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英語在中國應試教育中佔比很大,和語文數學幾乎一樣的地位?

2020-12-04 學習啦小青

在應試教育試題分數權重中,語數英被列為三門主科,語文作為國學經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數學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備常用的一門學科,十分有用,作為主科無可厚非,但是英語作為一門主科,很多國人就不太能理解了。

英語這門學科從小學開始就要加入考試,中考有英語,高考有英語,甚至上大學以後不管學什麼專業,都要考四六級,考研究生依然要考英語,除非你是做語言類工作或是特別有錢需要出國的,對於其他的普通人來說,英語除了考試,並沒有什麼用處啊!尤其是三四線城市以及更偏遠一些的地區,從踏上工作崗位以後,英語基本就銷聲匿跡了,沒什麼用,那為何應試教育把它放在一個如此重要的位置呢?真的如有些網友的不友好揣測一般是崇洋嗎?並不是!

中國如今作為一個世界強國,追求國際化是一個很正常的理想目標。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習一種語言是為了學習文化,更是為了傳播文化,要融入世界,就必須學好世界語。現在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強國,需要不斷學習國外先進技術,中國的精英人才一定要是國際一流人才,也需要不斷向外面不斷輸出文化,讓更多人了解中國、看到中國,所以學習英語無疑是很多方法中最簡單最快速的一種。

英語學得好了以後,對於了解和學習國外先進技術非常有用,很多專業書籍都是有英語編寫的版本,學術研究很方便。因為英語幾乎是所有外語裡最好學最簡單而又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了。所以決定了它的地位比較高。

當你英語流利了以後,對傳播中國文化也是十分有益的。比如這次事件現在在外面持續發酵,鍾南山院士援助那些相關專家,進行視頻對話,都是全程飈英語,既展現出國人的風採和魅力,也推了一波中醫學詞彙,讓世界更了解和欣賞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很多人說英語在考試中地位很高,那是因為學習英語太燒錢了,需要通過英語篩選出一批人,家庭條件優越的自然佔光,但是也並不絕對了,現在網絡時代,有了手機,資源越來越開放,這些限制會越來越小。貧民只要有一部手機也能收聽到地道的外教授課。

很多人說英語沒有用,那只是跟你所處的位置和環境有關係。一些網友回復道,打個比方吧,中國這麼大,有這麼多地方方言,如果你的眼光只在自己的家鄉,也一輩子不走出家鄉,你也可以認為學說普通話沒有用。同樣的道理,你見識越短淺,越故步自封,就會越認為英語沒有用,而當你有很大能力和影響力的時候,英語絕對不會是沒有用的語言的。

結語

很多教育專家都曾建議:要根據使用情況來調整改革高考分數權重,將高考各科分數分別調整為語文200分,數學150分,英語100,其它不變,對此你怎麼看?

(我是學習啦小青,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發表對應試教育英語重要性偏高的看法,了解教育資訊,探討教育問題,期待您的關注和分享!)

相關焦點

  • 江蘇新高考英語改革備受矚目 公眾盼藉此撼動應試教育堅冰
    經過多方打聽獲悉,江蘇新高考方案正在醞釀改革,目前最有可能的模式是高考考語文、數學以及文理「小綜合」,而英語將實行一年兩考,不再計入總分,而是以等級形式計入高考成績,高校在錄取時將對英語等級提出要求。(10月9日《揚子晚報》)  張蘭軍(河北職員):雖說方案未最終定稿,但一個「擬」字,已引發網上掌聲一片,其中所蘊含的民聲民意,不容小視。
  • 英語教育在應試教育下的發展
    這幾年越來越多人呼籲,要在高考中取消英語,並拉升語文數學的地位。反對派的理由很充分,第一就是有不少人在日後根本用不到英語,第二現在學的應試英語和日後在現實工作中運用的英語差距過大。有一說一,現在的英語教育發展的確可能走入了誤區,有一個明顯的例子,有些外國人在中國的英語考試中甚至拿不到及格,這的確是不對的。英語是一門工具學科,我們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要運用它與外國人交流,結果連我們的交流目標都不能在英語上拿一個像樣的成績,這就偏離的教育的本質。
  • 為什麼大語文產品家長不買單?素養和應試的平衡是關鍵
    華夏桃李副總裁張鵬發現,語文和數學、英語都作為主科,但英語賽道已經跑出了新東方,數學賽道跑出了好未來,反觀大語文發展的這幾年,雖然語文行業內的參與者眾多,卻沒有大家想像中的巨頭出現。自2018年起,大語文成了校外培訓機構和資本錨定的新風口,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大語文賽道的融資案件約有22起,融資金額屢創新高。
  • 應試教育該不該「取消」英語?大學網紅教授鄭強:學英語浪費時間
    文/凌說 「數學、語文、英語是中國應試教育的三大學科,其中英語一直飽受質疑,有人覺得學英語無用,為了考試而學不如不學,但有人覺得,學習英語不只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融入到英語世界中。」
  • 英語應試教育受質疑 高考英語36年分水嶺在眼前?
    2013年11月,21世紀教育研究院發布《2013年英語教育網絡調查報告》,45758位網友參與的這項調查結果顯示,近九成家長認為學語文、學傳統文化比學英語重要,而七成的家長認為,孩子學英語就是為升學。  羊城晚報記者發現,在這份調查報告中,絕大多數家長不贊成「學英語比學語文重要」,其中86.15%的家長認為孩子學習傳統文化教育、國學、經典最重要。
  • 心理學:中小學最迫切的教育是什麼?不是語文、數學,也不是英語
    心理學:中小學最迫切的教育是什麼?不是語文、數學,也不是英語文,王彥輝近日在網上看到一個網友提問,什麼是中國當下中小學最迫切的教育?語文?數學?還是英語,我認為都不是。從現在中小學生的行為素質和心理諮詢輔導中產生的問題來看,最迫切的教育應該是心理教育、公德教育、道路安全教育。
  • 人大代表建議:加強母語保護,英語地位是否會下降
    2020年5月26日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北京市委副秘書長唐海龍建議,可適時修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突出普通話、規範漢字在國家語言生活中的主體地位。同時增強高考、中考中語文分數比重,突出母語應有的優勢地位。為何國家突然如此重視母語的工作?而與高考息息相關的語文、英語又將面臨什麼?
  • 培訓機構增語文課減英語課 家長急尋語文家教
    李亮認為,這次中高考改革對於初高中英語教學將帶來很大的挑戰,「無論是學校或我們培訓機構,英語課時是否要減?減多少?聽力佔的重大分量,是否會導致大家只關注聽力教學?這都是我們接下來要思考的問題。」一位家長表示,他正在考慮找一個家教輔導班,強化孩子的語文學習,「主要想找一個能夠陪著孩子閱讀和寫作的老師,培養孩子學習語文的一種習慣,畢竟語文是需要積累的一個學科,不可能立竿見影。」然而,當他昨日在北師大周邊的家教培訓機構諮詢時發現,此前非常搶手的英語、數學家教相對好找,而語文家教現在「分外緊俏」,一天已經有數十位家長諮詢聘請語文家教。
  • 高考改革增加語文分值突出母語地位 降低英語分值
    北京昨日公布2016年中高考改革方案  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  昨日,北京市教育考試院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提出降低中高考英語分值、提高語文分值,重點高中名額向一般中學傾斜等成為方案的亮點。  語文將突出母語的重要地位  北京市教委委員李奕介紹,北京市調整中考學科設置、分值比重、命題內容,突出考查學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其中,語文學科將突出語文作為母語學科的基礎性重要地位,注重語文試題同其他課程、同生活實踐的聯繫,注重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考查。
  • 2017年英語不計入高考成績 語文數學分量將加強?
    原標題:2017年英語不計入高考成績 語文數學分量將加強?   昨天,據錢江晚報報導,2017年執行全國高考新方案,英語不再參加統一高考,語文、數學在高考中的分量將加強。此消息如果屬實,意味著現就讀九年級的學生,將成為高考改革的第一輪衝浪者。
  • 語文教育的問題是其自身設置的弊端
    無獨有偶,此前江蘇、山東等地也傳出高考方案變革信息,主要都是變革英語科目的考試分值或者計算方式。  英語與我們母語之爭近幾年愈演愈烈,其爭論主要基於英語的實用與否。反對者認為,很多人的學生生涯中浪費太多時間在英語學習上,而這種學習並沒有多大效果,尤其對於多數人來說,一旦參加工作,使用英語的機會很少,更有專業機構統計出在所有學英語的人群中,真正能學會一門外語並無障礙表達的不超過5%。
  • 英語將在2017年退出全國高考,語文數學分量加重_遊俠網 Ali213.net
    據《錢江晚報》今日(5月18日)報導,昨天(5月17日),中國教育學會前任會長顧明遠來杭州,參加杭州師範大學主辦的第九屆亞洲比較教育學會年會。會上,他對《錢江晚報》記者確認,英語將在2017年退出全國統一高考。語文、數學在新高考裡是必考科目,份量加重。
  • 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出臺:中高考分值語文升英語降_經濟_央視網
    【新中考】  語文升英語化學降  從2016年中考開始,語文將由120分增加至150分;英語由120分減至100分,聽力佔50分;化學由80分減至60分。數學和物理不變,仍分別為120分和100分。
  • 像重視母語一樣重視英語,沒有必要
    目前,全國絕大部分省份高考總分750分,其中數學、語文、英語各150分,文綜、理綜各300分,英語的地位竟然高於理化等學科,讓人匪夷所思。此外,招工需要考核英語,工作職稱評定也需要考核英語,而工作以後直到退休,多數人可能沒看過一篇英文原著資料。
  • 北京:中高考分值語文升英語降
    原標題:中高考分值語文升英語降 【新中考】 語文升英語化學降 從2016年中考開始,語文將由120分增加至150分;英語由120分減至100分,聽力佔50分;化學由80
  • 70年來中國僅2人獲諾獎,都是因為應試教育?這個鍋應試教育不背
    這又引出那個古老而尷尬的問題:中國人為何難獲諾貝爾獎?一說到這個話題,有人就說:因為中國人搞應試教育,只會考試不會創新。太扯!根本的原因是什麼?有專家認為,極有可能是因為中國人英語水平不行!自諾貝爾獎頒發以來,截止到去年已有613人獲獎。獲獎者的成果,大多是以英語而非中文的形式,發表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上的!
  • 教育觀察:英語在中國150多年的起伏命運
    而作為一門外語,英語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可謂跌宕起伏:從民國到新中國成立前夕的備受寵愛到中蘇蜜月期的失寵、文革時期的幾乎消失,再到恢復高考後的全民英語熱,特別是最近被高考"改革",英語在中國的沉浮從來都是熱門話題。
  • 菲爾德國際少兒英語一場「應試教育」的革命風暴-搜狐教育
    摒棄傳統單詞死記硬背、簡單多媒體視聽及語法教學的誤區,也勇敢地和少兒英語應試教育說BYEBYE。菲爾德國際少兒英語自2012年5月北京上地第一家校區開業以來,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相後在北京回龍觀、天通苑、金源購物中心開起了4家校區,發展勢頭迅猛,得到了北京廣大年輕家長的熱烈吹捧和大力讚賞,品牌突顯!  不得不說,菲爾德國際少兒英語已經掀起了一場應試教育的革命風暴。
  • 浙大教授鄭強:建議把英語踢出高考,浪費中國年輕人的大好時光
    推薦語:英語並不是中國人的母語,但是中國相當重視英語,英語的地位一直和數學,語文並駕齊驅。很多人對此很不滿,語文和數學是從小到大我們一直在學習的科目,平時的語言交際需要用到語文,各種計算用到數學,語文和數學是生活在中國的每個公民必須要掌握的,相比起來英語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
  • 私塾:英語全對《老子》倒背 拼音乘除幾乎不會(圖)
    不過,夏先生堅持,自己正在努力實現的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要接軌應試教育不在話下。  那麼,當傳統經典遭遇應試試題時會發生什麼?近日記者帶著這樣的疑問再度走進私塾,對夏先生7歲的女兒進行了測試。  現場測試  英語:「這個也太簡單了!」  「沒關係,只管考!英語可以難一點,初中的沒問題!」