科學的基礎和工具。當今引領尖端科技以及應用廣泛的人工智慧、經濟學等,都依賴於數學。對於普通人來說,學習數學鍛鍊了思維,因為數學側重邏輯思維的培養,很多優秀的數學家同時也是很厲害的哲學家。雖然踏入社會後,學生時代所學的數學知識用到不多,但數學思維卻影響一生。

在高考還沒有進行特大變革前,數學和英語仍為主科。無論是準高考生,還是將要參加高考的考生,都應面對當下的高考政策,踏踏實實地學好每一門功課,哪怕再難也要努力學好。

相關焦點

  • 教育局通報:將英語「踢出」中高考主科,改為選修,教育部的回應讓人無奈!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學生就開始學習英語這門學科了,距今已有三十餘年,作為三大主科之一,英語學科早已植入每個中國人心中。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不斷發展,近年來,關於將英語踢出中高考,或改為選修課的呼聲越來越大,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熱議。
  • 英語會被「踢出」主科隊伍嗎?「對不起,無論爭議多大,都不贊成」
    自從我國恢復高考以來,語數外就是傳統的"鐵人三項"。貫穿了幾乎從小學到高中的所有階段。尤其是高中英語,作為三大科中一科,英語的好壞甚至可以直接決定高考總成績的好壞。近年來社會上逐漸出現了一種聲音,就是把高中英語"踢出"主科的隊伍。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聲音呢?這要從我國英語教育的矛盾說起。
  • 英語踢出高考?要不語文數學也踢了吧
    於是他得出的結論:「學英語耗費了中國學生太多時間,人家60年沒出過國依然能拿諾貝爾獎,而我們20多年裡花很多時間學英語,實際上只是崇洋媚外,是不自信的表現。」 然後「把英語踢出高考」就成了最近熱議。
  • 「將英語踢出高考」:是何意思?又是什麼理由?
    「取消英語必修地位」,沒有必要「全民學英語」的呼聲由來已久,而且不斷走強。最近,浙大的「網紅教授」鄭強又「開炮」了,公開呼籲「將英語踢出高考」,掀起了新一波輿論浪潮,引起了廣泛熱議。英語已經是一語獨強,漢語在英語面前似乎也得敬畏三分。原因是,英語成為許多方面的硬性要求,而漢語不是,曾經的「職稱英語」就是證據之一。
  • 浙大教授鄭強:建議把英語踢出高考,浪費中國年輕人的大好時光
    推薦語:英語並不是中國人的母語,但是中國相當重視英語,英語的地位一直和數學,語文並駕齊驅。很多人對此很不滿,語文和數學是從小到大我們一直在學習的科目,平時的語言交際需要用到語文,各種計算用到數學,語文和數學是生活在中國的每個公民必須要掌握的,相比起來英語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
  • 要不要把英語「踢出」高考?浙大教授的觀點,引發爭論
    關於英語是否被「踢出」高考的問題,是近些年來爭議很大的問題!陣營分成兩派,一派反對將英語提出高考主科,代表人物是俞敏洪,他認為英語被「踢出」高考,受害最大的是窮人家的孩子,因為這些孩子需要更多花更多的錢去上培訓班。
  • 義務教育全科教材即將修訂,英語會被踢出高考嗎?聽聽老師怎麼說
    從網友的留言來看,大家最關心的就是英語是否會被踢出高考?  近年來,將英語踢出高考的呼聲越來越高,理由也很簡單。一是英語佔據中小學生太多的學習時間,擠佔了語文數學物理等科目的學習時間;二是英語分值太高埋沒了一些數理化很好但英語偏科的人才。
  • 高喊「把英語踢出高考」的人,如果高考沒有英語,你會更難過!
    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之一,在中國似乎不怎麼受待見,尤其是高考中。似乎每隔一段時間,英語就會火一次,每次幾乎都是「把英語踢出去」!小編猜測,喊這些口號的人英語水平都不高,考試時被英語拉低了分數,能不恨英語嗎? 小編在讀高中時,就見過被英語拉分的例子。
  • 將英語「踢出」高考的可能性有多大?
    前幾天看到浙大教授鄭強的一番話:英語耗費了中國青年的寶貴時間,這二十年的時間裡,我們過分誇大了英語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並且鄭教授質疑要不要把英語「踢出」高考。大部分人聽到鄭強教授這番話都覺得大快人心,因為他說出了我們想說而又不敢說的話。在過去的二十年裡,我們的學生確實在英語上耗費了太多精力。
  • 鄭強主張降低英語的地位,俞敏洪主張降低難度,哪一個才是出路?
    毫無疑問,我們的英語學習存在很大問題!在一個網絡調查中,4.6萬人參與投票,其中87%的人認為英語應該被踢出高考!但是,誰也不能否認英語的重要性!在全球化時代,掌握一門外語,尤其是英語,能夠讓你提升競爭力,不能掌握這門外語,你可能會喪失很多機會。
  • 英語該不該踢出高考:看看浙大教授鄭強怎麼說
    鄭強教授對英語的觀點:1、外語重要,沒有外語就沒有鄭強教授的今天;2、外語分量過分誇大,是民族不自信的顯著表現;3、外語在人才評定中佔比很大;4、外語花費太多時間;5、文盲才會說:不會外語、外語不好是文盲。
  • 將物理化學變為主科,英語轉為副科,女生結局悽慘?看教師怎麼說
    鄭強說在中國把英語列為主科,是一種強烈的民族不自信的表現。並且他認為英語只是用來溝通的工具,而不應該作為攔路石,擋住許多理科成績優秀的學子進入名校學習深造。不少網友也紛紛表示贊同,各種刷屏,訴說自己當年學習英語的苦楚。 更有網友提倡:將物理化學變為主科,英語轉為副科!
  • 如果數學,英語降為副科,物理,歷史能升為主科?聽聽老師怎麼說
    高考正在進行改革,實行新高考的地方將越來越多。但是不管怎麼改,其中語文,數學,英語三大主科的地位都沒有發生任何的改變。改變的就是其他六科如何組合的問題。新高考模式下的科目組合新高考一開始實行的是3+3,第一個3是語文,數學,外語三大主科。後一個3是從六種副科中任選3科來考。實行之後,曾出現棄物理的現象。物理在初中的時候還比較簡單,但是到了高中難度一下子增加不少,很多學生聽物理課就像在聽天書。考試100分也就考個二三十分或者四五十分。
  • 2021年高考物理升為主科?英語將降為副科?
    法俄是選修選考,要求更低,也最適合;日德是必修選考,日德英語相當於音樂、美術、生物等學科,沒有考試的強制性;而我國是必修必考。將英語作為高考必考的主科,尤其特定的背景。恢復高考後,正值改革開放初期,我國急需要向發達國家學習,把英語作為主科,可以引起大家的重視,是非常有必要的,也對我國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 把英語降為副科,把物理升為主科?聽起來不錯,數學也很差咋辦?
    法俄是選修選考,要求最低;日德是必修選考,英語相當於美術、音樂、生物等小科目,考試不作硬性要求,更不強制性,而在我國,從小學三年級到大學,卻是必修必考,還與語數同等分數,這就有點過了。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我國曾將英語作為高考的必考主科,似乎也說得過去。
  • 網紅校長鄭強建議「把英語踢出高考」,網友一邊倒支持,您怎麼看
    近年來,關於英語是否應該踢出高考的討論從未休止。近日,有關鄭強教授一個視頻紅遍朋友圈,鄭教授痛批英語學習耗費了中國青年太多寶貴的時光,是民族不自信的表現,建議取消六級,甚至將英語從高考中取消。由此引發網友對該問題的熱烈討論。網紅鄭強教授是誰?
  • 英語「踢出」高考?俞敏洪觀點遭攻擊,浙大教授鄭強觀點掌聲不斷
    盼望了很多年高考「踢出」英語的事情,最近似乎有了新的言論。一直以來,這都是一個爭議比較大的話題,這個觀點只有兩個陣營,一派是主張英語為主科,一派是希望可以取消英語。「踢出」英語的話題,鄭教授義憤填膺地表達出,在日本,有一位諾貝爾獲得者,60多年從來沒有出國,但是他卻獲得了諾貝爾獎項,很多出國的留學生,這個獎對他們來說都是遙遙無期。
  • 如果英語作為副科,將物理化學作為主科,對國家有什麼積極作用?
    我們從小學習的主科有語文、數學、英語,中考和高考一樣,語文和數學一樣,在中小學課程表中的課時語文和數學是一樣的,但是高考卻是不同的,英語一年可以考兩次,選用分數高的那個作為自己的成績,這樣看來英語的地位真的是非常大的高,沒有哪一個科目可以相提並論。
  • 如果英語降為副科,物理歷史成為主科,結果怎樣?老師:不太合理
    文/小曼聊育兒 英語,一直是初中和高中的主科,和數學語文同等地位,不過,學生對這門學科的感受,卻出現兩種極端,要麼特別喜愛,要麼深惡痛絕。
  • 為何英語在中國應試教育中佔比很大,和語文數學幾乎一樣的地位?
    在應試教育試題分數權重中,語數英被列為三門主科,語文作為國學經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數學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備常用的一門學科,十分有用,作為主科無可厚非,但是英語作為一門主科,很多國人就不太能理解了。英語這門學科從小學開始就要加入考試,中考有英語,高考有英語,甚至上大學以後不管學什麼專業,都要考四六級,考研究生依然要考英語,除非你是做語言類工作或是特別有錢需要出國的,對於其他的普通人來說,英語除了考試,並沒有什麼用處啊!尤其是三四線城市以及更偏遠一些的地區,從踏上工作崗位以後,英語基本就銷聲匿跡了,沒什麼用,那為何應試教育把它放在一個如此重要的位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